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96)
2023(17825)
2022(15254)
2021(13960)
2020(11940)
2019(27049)
2018(26666)
2017(51264)
2016(28252)
2015(31418)
2014(31067)
2013(30860)
2012(28104)
2011(25242)
2010(25086)
2009(23615)
2008(23514)
2007(20889)
2006(18587)
2005(16575)
作者
(84660)
(70442)
(70164)
(66489)
(44717)
(34004)
(31637)
(27691)
(26789)
(25124)
(24051)
(23845)
(22476)
(22383)
(21930)
(21384)
(21250)
(20948)
(20154)
(20132)
(17805)
(17266)
(17207)
(16118)
(15806)
(15773)
(15712)
(15530)
(14198)
(13879)
学科
(114063)
经济(113895)
(101943)
管理(95201)
(90216)
企业(90216)
方法(52475)
数学(42576)
数学方法(42098)
(36155)
(35368)
业经(33715)
中国(27320)
(25445)
(25254)
财务(25176)
财务管理(25142)
农业(24550)
企业财务(23864)
(22941)
技术(21607)
理论(20510)
地方(20362)
(20215)
(19889)
贸易(19881)
(19315)
(18906)
(18470)
环境(17971)
机构
学院(408952)
大学(407445)
管理(163006)
(161845)
经济(158465)
理学(140985)
理学院(139459)
管理学(137166)
管理学院(136443)
研究(134776)
中国(101583)
(86910)
科学(86056)
(77553)
(76498)
(68962)
业大(66935)
研究所(62813)
农业(61317)
(61086)
财经(60904)
中心(60649)
(55362)
北京(54197)
(50018)
师范(49416)
(48555)
(48387)
经济学(47880)
财经大学(45072)
基金
项目(278942)
科学(218457)
基金(202219)
研究(198669)
(178463)
国家(176942)
科学基金(151466)
社会(125377)
社会科(118810)
社会科学(118778)
(110236)
基金项目(107543)
自然(100599)
自然科(98247)
自然科学(98216)
自然科学基金(96492)
(92394)
教育(90179)
资助(83064)
编号(79451)
成果(63247)
重点(62622)
(60663)
(59598)
(58707)
创新(55181)
课题(54760)
科研(53640)
(52883)
(51738)
期刊
(179675)
经济(179675)
研究(116799)
中国(76409)
(71187)
学报(70159)
科学(62712)
管理(62302)
(61391)
大学(52580)
学学(50064)
农业(48914)
教育(39273)
技术(35138)
(33696)
金融(33696)
业经(31340)
财经(30105)
(27665)
经济研究(27576)
(25727)
问题(23450)
技术经济(21562)
科技(20970)
(20461)
现代(19147)
理论(18578)
业大(18501)
商业(18213)
财会(17896)
共检索到595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鲍晓娜  李嫣然  范晓男  张舒畅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之重器,其高质量发展对建设制造强国、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行业发展的均衡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劳动力水平、产业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盈利水平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装备制造业TFP且影响路径存在一定差异。基于上述结论,为提高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应补短板、谋创新、促转型,实现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促进其转型升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昌安  李强  
全要素生产率(TFP)既是经济增长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当前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系统地梳理了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TFP变动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文献。从市场因素、结构因素、政府因素、R&D、FDI和国际贸易六个方面,基于地区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层次对中国制造业企业TFP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经济后果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制造业TFP的未来研究展望,以便对TFP主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映川  
本文基于先进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5年的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方法计算了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震荡中有所提升,东部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幅度大于西部。以此为基础,基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了先进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R&D经费投入、宏观经济形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外贸易依存度以及科技劳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映川  
本文基于先进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5年的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方法计算了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震荡中有所提升,东部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幅度大于西部。以此为基础,基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了先进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R&D经费投入、宏观经济形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外贸易依存度以及科技劳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宝龙  王欢  李琛  
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学术界和政策界关注的热点议题。利用湖南省2010-2016年28个制造业面板数据,首先,使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湖南省制造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其次,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影响湖南省制造业GTFP的因素。结果发现:(1)2010-2016年湖南省制造业GTFP增长了4.3%,但是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湖南省制造业技术变化年均增长率为12.65%,效率变化年均增长率为-5.68%,表明技术进步是制造业GTFP提高的内在动力;(3)市场型和自愿型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盈利能力、行业规模对制造业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行业资产负债率对制造业GTFP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薛万东  
本文运用B&CⅡ模型,使用Coelli编制的软件"Frontier"4.1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进行了估计,计算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分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针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各种因素,如技术进步、所有制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源素质,就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利平  
