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7)
- 2023(9076)
- 2022(7772)
- 2021(7079)
- 2020(6112)
- 2019(13020)
- 2018(13135)
- 2017(24248)
- 2016(13146)
- 2015(14641)
- 2014(14221)
- 2013(13409)
- 2012(12006)
- 2011(10643)
- 2010(10924)
- 2009(10455)
- 2008(10156)
- 2007(9086)
- 2006(7752)
- 2005(7060)
- 学科
- 济(41736)
- 经济(41676)
- 管理(37283)
- 业(34389)
- 企(26950)
- 企业(26950)
- 方法(18289)
- 数学(15499)
- 数学方法(15132)
- 中国(14650)
- 财(13382)
- 制(12519)
- 农(11816)
- 学(11070)
- 险(10983)
- 银(10892)
- 保险(10890)
- 银行(10865)
- 行(10303)
- 业经(9944)
- 融(9784)
- 金融(9776)
- 理论(9467)
- 体(8736)
- 务(8701)
- 财务(8668)
- 财务管理(8646)
- 贸(8220)
- 贸易(8216)
- 企业财务(8012)
- 机构
- 学院(175152)
- 大学(173534)
- 济(64026)
- 管理(63141)
- 经济(62381)
- 研究(57040)
- 理学(52775)
- 理学院(52185)
- 管理学(50870)
- 管理学院(50558)
- 中国(48312)
- 京(36985)
- 科学(35879)
- 财(34659)
- 所(29115)
- 农(28891)
- 江(27438)
- 中心(27005)
- 财经(26536)
- 研究所(26057)
- 业大(25519)
- 经(23921)
- 北京(23193)
- 农业(22764)
- 范(22062)
- 州(21945)
- 师范(21767)
- 院(21633)
- 技术(20660)
- 财经大学(19539)
- 基金
- 项目(115617)
- 科学(89657)
- 研究(84648)
- 基金(82388)
- 家(72335)
- 国家(71748)
- 科学基金(60984)
- 社会(52393)
- 社会科(49492)
- 社会科学(49482)
- 省(45862)
- 基金项目(41737)
- 自然(39515)
- 教育(39221)
- 划(38767)
- 自然科(38641)
- 自然科学(38626)
- 自然科学基金(37897)
- 编号(35343)
- 资助(34639)
- 成果(29270)
- 重点(26027)
- 课题(25112)
- 部(24519)
- 发(23897)
- 创(23841)
- 项目编号(22379)
- 科研(22369)
- 创新(22320)
- 制(22014)
共检索到271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力毅
保险事故如已经发生,基于最大诚信原则之贯彻、道德危险之防免、社会财富最大化之追求等政策考量,《保险法》第57条确立了被保险人的减损义务。现行法存在的明显漏洞在于,如被保险人违背减损义务,从条文文义而言似乎不用承担任何不利的法律后果,但这显然不符合该条的规范目的。为填补该漏洞,主要存在两种解释论方案,其一为个别类推《民法典》合同编当一方违约时,守约方违背减损义务的法律后果,其二为总体类推《保险法》当保险事故已经发生,被保险人违反不真正义务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基于构成要件之考量,尤其是保险给付不同于损害赔偿,加之特别法类推优于一般法类推、总体类推优于个别类推理念之贯彻,不真正义务体系下总体类推方法之适用更为妥适。未来应以《保险法》修订为契机,借鉴上述解释论上的合理结论将这一漏洞彻底予以填补。司法实践虽然已经意识到法律漏洞的存在,认可被保险人违反减损义务时保险人免责的可能性,但基本没有回归可能的类推适用方法之运用并予以详细的说理,解释论共同体之构建仍需努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玲
以法律形式确立保险人说明义务,是我国保险法的一大特色和创新。而未能明确规定保险人违反说明义务的合同法律效力,使保险人说明义务制度失去实际意义。笔者从分析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入手,研究国外有关立法规定,设计构建了我国保险人违反说明义务的法律效力认定体系。
关键词:
保险人 说明义务 法律效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劲松 朴东玖
国内对于海上保险中保险人告知义务的研究尚不多,本文以英国法院有关保险人告知义务的两个判例为基础,介绍了保险人告知义务的法理基础和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并结合国内的法学理论和有关法律规定对这一制度作了探析。
关键词:
海上保险 保险人 告知义务 法理基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天柱
通过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保障这一特殊的合同利益。保险保障这种利益具有特殊的内涵形态及实现过程,具有保障确定有效、保障范围充分、保障期限扩展三个方面的特殊规定性和相应规则要求。应根据保险交易特点与保险合同本质,通过设置特定权义规则与责任机制,来确保被保险人保险保障的有效获得与维持。
关键词:
被保险人 保险保障 有效 充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天柱
