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3)
- 2023(14446)
- 2022(12185)
- 2021(10967)
- 2020(9645)
- 2019(21755)
- 2018(21583)
- 2017(41473)
- 2016(22871)
- 2015(25933)
- 2014(26167)
- 2013(26012)
- 2012(24095)
- 2011(21653)
- 2010(22170)
- 2009(20908)
- 2008(21495)
- 2007(19804)
- 2006(17502)
- 2005(16128)
- 学科
- 济(99444)
- 经济(99294)
- 业(95507)
- 企(86152)
- 企业(86152)
- 管理(85027)
- 方法(44963)
- 数学(35594)
- 数学方法(35231)
- 财(33871)
- 农(31792)
- 业经(31642)
- 制(24128)
- 务(24123)
- 财务(24069)
- 财务管理(24027)
- 中国(23008)
- 企业财务(22775)
- 技术(22708)
- 农业(22136)
- 理论(18554)
- 学(18007)
- 和(17907)
- 体(17508)
- 贸(17487)
- 贸易(17482)
- 划(17418)
- 易(16975)
- 策(16559)
- 地方(15971)
- 机构
- 学院(346466)
- 大学(342905)
- 济(142814)
- 经济(139867)
- 管理(135246)
- 理学(115772)
- 理学院(114544)
- 研究(112825)
- 管理学(112764)
- 管理学院(112110)
- 中国(87033)
- 京(72227)
- 财(69466)
- 科学(69190)
- 农(64140)
- 所(58626)
- 江(55443)
- 财经(54455)
- 研究所(52757)
- 业大(52749)
- 中心(51815)
- 农业(50729)
- 经(49155)
- 北京(45061)
- 经济学(43180)
- 州(42762)
- 范(42402)
- 师范(41930)
- 财经大学(39886)
- 院(39778)
- 基金
- 项目(222523)
- 科学(175687)
- 研究(162472)
- 基金(161459)
- 家(140600)
- 国家(139348)
- 科学基金(119801)
- 社会(103171)
- 社会科(97753)
- 社会科学(97721)
- 省(88821)
- 基金项目(85762)
- 自然(77534)
- 自然科(75753)
- 自然科学(75728)
- 教育(75333)
- 自然科学基金(74484)
- 划(73766)
- 编号(65570)
- 资助(65274)
- 成果(53401)
- 重点(50400)
- 部(49989)
- 创(49623)
- 发(47452)
- 业(46158)
- 创新(45723)
- 课题(45466)
- 制(44668)
- 教育部(42689)
- 期刊
- 济(163785)
- 经济(163785)
- 研究(99707)
- 中国(69497)
- 农(59684)
- 财(59127)
- 学报(54017)
- 管理(53781)
- 科学(50795)
- 大学(41053)
- 农业(40372)
- 学学(38981)
- 教育(35163)
- 技术(33645)
- 融(31085)
- 金融(31085)
- 财经(28008)
- 业经(27869)
- 经济研究(24752)
- 经(24134)
- 业(23879)
- 问题(21670)
- 技术经济(20519)
- 版(17404)
- 财会(17199)
- 贸(17050)
- 科技(16713)
- 现代(16478)
- 世界(16116)
- 商业(15945)
共检索到520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建华 焦晗
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技术集成能力特点及其构成因素。分析技术集成能力在集成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揭示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特点,总结技术集成能力构成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并借助因子分析,得到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构成因素及其衡量指标,为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提供分析工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凤晶 石春生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必须动态地更新。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运用评估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四个维度的内部指标,对动态核心能力构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作一实证研究,研究得出13个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动态核心能力的重要内部因子。结果表明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性,考虑核心能力提高时,对这13个方面的能力均应进行考虑,不能有所偏废,尤其是对知识转型能力、知识利用能力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应有所侧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中文 黄研
首先采用Ellison-Glaeser空间集聚指数计算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然后对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FDI和出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装备制造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促使该产业进一步集聚;研发投入对其空间集聚的影响较弱,而国有企业份额对其空间集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运用200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中国各类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技术效率持续上升,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后期下降的原因;市场竞争、资本深化和外资引进对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运用200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中国各类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技术效率持续上升,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后期下降的原因;市场竞争、资本深化和外资引进对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文章基于107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从财务竞争力的视角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营销能力、管理能力、资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显著,其中营销能力的影响最大;不同行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其中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对很多行业的转型升级都有显著影响等基本结论,提出加强企业营销体系建设、加强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加速推进"两化"融合、通过组织变革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文章基于107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从财务竞争力的视角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营销能力、管理能力、资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显著,其中营销能力的影响最大;不同行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其中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对很多行业的转型升级都有显著影响等基本结论,提出加强企业营销体系建设、加强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加速推进"两化"融合、通过组织变革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志红 陶晶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绿色化转型,探究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寻找提升效率的可行之策,对加快装备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2019年装备制造业224家上市企业绿色创新数据,选用网络SBM模型与面板Tobit回归进行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值为0.739,呈波动下降趋势,科技研发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呈反向变动趋势;2)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内部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国有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各个细分行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不均衡发展趋势。