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4)
- 2023(11381)
- 2022(9851)
- 2021(9366)
- 2020(7833)
- 2019(17961)
- 2018(18172)
- 2017(34417)
- 2016(19155)
- 2015(21665)
- 2014(21780)
- 2013(21192)
- 2012(19487)
- 2011(17298)
- 2010(17085)
- 2009(15430)
- 2008(14774)
- 2007(12793)
- 2006(11038)
- 2005(9374)
- 学科
- 济(68782)
- 经济(68691)
- 管理(54298)
- 业(49299)
- 企(41741)
- 企业(41741)
- 方法(32298)
- 数学(27418)
- 数学方法(27082)
- 农(18767)
- 学(18744)
- 中国(18356)
- 财(17862)
- 业经(15837)
- 地方(14529)
- 制(13703)
- 理论(13647)
- 农业(12306)
- 和(12158)
- 技术(11666)
- 贸(11491)
- 贸易(11484)
- 务(11386)
- 财务(11315)
- 财务管理(11293)
- 环境(11248)
- 教育(11120)
- 易(11118)
- 银(10738)
- 企业财务(10698)
- 机构
- 大学(265854)
- 学院(264223)
- 管理(105047)
- 济(95503)
- 经济(93144)
- 理学(91653)
- 理学院(90545)
- 研究(88806)
- 管理学(88805)
- 管理学院(88348)
- 中国(64033)
- 科学(59615)
- 京(57398)
- 农(48124)
- 所(45620)
- 业大(44182)
- 财(43821)
- 研究所(42037)
- 中心(39610)
- 江(38137)
- 农业(38069)
- 北京(35902)
- 范(35656)
- 师范(35211)
- 财经(35210)
- 院(32677)
- 经(32009)
- 州(31136)
- 技术(30982)
- 师范大学(28350)
- 基金
- 项目(188884)
- 科学(147341)
- 研究(135737)
- 基金(135697)
- 家(119568)
- 国家(118553)
- 科学基金(101049)
- 社会(81856)
- 社会科(77287)
- 社会科学(77266)
- 省(75323)
- 基金项目(72982)
- 自然(68384)
- 自然科(66772)
- 自然科学(66757)
- 自然科学基金(65521)
- 划(63568)
- 教育(62390)
- 编号(55892)
- 资助(55189)
- 成果(45394)
- 重点(42141)
- 部(40323)
- 发(39617)
- 创(39479)
- 课题(38899)
- 创新(36718)
- 科研(36639)
- 计划(35536)
- 项目编号(34763)
- 期刊
- 济(103487)
- 经济(103487)
- 研究(74716)
- 中国(51131)
- 学报(48787)
- 农(43733)
- 科学(42895)
- 管理(37710)
- 大学(35805)
- 学学(33752)
- 教育(32849)
- 财(32628)
- 农业(30581)
- 技术(22733)
- 融(19202)
- 金融(19202)
- 业经(17946)
- 财经(16174)
- 经济研究(16052)
- 图书(15555)
- 业(15015)
- 科技(14354)
- 经(13610)
- 业大(13543)
- 版(13407)
- 理论(13212)
- 问题(13179)
- 实践(12382)
- 践(12382)
- 技术经济(11870)
共检索到377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帅 曾鑫年 马莉敏 茹慧坤
【目的】阐明表鱼藤酮对映体(-)-5′α-表鱼藤酮与(+)-5′β-表鱼藤酮的杀虫作用与机理。【方法】以3龄家蚕幼虫为试虫,比较药剂处理24、72h后中毒症状,及对线粒体呼吸酶复合体Ⅰ、Na+,K+-ATP酶、琥珀酸脱氢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差异。【结果】表鱼藤酮对映体处理后的3龄家蚕幼虫中毒症状明显不同;对线粒体呼吸酶复合体Ⅰ都有抑制活性,5′α-表鱼藤酮、5′β-表鱼藤酮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7.81、54.14mg·L-1;对家蚕头部Na+,K+-ATP酶都有抑制作用;5′β-表鱼藤酮对中肠Na+,K+-ATP酶表现为抑制作用,5′α-表鱼藤酮表现为激活作用;对琥珀酸脱氢酶5′α-表鱼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游 张宁 黄其亮 张志祥
建立了甘蓝上鱼藤酮残留的简便检测方法,并对其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中鱼藤酮经乙腈提取,柱层析法净化,UVD-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浓度为0.02~0.5 mg/kg的添加范围内,鱼藤酮在甘蓝上的平均回收率为89.68%~98.20%,相对标准偏差为3.13%~6.45%。甘蓝中鱼藤酮的消解趋势符合方程Ct=C0e-kt,消解半衰期为1.21~1.68 d,属易降解农药。
关键词:
鱼藤酮 甘蓝 检测方法 消解动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兆农 姬志勤 董雪娟 李智文 兰琪 吴文君
在杀虫剂中加入氮酮,通过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室内生测结果表明,以粘虫为试虫,氮酮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对有机磷类杀虫剂丙溴磷、甲基对硫磷、毒死蜱无增效作用,对敌百虫具有明显拮抗作用;以麦蚜为试虫,氮酮对吡虫啉无增效作用,对啶虫脒增效作用明显;以棉蚜为试虫,氮酮对吡虫啉和啶虫脒都有增效作用。防治棉蚜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使用质量浓度为10,16.7,25mg/L的2.5%高渗吡虫啉乳油与使用质量浓度为33.3mg/L的5%吡虫啉乳油防效相当,结合室内生测结果,初步认为加入氮酮对2.5%高渗吡虫啉乳油有明显增效作用。
