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1)
2023(8850)
2022(8016)
2021(7644)
2020(6398)
2019(15011)
2018(15087)
2017(29033)
2016(15943)
2015(17995)
2014(17946)
2013(17842)
2012(16202)
2011(14481)
2010(14224)
2009(12736)
2008(12203)
2007(10317)
2006(8785)
2005(7409)
作者
(46846)
(38732)
(38305)
(36451)
(24513)
(18580)
(17404)
(15322)
(14725)
(13661)
(13375)
(12903)
(12130)
(12065)
(11844)
(11842)
(11711)
(11552)
(10912)
(10788)
(9724)
(9327)
(9268)
(8677)
(8677)
(8642)
(8576)
(8456)
(7751)
(7744)
学科
(59253)
经济(59188)
管理(44341)
(41923)
(35313)
企业(35313)
方法(29848)
数学(25787)
数学方法(25497)
(15537)
(15514)
中国(14289)
(13970)
业经(13288)
地方(12163)
(10800)
理论(10647)
农业(10489)
(10430)
贸易(10425)
(10098)
技术(9901)
环境(9891)
(9292)
财务(9234)
财务管理(9220)
(9180)
教育(8873)
企业财务(8722)
(8542)
机构
大学(222953)
学院(220730)
管理(91087)
(80653)
理学(79923)
理学院(79038)
经济(78760)
管理学(77636)
管理学院(77261)
研究(72534)
中国(51133)
科学(48980)
(47986)
(38438)
业大(37327)
(36736)
(34810)
研究所(34086)
中心(32275)
北京(30311)
农业(30286)
(30196)
(29361)
师范(29060)
财经(28881)
(26541)
(26335)
(25243)
技术(24282)
师范大学(23681)
基金
项目(161024)
科学(124943)
基金(115579)
研究(115104)
(101655)
国家(100826)
科学基金(86050)
社会(69354)
社会科(65576)
社会科学(65556)
(63416)
基金项目(62691)
自然(58636)
自然科(57200)
自然科学(57186)
自然科学基金(56144)
(53658)
教育(52352)
资助(47665)
编号(47354)
成果(37608)
重点(35782)
(34578)
(33684)
(33337)
课题(32062)
科研(31238)
创新(31012)
计划(30217)
大学(29688)
期刊
(83732)
经济(83732)
研究(61111)
学报(39854)
中国(37003)
科学(35290)
(34433)
管理(31642)
大学(29402)
学学(27722)
教育(24689)
农业(24647)
(24409)
技术(18671)
(14332)
金融(14332)
业经(14180)
图书(13480)
财经(12876)
(12692)
经济研究(12652)
科技(12303)
理论(11806)
实践(11185)
(11185)
业大(10945)
问题(10849)
林业(10837)
(10733)
(10565)
共检索到303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代玉  骆凯  吴凡  王彦荣  张吉宇  
闭花授粉(cleistogamy,CL)是一种完全自交的繁殖系统,属于最典型的自花授粉,近年来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述了闭花授粉的类型、花器官变异、在被子植物中的分布、系统进化和相关调控基因。闭花授粉分为兼性闭花授粉、完全闭花授粉和诱变闭花授粉3种类型,其中兼性闭花授粉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总数的77.3%。基于这些分类,目前闭花授粉现象存在于53个科236个属705种被子植物中。与开花授粉(chasmogamy,CH)相比,CL花器官的数目相对减少,浆片退化。控制CL的基因有单基因、双基因和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自龙  陈益存  高暝  吴立文  赵耘霄  汪阳东  
被子植物的性别分化对遗传多样性、子代和环境适应有着巨大的贡献。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单性花物种,单性花形成是避免自交、促进异交、保持遗传多样性和避免雌雄功能干扰的重要途径。单性花物种分布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上表明被子植物性别分化可能存在性别多样性的进化途径和复杂的调控网络机制。因此,性别分化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性别分化和表达研究涉及形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等研究领域,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对性别分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1)单性花形成源于两性花祖先,主要是通过两性花中性器官缺失或者退化2条系统进化途径形成。从花着生部位和结构来看,单性花分为雌雄异花同株和雌雄异花异株,而且单性花的外部形态结构具有多样性;以花发育过程中划分的发育阶段来看,单性花的表型特征形成于4个发育阶段,即阶段0(性器官原基出现之前)、阶段1(性器官原基发育早期)、阶段2(减数分裂之前)和阶段3(减数分裂之后),而且已有处于发育阶段0、1和3物种的性别调控机制被发现和证实。2)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等六大类植物激素在性别分化调控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赤霉素主要具有促进雄蕊发育,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主要是促进心皮的生长,同时,已有相关激素的调控机制被阐明,如乙烯合成途径调控性别分化。