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68)
2023(18576)
2022(15659)
2021(14408)
2020(12478)
2019(28549)
2018(28554)
2017(54971)
2016(29713)
2015(33652)
2014(33603)
2013(33161)
2012(30327)
2011(27229)
2010(27492)
2009(25971)
2008(26037)
2007(23636)
2006(20552)
2005(18454)
作者
(85440)
(71635)
(71634)
(67928)
(45741)
(34461)
(32477)
(27959)
(26948)
(25765)
(24333)
(24298)
(22915)
(22698)
(22210)
(22030)
(21520)
(21263)
(20799)
(20583)
(17816)
(17657)
(17556)
(16341)
(16028)
(16022)
(16010)
(15958)
(14504)
(14210)
学科
(128097)
经济(127933)
(108453)
管理(103069)
(95798)
企业(95798)
方法(62000)
数学(52081)
数学方法(51327)
(39560)
(36784)
业经(34580)
中国(30753)
(27900)
(27313)
财务(27224)
财务管理(27168)
企业财务(25782)
技术(25521)
农业(25210)
理论(22995)
地方(22950)
(22215)
贸易(22202)
(21549)
(21263)
(21244)
(19905)
(19527)
银行(19491)
机构
学院(431841)
大学(428004)
(178047)
管理(174387)
经济(174364)
理学(150203)
理学院(148723)
管理学(146102)
管理学院(145299)
研究(134774)
中国(106046)
(89341)
(85341)
科学(81478)
(70499)
财经(67367)
(67310)
(66474)
中心(63991)
业大(62675)
(61053)
研究所(60414)
北京(55839)
农业(55305)
经济学(53808)
(52102)
(51920)
师范(51381)
财经大学(49719)
(48815)
基金
项目(284624)
科学(226045)
研究(208170)
基金(207471)
(179444)
国家(177947)
科学基金(155267)
社会(132716)
社会科(126006)
社会科学(125968)
(113159)
基金项目(109199)
自然(101105)
自然科(98865)
自然科学(98841)
教育(97411)
自然科学基金(97111)
(93977)
资助(85803)
编号(84234)
成果(67346)
重点(63763)
(63398)
(62762)
(60304)
课题(58234)
创新(58120)
教育部(54819)
(54731)
国家社会(54696)
期刊
(195714)
经济(195714)
研究(122061)
中国(85594)
(70958)
管理(69026)
(64129)
学报(61620)
科学(59360)
大学(48146)
学学(45557)
教育(44408)
技术(43810)
农业(43634)
(39294)
金融(39294)
财经(33973)
业经(33209)
经济研究(30396)
(29140)
(26259)
问题(25636)
技术经济(24931)
统计(23441)
(22342)
财会(20589)
科技(20550)
商业(20122)
(19989)
(19929)
共检索到639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根据复杂系统理论,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3-2014年的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和整体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系统中,驱动力机制和资源供给机制协同度比较高,双元协同机制协同度最低;在装备制造业整体行业和各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评价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较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则较低。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低的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根据复杂系统理论,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3-2014年的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和整体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系统中,驱动力机制和资源供给机制协同度比较高,双元协同机制协同度最低;在装备制造业整体行业和各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评价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较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则较低。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不高,要提高协同效应必须提高各类协同创新平台的利用率,提高基础装备产业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双驱动要素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根据复杂系统理论,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3-2014年的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和整体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系统中,驱动力机制和资源供给机制协同度比较高,双元协同机制协同度最低;在装备制造业整体行业和各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评价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较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则较低。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低的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运用MaxDEA软件,采用CCR模型、BCC模型和影子价格分析构成组合DEA模型,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重要影响因素——政府作用力进行MATLAB仿真,按照政府作用力仿真结果,将装备制造业及各子行业分为综合作用力-复杂成长型、政策激励力-平稳成长型、政府支持力-波动成长型3种类型。最后根据绩效评价和仿真结果分别提出针对装备制造业及各子行业发展,以及进一步加强政府作用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索超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云模型理论进行了实例验证,以期为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建中  赵伟峰  刘琳  
文章按照投入产出的结构从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了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在传统C2R模型基础上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省市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处于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总体向好的情形,总体来看创新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区域间系统运行效果有很大差距,发展不平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建中  赵伟峰  刘琳  
文章按照投入产出的结构从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了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在传统C2R模型基础上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省市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处于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总体向好的情形,总体来看创新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区域间系统运行效果有很大差距,发展不平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建中  赵伟峰  王莉静  
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构建是将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组合的新构想和尝试。本文主要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利用博弈论的"囚徒困境"模型来具体分析系统内企业间的协同关系,并指出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效果;同时运用进化博弈的分析方法,研究企业与政府间如何通过博弈实现各自利益最优化.进而提出在系统内如何充分利用主体间的博弈实现系统的协同创新,并通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浩鸣  徐建中  康姝丽  
本文首先指出了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定量测度的必要性,并论证了经济效益指标、科技评价指标作为测度输入变量的重要性。在构造了充分表征专业化、信息化序参量和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宏观效果的具体指标体系基础上给出了产业组织系统有序度、协同度模型。最后针对作为中国第一支柱产业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进行了国有层面的实证分析,为该产业的进一步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索贵彬  宋泽海  冯兰刚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做强钢铁工业,提高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提出了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机制协同度评价模型,并以邯钢集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协同学理论建构的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能够反映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企业据此可以制订有针对性的策略,模型的提出对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浩鸣,徐建中,康姝丽  
本文首先指出了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定量测度的必要性,并论证了经济效益指标、科技评价指标作为测度输入变量的充要性。在构造了充分表征专业化、信息化序参量和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宏观效果的具体指标体系基础上,给出了产业组织系统有序度、协同度模型。最后针对作为中国支柱产业之一的医药制造业进行了国有层面的实证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林  
2016年宁波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面对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运用协同创新的倍增优势推进制造业的稳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宁波制造业现状分析了宁波制造业的现有发展痛点,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企业为中心,加快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发展几个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玉林  谷军健  
本文分析了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作用机制,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制度创新指数,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关系,并测算了两者对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政府干预下降、市场发育和产权制度创新具有显著协同关系,通过"技术→制度"和"制度→技术"两条路径对产业生产率升级产生协同效应,其中市场发育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最大,产权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次之,政府干预下降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最小。除政府干预下降与技术创新外,"技术→制度"路径协同效应大于"制度→技术"路径协同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维蔚  石岿然  朱跃钊  
为了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演化并揭示参与者策略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有限理性假设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单群体和两群体系统的演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双方进行协同创新的概率与协同超额收益正相关、与投入总成本和背叛收益负相关;存在一个最优的超额收益分配系数,使得产学研双方进行协同创新的可能性最大化;合理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将有效减少双方的背叛行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亚光  卢彬彬  
协同创新以开放、信任、共享为前提,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流动与共享,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不同主体以及各主体的内部功能单元均可成为网络组织的活性结点,形成多层次的网络组织。基于网络组织这一组织形式,对研发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从战略、契约、资源、利益分享、持续改进等5个方面构建研发协同创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