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0)
2023(7293)
2022(6015)
2021(5493)
2020(4789)
2019(10643)
2018(10498)
2017(20998)
2016(11287)
2015(12520)
2014(11950)
2013(12212)
2012(11377)
2011(10269)
2010(10238)
2009(9348)
2008(9150)
2007(8254)
2006(7289)
2005(6245)
作者
(31035)
(26878)
(26126)
(25278)
(16715)
(12968)
(11735)
(10432)
(10067)
(9262)
(9211)
(9077)
(8304)
(8273)
(8217)
(7998)
(7840)
(7832)
(7533)
(7453)
(6708)
(6616)
(6600)
(6289)
(6063)
(6039)
(5737)
(5689)
(5365)
(5360)
学科
(56361)
经济(56313)
(45003)
(38768)
农业(29859)
方法(26379)
数学(24921)
数学方法(24809)
管理(24641)
(17376)
企业(17376)
业经(15414)
(15069)
中国(12669)
收入(11457)
地方(10582)
(10013)
农业经济(9966)
(9184)
贸易(9182)
(9146)
(8990)
农村(8979)
(8942)
土地(8686)
(8616)
(7493)
发展(7482)
(7477)
(7242)
机构
学院(160865)
大学(157214)
(74205)
经济(73084)
管理(63715)
理学(56277)
理学院(55784)
管理学(54984)
管理学院(54720)
研究(53397)
(47945)
中国(43272)
农业(36354)
(32240)
科学(31752)
(31130)
业大(30435)
中心(26897)
(26451)
财经(26070)
(24132)
研究所(24046)
(23878)
经济学(23541)
农业大学(22350)
经济学院(21811)
经济管理(20775)
(19417)
师范(19274)
财经大学(19126)
基金
项目(113579)
科学(91051)
基金(85841)
研究(83877)
(74813)
国家(74163)
科学基金(64002)
社会(56592)
社会科(53475)
社会科学(53465)
基金项目(46198)
(43371)
自然(39745)
自然科(38818)
自然科学(38814)
自然科学基金(38130)
教育(36015)
(35691)
编号(34138)
资助(34021)
(28892)
(26510)
成果(26450)
(25333)
重点(25251)
国家社会(24845)
(23339)
教育部(22514)
人文(22452)
(22298)
期刊
(80429)
经济(80429)
(52605)
研究(43925)
农业(35611)
中国(29194)
学报(25818)
科学(24383)
(22054)
大学(20832)
学学(20214)
业经(19772)
(18593)
金融(18593)
(16434)
管理(16433)
农业经济(13349)
农村(13303)
(13303)
财经(12837)
问题(12613)
经济研究(11240)
技术(10953)
(10847)
世界(10235)
(9415)
经济问题(9393)
资源(9247)
农村经济(8965)
教育(8586)
共检索到23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产权残缺论"与"失地失业论"以两种不同的思路论证征地会降低农民的收入,本文进一步整合了两种思路,从理论上辨析了"产权残缺论"所隐含的未被检验的命题,从经验上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计了征地的福利效应。研究表明,"产权残缺论"所隐含的命题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是成立的,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土地转让以集体产权形式呈现更有效率。在农转非这项交易上,集体产权的主体变为地方政府,这本质是以企业替代市场,降低了地权交易的费用。另外,不同于"失地失业论",本文的证据显示征地能够提高被征地农民的收入,更能显著改善欠发达地区被征地农民的福利,征地的福利效应在低于贫困线的家庭中更为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产权残缺论与"失地失业论"以两种不同的思路论证征地会降低农民的收入,本文进一步整合了两种思路,从理论上辨析了"产权残缺论"所隐含的未被检验的命题,从经验上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计了征地的福利效应。研究表明,"产权残缺论"所隐含的命题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是成立的,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土地转让以集体产权形式呈现更有效率。在农转非这项交易上,集体产权的主体变为地方政府,这本质是以企业替代市场,降低了地权交易的费用。另外,不同于"失地失业论",本文的证据显示征地能够提高被征地农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兵  张诚  
中国沿海部分地区已经出现FDI撤出现象,FDI迅速逃离将会严重威胁宏观经济安全。文章测度了2001~2012年中国工业FDI市场依赖性指数,通过两税合并政策出台这样一次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分析了所得税优惠取消之后对工业FDI市场依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2001~2012年中国绝大多数工业FDI的市场依赖指数呈现"倒U型"演化趋势,2008年是明显的拐点;两税合并政策的实施取消了外资相对于内资的所得税优惠,造成外资的本土市场依赖指数年均下降0.0048%,时滞微乎其微且边际影响随时间越来越弱;内资规模较高的行业FDI市场依赖程度下降更快。两税合并政策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也增加了外资撤离的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进  赵思诚  许庆  
随着非农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农民收入比重的逐年增加,为了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绝大多数农民采取兼业行为。那么,农民兼业行为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究竟有何影响?文章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收入分解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兼业行为对农民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兼业农民的非农工资性收入和小时工资水平均显著低于纯非农就业农民。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兼业行为引起的歧视效应是产生这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时,应瞄准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惠农富农政策,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既要着力破除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约束,鼓励部分兼业农民向非农部门彻底转移,提高其工资性收入;又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进  赵思诚  许庆  
随着非农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农民收入比重的逐年增加,为了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绝大多数农民采取兼业行为。那么,农民兼业行为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究竟有何影响?文章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收入分解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兼业行为对农民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兼业农民的非农工资性收入和小时工资水平均显著低于纯非农就业农民。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兼业行为引起的歧视效应是产生这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时,应瞄准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惠农富农政策,以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  马超  
