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7)
2023(7011)
2022(5903)
2021(5589)
2020(4554)
2019(10371)
2018(9691)
2017(19336)
2016(10520)
2015(11497)
2014(11336)
2013(11148)
2012(10443)
2011(9075)
2010(9385)
2009(8728)
2008(9098)
2007(8213)
2006(7371)
2005(6621)
作者
(27218)
(22792)
(22447)
(21820)
(14555)
(10594)
(10143)
(8588)
(8427)
(8369)
(7477)
(7305)
(7291)
(7238)
(7114)
(6902)
(6706)
(6526)
(6459)
(6437)
(5517)
(5487)
(5421)
(5208)
(5208)
(5070)
(4966)
(4880)
(4500)
(4484)
学科
管理(40793)
(40792)
经济(40747)
(35682)
(30235)
企业(30235)
(29978)
方法(16939)
数学(15279)
数学方法(15121)
财政(14674)
(14347)
财务(14335)
财务管理(14287)
企业财务(13731)
中国(12687)
(12165)
(11987)
(10896)
地方(8993)
(8987)
业经(8379)
(7782)
贸易(7778)
(7741)
银行(7740)
(7612)
农业(7567)
(7396)
(7313)
机构
学院(144208)
大学(142791)
(66750)
经济(65505)
管理(57819)
理学(49663)
理学院(49253)
管理学(48734)
管理学院(48439)
研究(46688)
(43680)
中国(37259)
财经(29994)
(27830)
(27248)
科学(23897)
(22610)
(22562)
财经大学(21954)
中心(21463)
经济学(21188)
研究所(19522)
经济学院(19264)
北京(17651)
(17546)
(17100)
(16980)
(16513)
商学(16499)
师范(16423)
基金
项目(89553)
科学(72046)
研究(69587)
基金(67050)
(56161)
国家(55653)
科学基金(49078)
社会(46317)
社会科(44195)
社会科学(44183)
基金项目(34319)
(33439)
教育(31853)
自然(29687)
自然科(29065)
自然科学(29060)
自然科学基金(28562)
资助(28077)
编号(28033)
(27780)
成果(24052)
(21391)
国家社会(19523)
重点(19408)
(19340)
课题(19207)
教育部(19194)
人文(18843)
(18730)
(18682)
期刊
(75531)
经济(75531)
研究(50334)
(39602)
中国(27922)
管理(21678)
(18181)
金融(18181)
学报(16024)
财经(15702)
科学(15606)
(15439)
经济研究(13506)
大学(13464)
(13432)
学学(12815)
教育(12703)
业经(10972)
技术(10714)
农业(10123)
(9913)
问题(9750)
财会(9275)
会计(8951)
(8848)
财政(8848)
国际(8442)
(7067)
技术经济(7000)
现代(6709)
共检索到227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亭亭  杨伟  
经济衰退期间,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协调好短期调控与长期增长问题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首次在Hansen(1985)模型基础上引入政府与民间投资,研究财政政策效果。基于中国数据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财政政策效果取决于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互补性。如果政府投资能够带动而非挤出民间投资,财政刺激效果会更好。所以,为了促进经济平衡有效增长,必须不断探索政府投资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从而激活蕴藏丰富潜力的民间投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厉鹏  
OECD国家财政刺激政策的主要特点因受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及私营企业部门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几乎所有OECD成员国都在2008~2010年,除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外,先后通过采取积极的相机财政措施(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刺激经济增长。由于在经济下滑程度、货币政策空间以及财政内在稳定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各国采取相机财政政策行动的力度规模及进度安排各不相同。考虑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佘金凤  刘建香  金永红  
政府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财政政策可分为直接财政政策和间接财政政策。这两种财政政策会对风险投资发展产生不同的效应。本文试图对这两种财政政策带来的不同效应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风险投资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少武  余靖雯  
民营经济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增加税收、吸纳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如何应用财政政策促进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  曹润林  
党和政府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了"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本文基于政府投资与积极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视角,运用1993—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C-D生产函数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积极财政政策下,政府投资短期内能够对宏观经济产生积极效应,可从长期看,却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挤出效应",实证结论支持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表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帅  
2015年前后,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速出现较大波动,表现在2014年下半年的大幅收缩以及2015年的逆势扩张并延续到2016年。究其原因,这是在新常态下经济面临增速下行、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下财政政策的一个被动调整,包括对地方债务的规范、地方债务置换等措施。财政政策在一年内的反复转向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下滑,同时财政收支矛盾加大。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才能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地方债务风险,解决财政政策进退两难的困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帅  
2015年前后,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速出现较大波动,表现在2014年下半年的大幅收缩以及2015年的逆势扩张并延续到2016年。究其原因,这是在新常态下经济面临增速下行、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下财政政策的一个被动调整,包括对地方债务的规范、地方债务置换等措施。财政政策在一年内的反复转向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下滑,同时财政收支矛盾加大。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才能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地方债务风险,解决财政政策进退两难的困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海洲  龙睿赟  
2009年7月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高盛(亚洲)联合开发的经济监测结果发布,并配发了自2008年7月以来"最近十二个月经济预警信号图",该图包括十个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经济指标以及由这些指标拟合而成的预警指数,称"在历经一年左右的底部盘整后,已经基本扭转下行的态势,开始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这是自2008年国民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后首份显示经济回暖的报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立勇  毕然  
本文利用区制转移模型、离散选择模型等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的非线性效应表征不同:在区制1,基础设施建设、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显著挤入效应,而政府消费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在区制2,基础设施投资、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而社会保障支出、政府消费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变大。税收对私人投资也存在非线性影响。预期效应、信誉效应和劳动力市场效应等能够对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提供解释,相对而言,预期效应的解释力最强。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浪南  柳阳  
本文采用M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需求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特征,并采用区制依赖型脉冲响应方法(Regime-Dependent IRF)分析了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影响的方向和持续时间。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存在非线性的私人投资效应;在投资需求不足时期,扩大财政支出显著促进私人投资增长,持续时间约20个月;在投资需求旺盛时期,增加财政支出显著抑制了私人投资增长,持续时间约10个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邱华炳  苏宁华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由于国债增长过于迅猛,使人们担心政府财政特别是中央政府财政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本文想从政府的债务风险着手,研究国债投资以后如何进行国债资金的回收用于归还债务,解决中央政府将来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宇澄  张莉  郑新业  
中央投资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中央投资看作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准财政政策",就其带动地方投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中央投资可以带动地方政府配套投资、提升基础设施质量,从而增加地方投资;但同时,其中的央企投资也会通过价格抑制渠道对地方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中央投资对地方投资的带动作用为负;从行业角度看,公共物品属性越强的行业,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越强;竞争性越强的行业,中央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就区域差异而言,中央投资在东部地区主要体现挤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则主要体现挤出效果。从经济周期角度看,危机期间作为反衰退政策的中央投资发挥的带动作用会比一般时期显著增强。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中央投资工具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淑丹  
我国政府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决定了其在新常态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力和可持续性。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投资的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对政府投资进行历史模拟、预测和反历史模拟,并以持续的地方政府投资为例,分析政府投资的有效性、投资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对通货膨胀和就业的影响。进而从理论和实证上检验政府投资的效力,并为政府投资结构调整提供现实依据。结论表明:政府投资短期内显著拉动经济增长、提高通货膨胀率,但对就业和居民消费的作用有限;早期政府投资在医疗、教育和自主创新上投入较少,创新性行业拉动不足,其结构并不合理;新常态下的政府投资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有效优化投资结构;政府投资存在闲置资金进入虚拟经济的现象,具有导致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