3)了解不同类型单性花性器官缺失或者败育的遗传分子基础,整合已经鉴定的各物种中与性别相关或者性别决定基因,阐述DNA甲基化和小分子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性别形成的机制以及XY系统、X∶A系统和ZW染色体系统调控性别分化的模式。4)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以及矿质营养等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本文旨在对于现有基于性别分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单性花发育的不同调控机制进行回顾和梳理,了解性别分化的最新研究现状和成果,促进对性别表达途径及其系统发育进化的理解,为性别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也为进一步探索植物性别分化新思路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淑玲  陈新艳  朱艺耀  柳明珠  陈世品  陈善思  
在福建省本土野生植物调查过程中,发现3种被子植物,通过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分别为纤细半蒴苣苔(Hemiboea gracilis Franch.)、秋葡萄(Vitis romanetii Romanet du Caillaud)、南昆杜鹃(Rhododendron naamkwanense Merr.),均为福建省新记录种.凭证标本现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池梦薇  陈新艳  陈世品  连巧霞  庄莉彬  
在对福建省野生植物进行调查过程中,陆续发现黄岩凤仙花Impatiens huangyanensis X.F. Jin et B.Y. Ding、薄叶景天Sedum leptophyllum Frod.和华东木蓝Indigofera fortunei Craib. 3种被子植物尚未在福建省内有记录报道.现予以报道,并提供相应照片及描述.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标本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江林  李明红  刘克明  
2013––2014年在湖南南岳衡山发现了浙江乳突果(Adelostemma microcentrum Tsiang)、小叶冷水花(Pilea microphylla(L.)Liebm.)、南方兔儿伞(Syneilesis australis Ling)、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L.var.radiata Sch.–Bip.)、密苞叶薹草(Carex phyllocephala T.Koyama)和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 Traub)等共6个湖南省被子植物新记录种(其中5个种,1个变种,隶属5个科,6个属,乳突果属Adelostemma为湖南省新记录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述民  杨慕菡  祝园园  周燕  
【目的】在显花植物生殖过程中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钙调素类似蛋白(calmodulin-like proteins,CMLs)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机制调控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然而,迄今人们对CMLs的功能研究尚少。本文旨在初步了解CMLs蛋白在花粉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为深入探究CMLs蛋白在植物花粉竞争优势中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参与调控花粉萌发以及花粉管生长过程的CMLs蛋白的结构、表达水平、细胞定位及其作用机理的归纳,结合不同植物中出现的花粉竞争现象,综合分析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结果】CMLs蛋白约有4个保守的EF手性结构域,当CMLs蛋白结合Ca~(2+)时,其构象发生变化,增强与下游受体蛋白的结合能力,并启动Ca~(2+)依赖的级联信号放大效应,引起花粉管中Ca~(2+)的浓度变化,影响从萌发孔到花粉管顶端Ca~(2+)浓度梯度的形成,从而调控花粉管的正常生长。CMLs蛋白的表达还可以影响Mg~(2+)、NO等离子的浓度变化,影响Ca~(2+)与EF手性结构域的结合及花粉管生长的导向。不同CMLs蛋白具有不同生理功能,其中参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CMLs蛋白主要在植物花器官中表达;部分显花植物在受精过程中,不同倍性花粉之间可能由于基因组大小或者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导致萌发率及生长速率的不同。【结论】CMLs蛋白可能通过在不同倍性花粉中的差异表达,影响花粉在体内萌发的进程,使其在某一时期表现出竞争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淑玲  
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临城县小天池林区被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城县小天池林区有被子植物88科,301属,555种(包括14变种);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14科,305种;表征科有7科;中国特有属有5属6种。该植物区的被子植物主要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共计有98属,221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7.69%和46.9 2%),这表明小天池被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雪霞  陈建林  查丁石  朱为民  
阐述了一氧化氮(NO)的产生途径(即一氧化氮合酶途径、硝酸还原酶途径和非酶促途径),NO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以及NO的信号转导途径和NO与其他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并对以后的研究做了一些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道杰  郭蔼光  杨翠玲  李殿荣  田建华  