通过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保障这一特殊的合同利益。保险保障这种利益具有特殊的内涵形态及实现过程,具有保障确定有效、保障范围充分、保障期限扩展三个方面的特殊规定性和相应规则要求。应根据保险交易特点与保险合同本质,通过设置特定权义规则与责任机制,来确保被保险人保险保障的有效获得与维持。
关键词:
被保险人 保险保障 有效 充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涛
各国保险法通常规定,人身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在合同成立或复效后的一段时间内自杀,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但该规定涉及三个争议点,即:被保险人死亡原因的举证责任分配;死亡原因的举证责任标准;自杀如是在精神疾病的控制下,保险人是否应该赔付。美国的处理方法是:人寿保险由保险人承担自杀的举证责任,意外伤害保险先由受益人证明被保险人死于意外,再由保险人承担证明自杀的举证责任。但死亡原因的证明标准各州不同,以适用优势证据原则为主,兼有适用排除合理疑问原则。当自杀是在精神疾病的控制下所为时,绝大多数州都依据现行的保单条款允许保险人拒赔,只有少数州在确认该精神疾病已使死者丧失辨别能力时要求保险人赔付。我国...
关键词:
被保险人 自杀 举证责任 精神疾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启荣 程芳
文章针对我国《保险法》第65条有关"投保人、受益人"故意致被保险人死亡时保险人免除给付保险金之责的规定,对其妥当性提出质疑;主张受益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时保险人不得免责;投保人为第三人利益投保后杀害受益人时,保险人亦不得免责;仅当投保人为自己利益投保后杀害被保险人的,保险人得以免责;并探讨了保险人不可免责情形之下保险金的归属问题。
关键词:
投保人 受益人 被保险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新《保险法》在制度设计及规制完善上,加强对被保险人利益保护的立法精神贯穿始终,成为本次《保险法》修订的最大亮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涂玉珍
保险标的转让 ,被保险人应当通知保险人 ,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 ,依法变更合同。而保险实践中 ,被保险人经常忽视履行该法定义务 ,导致保险事故发生后 ,理赔时经常发生纠纷 ,双方各执一词。本文结合具体案例 ,对此类保险合同纠纷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试作探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利 许崇苗
对于既有责任免除情形又有保险事故两种以上原因同时发生造成被保险人身故或高残,保险公司是否承担保险责任,是保险理赔的难点,在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保险法》没有对近因原则作出规定,造成法院和仲裁机构在处理保险合同纠纷时无所适从。本文从一起具体的交通事故案例入手,在界定近因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法上因果关系与近因原则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近因原则的归责机制及具体适用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立法的具体建议,旨在指导保险和司法实践活动。
关键词:
保险合同 近因原则 法律适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宁 郁琳
《保险法》中对保险金给付请求权与代位求偿权诉讼时效起算点的规定存在明显法律漏洞与不完善之处。其中,前者的诉讼时效应自被保险人可得行使权利之时开始计算,而后者的诉讼时效应自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之时开始计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国峰
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为投保及承保而签订的协议 ,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有明确的规定 ,若任何一方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就不能享受相应的权利。
关键词:
被保险人 保险责任 告知义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勇
保险法领域自成一个世界,其保险契约晦涩难懂、布满荆棘,尤其对于消费者投保人而言更为严重。保险法条文乃为平衡双方当事人之缔约能力,即规定保险人尽说明义务以调整双方当事人之关系。但我国有关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规定,条文粗糙、模糊,实际效果较差,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事件频发,故应加以研究与修缮,以期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勇
保险法领域自成一个世界,其保险契约晦涩难懂、布满荆棘,尤其对于消费者投保人而言更为严重。保险法条文乃为平衡双方当事人之缔约能力,即规定保险人尽说明义务以调整双方当事人之关系。但我国有关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规定,条文粗糙、模糊,实际效果较差,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事件频发,故应加以研究与修缮,以期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