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7)
- 2023(14658)
- 2022(12679)
- 2021(11813)
- 2020(9907)
- 2019(22744)
- 2018(22635)
- 2017(43556)
- 2016(24007)
- 2015(26790)
- 2014(27044)
- 2013(26416)
- 2012(24154)
- 2011(21630)
- 2010(21658)
- 2009(20044)
- 2008(19488)
- 2007(17376)
- 2006(15275)
- 2005(13625)
- 学科
- 济(91070)
- 经济(90935)
- 管理(72463)
- 业(66081)
- 企(56820)
- 企业(56820)
- 方法(40149)
- 数学(34086)
- 数学方法(33678)
- 财(26615)
- 中国(24113)
- 农(24112)
- 制(22651)
- 学(21828)
- 业经(21452)
- 地方(18305)
- 体(16878)
- 务(16873)
- 财务(16789)
- 理论(16765)
- 财务管理(16755)
- 企业财务(15923)
- 农业(15492)
- 贸(15447)
- 贸易(15438)
- 银(15348)
- 银行(15292)
- 和(14985)
- 易(14966)
- 融(14566)
- 机构
- 大学(338681)
- 学院(335913)
- 管理(131345)
- 济(130195)
- 经济(127188)
- 理学(113508)
- 研究(112886)
- 理学院(112201)
- 管理学(110268)
- 管理学院(109656)
- 中国(83253)
- 京(72679)
- 科学(70489)
- 财(63342)
- 所(56887)
- 农(54855)
- 研究所(51700)
- 业大(50935)
- 中心(50341)
- 财经(50107)
- 江(49913)
- 北京(45744)
- 经(45389)
- 范(44700)
- 师范(44206)
- 农业(43002)
- 院(41536)
- 州(39962)
- 经济学(38992)
- 财经大学(37266)
- 基金
- 项目(230147)
- 科学(180310)
- 研究(168760)
- 基金(165889)
- 家(144745)
- 国家(143542)
- 科学基金(122869)
- 社会(105335)
- 社会科(99741)
- 社会科学(99717)
- 省(90671)
- 基金项目(88096)
- 自然(79910)
- 自然科(78000)
- 自然科学(77978)
- 教育(77732)
- 自然科学基金(76577)
- 划(76117)
- 编号(68819)
- 资助(68226)
- 成果(57143)
- 重点(51560)
- 部(50688)
- 发(48348)
- 课题(48322)
- 创(47716)
- 创新(44520)
- 制(44195)
- 科研(43812)
- 教育部(43454)
- 期刊
- 济(145000)
- 经济(145000)
- 研究(101379)
- 中国(66827)
- 学报(55971)
- 农(49852)
- 科学(49666)
- 管理(49614)
- 财(49568)
- 大学(42271)
- 教育(40444)
- 学学(39662)
- 农业(34232)
- 技术(28823)
- 融(28120)
- 金融(28120)
- 财经(24717)
- 业经(23997)
- 经济研究(22958)
- 经(21067)
- 问题(18688)
- 图书(17451)
- 业(16949)
- 科技(16772)
- 理论(16503)
- 版(16091)
- 技术经济(15450)
- 实践(15027)
- 践(15027)
- 现代(14837)
共检索到494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福君
国内外学者对三大产业间升级以及工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已经做过了一些深入的研究,但对于装备制造业这个特殊产业,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相对是一片空白。装备制造业是制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的产业,其内部结构升级与三大产业间升级以及工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不同。本文设计了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行业结构 测度指标 辽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日星 蒋文莉
本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综合效应模型,分析工资、失业与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工资对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力度远小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东部地区,失业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正相关,而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负相关;对于中部地区,失业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正相关,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负相关;对于西部地区,失业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正相关,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负相关。这对于中国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和工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德成 娄娟
文章在Takcns定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成分数据预测的方法对我国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进行预测,得出我国制造业中资源型产业、低技术产业、中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四个方面结构的未来变化情况。总体来说,资源型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比重虽然会不断走低,但仍然偏高;中技术产业的比重将会不断走高,其在我国制造业中第一大产业的地位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改变;高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趋势较好,但其占制造业的比重太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
成分数据 制造业 内部结构 预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伟民
本文分析了我国80年代以来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类型及趋势,并对导致制造业结构变动的供给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作者对我国90年代的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速度、结构转换与结构均衡、要素投入流向的合理性、我国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晓明 孙璐 胡广晓 计军平
制造业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部门之一。文章将制造业分为高、中、低能耗三类,利用LMDI分解法,对1992年-2012年中国制造业能源相关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制造业增加值是碳排放变化最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是最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制造业内部结构总体上属于负向驱动因素,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金属冶炼业等高能耗行业主导了该因素。
关键词:
制造业内部结构 碳排放 LMDI分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袁中华
由制造业内部结构决定的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异质性程度是影响城市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的基本因素,但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实模式还需结合其高端服务要素禀赋状况做进一步判断。基于2006-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和分组检验结果支持上述机理。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应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以不同类别制造业均衡发展的城市应围绕重点功能需求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以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集聚经济圈核心城市应发展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中西部城市应发展与特定制造业集群体系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袁中华
由制造业内部结构决定的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异质性程度是影响城市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的基本因素,但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实模式还需结合其高端服务要素禀赋状况做进一步判断。基于2006-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和分组检验结果支持上述机理。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应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以不同类别制造业均衡发展的城市应围绕重点功能需求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以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的集聚经济圈核心城市应发展高级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层层
在相关文献、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转型升级与智能化建设模型,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模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要使智能化产品产值增长率持续增长,应将新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外部投入要素、政府和市场等外部支撑投入要素维持在一定平衡状态下,增加技术投入比率和高技术人才内部投入要素,最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智能化进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慧 平芳芳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赋值权重。在此基础上,基于2000—2011年装备制造业7大行业的统计数据,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较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整体偏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慧 平芳芳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赋值权重。在此基础上,基于2000—2011年装备制造业7大行业的统计数据,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较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整体偏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瑜 杨丽
通过分析汇率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影响及模型,说明中间产品进口和最终产品出口的比例同时影响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汇率弹性。利用我国行业特征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说明,随着使用东道国中间产品比例的增加,FDI的汇率弹性在降低;而随着最终产品在东道国市场销售比例的增加,FDI的汇率弹性在增加。最后,对上述样本根据出口比例、进口比例和要素密集度进行分样本检验,其结果是基本稳定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启东 刘晋莉
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的支柱产业,对于辽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从全国来看,辽宁属于装备制造业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省份,但近年来却被许多后起省份赶超,其发展规模大,但获利能力和竞争力并不强。为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更好的发展,本文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分析中,在总结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基础上,为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SWOT分析 产权制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华峰 申斌
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与阐释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探讨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创新基础、科技投入、环境支撑、产出效益、持续创新等方面建立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原始创新 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砚峰 李宇
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企业规模系统进行结构分析,构建了仿真模型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加以衡量,以销售收入、职工总数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规模的水平变量,设计了大企业——技术推动模式、中小企业网络——市场拉动模式和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三种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对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是辽宁装备制造业中长期理想的发展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琛伟 刘现伟
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东南沿海相比,市场化改革明显滞后,发展差距仍在拉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经济比重大、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历史包袱沉重等。破解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难题,应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深化国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区,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关键词:
东北振兴 装备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