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3)
- 2023(6796)
- 2022(5479)
- 2021(5156)
- 2020(4310)
- 2019(9582)
- 2018(9261)
- 2017(18613)
- 2016(9503)
- 2015(10439)
- 2014(10255)
- 2013(10195)
- 2012(9376)
- 2011(8462)
- 2010(8872)
- 2009(8788)
- 2008(7757)
- 2007(7187)
- 2006(6718)
- 2005(6099)
- 学科
- 农(44418)
- 济(40964)
- 经济(40920)
- 业(40336)
- 农业(29776)
- 融(25090)
- 金融(25090)
- 银(22961)
- 银行(22960)
- 管理(22742)
- 行(22381)
- 企(19758)
- 企业(19758)
- 中国(18394)
- 业经(14908)
- 制(13877)
- 方法(12455)
- 数学(11487)
- 数学方法(11416)
- 地方(11263)
- 财(11259)
- 中国金融(10973)
- 农业经济(10085)
- 体(9310)
- 村(8872)
- 农村(8868)
- 发(8265)
- 贸(7864)
- 贸易(7853)
- 易(7771)
- 机构
- 学院(134187)
- 大学(127968)
- 济(63450)
- 经济(62308)
- 管理(53795)
- 理学(46383)
- 理学院(46058)
- 管理学(45488)
- 管理学院(45265)
- 研究(43697)
- 中国(43366)
- 农(42296)
- 农业(31779)
- 财(28068)
- 业大(25034)
- 京(24957)
- 中心(24208)
- 科学(23175)
- 财经(22198)
- 所(21336)
- 江(20548)
- 经(20311)
- 银(19947)
- 银行(19270)
- 经济学(19144)
- 研究所(18979)
- 农业大学(18978)
- 行(18238)
- 经济管理(18230)
- 融(17596)
- 基金
- 项目(87059)
- 科学(69502)
- 研究(68444)
- 基金(64237)
- 家(54430)
- 国家(53836)
- 科学基金(47085)
- 社会(45832)
- 社会科(43175)
- 社会科学(43166)
- 省(34984)
- 基金项目(34003)
- 编号(29826)
- 教育(28668)
- 自然(27612)
- 划(27189)
- 自然科(27004)
- 自然科学(27003)
- 自然科学基金(26552)
- 农(26332)
- 资助(25514)
- 成果(23595)
- 发(20489)
- 部(19949)
- 国家社会(19407)
- 创(18721)
- 重点(18672)
- 制(18658)
- 性(18419)
- 业(18315)
共检索到211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志国 徐德财 覃朝晖
本文基于农户潜在融资需求的视角,运用Logit和Probit模型对农户意愿性融资渠道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判别农户融资过程中更加倾向民间渠道的原因究竟是主观偏好还是被动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基本特征、信贷环境、社会资本以及信贷需求特征变量均显著影响民间融资渠道选择;农户融资选择过程中更加倾向民间渠道是在充分信息条件下被动选择的结果,而非农户融资的主观偏好;以往基于显性信贷需求得出的研究结论,由于忽略了农户潜在融资需求的数据样本和融资选择行为的意愿性特征,因此值得商榷。
关键词:
融资需求 渠道选择 民间渠道 意愿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乐柱 杨明婉 颜梁柱
基于交易费用视角,采用农户入户调查数据,研究农户意愿融资渠道偏好和实际融资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搜寻费用显著影响农户意愿融资渠道与实际融资渠道;交通成本作为借贷交易的客观费用,显著影响实际融资渠道,对于意愿融资渠道的影响则不显著;利息费用作为借贷交易的显性费用,人情支出作为借贷交易的隐性费用,直接影响农户意愿融资渠道和实际融资渠道;借贷频率越高,农户的意愿和实际选择更倾向于正规融资渠道。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第一,政府部门、正规金融机构要更加关注农户的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农村社会资本的信息传递作用,降低农户借贷交易费用;第二,要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服务网点、金融自助服务设备、农村金融服务站的覆盖面,提升农村信贷服务供给质量;第三,要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教育,引导农户充分利用正规融资渠道满足融资需求;第四,要正视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及其作用,引导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永强
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小组收集的10个省农户借贷调查数据为样本,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户借贷现状,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覆盖面小,而民间金融却非常活跃。在不同的地区,民间金融的活跃程度也不同。然后探索了农户选择民间金融的原因,发现信贷约束、利息成本、风险、家庭经济和人口特征是影响农户选择民间金融的重要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对不同类型的民间借贷的影响不同。该发现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深刻地理解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覆盖面小,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效果不佳的原因。