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8)
2023(5366)
2022(4322)
2021(4510)
2020(3508)
2019(8442)
2018(8320)
2017(13665)
2016(8585)
2015(10220)
2014(10090)
2013(9234)
2012(8706)
2011(8387)
2010(8302)
2009(7084)
2008(6857)
2007(5891)
2006(5287)
2005(5020)
作者
(19807)
(16507)
(16439)
(15938)
(10520)
(7892)
(7620)
(6657)
(6452)
(5881)
(5727)
(5577)
(5473)
(5311)
(5275)
(5115)
(5008)
(4814)
(4783)
(4762)
(4502)
(3958)
(3882)
(3756)
(3750)
(3701)
(3690)
(3552)
(3363)
(3354)
学科
(28706)
经济(28682)
教育(19194)
中国(18609)
管理(13450)
方法(12828)
数学(12134)
数学方法(12059)
(11100)
(8536)
贸易(8531)
(8461)
(7374)
理论(7114)
(7056)
企业(7056)
(6680)
(6594)
教学(6235)
发展(5749)
(5626)
关系(5502)
(5250)
(5229)
(4980)
技术(4669)
(4611)
银行(4611)
(4564)
农业(4464)
机构
大学(115551)
学院(109387)
(48552)
研究(48212)
经济(47739)
管理(32144)
中国(31066)
教育(28303)
理学(27482)
(27093)
理学院(27019)
管理学(26585)
管理学院(26336)
(25603)
师范(25535)
科学(24653)
(23638)
研究所(21677)
师范大学(21561)
(20162)
中心(19109)
北京(18991)
经济学(17141)
(17017)
财经(16503)
(15483)
经济学院(15466)
(15392)
职业(14826)
技术(14610)
基金
项目(68329)
研究(59704)
科学(56668)
基金(48912)
(41827)
国家(41367)
社会(37620)
教育(36823)
社会科(35468)
社会科学(35464)
科学基金(34148)
编号(25433)
(23970)
基金项目(23938)
(23720)
成果(23554)
课题(21777)
资助(20561)
(19645)
(18144)
自然(18114)
教育部(18060)
中国(17962)
自然科(17721)
自然科学(17716)
重点(17481)
自然科学基金(17444)
(16472)
(16374)
规划(16274)
期刊
(48842)
经济(48842)
教育(48782)
研究(47477)
中国(33591)
技术(14121)
(13683)
职业(13601)
科学(13381)
学报(12834)
管理(11696)
大学(11485)
(10637)
经济研究(9418)
技术教育(9284)
职业技术(9284)
职业技术教育(9284)
财经(9067)
学学(9012)
(8590)
世界(8436)
(8078)
农业(8070)
国际(7874)
(7871)
论坛(7871)
(7803)
金融(7803)
问题(6654)
(5733)
共检索到178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成  李光  
在清末民初风雨飘摇的时局中,袁世凯凭借其较高的身份地位,在废科举、办学堂、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做法符合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干梓  夏金星  
晚清新政之时,袁世凯力废科举,大兴学堂,为清末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主张"崇实学、增实科、开民智",领导学部于各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为新式教育发展提供保障,使教育体系更为完善;要求农务局在各地劝办农会,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发行农学刊物,翻译农学教科书,举办农产品评审会,初步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农业推广体系;倡导"自谋其生"的教育观,将"实科"、"实学"、"实益"落实在"谋生"理念之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爽  
中国近代形成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学制法律体系,其发展经历了确立、改革、发展和形成四个阶段。在学制法律内容上,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学制立法经历了从模仿到本土化的过程,在政府与社会双重推动立法、适时的法律调整以及法律文本的构成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启定  
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中国古代以世代守土为业为主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古代基本上没有社会性的就业问题,生产经验和技能的传授基本上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学校教育主要以培养政府官员为目的。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造成深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需要变革以求自强。从19世纪60年代起,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军事工业,为这类企业培养相应的技术人员的学校教育也随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变革扩展到整个社会经济政治领域,政府主持建立近代新教育体制,仿效日本,实业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视培养个人生活能力的美国教育在中国的影响剧增。1922年学制以职业教育取代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清政府末年,财政情况不断恶化:财政赤字每年高达2000—7000万关两之多。加之赔款数额猛增,已使清朝财政难以维持。为了弥补赤字,偿还外债,清政府又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横征暴敛于民,致使官逼民反。自1902年至1911年8月不到十年中,民变达千余次,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全有  李金霞  
袁世凯在清末民初致力于山东经济的发展,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外理性抗争,二是自开通商口岸,三是推动农业、商业、税收与金融的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绪华  
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同袁世凯政府的一场斗争叶绪华今年是中国银行诞生85周年。在纪念这一光辉节日时,我们都会想起1916年上海分行抗拒袁世凯政府发布停兑令事件。这一事件对诞生仅4年的中国银行确是一场关系她存亡绝续的严峻考验,也是对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有着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孝亿  
清末虽然创办了诸多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新式教育机构,并形成了一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但实业教育思潮并没有破除"本末之辩",亦未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心理以促进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反,实业学堂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实业教育在"名"与"实"之间存在差距。清末实业学堂的名实之辩,实则蕴含了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近代职业教育思想起源于清末的"实业救国"思潮,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实业教育逐渐演变为职业教育,同时职业教育又衍生出职业学校教育、职业指导、职业补习教育等,理清职业教育类概念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慧  许晟  
近代实业教育作为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前身,在其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过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完善、投入经费不足、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扫清障碍,成为当务之急,而近代实业教育在其发展历程中的种种举措给予了我们重要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平  
在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 ,教育社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通过它们的积极倡导、实践示范、改进普通教育 ,以及走向社会开展职业指导 ,才直接推进了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李笑贤  
本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宏观背景,从较为广阔的视野中探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兴起的历史原因。作者认为:留学教育的兴起,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距的逐步认识,它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变革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中国近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本文篇幅较长,本期发表前两部分,下期续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优秀遗产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之一 ;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之前 ,康德哲学及其教育思想即已传入中国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1 9世纪后半叶至 2 0世纪前半叶 ,康有为、严复 ,特别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先进人士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中 ,开始导入和传播康德哲学及其教育思想 ,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 ,努力将其转化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资源 ,从而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陈沛酉  
肇始于1917年的中国职业教育学,迄今求索已百年有余。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考察可以发现,除特定时代背景外,研究群体所独有的理想抱负、知识结构以及实践经历,共同造就了职业教育学"学习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中国职业教育变革"的社会使命。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因此呈现出"译介与中国化"的双重特质:职业教育学人以学会和大学为主要阵地,先假道日本与欧美,编译出版了大量职业教育理论书籍;其后伴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秉承"贴近中国现实"学术自觉的学者们最终创生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永明  
20世纪初,从业观念的变化以及不断深入的法律改革,为近代法律职业的生成提供了契机。随着法律职业教育的开展以及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确立,近代法律职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近代法律职业的形成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律职业的出现,为中国法律职业阶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近代法律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司法改革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