植物花器官的发育是由器官特异性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包括ABC模型的A、B、C功能基因,同时还有决定胚珠发育的D功能基因和E功能基因。这些基因的精确表达需要花分生组织特异性基因的激活和多个正负调节因子的调控。在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基因存在着复杂的遗传网络调控系统,就此提出了各种调控模型。文章就花发育分子模型的发展和完善、不同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调控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植物花器官发育机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敏  龚茂江  徐小雁  王彩霞  
兰科Orchidaceae植物具有唇瓣、蕊柱等独特花形结构。近年来,关于兰科植物开花调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分离鉴定出一些花发育调控基因,包括花器官特异基因及一些花分生组织特异基因。研究表明:MADS-box等基因在兰花的成花转换及花器官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B类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可能与兰花结构的特异性及多样性有关。表1参3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朱婷倩   张运来   刘苏杭  
随着农业现代化理念的不断推广,中国设施农业栽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已居世界前列。番茄作为设施农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及时、高效、细致地对番茄花授粉是促使优质番茄生长的关键。目前设施番茄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授粉作业,劳动力占比大、投入成本高。随着机器学习、机器视觉、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授粉机器人将成为代替人力劳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设施番茄精准授粉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对国内外授粉机器人的发展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对设施番茄花朵的目标识别、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概况了番茄授粉末端执行器的种类及结构,总结了目前采摘末端执行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液态喷雾式授粉末端执行器的发展及实用性做了分析讨论。最后对现今设施番茄授粉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发展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做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李霞  盛能荣  
木兰科(Magnoliaceae)树种以花大色艳、香味浓郁著称,多数可视为园林绿化珍木[1]。国产木兰科植物100多种,除少数外大多处于野生状态,甚或已近濒危[2]。近年来一些单位开展了引种栽培工作,以保护木兰科基因资源,发掘其潜在价值。选择和杂交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歧存  麦康森  刘永坚  谭北平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fish meal need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quantity of fish catching decreases gradually. Fishmeal is a limited feed resource, and serious concern exists on the future availability of this feedstuff for incorporation in fish diets. Undoubtedly, f...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青  高述民  李凤兰  
植物的雌性不育通常是由雌性器官的发育异常造成的 ,包括胚珠、胚囊、卵细胞的发育异常 .该文在参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该实验室在文冠果雌性不育方面所做的初步研究工作 ,从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及生理生化等方面总结了雌性不育的表现形式 ,从基因特征、生长调节物质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引起雌性不育的可能原因 ,还对克服雌性不育的途径等进行了综述 .提出从寻找与育性相关蛋白入手 ,通过测序合成探针 ,在已建立的cDNA文库中进行差示筛选 ,克隆相关基因 ,并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阐明雌性不育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荣生  许煌灿  尹光天  杨锦昌  李双忠  
阐述了水分利用效率概念和测定方法的发展、水分利用效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外在和内在影响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背景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关系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措施,最后分析了今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