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2)
2023(12129)
2022(10217)
2021(9124)
2020(8054)
2019(18399)
2018(18338)
2017(35980)
2016(19647)
2015(22026)
2014(22230)
2013(22299)
2012(20592)
2011(18560)
2010(18901)
2009(18201)
2008(18597)
2007(17171)
2006(15082)
2005(13954)
作者
(58244)
(49036)
(48823)
(46488)
(31178)
(23269)
(22185)
(19025)
(18278)
(17544)
(16715)
(16430)
(15794)
(15438)
(15354)
(15013)
(14852)
(14469)
(14310)
(14024)
(12195)
(12097)
(11879)
(11082)
(11066)
(10984)
(10977)
(10972)
(9818)
(9788)
学科
(88359)
经济(88223)
(87125)
(78261)
企业(78261)
管理(76213)
方法(40123)
(31789)
数学(31534)
数学方法(31300)
(29407)
业经(28473)
(22800)
财务(22759)
财务管理(22721)
(22368)
企业财务(21534)
农业(20599)
中国(19599)
技术(17802)
(16362)
(16138)
(15610)
(15181)
贸易(15176)
(14918)
理论(14897)
(14737)
地方(14436)
(14091)
机构
学院(296075)
大学(292339)
(126261)
经济(123724)
管理(118259)
理学(101181)
理学院(100179)
管理学(98842)
管理学院(98292)
研究(94348)
中国(75257)
(62425)
(61159)
科学(56254)
(54072)
财经(48804)
(48491)
(47050)
(44022)
业大(43968)
中心(43909)
研究所(43300)
农业(42730)
经济学(38331)
北京(38156)
(36289)
财经大学(35698)
经济学院(34769)
(34108)
师范(33774)
基金
项目(187903)
科学(149093)
研究(137863)
基金(137687)
(118675)
国家(117625)
科学基金(102145)
社会(89128)
社会科(84487)
社会科学(84462)
(74493)
基金项目(73275)
自然(65686)
自然科(64134)
自然科学(64114)
自然科学基金(63034)
教育(62536)
(61225)
资助(55735)
编号(55627)
成果(44519)
(42558)
重点(41970)
(41787)
(40802)
(40110)
(39488)
创新(38329)
课题(37719)
国家社会(36748)
期刊
(145937)
经济(145937)
研究(85720)
中国(57341)
(53639)
(50674)
管理(46926)
学报(42578)
科学(41229)
农业(34138)
大学(32469)
学学(30946)
(28025)
金融(28025)
技术(26516)
业经(25582)
财经(25031)
教育(23655)
经济研究(22032)
(21482)
(20470)
问题(19529)
技术经济(17391)
财会(15856)
(15136)
现代(14601)
商业(14349)
世界(14121)
(14030)
理论(13573)
共检索到444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王泽润  
基于2001—2015年分省分行业的3060个样本,运用DSBM模型考察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时空演变。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样本时间内为74. 17%,整体上不存在产能过剩;东、中、西部分别为76. 40%、63. 53%、66. 44%,东部无产能过剩,中部和西部产能过剩严重;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时间演变与宏观经济走势相吻合,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东部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中西部则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下降明显。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整体差距主要源于各子行业间的差异,其本质是地区过剩与行业过剩的交叉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蕾  李沐阳  
文章使用生产函数法测算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七大类行业2001—2014年的产能利用率,并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考察了影响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变化的原因。重点分析了2008年以来该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渐降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化解现阶段装备制造业内部过剩产能的相关措施与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传均  单梦霖  
文章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对比了行业和地区差异,探讨了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4—2015年中国机械制造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6.6%,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细分行业和不同省份的产能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地区总产值增速、政府预算支出、对外开放程度和资产周转速度与机械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正相关;资本密集度、政府预算收入、非国企从业人员比重、出口强度和信贷约束与机械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负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叶  
文章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动态松弛变量模型(DSBM模型)估计了我国制造业企业2007—2016年间的产能利用率,并从行业、地区、规模与所有制层面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呈现"W"型变化轨迹,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9%。分行业看,不少重工业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分规模看,大型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分地区看,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均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产能过剩最严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世成   吴玉鸣   许荠方  
化解产能过剩、提升产能利用率是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并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了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具有阶段性特征,其波动趋势与经济周期基本一致;与行业和所有制相比,产能过剩问题更多出现在区域层面。可变投入要素价格主导了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对产能利用率呈现正向效应,政府干预对产能利用率呈现负向效应。政府干预会削弱市场调节对产能利用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和市场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均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各因素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效应受到区域、所有制、行业异质性的多重制约,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飞龙  
成本函数法是测算产能利用率使用较多的方法,包括将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产出以及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切点产出作为潜在产出标准。运用1996—2015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分别得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标准以及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切点标准。结果表明,成本函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之间具有可比性,根据两种潜在产出标准得到的产能利用率的相关系数达0.981;成本函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的产能利用率相关系数达0.868;我国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尚有发挥空间;运用产能利用率动态标准判定产能过剩的结论与现实更符合,能够揭示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的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1996—2007年间表现出顺经济周期特征,而2008年后在政府刺激政策下表现出逆经济周期的特征。2008年的政府刺激政策起到了延缓产能过剩爆发的作用,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晶晶  贺正楚  凌四立  谢磊  陈亮  
