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9)
2023(12522)
2022(11020)
2021(10401)
2020(8754)
2019(20253)
2018(20326)
2017(38118)
2016(21729)
2015(24715)
2014(24860)
2013(24175)
2012(22306)
2011(20100)
2010(19974)
2009(17998)
2008(17389)
2007(15228)
2006(13234)
2005(11494)
作者
(65800)
(54163)
(53976)
(51219)
(34650)
(26224)
(24570)
(21486)
(20907)
(19558)
(18657)
(18344)
(17538)
(17320)
(17134)
(16811)
(16746)
(16328)
(15665)
(15503)
(13939)
(13601)
(13406)
(12532)
(12292)
(12248)
(12223)
(11897)
(11149)
(10978)
学科
(75974)
经济(75870)
管理(57301)
(52627)
(43698)
企业(43698)
方法(35245)
数学(30001)
数学方法(29594)
(22042)
(21091)
中国(20987)
(19475)
业经(16832)
理论(16699)
地方(15853)
(15114)
农业(13858)
教育(13741)
(13202)
(13044)
贸易(13039)
(12633)
技术(12480)
环境(11920)
(11871)
(11857)
银行(11797)
财务(11786)
财务管理(11758)
机构
大学(301551)
学院(299840)
管理(112391)
(106625)
研究(105777)
经济(103921)
理学(97267)
理学院(96028)
管理学(94015)
管理学院(93517)
中国(75069)
科学(71752)
(66033)
(60216)
(55856)
业大(52303)
研究所(51520)
(48950)
农业(47947)
中心(46860)
(44894)
北京(41673)
(41094)
师范(40491)
财经(38993)
(38804)
技术(37772)
(36217)
(35427)
(33276)
基金
项目(211525)
科学(162292)
研究(150017)
基金(148783)
(133058)
国家(131959)
科学基金(110138)
社会(88168)
(85487)
社会科(83082)
社会科学(83055)
基金项目(79197)
自然(75274)
自然科(73442)
自然科学(73415)
(72715)
自然科学基金(72045)
教育(70495)
资助(62297)
编号(61945)
成果(51223)
重点(48367)
(45183)
(44867)
课题(44599)
(44052)
计划(41512)
科研(41096)
创新(41055)
大学(38692)
期刊
(116791)
经济(116791)
研究(85725)
中国(61962)
学报(59956)
(54671)
科学(50538)
大学(43507)
教育(42918)
管理(41305)
学学(40962)
农业(38101)
(36112)
技术(26748)
(21869)
金融(21869)
(19603)
业经(19170)
财经(18172)
经济研究(18122)
图书(17252)
业大(16959)
(16223)
科技(15974)
(15420)
问题(14933)
理论(14237)
农业大学(13772)
林业(13556)
实践(13224)
共检索到437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梦杰  王翠玲  张玉金  陈世通  李荣春  
裂褶菌GGHN08-104是产漆酶能力强,且产酶速度快的菌株。对其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产生漆酶的能力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C/N比为70/1,初始pH值为5,Cu2+离子浓度为21mg/L的液体培养基中酶活最高,达477.94U/mL(12 d)。固体培养时以配方①(棉籽壳31.14%、木屑66.86%、蔗糖1%、石膏1%)产酶活性和效率最高,分别为2449.02U/g和272.11 U/g.d-1,固体发酵产酶效率是液体发酵的6.83倍,因此固体培养更适宜该菌株产漆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静利  刘旭  
【目的】通过比较食用菌液体和固体两种不同制种技术的成本利润率,探讨食用菌液体制种技术的经济效益优势,为推广液体制种技术,推动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思路。【方法】本文以一个食用菌试验室和一个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基地为实例,详细记录并统计2009年和2010年白灵菇液体和固体制种过程和出菇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结果】液体制种技术的经济效益优势明显,如制种周期减少约24 d,栽培袋菌丝满袋时间缩短约10 d,污染率减少1.5个百分点,每栽培袋成本降低0.732元,成本利润率提高42.08%,但液体制种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还存在诸多发展瓶颈。【结论】与食用菌固体制种方法相比,液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伟  冯欢  欧江  张收霞  蒙盼盼  王春燕  
