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
2023(1884)
2022(1661)
2021(1646)
2020(1397)
2019(3152)
2018(3237)
2017(5795)
2016(3621)
2015(3996)
2014(4115)
2013(4055)
2012(3972)
2011(3639)
2010(3941)
2009(3777)
2008(3801)
2007(3614)
2006(3491)
2005(3329)
作者
(10134)
(8224)
(8197)
(7962)
(5368)
(3959)
(3902)
(3149)
(3131)
(3108)
(2910)
(2836)
(2676)
(2664)
(2603)
(2551)
(2457)
(2441)
(2411)
(2408)
(2257)
(2068)
(2043)
(2031)
(1994)
(1917)
(1873)
(1871)
(1786)
(1673)
学科
(10858)
经济(10821)
管理(8668)
(7735)
(6127)
企业(6127)
(4418)
中国(4297)
(4205)
(3616)
银行(3608)
(3486)
(3392)
(3263)
(3182)
金融(3182)
地方(3052)
教育(2999)
业经(2976)
农业(2780)
方法(2655)
(2562)
制度(2560)
理论(2509)
(2492)
(2181)
(2085)
税收(2043)
(2019)
(1971)
机构
大学(48706)
学院(46839)
研究(17889)
(17268)
经济(16689)
管理(15672)
中国(15416)
理学(12287)
理学院(12109)
管理学(11858)
管理学院(11757)
(11006)
(10544)
科学(10103)
(9695)
(9215)
中心(9208)
(8339)
(8068)
研究所(8026)
师范(8016)
(7555)
财经(7287)
北京(7282)
(7006)
师范大学(6480)
农业(6464)
(6425)
(6420)
教育(6283)
基金
项目(25332)
研究(20171)
科学(19342)
基金(17329)
(14808)
国家(14635)
社会(11918)
科学基金(11890)
社会科(11143)
社会科学(11141)
教育(9999)
(9616)
成果(9169)
编号(8831)
(8482)
基金项目(8362)
资助(7557)
自然(6990)
自然科(6818)
自然科学(6816)
课题(6695)
自然科学基金(6690)
(5819)
(5805)
重点(5781)
(5724)
(5431)
项目编号(5415)
教育部(5012)
(4957)
期刊
(23801)
经济(23801)
研究(17810)
中国(13945)
教育(10382)
(8735)
(8400)
(8314)
金融(8314)
学报(7268)
管理(6894)
科学(6171)
大学(5703)
农业(5538)
图书(5152)
学学(4853)
书馆(4243)
图书馆(4243)
技术(3842)
财经(3591)
业经(3318)
(3214)
问题(3130)
(3108)
(3100)
论坛(3100)
经济研究(3007)
世界(2937)
(2876)
国际(2719)
共检索到88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厚均  
文章辑录袁枚文集未收录的致彭启丰与李奉翰的书札共十一通,并对其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考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世中  
袁枚是清代性灵诗派的代表性人物,一生著述宏富。王英志先生主编的《袁枚全集》,于袁枚诗文搜辑整理方面贡献尤多,为学界研究袁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种种原因,袁氏诗文仍有散佚。笔者最近在研究袁枚的过程中,发现袁枚集外文三篇,集外诗二首,现标点抄录于下,并略作考述,以就教于方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蕊  
1935至1939年间,王重民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整理和编纂《伯希和A藏B藏目录》,并就目录体例、编纂方法等问题致信伯希和,商讨交流。这些书信保存在巴黎吉美博物馆伯希和档案Pel.D38号卷宗中,合计11通,尚未被披露。通过考释信件内容,可知《伯希和A藏B藏目录》的具体编纂过程,这也是研究王重民生平和目录学思想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了解王氏与伯希和的具体交往、中法学术交流提供了研究素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利政  
袁枚一生著述宏富,王英志《袁枚全集新编》是目前汇集袁枚著作最齐全的一部书,然而仍有疏漏。今从清人文献中辑录袁枚集外文六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歌  
在对袁枚的女子教育实践及其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袁枚"素质教育""鼓励创新"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的诸多启示。在高等教育中,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名师出高徒;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材施教;要重视兴趣的作用;要形成良好的学风,以提高教育质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南江涛  
