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1)
2023(9631)
2022(8578)
2021(8246)
2020(6926)
2019(16132)
2018(16264)
2017(31366)
2016(17307)
2015(19388)
2014(19310)
2013(19163)
2012(17394)
2011(15492)
2010(15231)
2009(13628)
2008(13237)
2007(11437)
2006(9747)
2005(8269)
作者
(49351)
(40719)
(40448)
(38472)
(25970)
(19461)
(18392)
(16140)
(15469)
(14428)
(14005)
(13431)
(12855)
(12747)
(12541)
(12420)
(12415)
(12218)
(11559)
(11494)
(10234)
(9813)
(9669)
(9221)
(9107)
(9093)
(8976)
(8911)
(8176)
(8131)
学科
(63940)
经济(63865)
管理(48170)
(44826)
(37941)
企业(37941)
方法(32042)
数学(27466)
数学方法(27139)
中国(16615)
(16361)
(16199)
(16032)
业经(14182)
地方(13327)
理论(11957)
(11370)
(11040)
贸易(11033)
农业(11011)
环境(10732)
(10693)
(10468)
财务(10411)
技术(10409)
(10404)
财务管理(10391)
教育(10027)
企业财务(9859)
(9397)
机构
大学(237808)
学院(234680)
管理(96111)
(87145)
经济(85105)
理学(84198)
理学院(83217)
管理学(81700)
管理学院(81289)
研究(76926)
中国(55184)
科学(50992)
(50961)
(39025)
(38526)
(38258)
业大(37457)
研究所(35516)
中心(34597)
(32746)
北京(32170)
(31888)
财经(31756)
师范(31565)
农业(30101)
(28935)
(28171)
(26883)
师范大学(25669)
技术(25604)
基金
项目(168882)
科学(132363)
研究(122541)
基金(122338)
(106798)
国家(105927)
科学基金(91081)
社会(74469)
社会科(70461)
社会科学(70441)
(66233)
基金项目(66128)
自然(61309)
自然科(59849)
自然科学(59837)
自然科学基金(58735)
(56206)
教育(56119)
编号(50412)
资助(49770)
成果(40592)
重点(37421)
(36607)
(35385)
(35246)
课题(34184)
科研(32811)
创新(32772)
项目编号(31642)
大学(31581)
期刊
(91798)
经济(91798)
研究(67091)
中国(42467)
学报(40423)
科学(36337)
管理(34275)
(34273)
大学(30008)
(28738)
教育(28228)
学学(27985)
农业(24274)
技术(19917)
(16409)
金融(16409)
业经(15202)
图书(14958)
财经(14510)
经济研究(14053)
理论(12538)
科技(12445)
(12161)
(12125)
问题(11965)
实践(11830)
(11830)
情报(11049)
(11028)
技术经济(10923)
共检索到330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欢伟  许彦蕤  
表面和谐(superficial harmony)是指个体在面对冲突时维持人际和谐的一种动机。与三种和谐因子(增加和谐、避免分裂、视和谐为阻碍)中的避免分裂相对应。表面和谐在本土文化背景下表现尤为突出,在这一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为了避免自身利益损失而回避冲突,与中庸思维、表层扮演以及人际宽恕等概念存在区别。现有研究已经证实:表面和谐这一动机会通过个体效能感、心理预期等心理机制对员工的建言与沉默行为产生影响,或作为宽恕背后的重要动机对个体组织公民行为等结果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表面和谐对其他结果变量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表面和谐与自我损耗的关系以及在团队或组织层面的作用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欢伟  许彦蕤  
表面和谐(superficial harmony)是指个体在面对冲突时维持人际和谐的一种动机。与三种和谐因子(增加和谐、避免分裂、视和谐为阻碍)中的避免分裂相对应。表面和谐在本土文化背景下表现尤为突出,在这一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为了避免自身利益损失而回避冲突,与中庸思维、表层扮演以及人际宽恕等概念存在区别。现有研究已经证实:表面和谐这一动机会通过个体效能感、心理预期等心理机制对员工的建言与沉默行为产生影响,或作为宽恕背后的重要动机对个体组织公民行为等结果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表面和谐对其他结果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萍  
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入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对国内外心理资本的内涵、结构维度、测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心理资本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春虎  陈浩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企业的不断成长,迫切需要能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本土化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以中国文化的"和谐"哲学思想为主导来开展中国组织管理问题研究,尝试构建中国式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借鉴组织气氛概念,将中国文化"和谐"概念与组织气氛概念相融合,基于中国组织管理的现实需要,本文提出了"组织和谐气氛"的概念;首先采用访谈法对50名管理者与员工进行了调查,归纳性分析表明组织和谐气氛包括八个维度;其次,选取378个样本对组织和谐气氛的结构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组织和谐气氛概念是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伟阳  罗仕文  
