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2)
2023(5169)
2022(4351)
2021(3898)
2020(3406)
2019(6639)
2018(6254)
2017(11547)
2016(6439)
2015(6706)
2014(6275)
2013(6092)
2012(5435)
2011(4821)
2010(4580)
2009(4211)
2008(3948)
2007(3282)
2006(2686)
2005(2117)
作者
(21732)
(18141)
(18136)
(16916)
(11396)
(8983)
(7939)
(7158)
(6868)
(6251)
(6090)
(5915)
(5913)
(5853)
(5736)
(5517)
(5510)
(5481)
(5248)
(5167)
(4831)
(4432)
(4216)
(4120)
(4035)
(3973)
(3961)
(3937)
(3871)
(3697)
学科
(22697)
经济(22666)
管理(18153)
(18125)
(13804)
企业(13804)
方法(11488)
数学(10549)
数学方法(10473)
(7109)
(6993)
(6626)
(6414)
贸易(6413)
(6274)
中国(5709)
业经(5381)
农业(5051)
技术(4515)
环境(4340)
(4220)
财务(4218)
财务管理(4214)
企业财务(4020)
产业(3759)
(3735)
(3526)
(3389)
地方(3388)
(3366)
机构
大学(92175)
学院(91262)
(35904)
经济(35378)
管理(34159)
研究(32873)
理学(31111)
理学院(30733)
管理学(30146)
管理学院(30013)
(27070)
科学(24630)
中国(23082)
农业(22183)
业大(21730)
(18391)
(18063)
研究所(17271)
农业大学(15302)
中心(14420)
(14084)
(12411)
(12220)
财经(12185)
(12182)
实验(11791)
(11415)
(11304)
实验室(11291)
(11247)
基金
项目(72994)
科学(56447)
基金(54645)
(52178)
国家(51766)
研究(43556)
科学基金(42826)
自然(30969)
自然科(30311)
自然科学(30297)
自然科学基金(29801)
基金项目(29761)
社会(29075)
(28845)
社会科(27681)
社会科学(27673)
(25241)
资助(21226)
教育(19084)
计划(17240)
重点(16921)
(15747)
科技(15675)
(15301)
科研(15260)
(15195)
(15018)
创新(14802)
编号(14563)
(13423)
期刊
(31342)
经济(31342)
学报(25734)
(23013)
科学(20198)
研究(19629)
大学(17711)
学学(17459)
农业(15462)
中国(14348)
管理(10238)
(9912)
(8281)
业大(8126)
农业大学(7037)
(6294)
经济研究(6208)
业经(6038)
科技(5862)
(5711)
金融(5711)
财经(5632)
林业(5073)
中国农业(4862)
商业(4827)
技术(4799)
(4765)
问题(4602)
自然(4473)
资源(4063)
共检索到116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黄亮华  李浩洋  李彬  廖梅杰  陈骏佳  班甲  荣小军  李强  王印庚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2.5±2.0)g的刺参为研究对象,在室内玻璃钢桶内进行了56 d饲喂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A),研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B)、1.25%(C)、2.0%(D)的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组、D组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C组和D组刺参体腔液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吞噬活性、肠道淀粉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的体腔液呼吸爆发活性和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的AKP、LZM、肠道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艺超  梁萌青  郑珂珂  
试验研究了饥饿、次饱食、饱食和过饱食4个不同投喂水平(即2%、3%、4%和5%体重)对刺参[初始体重为(5.80±0.02)g]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性能以及刺参体壁与体腔液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活性的影响。试验在室内静水养殖系统中进行,试验水温为19–21℃,为期60 D。结果显示,在次饱食水平下,刺参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过饱食水平(P0.05);刺参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均随着投喂水平的提高而升高,在过饱食水平下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次饱食水平(P<0.05),但与饱食水平差异不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际英  李宝山  张德瑞  姜柯君  孙永智  王世信  张利民  
为研究精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免疫能力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3.00%和4.00%的包膜精氨酸(精氨酸含量为40%),配制精氨酸含量为0.32%、0.73%、1.16%、1.61%和1.99%的5种实验饲料(命名为D1,D2,D3,D4和D5),饲喂初始体质量9.10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表明,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且在D4组达到最高;D3、D4和D5组仿刺参的脏壁比、肠壁比及肠长比显著低于D1和D2组,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粗蛋白的沉积,但对水分及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搏  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吕云云  王志军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先配制6种浒苔含量(0、5%、10%、15%、20%和25%)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1.44±0.01)g幼刺参49 d,然后根据浒苔含量实验结果配制20%含量、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干燥粉碎(DC)、纤维素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C)和蛋白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P)]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4.58±0.23)g幼刺参60 d,以研究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以及处理方式对幼刺参生长、消化率、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实验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35头刺参。结果显示:(1)浒苔对提高刺参特定生长率(SGR)、肠道淀粉酶(AMS)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降低饲料系数(FCR...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盛明  戈贤平  朱健  江晓浚  张武肖  
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设计4个不同c/N实验组,包括投喂基础饲料(c/N=8∶1)的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的处理组,其中将处理组的c/N分别调整为12∶1(c/N12)、16∶1(c/N16)和20∶1(c/N20)。结果显示,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宏超  程镇燕  翟胜利  林城丽  王金娥  乔秀亭  白东清  
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的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0、0.40%、0.80%、1.20%、1.60%和2.00%裂壶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56 d,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80%裂壶藻水平组中,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肥满度则在1.20%水平组中达到最大值(p0.05)。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均可以显著提高津新鲤的抗氧化能力,其中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的含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舟  宋坚  常亚青  程龙  宁军号  庞云龙  马里  
为了探究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替代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饲喂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的效果,探讨了穗花狐尾藻添加量依次为0(对照)、15%(A1)、30%(A2)、45%(A3)和60%(A4)的5种饲料对刺参幼参[(1.66±0.61)g]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A4组刺参的增重率(GR)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P<0.05),刺参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7.78%;A4组刺参的粗蛋白含量最高(50.92%),显著高于A0、A1和A2组(P<0.05);A3组刺参的淀粉酶活力最高(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舟  宋坚  常亚青  程龙  宁军号  庞云龙  马里  
