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1)
- 2023(13558)
- 2022(11805)
- 2021(11156)
- 2020(9442)
- 2019(22001)
- 2018(21966)
- 2017(41672)
- 2016(23330)
- 2015(26528)
- 2014(26590)
- 2013(25950)
- 2012(23834)
- 2011(21399)
- 2010(21559)
- 2009(19503)
- 2008(19262)
- 2007(16975)
- 2006(14942)
- 2005(12985)
- 学科
- 济(85716)
- 经济(85611)
- 管理(64953)
- 业(60313)
- 企(51338)
- 企业(51338)
- 方法(41326)
- 数学(35340)
- 数学方法(34741)
- 农(23004)
- 中国(22595)
- 学(22003)
- 财(21404)
- 业经(19431)
- 理论(18276)
- 地方(17252)
- 制(15392)
- 农业(15124)
- 和(14862)
- 贸(14657)
- 贸易(14648)
- 技术(14373)
- 易(14189)
- 教育(14028)
- 务(13953)
- 财务(13881)
- 财务管理(13848)
- 环境(13563)
- 企业财务(13042)
- 划(12668)
- 机构
- 大学(327315)
- 学院(325845)
- 管理(125444)
- 济(116898)
- 经济(113941)
- 研究(110560)
- 理学(108441)
- 理学院(107174)
- 管理学(104887)
- 管理学院(104366)
- 中国(79758)
- 科学(74401)
- 京(71708)
- 农(60040)
- 所(57802)
- 业大(54428)
- 研究所(53119)
- 财(52832)
- 中心(49920)
- 江(48590)
- 农业(47592)
- 北京(45386)
- 范(44706)
- 师范(44146)
- 财经(42422)
- 院(40637)
- 州(39724)
- 技术(39645)
- 经(38462)
- 师范大学(35333)
- 基金
- 项目(225820)
- 科学(173866)
- 研究(160921)
- 基金(158820)
- 家(140890)
- 国家(139700)
- 科学基金(117714)
- 社会(95677)
- 省(91369)
- 社会科(90320)
- 社会科学(90286)
- 基金项目(84423)
- 自然(79774)
- 自然科(77908)
- 自然科学(77882)
- 划(77159)
- 自然科学基金(76430)
- 教育(75815)
- 资助(66996)
- 编号(66692)
- 成果(54404)
- 重点(51262)
- 部(48160)
- 发(47537)
- 课题(47429)
- 创(46823)
- 创新(43627)
- 科研(43593)
- 计划(43379)
- 大学(41551)
- 期刊
- 济(128231)
- 经济(128231)
- 研究(92197)
- 中国(66740)
- 学报(60496)
- 农(54093)
- 科学(52849)
- 管理(46280)
- 教育(46222)
- 大学(44531)
- 学学(41639)
- 财(40259)
- 农业(38031)
- 技术(31108)
- 融(23387)
- 金融(23387)
- 业经(21012)
- 业(20671)
- 财经(19951)
- 经济研究(19739)
- 图书(19543)
- 科技(17199)
- 经(16963)
- 版(16821)
- 业大(16465)
- 问题(15914)
- 技术经济(15717)
- 理论(15451)
- 资源(14405)
- 实践(14316)
共检索到475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慧萍 庾韦花 张向军 蒙平 陈少珍
以铁皮石斛分化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常规瓶式培养方式和袋式培养方式进行生根培养。结果显示,两种培养方式生产的组培苗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均表现出生根快且根系发达,生根率达到100%,苗健壮,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达90%以上;但在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效率、污染率、移植成活率、培养空间利用率和炼苗效率等方面,袋式培养优于常规瓶式培养,可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增效目的。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袋式组织培养 生根 效率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文婷 张雅琼 董文汉 白燕冰 李泽生 孙文丽 杨生超 谢世清 梁泉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典型的菌根植物,共生真菌对铁皮石斛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选用草炭土、菇渣、玉米芯等3种基质按不同比例配制了9种固体菌剂,比较测定了9种菌剂在室温条件下菌株的保存情况。选用保存效果最好的基质分别与内生真菌Chs-1-1、R2、S3制备菌剂进行铁皮石斛田间试验,测定了菌剂中内生真菌在铁皮石斛植株内的定殖能力和菌剂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草炭土的保存效果最好,在6个月后菌体数量达到8.1×107CFU/g;田间试验中,接种处理后铁皮石斛幼苗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最高者达95.78%;接种菌剂能有效提高幼苗的株高和根...
关键词:
石斛 内生真菌 固体菌剂 促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璐 赖钟雄 翁浩
以离体保存5 a的春石斛和铁皮石斛原球茎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试管苗壮苗生根的条件进行优化,从鲜重、假鳞茎、颜色、株高和根系生长等方面对植株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适宜春石斛壮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20 g.L-1白糖+50 g.L-1香蕉匀浆物;适宜铁皮石斛壮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10 g.L-1白糖.
