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
2023(983)
2022(849)
2021(802)
2020(632)
2019(1573)
2018(1720)
2017(3123)
2016(1591)
2015(1911)
2014(1912)
2013(1979)
2012(1908)
2011(2094)
2010(1915)
2009(1602)
2008(1566)
2007(1380)
2006(1521)
2005(1468)
作者
(4825)
(3840)
(3825)
(3728)
(2487)
(1961)
(1719)
(1630)
(1602)
(1490)
(1457)
(1453)
(1351)
(1252)
(1241)
(1225)
(1177)
(1144)
(1099)
(1080)
(1057)
(1024)
(960)
(955)
(953)
(897)
(892)
(880)
(820)
(809)
学科
图书(10232)
书馆(9678)
图书馆(9678)
工作(5460)
读者(3788)
管理(3629)
(3606)
(2620)
经济(2614)
(2561)
网络(2561)
(2535)
(2397)
图书馆学(2296)
自动(2279)
自动化(2279)
网络化(2266)
中国(2215)
(1829)
建设(1760)
组织(1696)
电子(1504)
(1495)
企业(1495)
(1482)
(1436)
藏书(1433)
数字(1294)
电子图书(1294)
文献(1236)
机构
大学(25606)
图书(20757)
书馆(20253)
图书馆(20252)
学院(19831)
大学图书馆(9028)
管理(8991)
理学(6849)
理学院(6738)
管理学(6601)
管理学院(6516)
(5247)
信息(5231)
研究(5145)
(4966)
师范(4942)
(4572)
(4451)
经济(4308)
(4137)
中国(4085)
师范大学(3723)
科学(3705)
北京(3311)
信息管理(3053)
中心(2895)
(2843)
(2576)
(2549)
上海(2472)
基金
项目(13009)
研究(11464)
科学(9374)
基金(8718)
成果(7776)
编号(7203)
(7079)
国家(7018)
社会(6653)
社会科(6323)
社会科学(6322)
(6191)
项目编号(5948)
科学基金(5875)
之一(5416)
研究成果(5322)
基金项目(4802)
(4384)
教育(4121)
图书(4078)
书馆(3909)
图书馆(3909)
(3747)
国家社会(2987)
(2874)
资助(2745)
自然(2656)
自然科(2605)
自然科学(2604)
课题(2603)
期刊
图书(28309)
书馆(23314)
图书馆(23314)
情报(6919)
学报(6463)
(5357)
论坛(5357)
图书馆学(4989)
建设(4497)
大学(4092)
中国(3806)
(3794)
(3794)
杂志(3794)
(3750)
经济(3750)
工作(3692)
情报工作(3358)
研究(3128)
大学图书馆(2881)
国图(1789)
理论(1772)
实践(1740)
(1740)
知识(1575)
报知(1562)
科学(1536)
管理(1446)
教育(1344)
(1281)
共检索到42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袁同礼早期的图书馆生涯,由清华学校图书馆工作、赴美留学及赴欧考察、回国后在北大工作等阶段组成,大致时间为1916年至1926年。在清华学校图书馆时,他对李大钊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促进了李大钊对北大图书馆的改革,他以个人和清华学校图书馆名义,向北大图书馆捐赠图书,以实际行动改进北大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在留美期间,主动介绍北大情况,促进许多机关团体和北大图书馆开展学术、文献交流,承担联系美国国会图书馆赠送北大全套目录,在美国学生中,开展北大图书馆建设的募捐活动等。回国后,除在图书馆工作外,还创建了图书馆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北大图书馆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彭元  
袁同礼先生是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协会北京图书馆协会的发起者,以后又参与筹建和发起成立北平图书馆协会和中华图书馆协会。袁同礼先生长期担任中华图书馆协会执行部部长、执行委员会主席、理事会理事长,主持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实际工作,对发展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潘梅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教育机构遭受重创,文献资料极为匮乏。袁同礼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学术文化事业对文献的渴求,辛劳奔走,首先取得了国际图书请援的突破。他的图书请援活动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侧重于广泛征募图书,以请援为主;后期则是请援与互助双管齐下,将图书请援扩展为更广义的文化合作与互助。袁同礼的图书请援活动,为中国的文化抗战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段洁滨  
1938年随着西南联大在昆明的成立,国立北平图书馆也迁到了昆明,和西南联大共同组建了图书馆,袁同礼出任馆长,为了征集抗战史文献,国立北平图书馆又和西南联大共同组建了"中日战事史料征辑会",广泛征集抗战史料,为丰富今日国家图书馆抗战时期的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潘梅  
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领导者袁同礼在培植图书馆人才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选才方面,重视人才的知识基础和学术功底;在用才方面,尊重人才的志趣,用人所长;在育才方面,努力为人才提供学术训练和进修深造的机会,注重人才的成长;在留才方面,关心人才,充分发挥个人的领导魅力。此方法对当今图书馆的人才培植仍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图书馆人才培养是事关图书馆事业发展、学术进步的战略问题,图书馆应适度增加空间职位层次,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人才提供多方面的成长渠道。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定安  
