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3)
- 2023(8692)
- 2022(7806)
- 2021(7447)
- 2020(6215)
- 2019(14634)
- 2018(14701)
- 2017(28481)
- 2016(15563)
- 2015(17525)
- 2014(17475)
- 2013(17343)
- 2012(15736)
- 2011(14063)
- 2010(13865)
- 2009(12383)
- 2008(11840)
- 2007(9996)
- 2006(8557)
- 2005(7183)
- 学科
- 济(58544)
- 经济(58480)
- 管理(43616)
- 业(41425)
- 企(34849)
- 企业(34849)
- 方法(29580)
- 数学(25586)
- 数学方法(25293)
- 农(15421)
- 学(14953)
- 中国(14128)
- 财(13850)
- 业经(13030)
- 地方(12099)
- 和(10649)
- 理论(10507)
- 农业(10431)
- 贸(10044)
- 贸易(10040)
- 技术(9803)
- 易(9731)
- 环境(9712)
- 务(9219)
- 财务(9162)
- 财务管理(9148)
- 制(9068)
- 教育(8675)
- 企业财务(8669)
- 划(8456)
- 机构
- 大学(217405)
- 学院(215213)
- 管理(90025)
- 济(79716)
- 理学(79144)
- 理学院(78282)
- 经济(77866)
- 管理学(76929)
- 管理学院(76564)
- 研究(69929)
- 中国(49531)
- 科学(46550)
- 京(46535)
- 农(35366)
- 业大(35175)
- 所(34966)
- 财(34410)
- 研究所(32408)
- 中心(31260)
- 北京(29435)
- 江(29132)
- 范(28707)
- 财经(28618)
- 师范(28445)
- 农业(27792)
- 经(26087)
- 院(25704)
- 州(24487)
- 技术(23204)
- 师范大学(23168)
- 基金
- 项目(156791)
- 科学(122174)
- 研究(113506)
- 基金(112889)
- 家(98638)
- 国家(97830)
- 科学基金(83901)
- 社会(68909)
- 社会科(65156)
- 社会科学(65137)
- 省(61414)
- 基金项目(61308)
- 自然(56590)
- 自然科(55208)
- 自然科学(55195)
- 自然科学基金(54182)
- 划(51957)
- 教育(51557)
- 编号(46937)
- 资助(46430)
- 成果(37292)
- 重点(34637)
- 部(33869)
- 发(32768)
- 创(32553)
- 课题(31539)
- 创新(30257)
- 科研(30207)
- 项目编号(29127)
- 大学(29072)
共检索到294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自龙 陈益存 高暝 吴立文 赵耘霄 汪阳东
被子植物的性别分化对遗传多样性、子代和环境适应有着巨大的贡献。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单性花物种,单性花形成是避免自交、促进异交、保持遗传多样性和避免雌雄功能干扰的重要途径。单性花物种分布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上表明被子植物性别分化可能存在性别多样性的进化途径和复杂的调控网络机制。因此,性别分化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性别分化和表达研究涉及形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等研究领域,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对性别分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1)单性花形成源于两性花祖先,主要是通过两性花中性器官缺失或者退化2条系统进化途径形成。从花着生部位和结构来看,单性花分为雌雄异花同株和雌雄异花异株,而且单性花的外部形态结构具有多样性;以花发育过程中划分的发育阶段来看,单性花的表型特征形成于4个发育阶段,即阶段0(性器官原基出现之前)、阶段1(性器官原基发育早期)、阶段2(减数分裂之前)和阶段3(减数分裂之后),而且已有处于发育阶段0、1和3物种的性别调控机制被发现和证实。2)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等六大类植物激素在性别分化调控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赤霉素主要具有促进雄蕊发育,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主要是促进心皮的生长,同时,已有相关激素的调控机制被阐明,如乙烯合成途径调控性别分化。3)了解不同类型单性花性器官缺失或者败育的遗传分子基础,整合已经鉴定的各物种中与性别相关或者性别决定基因,阐述DNA甲基化和小分子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性别形成的机制以及XY系统、X∶A系统和ZW染色体系统调控性别分化的模式。4)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以及矿质营养等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本文旨在对于现有基于性别分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单性花发育的不同调控机制进行回顾和梳理,了解性别分化的最新研究现状和成果,促进对性别表达途径及其系统发育进化的理解,为性别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也为进一步探索植物性别分化新思路提供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代玉 骆凯 吴凡 王彦荣 张吉宇
闭花授粉(cleistogamy,CL)是一种完全自交的繁殖系统,属于最典型的自花授粉,近年来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述了闭花授粉的类型、花器官变异、在被子植物中的分布、系统进化和相关调控基因。闭花授粉分为兼性闭花授粉、完全闭花授粉和诱变闭花授粉3种类型,其中兼性闭花授粉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总数的77.3%。基于这些分类,目前闭花授粉现象存在于53个科236个属705种被子植物中。与开花授粉(chasmogamy,CH)相比,CL花器官的数目相对减少,浆片退化。控制CL的基因有单基因、双基因和3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正 沈颖鸣 孙吉红 罗晟尧 张剑波
烟用香精香料是烟草生产企业的关键技术之一。经过多年研究,天然植物性香料在增强香烟香韵、提升香烟品质以及丰富香烟种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烟用天然植物性香料可分为精油、浸膏、净油和酊剂四类。文章列举了四类烟用天然植物性香料的常见品种,并从提取分离技术、主要成分、添加效果等方面,对天然烟用植物性香料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武 张奇 丁小霞 白艺珍
目前,威胁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污染物为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重金属等。从这些污染物检测技术看,在样品前处理技术、确证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并改进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等,其中免疫亲和吸附技术和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and Safe)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确证检测技术特别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准确、可靠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作实验室仲裁检测,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并已列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生物毒素等污染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淑玲 陈新艳 朱艺耀 柳明珠 陈世品 陈善思
在福建省本土野生植物调查过程中,发现3种被子植物,通过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分别为纤细半蒴苣苔(Hemiboea gracilis Franch.)、秋葡萄(Vitis romanetii Romanet du Caillaud)、南昆杜鹃(Rhododendron naamkwanense Merr.),均为福建省新记录种.凭证标本现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
关键词:
福建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池梦薇 陈新艳 陈世品 连巧霞 庄莉彬
在对福建省野生植物进行调查过程中,陆续发现黄岩凤仙花Impatiens huangyanensis X.F. Jin et B.Y. Ding、薄叶景天Sedum leptophyllum Frod.和华东木蓝Indigofera fortunei Craib. 3种被子植物尚未在福建省内有记录报道.现予以报道,并提供相应照片及描述.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标本馆.
