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7)
- 2023(7565)
- 2022(6423)
- 2021(5650)
- 2020(4705)
- 2019(10606)
- 2018(10302)
- 2017(19822)
- 2016(10687)
- 2015(12026)
- 2014(11910)
- 2013(11726)
- 2012(10810)
- 2011(9787)
- 2010(10164)
- 2009(9703)
- 2008(9636)
- 2007(8517)
- 2006(7764)
- 2005(7176)
- 学科
- 济(45400)
- 经济(45307)
- 管理(36206)
- 业(31808)
- 企(26556)
- 企业(26556)
- 中国(15991)
- 方法(14462)
- 财(14354)
- 制(14068)
- 数学(12295)
- 数学方法(12185)
- 农(11810)
- 业经(9875)
- 体(9794)
- 学(9746)
- 地方(9145)
- 土地(9097)
- 体制(8285)
- 银(8031)
- 银行(8020)
- 环境(8010)
- 务(7795)
- 财务(7775)
- 融(7750)
- 财务管理(7748)
- 金融(7748)
- 行(7652)
- 农业(7405)
- 企业财务(7385)
- 机构
- 大学(158863)
- 学院(155867)
- 济(67332)
- 经济(65764)
- 管理(59670)
- 研究(55550)
- 理学(50775)
- 理学院(50139)
- 管理学(49449)
- 管理学院(49142)
- 中国(42038)
- 财(35295)
- 京(34470)
- 科学(31250)
- 财经(27234)
- 所(26784)
- 中心(25187)
- 经(24706)
- 江(24504)
- 研究所(23820)
- 农(22793)
- 经济学(21808)
- 北京(21318)
- 业大(20866)
- 院(20744)
- 范(20464)
- 财经大学(20308)
- 师范(20301)
- 经济学院(19504)
- 州(18459)
- 基金
- 项目(104130)
- 科学(84162)
- 基金(78680)
- 研究(76891)
- 家(68975)
- 国家(68029)
- 科学基金(58905)
- 社会(52776)
- 社会科(50066)
- 社会科学(50053)
- 基金项目(41411)
- 省(38413)
- 自然(36625)
- 自然科(35764)
- 自然科学(35755)
- 自然科学基金(35105)
- 教育(34653)
- 划(33005)
- 资助(30859)
- 编号(29393)
- 制(25939)
- 成果(24772)
- 部(24259)
- 重点(23356)
- 国家社会(22898)
- 发(21741)
- 创(21459)
- 教育部(21235)
- 课题(20953)
- 人文(20283)
共检索到243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孟禹 唐宝时 刘雅宁
土地制度是影响城市扩张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设立视为准自然实验,构建2000-2021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集,实证分析土地督察是否抑制以及如何抑制城市扩张。研究发现:土地督察能有效抑制城市扩张,被督察城市的扩张速度约下降5.3%。土地督察对城市扩张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威慑城市政府促进土地出让市场化、遏制土地违法利用、矫正土地策略性配置的“被动反应”,以及激励城市政府调低经济增长目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动选择”机制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被动反应”与“主动选择”均有空间异质性:远离海岸线、经济增长土地依赖度高、市委书记任期短的城市“被动反应”效应较强,而邻近海岸线、经济增长土地依赖度低、市委书记任期长的城市则“主动选择”效应较强。本文为深入理解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经济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有一定启发。
关键词:
土地督察 城市扩张 被动反应 主动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弘
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自2006年7月13日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该看到,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履职方法、手段尚不完善,法制建设也较滞后,还必须按照工作目标与职责要求,从理论、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督察方法和手段,并纳入到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中。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汤其琪 黄贤金 马奔
研究了城乡规划督察制度对于土地督察制度的借鉴意义。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发现,城乡规划督察制度中的组织架构、监管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对于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土地督察制度需要从加强立法、完善组织架构、开拓社会监督渠道、完善人员遴选程序、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督察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土地督察 城乡规划督察 比较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同德 黄厅
聚焦用地结构调整,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督察,是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助推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双转变"的重要职责。1年多来,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以下简称西安督察局)把准工作定位,按照"大督察、算大账"的理念,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督察,由此激发了地方政府节约集约用地的内生动力。给典型园区算算账2015年第一季度,西安督察局开展审核督察集中核查,针对青海省5个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粗放浪费情况,进行了重点解剖分析。此前,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和国家审计制度,都具有监督公权力的功能。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都属于专门性监督、行政监督,监督权都属于政府部门。因此,两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国家审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有效的监督模式,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独立性比较:国家审计机构和业务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与监督对象的关系。监督主体不依附于监督对象,或行动上保持一定距离,是实现监督活动有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蕊 潘喆
"历时近3个月,覆盖华北地区66个地级市,收集处理数据信息近45万条,转交地方疑似问题数万个,查阅卷宗资料1.8万卷,实地核查地块1068宗,召开宣讲对接44场次……"这些数据记录了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2017年华北地区例行督察情况,也标志着驻点督察工作的顺利完成。聚焦省级政府主体责任,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北京督察局准确把握督察工作的方向定位,
