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53)
- 2023(20717)
- 2022(17415)
- 2021(16080)
- 2020(13615)
- 2019(30875)
- 2018(30663)
- 2017(58974)
- 2016(32122)
- 2015(36019)
- 2014(35667)
- 2013(35000)
- 2012(31958)
- 2011(28790)
- 2010(29228)
- 2009(27762)
- 2008(27290)
- 2007(24394)
- 2006(21820)
- 2005(20020)
- 学科
- 济(145721)
- 经济(145533)
- 业(107490)
- 管理(105869)
- 企(96012)
- 企业(96012)
- 方法(59564)
- 数学(48541)
- 数学方法(47764)
- 财(39527)
- 业经(38754)
- 农(37625)
- 中国(34531)
- 制(29442)
- 学(28872)
- 地方(28459)
- 务(26721)
- 财务(26632)
- 财务管理(26593)
- 理论(26113)
- 农业(25891)
- 企业财务(25221)
- 和(23299)
- 技术(22923)
- 贸(22389)
- 贸易(22373)
- 体(21723)
- 易(21665)
- 银(21362)
- 银行(21315)
- 机构
- 学院(462724)
- 大学(460080)
- 济(190149)
- 经济(186163)
- 管理(180465)
- 理学(154851)
- 研究(153269)
- 理学院(153158)
- 管理学(150345)
- 管理学院(149500)
- 中国(117415)
- 京(97987)
- 科学(93329)
- 财(91250)
- 所(77492)
- 农(74086)
- 财经(71628)
- 江(70199)
- 研究所(69795)
- 中心(68462)
- 业大(66299)
- 经(64795)
- 北京(61930)
- 范(58850)
- 师范(58310)
- 经济学(57881)
- 农业(57830)
- 州(55849)
- 院(55452)
- 财经大学(52772)
- 基金
- 项目(302331)
- 科学(238903)
- 研究(222037)
- 基金(219705)
- 家(190396)
- 国家(188774)
- 科学基金(163429)
- 社会(140938)
- 社会科(133557)
- 社会科学(133520)
- 省(118901)
- 基金项目(114895)
- 自然(105675)
- 自然科(103228)
- 自然科学(103207)
- 教育(102450)
- 自然科学基金(101337)
- 划(98815)
- 资助(90885)
- 编号(90431)
- 成果(73790)
- 重点(67621)
- 部(66052)
- 发(64195)
- 创(64147)
- 课题(62744)
- 创新(59407)
- 国家社会(57847)
- 科研(57247)
- 教育部(57114)
- 期刊
- 济(221482)
- 经济(221482)
- 研究(140238)
- 中国(90524)
- 财(74006)
- 管理(73206)
- 学报(70078)
- 农(68959)
- 科学(65562)
- 大学(53809)
- 学学(50981)
- 教育(50614)
- 农业(46974)
- 技术(42721)
- 融(42382)
- 金融(42382)
- 财经(36519)
- 业经(35893)
- 经济研究(35551)
- 经(31469)
- 问题(27742)
- 业(26280)
- 技术经济(24909)
- 统计(21959)
- 现代(21777)
- 版(21350)
- 商业(20990)
- 理论(20872)
- 科技(20860)
- 贸(20446)
共检索到698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伟 刘婉
制造企业互联网转型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基于价值链攀升的转型升级不同,互联网转型具有融合性、跨越性和强烈的环境依赖性等特征。引入表观遗传经济动态理论,将制造企业互联网转型视为环境诱导下企业通过引入外部知识和技能产生快速变异,进而遗传的过程。进一步,基于生物学隐喻和组织理论逻辑,构建稳态更新、组合更新和标记更新3种理论模式并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有助于弥补制造企业互联网转型模式及机制研究的不足,推动表观遗传经济动态理论发展,对制造企业转型实践具有借鉴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孟原
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技术,基于自身特点、外部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转型模式,从而改变自身微笑曲线,实现成功转型。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资源配置与集成方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方向,也带来了新机遇。本文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研究,结合微笑曲线,总结出制造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的几种主要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艾志红
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21家嵌入外部创新生态系统的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组态视角选取“技术—组织—环境”层面的6个因素,探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IT基础设施建设、IT业务拓展能力、IT前瞻性能力、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制度逻辑差异均不构成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第二,存在利用式学习为主导的外部环境驱动型、组织双元学习为主导的能力驱动型、能力—组织学习—外部环境内外驱动型三条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低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有两条,且与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第三,利用式学习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在高数字化转型的三条组态路径中,说明利用式学习对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琳琳 夏宜君 黄洁 刘玫燚 王雪红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工业互联网与不同行业的知识、经验、需求相融合持续创新,形成了一批聚焦行业特点、解决企业痛点、价值成效显著的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邢纪红 王翔
当前,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进行渗透和融合,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商业逻辑带来根本性影响,引发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首先将第一代互联网与第二代互联网进行对比分析,从功能、结构和文化三个层面归纳总结"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特征。然后,全面剖析"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的多重影响,提出"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最后,基于理论梳理和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种主要路径——产出智能化、活动网络化、打造智能O2O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佐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邢纪红 王翔