最后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信贷约束 利息成本 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信贷需求和融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影响农户融资选择偏好的因素,以及不同信贷偏好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64.51%的样本农户具有贷款需求,且生活性贷款需求高于生产性贷款需求;农户贷款选择顺序第一位是亲朋好友,其次是信用社和银行。贷款经历对所有选择偏好都有显著影响;总收入越高、农业收入比例越高,农户更偏好于选择正规机构;外出务工劳动力越多、固定资产价值越高,越偏好于选择非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数量对非正规渠道融资影响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信贷需求和融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影响农户融资选择偏好的因素,以及不同信贷偏好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64.51%的样本农户具有贷款需求,且生活性贷款需求高于生产性贷款需求;农户贷款选择顺序第一位是亲朋好友,其次是信用社和银行。贷款经历对所有选择偏好都有显著影响;总收入越高、农业收入比例越高,农户更偏好于选择正规机构;外出务工劳动力越多、固定资产价值越高,越偏好于选择非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数量对非正规渠道融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热依拉·依里木
通过分析新疆农村入户调查的微观数据,根据McFadden’s随机效用最大化模型和美国经济学家(Mayer)的啄食顺序理论(the pecking oder theory),对新型小农户家庭融资次序偏好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小农户对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需求较大,亲友贷款和其他民间渠道贷款需求相对薄弱。户主技能水平、储蓄存款以及家庭经济决策十分显著地影响农户的融资偏好顺序,农户非农收入、户主年龄和家庭收入对农户融资偏好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以往借贷经历对农户融资渠道次序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新疆新型小农户实际融资路径遵循正规金融渠道、亲戚朋友等非正规渠道、自我积累的"倒啄食顺序"的偏好。基于经验研究,提出了金融改革政策需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户融资需求和渠道选择的差异性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志国 朱欣乐 赵晶
本文基于吉林省804户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户融资路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会按照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既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也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路径啄序选择融资路径;农户家庭人均土地面积越大、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越大、工资性收入越高、教育支出越多、生活支出越多,其获得贷款的概率越高;而农户家庭成员学历越低、种植业收入越高,则其获得贷款的概率越低;并且,农户的融资主要是用于满足消费性支出需求,而不是生产性支出需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束景虹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比较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但仅仅存在于股票市场高估的时期。本文从市场非理性的角度构建了基于"机会窗口"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模型,并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在于股票价格的高估,逆向选择成本不能阻止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实证研究表明利用"机会窗口"再融资的公司无论是公司质量还是融资后的表现都明显低于其它时期再融资的公司,这损害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证券监管部门在股权融资上的择时行为是导致股权融资偏好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股票市场繁荣的时候有必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监管。而从长远看,增加股票市场的有效供给和建设有竞争性的发行市场是解决股权融资偏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股权融资偏好 机会窗口 逆向选择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国
我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然而,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户的消费倾向却严重偏低,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启动。因此,本文拟对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一、消费倾向及其影响因素消费倾向是指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消费倾向可分为两种形式:平均消费...