[目的]筛选生长迅速、性状优良的蜜环菌菌株,对所选优良菌株的液体培养基进行碳氮源筛选和优化,为蜜环菌深层发酵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生物量(菌丝体干质量)为指标,以工业发酵和生产中常用的菌株A9为对照,从本实验室分离与收集的20个蜜环菌菌株中筛选优良菌株,并设置不同的供试碳源、氮源、碳氮源组合、碳氮源含量,对其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供试的20个蜜环菌中,菌株M41和M57生长迅速,生物量显著(P<0.05)。[结论]筛选出的优良菌株M41可用于后续生产,优化液体培养基显著提高了蜜环菌菌株M41和A9的菌丝体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俊明  胡景江  武杭菊  曹支敏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试验,对皱柄白马鞍菌液体深层培养中培养基成分、pH值、装液量及摇床转速、培养时间等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小麦粉20 g/L、硫酸氨2g/L、MgSO40.5 g/L、KH2PO40.46 g/L、K2HPO41 g/L,最适pH 5.5-6.5,装液量300-400 mL/L,接种量5 mL培养菌液,温度26-28℃;摇床转速100 r/min,培养时间7 d。适宜条件下最大菌丝生物量可达5.867 g/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景江  王俊明  张高伟  曹支敏  
对皱马鞍菌(Helvella crispa)液体培养过程中不同胞外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在28 ℃、110 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皱马鞍菌菌丝体生物量在第13天达峰值(9.40 g/L);发酵 液pH值逐渐上升,从第9天(8.24)后基本保持平稳;胞外蛋白含量于第6天达峰值(8.30 mg/mL);胞外还原糖 含量急剧上升,至第3天达峰值(20.43 mg/mL),之后迅速下降,到第8天降为1.38 mg/mL,此后一直维持在1 mg/mL水平。皱马鞍菌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顺序为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淀粉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第3天,并一 直保持在较高水平;C...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智杰   张巧毅   赵柔   王常贵   林元山  
以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转速、时间为单一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因素中筛选显著性因素,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探究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p H、葡萄糖质量分数和酵母膏质量分数是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显著性因素;在接种量9%、pH 5.7、葡萄糖质量分数4%、酵母膏质量分数1%、时间7 d、温度28℃、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茯苓胞内多糖的含量为(5.82±0.18) g/L,生物量为(14.63±0.21) g/L,分别为未优化前的1.6倍和2.0倍。与常规栽培相比,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松材消耗,且茯苓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本低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智杰   张巧毅   赵柔   王常贵   林元山  
以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转速、时间为单一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因素中筛选显著性因素,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探究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p H、葡萄糖质量分数和酵母膏质量分数是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显著性因素;在接种量9%、pH 5.7、葡萄糖质量分数4%、酵母膏质量分数1%、时间7 d、温度28℃、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茯苓胞内多糖的含量为(5.82±0.18) g/L,生物量为(14.63±0.21) g/L,分别为未优化前的1.6倍和2.0倍。与常规栽培相比,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松材消耗,且茯苓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本低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漳  
strains of Metarhizium were cultivated in submerged cul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bmerged conidia could be produced by means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for some strains of Metarhizium, but perhaps , the occurrence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depended on the nature of strains. Su...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春秀  汪来发  朴春根  田国忠  李永  