为了探究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替代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饲喂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的效果,探讨了穗花狐尾藻添加量依次为0(对照)、15%(a1)、30%(a2)、45%(a3)和60%(a4)的5种饲料对刺参幼参[(1.66±0.61)g]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a4组刺参的增重率(gr)显著高于其他4个组(p<0.05),刺参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7.78%;a4组刺参的粗蛋白含量最高(50.92%),显著高于a0、a1和a2组(p<0.05);a3组刺参的淀粉酶活力最高(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旺  杨蕊  吴开畅  于刚  陈明强  郑忠明  温为庚  
为探索方斑东风螺消化及免疫系统对“翻背症”的应答机制,采集了健康(对照组)和“翻背症”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方斑东风螺,采用TCBS平板计数法检测螺体内弧菌含量,试剂盒法检测螺体内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等免疫相关酶和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方斑东风螺体内弧菌含量随病情的发展而显著增加,晚期达到最大值。发病早期,CAT、SOD、POD、ACP和胃蛋白酶等酶活性均显著上升。发病中期,POD、AKP、LZM活性均上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发病早期;与发病早期相比,CAT、SOD、ACP、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CAT、ACP活性仍显著升高,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而SOD、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发病晚期,各消化酶与免疫相关酶活性均较发病中期有所下降,但POD、ACP活性仍显著高于对照组,CAT、SOD、AKP、LZM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翻背症”方斑东风螺体内弧菌的暴发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系统与消化系统均参与了机体病害免疫应答反应,且可以采用CAT、POD和ACP活性作为方斑东风螺“翻背症”的检测评价指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天神  周鑫  赵朝阳  
研究了相同的生长环境条件下,用3种不同的饲料喂养克氏原螯虾两个月后虾体内免疫指标、消化酶、氨基酸和虾体生长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血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3种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影响不大,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也不因投喂了不同的饲料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此外,投喂生物饲料后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效果与品牌饲料无明显差异,同时其体内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高于投喂普通饲料,且胰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因此投喂生物饲料有增强克氏原螯虾的免疫力、提高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翠玲  张家国  张长峰  黄宝生  王春生  
为探索枯草芽孢杆菌替代抗菌素应用于鲤幼鱼饲料的可行性,在对照组(G0)基础上分别添加黄霉素4 mG/kG(G1)、喹烯酮125 mG/kG(G2)和枯草芽孢杆菌300 mG/kG(G3),饲喂平均体质量为24.39 G的鲤幼鱼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对鲤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并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LSZ)以及降低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P0.05),但黄霉素可显著提高后肠蛋白酶、脂肪酶以及肝胰脏淀粉酶的活性(P<0.05),而喹烯酮的促消化作用不显著(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袁丰华  林黑着  李卓佳  陆鑫  陈旭  杨其彬  
研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生长、消化酶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把初始菌浓度为10×109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的粉末制剂分别以0、0.1%、0.5%和1.0%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初始体重为(18.95±0.27)g的尖吻鲈,尖吻鲈养于0.5m3的玻璃纤维桶中,每桶20尾,每组饲料3个平行,养殖时间50d。尖吻鲈的生长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0.5%组最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9.54%和4.01%。凝结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肠和幽门垂消化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胃淀粉酶在1.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露  李京昊  成永旭  涂纹  吴乐  奚业文  朱传忠  李嘉尧  
采用生物絮团、饲料和冰冻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calyciflorus)3种饵料,对由同一亲本孵化的(0.0179±0.0005) g克氏原螯虾仔虾进行42 d的养殖实验。比较各实验组的水体指标,以及实验结束后各组仔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1)在整个养殖期间,絮团组的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最低,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 0.05),絮团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组(P < 0.05),与轮虫组差异不显著(P> 0.05)。(3)饲料组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絮团组最低。絮团组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都显著高于饲料组(P < 0.05)。轮虫组的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 0.05)。(4)絮团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少,与饲料组和轮虫组有显著差异(P < 0.05)。综上,这3种饵料中生物絮团的养殖效果最好,对仔虾的存活、生长、消化酶和免疫抗氧化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露  李京昊  成永旭  涂纹  吴乐  奚业文  朱传忠  李嘉尧  
采用生物絮团、饲料和冰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3种饵料,对由同一亲本孵化的(0.017 9±0.000 5) 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仔虾进行42 d的养殖实验。比较各实验组的水体指标以及实验结束后各组仔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在整个养殖期间,絮团组的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最低,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3个实验组仔虾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无显著差异,絮团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组,与轮虫组差异不显著;饲料组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絮团组最低,絮团组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都显著高于饲料组,轮虫组的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絮团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少,与饲料组和轮虫组有显著差异。这3种饵料中生物絮团的养殖效果最好,对仔虾的存活、生长、消化酶和免疫抗氧化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小群  李向飞  蔡万存  徐超  李其松  黄健  刘文斌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饲料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性、肌肉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了5组饲料:基础饲料(G1)、基础饲料中添加2.5%(G2)或5%(G3)发酵饲料、基础饲料中菜粕用5%(G4)或10%(G5)的发酵饲料等蛋白替代。300尾鲤鱼随机分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每日将鱼饱食投喂3次,投喂10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液、肝脏、肠道、肌肉样品测定免疫机能、消化酶活性和肌肉品质指标。[结果]G3、G4、G5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1组(P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