学习敏锐度指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并将其所学运用于新的陌生性环境的意愿和能力,其提出目的在于测评组织内领导型人才的发展潜能,为当今处于动态复杂商业环境下的组织鉴别未来的领导者提供借鉴。现有实证研究已表明学习敏锐度对领导潜能辨识及晋升后绩效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实践派多认为其亦可作为领导力开发的理论与工具基础。由于学习敏锐度概念的提出具有浓重的应用管理背景,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并未对其有全面的一致认识,并伴有深刻的理论争论。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明确学习敏锐度的概念边界、属性、有效的研究用测量工具及作用机制等方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伟阳  罗仕文  
学习敏锐度指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并将其所学运用于新的陌生性环境的意愿和能力,其提出目的在于测评组织内领导型人才的发展潜能,为当今处于动态复杂商业环境下的组织鉴别未来的领导者提供借鉴。现有实证研究已表明学习敏锐度对领导潜能辨识及晋升后绩效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实践派多认为其亦可作为领导力开发的理论与工具基础。由于学习敏锐度概念的提出具有浓重的应用管理背景,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并未对其有全面的一致认识,并伴有深刻的理论争论。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明确学习敏锐度的概念边界、属性、有效的研究用测量工具及作用机制等方面。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高艺平   王浩   李新宇   高亮  
基于深度智能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研究在制造业中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深度智能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在现代工业质检中的重要性,对现有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深度智能视觉以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为技术基础,为不同工业场景提供高精高效的表面缺陷检测算法。本文从检测细粒度的角度将表面缺陷检测分为表面缺陷分类、定位、分割检测3个部分,并分别对分类、定位、分割方法进行系统综述,梳理现有表面缺陷检测研究的问题和思路。分类检测针对数据和缺陷图形特征问题进行研究,因其基础性和易拓展性于不同工业场景的应用呈现分散发展;定位检测以模型框架、矩形框检测和标注成本为主要问题,表现出追求轻量化和特征融合机制的研究趋势;分割检测更关注图像细节特征。通过研究分类、定位、分割的多任务模型框架以探索分类、分割检测之间的互补性。最后总结目前表面缺陷检测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珍环  李猷  彭建  
快速城市化导致的生态环境变化是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城市化的水环境效应则是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城市化过程对水环境效应的影响机制,总结和归纳城市不透水表面的水环境效应研究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方法,指出当前城市化过程的水环境效应研究所面临的诸多难点,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研究认为,城市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不透水表面的不断增加,以不透水表面指数(ISA)为表征的地表覆被参数日益受到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视,成为城市化过程水环境效应研究的热点指标。不透水表面对水文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短时间内增大降雨的径流量,长时间内增加洪水频率和径流总量。同时,不透水表面对水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水体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依靠城市水文水质监测及模型模拟,对水环境效应的影响机制方面尚缺乏对非点源污染负荷影响机制的深入研究,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构建适用于城市地区的水文水质模型。可以预见,不透水表面指数将会是城市化过程水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参数,并将推动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环境效应研究向参数简单化与精确化方向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珍环  王仰麟  彭建  
不透水表面是城市中一种人工地表特征,隔离地表水下渗到土壤,割断了城市地表与地下水文联系,主要由城市中的道路、停车场、广场及屋顶等建筑物组成。不透水表面影响城市的地表径流、水文循环、水体质量、局部气候、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要素,是监测城市生态系统及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许多生态环境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本文归纳了不透水表面提取技术及其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从遥感提取技术方面看,亚像元分解等新的运算方法提取中尺度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不透水表面,将是未来遥感技术应用到城市自然资源环境研究的趋势。在数据源方面,中分辨率(10~100m)与高分辨率(0.3~5m)遥感数据为不透水表面指数在大范围、多时段的获取提供了可靠基础。在不透水表面指数应用方面,城市地表覆被监测与模拟可以为城市未来发展及规划管理提供基础。鉴于不透水表面决定了城市地区的地表水文循环、非点源污染、能量分布、植被变化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要素,因此搭起深入理解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的桥梁,是研究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的最佳切入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向章敏  周淑平  耿召良  