本文借助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利用模糊评价方法,采用准自然实验思路,试图比较不同的征地补偿模式对农民福利水平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农民被征地后的福利水平较之前略有提高,但总体福利水平仍然较低。虽然土地换社保的补偿模式在保障失地农民收入水平方面不如土地换货币模式,但是前者给予农民更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农民获得更高的福利水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晓明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的数据考察了我国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发现被征地农民群体就业分化明显,总体就业质量良好。通过二元Logit回归模型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考察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分化及就业质量的影响后发现:人力资本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分化、就业质量均有一定影响,而家庭禀赋则主要对就业分化产生影响,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非学历教育、家庭年收入、母亲受教育年限能显著提高被征地农民的非农就业几率;完全被征地农民比部分被征地农民更易实现非农就业。被征地农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晓明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的数据考察了我国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发现被征地农民群体就业分化明显,总体就业质量良好。通过二元Logit回归模型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考察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分化及就业质量的影响后发现:人力资本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分化、就业质量均有一定影响,而家庭禀赋则主要对就业分化产生影响,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非学历教育、家庭年收入、母亲受教育年限能显著提高被征地农民的非农就业几率;完全被征地农民比部分被征地农民更易实现非农就业。被征地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质量却越低;健康水平越高,就业质量越高。此外,年龄、地区类型、征地补偿状况等控制变量也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旭光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提供的年度数据,构造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探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断点回归以解决样本自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对于未满60岁的个体而言,新农保对其消费、储蓄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对已满60岁可以领取养老金的个体,新农保政策对其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该效应不明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旭光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提供的年度数据,构造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探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断点回归以解决样本自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对于未满60岁的个体而言,新农保对其消费、储蓄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对已满60岁可以领取养老金的个体,新农保政策对其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该效应不明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智杰  
征地与农民问题本刊记者秦智杰征地与农民的问题,早就存在着了。只要有城镇的扩大、厂矿的兴建、道路的拓宽与延伸、能源基地的发展,就必然会存在和发生土地的征用与农民问题。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征地与农民的问题过去虽然存在了,却并不显得突出,或者说基本上不构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郑沃林  李尚蒲  
乡村生态振兴对于推进农民走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但作用机理并不清晰。文章构建“农民收入—要素配置—生态环境”的分析线索,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揭示生态振兴赋能农民共富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1)经济收入对农民幸福感产生“倒U型”影响。但在拐点来临之前,促进收入增长仍是提升幸福感并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2)收入具有结构性差异。其中,由外出务工获得的非农收入隐含“人户分离”及情感缺失,对农民家庭幸福产生“倒U型”影响,农业收入则能够持续地增进幸福感。(3)农业具有生态依赖性。特别地,生态振兴通过促进农地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供给与农业长期投资进而实现农业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生态环境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有助于实现全局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文章认为,单纯以非农收入为导向不利于增进农户幸福感,有必要通过生态振兴促进农业经营性增收以诱导他们走向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齐睿  郭明晶  周涛  常依  
研究目的:基于中部某市问卷调查,分析被征地农民征地听证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索提升听证满意度的改革对策。研究方法:问卷调查、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征地听证会地点的合理性、过程的规范性、主持人的中立性、外界专家的参与度、结果的公开性和意见受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对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应通过一系列改革完善中国的征地听证制度,推动征地听证从仪式化走向实质化,促进其发挥预期功能,减少征地矛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齐睿  郭明晶  周涛  常依  
研究目的:基于中部某市问卷调查,分析被征地农民征地听证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索提升听证满意度的改革对策。研究方法:问卷调查、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征地听证会地点的合理性、过程的规范性、主持人的中立性、外界专家的参与度、结果的公开性和意见受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对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应通过一系列改革完善中国的征地听证制度,推动征地听证从仪式化走向实质化,促进其发挥预期功能,减少征地矛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清华  晋洪涛  卓建伟  
对上海7村2281户农民的调查显示,征地对当地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大部分被征地农户收入不降反升。研究发现,失地农民收入的上升源于三方面因素:多元的就业途径避免了失地失业现象,多源的财产收入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多重的社会保障提供了重要收入来源。征地并不一定降低农民收入这一现象说明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另有根源。分析表明,在现行征地程序安排下,农民不能完全参与征地利益分配过程,充分表达意见,获取土地所有权人应有回报,才是引发失地农民问题的深层根源。因此,未来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赋予农民完全的征地谈判权,实现程序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