本文利用2006—2016年分省面板数据估计了"互联网+"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效应。研究发现:(1)在样本期间,"互联网+"对装备制造业TFP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互联网+"对TFP的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互联网+"对TFP的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2)"互联网+"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技术进步的效应并不明显,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属于技术效率驱动型而非技术进步驱动型。进一步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发现技术效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于"互联网+"的规模效应。本文的结论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尽管"互联网+"能够改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方面收效甚微,互联网行业必须扭转重商业模式轻技术创新的错误导向,传统行业等非互联网行业则应当将资源主要集中于产品和技术创新,不应该舍本逐末地盲目追逐"互联网+"概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翊  陈雯  骆时雨  
本文将进口中间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纳入统一模型框架中,构建了一个进口中间品通过数量、种类和价格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OMTRADE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对进口中间品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中间品进口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数量和种类效应,价格效应对出口依存度较小的行业有显著影响,但对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丽娟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7-2015年台湾制造业各行业运行效率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发现,台湾制造业各行业效率分化明显,各行业运行效率提升的来源呈现较大差异,其中技术变化的贡献趋于弱化,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不同行业效率的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劳动生产力和市场环境状况对台湾制造业生产率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行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则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即时影响效应。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台湾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规律和经验对大陆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丽娟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7-2015年台湾制造业各行业运行效率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发现,台湾制造业各行业效率分化明显,各行业运行效率提升的来源呈现较大差异,其中技术变化的贡献趋于弱化,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不同行业效率的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劳动生产力和市场环境状况对台湾制造业生产率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行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则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即时影响效应。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台湾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规律和经验对大陆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盈之  赵豫  
本文使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1996—2005年中国各地区信息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信息制造业的TFP的平均增长率为8.6%,其中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动力;东中西部地区之间TFP增长存在显著差异,且技术效率存在收敛趋势;人力资本、工业化、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比重是拉动TFP增长的显著因素,而企业平均规模和聚集效应则对其有负面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晓艳  吴学花  
中国制造企业在不断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出现了污染工序转移的问题。近几年学者们从产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效率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展开中国制造业在环境规制下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本文结合基于松弛向量的SBM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算了2003-2013年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经济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整体有效,且新技术的应用是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而环境规制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国内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环境规制对不同性质制造行业具有差异化影响,尤其对重污染企业影响明显,利于环保政策的落实,并进一步推动企业革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我国是装备制造大国,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必然途径。本文利用全局参比的DEA-Malmquist模型和耦合评价模型,采用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间的产业融合水平,并构建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不断上升,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大于东部及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总体上呈现"金字塔"型分布特点,区域上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特点;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通过制度变革和技术变革双重机制,对装备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产生正向影响,促进了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融合之初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随着装备制造业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熟练以及两大产业间制度、管理水平上的深度融合,当期的技术进步效逐渐消退,纯技术效率增长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萍  彭丽  李晓宁  
从全国层面上看,流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积极效应,在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后,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生性的影响。同时,本文发现流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效果最强,其次是中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西部地区应当加快流通体系建设以及公共交通、信息设施、流通体制等方面建设,加大流通产业扶持力度,重视流通产业并努力发挥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