关键词:
违法用地 征地补偿安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卉明 马俊科
日前,在一起对某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信息公开行为提起行政复议的案件中,申请人要求该局公开2013年就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约谈情况、被约谈对象整改完成情况和处理结果,但该局没有给予答复。为此,申请人向国土资源部行政复议机构申请行政复议,国土资源部行政复议机构经反复研究后认为,派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晓红 朱蕾 汪阳洁
作为我国行政监督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国家向地方派驻中央督察机构,代表中央政府行使对地方公共资源的监管。本文试图回答:派驻机构是否存在驻地效应?具体而言,中央派驻机构驻地的督察效果,是否优于非驻地地区?利用国家土地督察的准自然实验特征,估计结果发现,中央派驻机构存在显著的驻地效应,土地督察局驻地地区的土地违法涉案面积比非驻地地区减少约36%。进一步检验发现,驻地效应的产生来自中央派驻机构本身的威慑力。
关键词:
驻地效应 派驻机构 土地违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倩
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副专员任洪昌的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河北省地图。而督察北京局乃至整个国家土地督察系统的土地例行督察正是发端于这个省。2008年7月至8月,督察北京局对河北省沧州市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例行督察。督察一方,带动一片。如今,土地例行督察已经成为全国土地督察系统的主打业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屈宇宏 孙帅 陈银蓉
本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历史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关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恒等式并分解出影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解释变量为土地利用效率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人口规模因素;利用我国1981-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GDP和人口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建立协整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蒙特卡罗动态模拟,模拟得到我国大陆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率落在各个区间的概率。分析发现:城市建设用地与其解释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由于经济发展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有85%的概率以年均1.5%~3.5%的速度扩张,其中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附近的概率达到26%;在保...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范柏乃 汪基强 张晓玲 肖莉
研究目的: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隶属度分析法和平衡记分卡法。研究结果:(1)以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组织运行及制度建设、土地督察制度实施效果和社会评价4个维度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理论分析框架;(2)筛选42个评估指标构建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论:建立评估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是开展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的基础和前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采宜
2016年10月下旬,一份央行向金融机构下发的《关于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金融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通知》提出将表外理财资金运用项目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MPa)体系"广义信贷"测算。今年年初,央行表示,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近五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快速发展,金融机构资产配置渠道日益多元化,单一信贷额度控制有效性下降。于是,人民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常少平 周良伟
农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虚假扩张现象,弱化了农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使农业银行陷入了超负荷运转状态。本文拟结合湖北省监利县的实际,对这一现象进行实证描述,找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以求提出抑制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汤其琪 黄贤金
研究目的:以专项督察为例,剖析国家土地督察信息公开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并借此为优化其公开方式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对《国家土地总督察公告》中专项督察公开的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运用logistic模型分别从土地管理官员和群众的角度分析导致案件公开风险的因素。研究结果:土地督察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多样性、互动性和广泛性有待加强,土地专项督察中重大土地违法信息公开的需求与风险并存,且信息公开风险受到公开时间、内容和方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要充分掌握信息公开主动权,加大投入进行土地督察信息公开建设,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机制以及公开后的舆情监测机制亟待建立。
关键词:
土地管理 专项督察 信息公开 社会风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一丹 陆雨微
中央环保督察是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针对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在督察反馈中指出了当前环境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行政体制内在的科层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密不可分。中央环保督察的出场成为一个规制环境政策执行的有效路径,促进了环境政策执行到底,强化了监督问责,调整了原有的激励结构,优化政绩考核、调整政治激励、推动资金规划,实现了对环境治理行为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
环境政策执行 环保督察 科层制 路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