3)营业净利率、政府补贴、环境规制和融资约束显著正向促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而股权集中度显著负向抑制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上述因素对绿色创新活动的两阶段效率、不同股权性质企业、各个细分行业间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志红 陶晶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绿色化转型,探究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寻找提升效率的可行之策,对加快装备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2019年装备制造业224家上市企业绿色创新数据,选用网络SBM模型与面板Tobit回归进行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值为0.739,呈波动下降趋势,科技研发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呈反向变动趋势;2)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内部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国有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各个细分行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不均衡发展趋势。3)营业净利率、政府补贴、环境规制和融资约束显著正向促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而股权集中度显著负向抑制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上述因素对绿色创新活动的两阶段效率、不同股权性质企业、各个细分行业间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婷 薛斐 胡红亮
目前贵州省装备制造企业激励效果不佳,导致员工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已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为了挖掘影响贵州省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激励因素及其二者的关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激励因素模型,采用实地考察、调查问卷、SPSS软件等方法进行了验证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激励因素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相关关系,并提出了贵州省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激励对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激励机制 装备制造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勇
中国装备制造业中7个行业都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但存在相对于产值而言的就业和利润集聚程度偏低情况。分区位来看,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个行业的主要集聚地区,黄河、长江流域在内陆流经的地区是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区;东三省在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的集聚特征。规模经济、垄断性力量、承接国外转移以及国家扶持政策对于装备制造业的集聚成因效果明显。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集聚水平 集聚成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惊涛 李作志 苏敬勤
强化装备制造业与其技术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提高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竞争力和改善区域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外包共生关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外包共生关系发展尚处在中低水平程度上,在两类不同的外包共生网络中,其影响因素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趋势。制造企业与其重要技术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共生关系主要受到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能力、本地中介机构能力、本地技术支持能力和信息共享能力的影响;而在一般技术外包服务领域中,关系要素占主要作用。提高服务企业能力以及改善共生环境要素,将有助于提高制造企业与其服务企业之间的共生强度,从而带动制造业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伟凯
该文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与产业创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资金投入对产业创新始终存在积极影响;而企业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新增资本投入对产业创新的影响长短期不同,综合看企业的科技投入效果并不确定;国内市场竞争对产业创新不仅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而抑制了产业创新;国外竞争短期内刺激了产业创新,但长期中仍对国内创新产生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创新 技术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商小虎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倒逼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产业升级也即意味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和崛起的机遇。本文基于Griliches关于技术创新和企业生产率增长之间关系的多函数结构方程分析框架,借鉴了CDM实证分析模型,以我国装备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和讨论了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销售毛利率水平与企业研发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验证了装备制造业只有加强研发投入,通过提升产品、工艺的创新程度才能获得更高的销售毛利率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还验证了企业高毛利率水平作为创新产出,反过来对于企业创新绩效、也即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实...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艳 龚新蜀 李津津
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以新疆2000—2014年7个装备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新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4年新疆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起点不高,但总体稳步上升,各细分行业之间差距不大,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业规模、产业开放度、资本-劳动比率、技术装备水平对新疆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其中,产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资本-劳动比率的影响较大,而产业开放度的影响较小,这与新疆本地产品贸易不足有关。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效率 影响因素 SF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