关键词:
氮酮 杀虫剂 增效作用 粘虫 蚜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继光 周利娟 徐汉虹 杨晓云
在不同压力(22 MPa2、4 MPa2、6 MPa2、8 MPa)和不同温度(30℃、45℃、60℃)条件下,用CO2超临界流体对非洲山毛豆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提取物中鱼藤酮的含量最高是在30℃和24 MPa的条件下为7.41%;每克干粉中提取出来的鱼藤酮质量最高的是在60℃和22 MPa的条件下,为4.49 mg。加入夹带剂后,提取物中鱼藤酮含量和每克干粉中提取出来的鱼藤酮质量最高的均在60℃和22 MPa时,加入10%(V/M)乙酸乙酯作夹带剂,结果分别为7.96%和5.99 mg。
关键词:
CO2超临界流体 非洲山毛豆 鱼藤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霞 黄丹慜 苟志辉 田蜜
三叶鱼藤伴生红树林植物,严重威胁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了变废为宝,挖掘三叶鱼藤中活性物质鱼藤酮,采用渗漉法浸提,选择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2个因素,进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鱼藤酮,利用液相色谱检验鱼藤酮含量.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84%,提取时间为4.1 d时,鱼藤酮含量为1.97%,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2.48%.因此鱼藤酮的优化模型可行.
关键词:
三叶鱼藤 鱼藤酮 优化 响应面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兆农 姬志勤 祁志军 师宝君 吴文君
以粘虫为试虫,采用载毒叶碟法,根据不同症状指标研究了苦皮藤素 和 的互作毒力。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与 混用(体积比)比例在3∶1~1∶3时,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毒杀作用具有增效作用,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麻醉作用无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研究在症状学指标上有显著差异的杀虫剂间的相互作用时,应用"互作比值"的概念。
关键词:
植物杀虫剂 苦皮藤素 互作比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琰 冯俊涛 王永宏 郭小虎 祁新帅 张兴
【目的】建立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体系,为雷公藤通过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奠定基础。【方法】以雷公藤枝条扦插苗的根、幼茎、叶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激素、外植体类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检测了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结果】MS培养基有利于雷公藤愈伤组织的诱导;雷公藤的根、茎、叶3种外植体均可用来诱导愈伤组织;供试激素中,2,4-D的诱导效果较NAA好,KT的效果优于6-BA,低质量浓度的KT与2,4-D组合能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根、茎、叶3种愈伤组织提取物对粘虫幼虫均有明显的拒食活性,对粘虫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8 h拒食中质量浓度(AFC50)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都强 冯俊涛 胡瓒 祝木金 张兴
提取、分离了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根皮中总生物碱 ,并对其杀虫活性和作用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 5龄菜青虫有很强的麻醉、拒食和毒杀作用 ;拒食中浓度AFC5 0 为 2 75 .5 3m g/L,毒杀中浓度 L C5 0 为 77.86 m g/L,麻醉中量 ND5 0 为 2 .2 9μg/g;雷公藤总生物碱无触杀和熏蒸作用。试虫中毒症状主要为幼虫表皮出现黑斑 ,形成黑斑部分不能脱去旧表皮 ,最终死亡
关键词:
雷公藤 总生物碱 杀虫作用 菜青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兰琪 姬志勤 顾爱国 师宝君 吴文君
对杀虫植物苦皮藤植株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苦皮藤根中和侧枝中分别分离得到24株和15株内生真菌,其中表皮层10株,韧皮部27株,木质部2株。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杀虫和杀菌活性测定。以生物活性追踪为指导,对杀虫和杀菌成分分别进行了制备薄层分离和柱层析分离。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只有1B菌株菌丝体的丙酮粗提物对3龄粘虫有毒杀作用,在500μg/mL浓度处理下,24h后的死亡率为85.3%;在500μg/mL浓度处理下,1L,2B和5J3个菌株的发酵液和菌丝体粗提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菌丝生长活性;其菌丝体粗...