通过企业微观方面、行业中观方面和国家宏观方面三个维度,分析产能过剩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把制造业细分为制造业(全样本)、轻工业类型制造业(分样本)、重工业类型制造业(分样本),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地区),在此划分的基础上,就产能利用率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以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模型对产能利用率影响产业升级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就全国范围而言,产能利用率的变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就不同类型的制造业而言,产能利用率对轻工业类型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大于重工业类型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就不同区域而言,东部地区主要依赖于重工业类型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以促进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于轻工业类型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以促进产业升级。东部地区的当务之急是促进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则是化解产能过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谢汇丰  
能否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新发展格局下探究如何提升产能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服务业外资参股的政策调整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出口扩张和减少非效率投资途径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服务业开放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对于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高行业资本密集度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而言更大。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企业贸易模式和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发现服务业开放有助于推动出口企业从间接出口模式向直接出口模式转变,以及从非一般贸易(纯加工贸易、混合贸易)方式向一般贸易方式转变,并通过贸易模式和贸易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变化驱动因素的理解,为我国通过服务业市场开放化解产能过剩困境提供可行思路。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鹏  蒋为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从政企关系入手,利用2005年与2012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就政企关系如何影响产能过剩进行解读。研究结果发现:企业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另外,相对于正式制度完善的地区,在正式制度环境不完善的地区,政企关系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更强且更显著。政企关系是政府干预微观经济行为的重要手段,不恰当的政府干预将加剧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政府应当逐步降低政企关系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健全正式制度环境,制约政府权力,构建现代的服务型政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德成  方璘  宋志龙  
文章首先利用DSBM模型对2009—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21个制造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制造业整体还未出现产能过剩情况,但是产能利用率在逐年下降,有出现产能过剩的趋势,部分细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情况。东部地区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最高,有产能不足的情况出现;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能够提高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对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投资比重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劳动投入和外资占比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研发投入比重和国有占比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汝影  余东华  
资本深化速度与技术进步偏向是影响产能利用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拓展CES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本深化速度、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理,并采用1998-2016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制造业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呈现替代关系,技术进步总体偏向资本,要素结构偏向资本;已有条件下,适宜的资本深化速度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而对产能利用率产生正向间接影响;但研究期间内,中国制造业资本深化速度过快,对产能利用率产生的负向直接影响显著大于正向间接影响,因此资本深化速度对产能利用率的整体影响为负向;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与要素结构偏向资本相适宜,可以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而提高产能利用率;资本深化速度和技术进步偏向对产能利用率的综合影响为正,因此对于过快的资本深化速度,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资本偏向程度缓解或扭转产能利用率的降低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品  李超超  杨君  
本文利用成本函数法测度了2001-2013年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然后使用GMM和LSDV方法分析了外部需求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2008年以后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外部需求的增加可以提高过剩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但对非过剩行业来说,外部需求的增加并不能带来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垄断因素并没有降低产能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产权、信息不对称和预算软约束对产能利用率的提高起到消极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利用环境规制政策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投资来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传导机制及异质性影响,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具体传导机制,深入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通过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环境规制更多是通过淘汰不满足环境标准的产能来提高产能利用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利用环境规制政策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投资来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传导机制及异质性影响,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具体传导机制,深入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通过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环境规制更多是通过淘汰不满足环境标准的产能来提高产能利用率,而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来提升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有限;国有企业和小企业比重的增加将会减弱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私营企业和大中企业比重的提高则会促进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积极影响。环境规制对偏重度污染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在上述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污染强度下的作用程度也各异。研究结论对如何利用环保硬约束监督管理手段来化解产能过剩,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减少无效、低端供给和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等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