赵尊岳是近代著名词人,对明代词籍整理贡献卓著。徐乃昌是近代著名藏书家,于女性词籍汇刻整理用力甚勤。上海图书馆所藏“徐乃昌藏札”中,有赵尊岳来书24通。结合《徐乃昌日记》《赵凤昌藏札》等史料,对24通书札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史实考释,通过片段缀合还原赵、徐二人交往的情形,借此展现近代词籍编纂出版史细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余姣  顾晓光  凌一鸣  
近年来,随着王重民研究深入,王重民致邓衍林的五通书信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经过识读、排序和文本梳理,发现前四通主要内容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聘请邓衍林任职事,后一通为王重民代耿鉴庭求《辞源》一书事。文章以"聘约""开课""讲学""安居""求书"五个主题对这5封书信进行了考释。这五通书信揭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早期对海外归国人才的延揽与聘用、课程设置、社会讲学、人物交游等相关史实,有助于深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机构史、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谢欢  
陈裕光、刘国钧是金陵大学历史上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文章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所藏金陵大学时期刘国钧与陈裕光的往来书信八通进行了考证,这八通书信分别是:(1)1929年10月刘国钧致陈裕光;(2)1941年2月17日刘国钧致陈裕光;(3)1941年3月25日刘国钧致陈裕光;(4)1941年5月5日刘国钧致陈裕光;(5)1941年9月15日刘国钧致陈裕光;(6)1941年11月3日陈裕光致刘国钧;(7)1942年3月6日刘国钧致陈裕光;(8)1942年12月10日刘国钧致陈裕光。这些书信内容主要涉及金陵大学图书馆、金陵大学文学院人事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昕晖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戴望手札》中有戴望致胡培系信札十九通,经考证,均作于同治六年至同治十一年间,几乎贯穿戴望与胡培系交游之始末。其内容涉及戴、胡二人的学术工作、金陵书局的刻印书籍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学者的生平行事等信息。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桂萍  马丽敏  
作为两位时代性大家,同为浙籍的俞樾生前已有将之与袁枚相比的说法。俞樾最为认可的是袁枚倡导的诗歌性灵理论,其性情、行迹乃至人生选择等也都或多或少带有袁枚影响的影迹。就戏曲而言,袁枚与俞樾都是在晚年进入戏曲活动的活跃期。袁枚诗主性灵,所评点的戏曲作品也多为性灵之作,认为戏曲创作应以情为圭臬,表达主体的内在情愫。俞樾亦强调"感人"是戏曲功能实现的关键,然更为重视的还是戏曲化民成俗的教化功能。袁枚和俞樾的戏曲活动皆发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鲜明表现出诗歌之于戏曲的侵蚀,从另一个维度揭示了传统戏曲受制于诗学的必然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包云志  
本文介绍了袁枚致山东著名诗人李宪乔的两通佚札(其中一通为亲笔手迹原件)。两佚札对研究袁枚生平、著述、交友诸方面颇有价值。据此考证,确定了《随园诗话》的最早版本,解开了《随园诗话》版本问题的百年之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全有  郭德荣  
“书馆”一词的演变,学术界缺乏阐释。书馆从汉代开始,多指代学校,元明清到近代以来,学校仍以书馆代称。涉及到藏书方面,书馆也指代图书馆,其中古代多指称藏书处所,与同时期的藏书楼相类似,联系到古代藏书机构称谓的多样化,“藏书楼”一词不能涵盖古代的藏书机构。此外,书馆还是书场、编书、抄书、翻译、报馆、书房、餐饮等方面的指称,不太稳定,因时而变。对“书馆”一词的考释,有助于推进我们对于古代藏书历史的思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幸  
上海图书馆藏有《慈溪竹江袁氏宗谱》一种,经笔者考订,确系袁枚家谱。该谱不仅详细记载了袁枚家族之世系资料,而且还保留了一篇已佚的袁枚传文,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考订,本文不仅确证了袁枚籍出浙江慈溪的说法,而且补充了袁枚的若干生平事迹,有助于袁枚生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余姣  
1950年,因遭遇人生困境,宝山楼主人潘景郑售书还债。其通过燕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陈鸿舜,既将宝山楼所藏部分古籍分18批次售予该馆,又进行了捐赠,初步完成其精善之本“得归一所”的心愿。文章对潘景郑致陈鸿舜的13通手札进行识读与考释,使这一史实从历史迷雾中逐渐清晰起来。今北京大学图书馆有160余种宝山楼藏书,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也使这些手札之内容得到了书目文献的验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树友  
葑田、架田,同属五代以来尤其是宋代地狭人稠的江南水乡农民立足实地、因地制宜开发的两种情况不同的耕地资源。元代以来学者对葑田的理解出现偏差,或者将葑田与架田混同为一。葑田、架田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漂浮在水面上,而后者则是固定在水中,高出水面一定的距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