关键词:
福建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熊 王戈戎 夏富才 倪成才 孙越 刘宝东 高伟 周海城
植物性别系统影响生态系统组成及种群进化,同时受多种生态因子影响。为了分析长白山木本植物性别系统分布及其生态关联性,本文调查了长白山不同海拔木本植物206种,对其花部特征、果实类型、生活型、传粉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与记录。运用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上述特征与植物性别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对比了长白山与其他植物群落木本植物的性别系统的组成,探讨了影响木本植物性别系统组成的因素及其繁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木本植物性别系统中51.9%为雌雄同体、18.5%为雌雄同株、29.6%为雌雄异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兴 王兴林 冯俊涛 赵善欢
在研究、开发和使用新型植物性杀虫剂的过程中,以菜青虫为主,对苦楝、川楝树皮中的呋喃三萜类物质——川楝素,从药效、致毒机理、使用技术以及剂型加工工艺等方面做了10多年的研究。这种植物性杀虫物质可破坏菜青虫的中肠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生理病变。用楝树皮提取物为主要成份加工配制成0.5%楝素杀虫乳油,取名“蔬果净”,已正式投入生产。该剂安全、高效,使用后无毒害残留,尤适于经济作物上防治有害昆虫,是配合“无污染”蔬菜、果品、茶叶、烟草、中草药等作物生产的良好药剂。
关键词:
川楝 苦楝 川楝素 植物性杀虫剂 菜青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江林 李明红 刘克明
2013––2014年在湖南南岳衡山发现了浙江乳突果(Adelostemma microcentrum Tsiang)、小叶冷水花(Pilea microphylla(L.)Liebm.)、南方兔儿伞(Syneilesis australis Ling)、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L.var.radiata Sch.–Bip.)、密苞叶薹草(Carex phyllocephala T.Koyama)和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 Traub)等共6个湖南省被子植物新记录种(其中5个种,1个变种,隶属5个科,6个属,乳突果属Adelostemma为湖南省新记录属),...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植物分布 新记录 南岳衡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淑玲
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临城县小天池林区被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城县小天池林区有被子植物88科,301属,555种(包括14变种);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14科,305种;表征科有7科;中国特有属有5属6种。该植物区的被子植物主要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共计有98属,221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7.69%和46.9 2%),这表明小天池被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乐也 王青 杨韫嘉 徐欢 刘卫东 关文彬
品种鉴定、选优评价、性状可塑性研究等需要对多个性状整合,通过降维处理解决多个性状的计算难题,而诸多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性状的整合分析,并未取得理想结果。以文冠果营养器官的性状指标(根插幼苗的生长性状、分配性状)和生殖器官的性状指标(花朵性状、花序性状)为例,应用康奈尔生态软件Canoco和SPSS两种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证实:多元性状的整合,Canoco-PCA明显优于SPSS-PCA,其原因在于前者原始数据的标准化采用中心化,而后者采用离差标准化;以Canoco-PCA前2个排序轴作因变量、性状作自变量进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给出的方程可用于性状评价、可塑性研究等,为植物性状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茹 尚策 曲上 张志翔
应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分析了湖北大老岭自然保护区不同样地大叶杨群落物种和性系统多样性。结果表明:组成大叶杨群落的植物共有182种,隶属于73科143属,其中单种属和寡种属占优势。大叶杨群落物种丰富度受海拔、坡向和林内小气候的影响,在样方3达峰值。从4个样地科属种的共有性来看,科的共有性较高,种的共有性较低,与样地间微环境的差异程度有关。大叶杨群落是演替过程中的群落,大叶杨的年龄结构除2号样地表现为增长型结构外,其他3个样地均是衰退型。群落植物性系统类型较丰富,两性花植物最多,雌雄异株和雌雄同株植物在大叶杨群落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乔木层中重要的性系统类型是雌雄异株植物,与建...
关键词:
大叶杨 性系统多样性 分布格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邹芝英 杨弘 李大宇
罗非鱼染色体遗传型性别决定机制(Chromosomal 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GSD)的研究开展较早,目前利用种间杂交的方法得到全雄罗非鱼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而对影响罗非鱼性别决定的环境因素研究开展较晚。研究证实罗非鱼确实存在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机制(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TSD),而且这种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机制只出现在性别发育的某一特定时期。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尝试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来研究罗非鱼性别决定及分化机制,寻找影响性别决定的基因位点、研究位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外界因素是如何通过调控性别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