关键词:
苦皮藤 内生真菌 活性成分 杀虫植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继光 徐汉虹 周利娟 杨晓云 张庭英
用索氏提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从菲律宾和坦桑尼亚引种的非洲山毛豆紫花和白花品种叶片中的鱼藤酮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非洲山毛豆中鱼藤酮的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紫花品种叶片干粉中鱼藤酮含量在8月份和11月份最高,为0.46%;5月份最低,为0.14%。白花品种叶片干粉中鱼藤酮含量在10月份最高,为0.31%;6月份的含量很低,只有0.08%,而在4月份和5月份,白花品种叶片提取物中检测不到鱼藤酮。另外,比较了不同地区种植的非洲山毛豆品种中的鱼藤酮含量。
关键词:
非洲山毛豆 鱼藤酮 含量 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兴 冯俊涛 陈安良 马志卿
概述了杀虫植物砂地柏 (Sabina vulgaris Ant.)中杀虫活性物质的化学特性、活性强度、作用方式、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及进展。通过对砂地柏杀虫作用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为其开发和实际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有志 徐汉虹
【目的】研究湘西黑藤的杀虫活性及其有效成分。【方法】通过叶片浸渍法和叶碟法测定了该植物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和拒食活性,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该植物仅根有杀虫活性,根甲醇提取物对桃蚜无翅蚜成虫、3龄菜青虫、白纹伊蚊4龄幼虫、玉米螟3龄幼虫、黄曲条跳甲成虫、棉蚜无翅蚜成虫和甘薯天蛾3龄幼虫都有毒杀效果,其24h的LC50值分别是30.9mg·L-1、38.4mg·L-1、135.4mg·L-1、161.7mg·L-1、180.3mg·L-1、212.9mg·L-1和244.5mg·L-1。首次从该植...
关键词:
湘西黑藤 杀虫活性 鱼藤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有志 丁卫东 黄小清 周志成 刘仲华 高必达
为探明湘西黑藤精油对白纹伊蚊的卵和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菜粉蝶3龄幼虫、斜纹夜蛾3龄幼虫、棉蚜和烟蚜无翅成蚜的杀虫活性,通过浸渍法、夹毒叶碟法、点滴法和玻片载蚜法测定了该精油对上述昆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湘西黑藤精油对白纹伊蚊的卵没有毒杀活性,但对其初孵幼虫和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24h的LC50值分别是11.3mg/L和38.5mg/L;在质量浓度为500mg/L时,精油虽然对3种供试鳞翅目幼虫没有触杀和胃毒活性,但有较弱的拒食活性,24h的拒食率分别是38.6%,17.1%和6.7%;对棉蚜和桃蚜的毒杀活性也较差,24h的LC50值分别是213.1mg/L和235.1mg/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玉东 徐汉虹 鲁冬林 陆慧 冯敏英
【目的】非洲山毛豆(Tephrosia vogelii Hook)植株原始品种鱼藤酮含量较低,其种子经航天搭载返回地面育苗后,筛选出高鱼藤酮含量的非洲山毛豆植株。【方法】筛选后的非洲山毛豆种子经卫星搭载于太空航行15天,返回地面后种植。利用HPLC和HPLC-MS对150株非洲山毛豆叶片干粉中的鱼藤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叶片干粉中鱼藤酮含量高于2.00%的非洲山毛豆种质2株,含量在1.00%—2.00%的种质8株。在参试的非洲山毛豆种质资源中,原始品种的鱼藤酮含量仅0.4614%,21号植株的鱼藤酮含量最高,达2.3172%,比原始品种含量提高了4.02倍。【结论】航天搭载可以使非洲山毛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玉奇 刘敏艳 胡冠芳 牛树君
本文采用虫体浸渍法和夹毒叶碟法等室内生测方法研究了皂角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及其对粘虫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皂角85%乙醇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五龄幼虫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在76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为70%;对菜粉蝶(Pieris rapae)三龄幼虫具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在380 g/L浓度下的拒食率高达100%;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在3.8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为33.4%。皂角85%乙醇提取物对粘虫的作用方式表现为很强的触杀作用、较强的拒食(拒食率为67.38%)和胃毒作用(校正死亡率为42.87...
关键词:
皂角 提取物 杀虫活性 粘虫 作用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