关键词:
春石斛 铁皮石斛 试管苗 壮苗生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利方 陈泽斌 夏体渊 耿开友 赵凤 靳松 李静雯 牛燕芬
对污染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预防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细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为SH42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H42与B.mojAveNSiS(Am948970)聚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4%。因此确定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SH42为莫海威芽孢杆菌。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内生细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志渊 李林玉 马维思 杨斌 王馨 严世武 杨丽英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种子液体静置培养过程中,基本培养基对种子萌发、原球茎发育的影响以及来自不同培养基的原球茎及其体积大小对离体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1/2B_5、1/2N_6、1/2MS、1/2花宝1号、1/2花宝2号等液体培养基静置培养铁皮石斛种子,观察统计种子萌发和原球茎发育生长情况;原球茎转至固体培养基后,比较来自不同液体培养基和体积大小(30目、40目)的原球茎,生长形成离体植株的形态类型。【结果】1/2N_6培养基培养获得的原球茎直径平均值最高,显著大于1/2MS培养基、1/2花宝1号培养基和1/2花宝2号培养基;原球茎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90 d,可发育形成单芽、多芽、愈伤组织等形态类型,来自不同液体培养基的原球茎,发育形成多芽、愈伤组织的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原球茎大小对单芽、多芽、愈伤组织产生具有显著影响。【结论】铁皮石斛种子液体静置培养中,基本培养基是影响原球茎发育的重要因素,1/2N_6是较适宜的培养基;来自不同液体培养基的原球茎及其大小显著影响离体植株的生长,大于30目的原球茎发育形成正常单芽植株比例较高。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种子 液体培养 离体植株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航洋 张启香 胡恒康 张振茹 黄坚钦
以天目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组培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采用单因子实验从基本培养基、生长素以及蔗糖质量浓度对其适宜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1/2WPM(wood planty medium)基本培养基中,天目杜鹃组培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及平均根数显著高于MS(Murashige and Skoog),1/2MS和1/4MS培养基(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 朱端卫 杨特武 辛龙 耿明建
以药用植物林荫银莲花不定芽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蔗糖和活性炭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 NAA+0.5 mg/L IBA,30 g/L蔗糖作为碳源,另加入1.0 g/L活性炭,培养55 d后,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的生根率为93.9%,平均根条数为10.5,根长最长达1.73 cm,根较粗且褐化轻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景蕻 张丽华 钟静 段连生
为了探讨菌根真菌与铁皮石斛穴盘苗之间的共生关系,旨在筛选出影响穴盘苗生长的最佳优良共生真菌菌株。以几种不同的兰科菌根真菌和铁皮石斛穴盘苗为试验材料,进行接菌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不同菌株对接种共生穴盘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盘苗PS1、PS2、PS3处理的平均鲜质量增长率分别比对照高15.7%,7.4%,19.6%,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穴盘苗PS1、PS2、PS3、PS5处理的根增长率分别比对照高44.4%,43.6%,30.2%,33.4%,与对照相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兰科菌根 穴盘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颢光 张朝红 王跃进
为优化‘砀山酥梨’转基因试管苗的生根条件,解决梨试管苗生根的难题,以‘砀山酥梨’转基因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类型、培养方式、不同的间苯三酚(PG)浓度、不同的IBA浓度和暗培养时间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步生根法,试管苗在附加80 mg/L PG和20 mg/L IBA的ASH基本培养基上暗培养7d后转入附加80 mg/L PG的ASH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生根率达到91.7%。
关键词:
砀山酥梨 转基因苗 离体培养 生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小环 彭向永 李青 张开春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1/2WPM,1/2F14,1/2MS)、培养方式(液体培养、根部黑暗、两步生根法)和生长素浓度对甜樱桃(PrunusaviumL.)品系"6-7"组培苗生根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2F14为最适基本培养基;液体培养对组培苗的生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根部黑暗条件培养次之,两步生根法作用不明显;生长素质量浓度配比以IBA1.0mg/L+NAA1.0mg/L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9.7%。据此认为,要提高组培生根困难的木本植物的有效生根率,以岩棉为支撑物的液体培养是一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
甜樱桃 组织培养 生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倩 辜夕容 万宇轩 吴雪莲 刘飞 钱春 姚永宏
为探讨大量元素和植物激素对无患子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的影响并优化培养基组成,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量元素、BA和NAA对无患子茎段培养的影响,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A在无患子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中起主要作用,其次为MS大量元素,NAA无明显作用。全量MS和2.0 mg·L-1的BA最适于无患子茎段上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分化以及芽苗的增殖和伸长;MS大量元素含量降低、BA和NAA浓度增加均不利于无患子离体培养物的生长,这在愈伤组织的再分化上表现尤为显著。无患子茎段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是MS+BA 2.0 mg·L-1+NAA 0.01 mg·L-1,本试验中...
关键词:
无患子 大量元素 激素 愈伤组织 增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文庆 徐小博 刘会超 李纪元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Paeoniaceae)牡丹组(Sect.Moutan)落叶亚灌木,是原产我国的名贵木本观赏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是中国的候选国花[1]。牡丹广泛的用途使其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牡丹很多品种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目前主要以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为主,存在繁殖速度慢、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牡丹的规模化生产,牡丹的良种扩繁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牡丹 ‘乌龙捧盛’ 组培苗 生根 解剖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盛莲 雷振生 吴政卿 赵献林 方保停 杨会民 王美芳 何宁 杨攀 李巍
为了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麦49号、豫麦18号和兰考906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AgNO3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培养特性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不同AgNO3浓度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绿点率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基因型间以豫麦18最高、兰考906最低;不同AgNO3浓度间以MS培养基上附加2.5~5.0 mg/L处理较高。不同浓度Ag-NO3条件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920,达0.01显著水平。可见,在小麦幼胚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加入Ag+提高再生频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王小明 裴致达
濒危石斛菌根化吸收、积累P素营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和难溶性不同P源,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生长的效应不同,试验处理3(KH2PO4)和处理6(FePO4)的干质量分别为0.018、0.019g,是处理1(K2HPO4)的2.62倍和2.78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溶性P(KH2PO4)不同浓度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的综合效应,表现在苗高、径粗和干质量等主要指标上,处理3为最适宜质量浓度(0.25g·L-1),与处理9(CK)相对比,苗高是2.64倍、径粗是2.16倍和干物质是3.87倍。对苗木N、C、P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分析,处理3是CK的1.72、1.40和11.53倍;不同有效P含量对石斛...
关键词:
石斛 菌根化 P营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