端方是清末满族权贵中有才干的封疆大吏,具有一定的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他积极筹划、支持湖南图书馆、江南图书馆这两座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成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建设事业的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我国近代两大图书馆的贡献,功不可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稌年  
徐旭先生对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江阴巷实验民众图书馆",大兴实地调查之风,以社会小书报摊为对象,对其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他践行"读者第一",站在民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前列,创新服务内容,大力向馆外服务拓展,提出具有超前意义的"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问题。通过以学院图书馆为基地,以实验民众图书馆为扩展,以巡回图书馆为延伸,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服务网络,诠释了徐旭先生的服务理念和实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安向前  
胡适除了是一个大家熟知的文化名人外,在图书馆领域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兴起、图书馆协作、图书馆中心问题的讨论和收书法等工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宇  罗方  王赞  
作为中华图书馆协会的会刊,《图书馆学季刊》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期刊的杰出代表。《季刊》通过传播西方先进图书馆学思想,帮助国民树立现代图书馆理念、促进我国新图书分类法的诞生、完善我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通过对中西方图书馆学思想批判性的吸收与继承、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推进图书馆学的本土化的实现;作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黎飞   罗雯文  
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统计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数量基础上,考察了这一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群体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通过图书馆学术研究、图书馆工作实践、图书馆人才培养、图书馆社团活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海燕  
邢云林是近代比较有影响的图书馆学家之一,致力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积极探索,他是我国最早讨论集中编目的学者,写就了探讨图书采访学的系统性专著,较早地开展了图书馆期刊管理的研究,然而目前学界对于他的生平、图书馆活动及学术成就尚无专门研究。文章对邢云林的生平及其在图书分类编目、图书采访和期刊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贡献进行了阐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秦安萍  
本文重点讲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妇女自发组织对公共图书馆带来的支持,分析了妇女俱乐部支持流动图书馆使其广为展开以及为图书馆立法工作所作的贡献。本文探究了妇女组织协会与美国图书馆协会及图书馆其它一些组织之间的合作,同时也提及到妇女组织对早期图书情报教育支持的史实。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爽  
民国流通图书馆在普遍资金匮乏的前提下,以普及国民基础教育为己任,通过降低或减免借阅费用保证民众阅读权利、引导民众阅读倾向;同时,通过巡回借书、通信借书、车送借书、代理图书等方式实现图书主动推送;并提供书籍常识、书目信息、读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辅助民众阅读。当前学习型社会建设将阅读推广的社会责任再次推向图书馆,使其通过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功能的拓展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平台;基于先进科技支持的图书馆大流通实现了无障碍到馆借阅服务;开放存取作为全新的学术传播机制突破了价格与权限障碍,这均是图书馆开放、平等、免费精神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江山  
何多源是近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在图书分类编目、图书管理业务、古籍善本题识、地方图书馆史、地方藏书史以及书目编纂等方面均有独特贡献。直到现在,何多源在图书馆学术上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仍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郭斌  
西城区图书馆作为区中心馆,多年来一直把“面向80万(西城区有80万人口),重点在基层”作为办馆方向之一。为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克服了目前馆舍面积狭小的困难,充分利甩现有条件,发挥自身优势,从70年代中期开始到目前相继在全区建立了以我馆为中心的中小学图书馆、社区图书室、部队图书室、医院图书室(正在筹建)的图书馆网络。在发动社会力量,开展网络化建设,扩大服务领域,为地区精神文明作贡献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多次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单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