[期刊] 征信
[作者]
熊芳 陈子科 简兵
厘清信任对家庭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有助于合理引导普惠金融的发展。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检验信任对家庭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信和对他人的信任都与正规融资渠道偏好显著正相关。但对他人的信任中,制度信任显著正向影响正规融资偏好;人际信任显著正向影响非正规融资偏好。经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果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则表明,相对城市家庭,信任对农村家庭融资偏好的影响更显著。基于以上结论,从金融机构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融资 信任 正规融资 非正规融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柴时军
本文基于信任视角实证分析了居民对熟人圈的特殊信任和对社会公众的普遍信任对家庭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考虑了内生性影响的稳健性估计结果表明:普遍信任、特殊信任分别显著提升了家庭首选正规和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可能性;从实际融资额度来看,特殊信任促进了家庭整体的融资行为,但其对非正规渠道融资额度的影响更大,而普遍信任显著提高了家庭正规渠道融资额度,同时显著降低了家庭非正规渠道融资额度;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居民家庭的融资渠道选择行为中普遍信任的作用得到了强化,但市场化并未改变特殊信任对家庭是否首选正规或非正规融资渠道以及不同渠道下融资额度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家庭收入以及家庭人口特征如家庭成员数、党员身份、户籍、婚姻、年龄、性别等对家庭融资渠道偏好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佳楣 罗剑朝 张珩
在对陕西省样本农户融资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发现,农户资金借贷行为比较普遍,借贷动机偏好是生产性支出;农户资金积累能力较弱,在资金投入量较大的项目上对借贷资金依赖度较高;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获批率高,但单户授信额度较小。同时,利用灰靶决策模型对西部地区农户融资路径偏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融资路径偏好顺序依次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和其他融资渠道。建议针对农户融资现实偏好特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挖掘农村金融市场潜力,以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户融资 偏好 灰靶决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少雄 Calum G.Turvey 孔荣
基于合约、借方和贷方三方面特征设计农户民间放贷离散选择实验,依据陕西、山东两省289户农户实验数据,构建效用相互依赖模型考察农户民间放贷选择偏好的内在机理,采用Mixed Logit模型探究农户选择偏好及其异质性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民间放贷选择中经济理性与道义理性偏好并存。其中,经济理性体现为农户偏好向亲戚或信用水平较高的借方放贷,农户手头资金紧张时放贷意愿减弱;道义理性体现为农户偏好向经济情况比自己差、曾与自己有过互动经历且用途为生活性应急需求的借方放贷,农户拒贷有压力时放贷意愿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民间放贷选择偏好存在异质性,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会强化放贷农户经济理性偏好,家庭收入会强化放贷农户道义理性偏好,风险偏好型放贷农户的道义理性偏好更弱,而山东省放贷农户的经济理性和道义理性偏好均高于陕西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明华 汪荣明
文章基于安徽省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进行收入结构与保险偏好、灾后融资约束与农业保险偏好之间的相关性测算和显著性检验,并对兼农型农户和纯农型农户分别建立农业保险偏好的逐步回归模型。结果发现:(1)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的结构性变化对不同农户群体产生两重效应,对兼农型农户表现为收入效应,对纯农型农户表现为替代效应;(2)灾后融资工具的多样性会降低农户的保险偏好,政府灾后救助对农业保险存在挤出效应;(3)农业保险条款和精算定价的复杂性构成了农业保险的技术性"壁垒",抑制了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户群体的保险偏好。因此,文章建议,针对纯农型农户和兼农型农户保险需求的差异,逐步细化和创新农业保险险种体系;针对不同类别农户群体引导其对不同风险融资工具进行取舍和有效搭配。
关键词:
收入结构 融资工具 农业保险 农户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乃雄
经理人的行为选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心理和情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所有者行为以及企业管理哲学、企业文化的影响。在管家关系情境下,经理人会选择管家行为;在代理关系情境下,经理人会选择代理行为。伴随着企业规模增大,企业情景一般会从管家式情景转变为代理式情景,经理人的行为选择也会随着企业情境的转变而转变。由于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各自的局限性,单一的治理模式并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需要将这两种理论融合。
关键词:
经理人 民营企业 企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