烟叶表面化学成分对烟叶生长及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为研究烟叶表面化学成分的组成及特征,综述了烟叶表面双萜类、糖酯、表面蜡、挥发物及其他微量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进展,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一晓  陈春花  陈鸿志  
在中国社会讲人情、重面子、强调和谐的文化背景下,管理者如何通过识别员工的价值取向,从而采取有效的领导行为以减少其沉默行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冲突回避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关爱下属领导行为与表面和谐价值观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1)领导者的关爱下属行为负向影响员工的默许沉默和漠视沉默;(2)员工注重表面和谐的价值观对于员工的防御沉默和漠视沉默具有正向影响;(3)员工有关建言情境的心理安全感知对员工默许沉默、防御沉默和漠视沉默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4)员工的心理安全感知完全中介了关爱下属领导行为对于员工默许沉默的负向影响、部分中介了关爱下属领导行为对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子轩   王方邑   杨锐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水平是自然保护地选址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代表性概念的定义、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性梳理。本研究综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概念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代表性概念在已有研究中包括定性与定量两个维度的含义。定性层面是指在自然保护地内的保护对象兼具典型性、独特性与综合性特征,且在该范围内能够保障和支持保护对象持续存在并发挥其生态功能;定量层面是指代表性所达到的水平。已有研究中,代表性水平大多通过保护对象的类型数量体现,较少考虑维持保护对象长期存在所需的自然过程、功能或结构是否充分。建议未来开展研究与实践应首先明确概念内涵,并构建对应的评估标准与框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子轩   王方邑   杨锐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水平是自然保护地选址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代表性概念的定义、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性梳理。本研究综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概念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代表性概念在已有研究中包括定性与定量两个维度的含义。定性层面是指在自然保护地内的保护对象兼具典型性、独特性与综合性特征,且在该范围内能够保障和支持保护对象持续存在并发挥其生态功能;定量层面是指代表性所达到的水平。已有研究中,代表性水平大多通过保护对象的类型数量体现,较少考虑维持保护对象长期存在所需的自然过程、功能或结构是否充分。建议未来开展研究与实践应首先明确概念内涵,并构建对应的评估标准与框架。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淼  孙红蕾  郑建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6年12月25日公布,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保障法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持续升温。回顾近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发展脉络,本文从公共数字文化概念解析范围三个基本问题入手,深入挖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与社会数字文化治理两大研究视角,总结概括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研究的总体发展,归纳其研究特点,并预测未来研究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军泽  王帅  赵文武  刘焱序  傅伯杰  
"地球界限(Planetary Boundaries)"是指用于界定"安全运行空间(safe operating space)"的边界值,是Johan Rockstr?m等近年来提出的旨在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框架。该框架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方面质疑者对这一概念框架的科学意义以及评估方法提出批评;另一方面支持者则对其评估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尺度进行了完善和扩展,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了促进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了解和应用,论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地球界限"的概念内涵,并将其与中国学者所熟知的环境承载力等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随后总结了该概念框架的争议观点,同时也对其近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述;最后结合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地球界限"概念框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包括①进一步了解不同地球系统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完善"地球界限"的指标评估体系;②明确"地球界限"与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人类福祉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③结合"地球界限"的评估结果,加强变革式环境治理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