厚壁轮枝菌对根结线虫虫卵有很强的寄生力,是线虫的生防菌,本文对其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每12 h对其产孢情况进行跟踪,探讨了不同C、N源,初始pH值,无机盐对其产孢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及发酵终止时间。结果显示,28℃下,在160 r.m in-1摇床上,以500 mL三角瓶200 mL的装量进行液体培养,筛选出的最佳复合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1,玉米粉20 g.L-1,黄豆粉20 g.L-1,KH2PO40.5 g.L-1,MgSO4.7 H2O0.5 g.L-1。最佳pH值范围5.0~7.0,最适发酵终止时间120~144 h。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珏  贺新生  郑林用  
柏树火焰层孔菌是柏树的病原菌物,是中国和亚洲的新记录属中的新记录种。本文采用液体发酵的方法对菌丝体生长的营养条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柏树火焰层孔菌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麸皮,P、K、Mg对其菌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Fe、Zn对其菌丝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生长曲线试验得到Logistic方程:y=0.22/(1+1.019 e-0.013x),菌丝体干质量为0.22 g.100 mL-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慧艳  刘波  余洪波  张晓昱  
研究了固体发酵体系中选择性降解白腐菌株Echinodontium spp.在杉木(裸子植物)、毛竹(单子叶植物)和垂柳(双子叶植物)木质纤维素基质上木质素降解酶系、纤维素降解酶系的产生特性。结果表明:基质种类对白腐菌的纤维素酶产生特性没有较大影响;而木质素降解酶均呈现出培养前期高于后期的现象,且不同基质中酶活力水平差异明显,杉木基质上的酶活力水平明显低于毛竹和垂柳基质中的状况。木质素降解酶系的活力水平与木质素降解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但纤维素酶系的活力水平和纤维素降解速率之间并未呈现必然关联。木质素酶系对底物基质的有效降解,可能有利于纤维素酶在木质纤维素复合物体系中的渗透,从而增效纤维素的酶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金平  宋志红  向发云  曾祥国  吴润玲  冯小明  顾玉成  
以魔芋颗粒状愈伤组织为试材,进行了液体培养及植株再生诱导的探讨。结果表明,MS+BA 1.0 mg/L+2,4-D 0.2 mg/L+蔗糖30 g/L+琼脂6.0 g/L培养基适合从芽鞘诱导颗粒状愈伤组织。获得的愈伤组织切割成0.3cm左右在MS+BA 0.0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PVP 1.0 g/L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建立液体培养体系。液体培养材料的生长曲线呈上升的半抛物线型,从第6天到第12天期间增重占整个培养周期增重的80%以上,随着液体培养材料的生长,培养液pH值上升。将液体培养12 d的材料转到1/2MS+BA 0.6 mg/L+NAA 0.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辉  王欢  王志春  丛斌  
为寻找一种廉价的夜蛾斯氏线虫液体培养基,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对一种新的夜蛾斯氏线虫液体培养基的组分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培养基6个组分的最佳水平编码值分别为:0,2,0,-2,-1,2,即6种培养基的组分分别为:1.0g,95:5,0.9g,0.2mL,0.2mL和40mL。应用筛选出的培养基对夜蛾斯氏线虫进行液体发酵培养,20d后夜蛾斯氏线虫的产量达到最大值51.33×103 IJs.mL-1,比在同样条件下用生化培养基培养的夜蛾斯氏线虫的产量(29.33×103 IJs.mL-1)高出42.8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艾娟  梁宗琦  刘爱英  
以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培养条件,接种量5%(V/V),pH=6.5,120 r/min,28℃,120 h,对蝉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cicadae进行液体培养。通过对生长的菌丝体干重的测定及分析,得到该菌生长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酵母膏:5 g/L,K2HPO4:1 g/L,并证明碳源为其生长的最重要营养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冬华  刘红  汪彬  张爱群  李咏梅  
以姬松茸深层发酵菌丝体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粗多糖的产量为评价指标,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碳源配比、氮源配比、微量元素、装液量、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前pH自然、500 mL锥形瓶装液量80 mL、培养温度25℃、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培养10 d,姬松茸的发酵培养效果最佳,胞内多糖产量可达7.028 mg/m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