当前,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进行渗透和融合,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商业逻辑带来根本性影响,引发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首先将第一代互联网与第二代互联网进行对比分析,从功能、结构和文化三个层面归纳总结"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特征。然后,全面剖析"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的多重影响,提出"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最后,基于理论梳理和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种主要路径——产出智能化、活动网络化、打造智能O2O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佐证。本文对推动"互联网+"行动和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泽稼 许正良 胡杨
文章在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互联网营销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从互联网营销的两大应用平台——自建网站和外部网站出发,针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特点,阐述了适合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并提出了每种模式科学规范的运作流程,以此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选择和应用上提供借鉴。
关键词:
汽车制造企业 互联网营销 模式 运作流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安家骥 狄鹤 刘国亮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关注重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催生以需求为中心的商业理念、模式和业态,但同时需要更为高效的创新、研发流程和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从组织变革视角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产业布局的战略性变革、研发部门的结构型变革、生产销售的流程主导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等路径来实现。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战略端,应搭建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生态协同平台;在结构端,要培育行业创新生态,强化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财税保障;在流程端,要大力推广以数字驱动的柔性生产新模式;在人才端,要一体推进研究导向型与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远 王爱强
为了研究影响企业创新研发的前因要素,提升电子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提出影响电子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多因素组态模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沪深A股的165家电子制造企业进行组态路径分析。研究表明:创新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单个因素并不构成影响电子制造业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导致电子制造业企业高创新绩效的路径有四条,可归纳为“机会利用能力—非竞争地位主导型”和“数字技术应用—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两条;导致电子制造业企业低创新绩效的路径有三条,可归纳为“企业竞争地位—非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和“环境不确定性—非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两条。本文的研究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引致企业高创新绩效与低创新绩效形成的复杂成因,以期为处于不同竞争地位的企业创新研发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国
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增值过程,企业客户不仅包括最终消费者,还包括上中下游企业等供应链节点环节,因而企业服务化转型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一种是面向生产企业,以流程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根据这一导向,提出以制造服务为核心的自营性服务、协作性服务、生产性服务的概念,分析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布和产品服务系统的服务化转型模式,探讨了服务化转型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企业类型-转型模式-服务类型-产品服务系统"组成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体系结构。认为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丽娜 张超 朱卫东
研究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内在机理,对促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化转型,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价值共创与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变革为研究对象,从战略、价值链、组织结构和核算制度视角研究如何通过价值共创行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研究发现: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业服务化关键在于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核心在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目标是构建制造业的服务生态系统,而制造业企业成为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多主体、多资源或多因素的优化配置。海尔经验来源于中国本土实践,可在其他制造业企业中进行推广,以期促进服务化或互联网转型进程,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广新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业突破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规划,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德国则全面布局"工业4.0",毫无疑问,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已日渐成为全球共识。对我国的制造业而言,应顺应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企业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 转型 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宏磊
传统制造企业进行互联网战略转型已是重要发展趋势,系统、全面探索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路径具有重要而现实意义。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不仅是国家经济转型的需要和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需要,也是科技融合发展的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应从产品模式转型、生产模式转型、商业模式转型、营销模式转型和管理模式转型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传统制造企业 互联网战略转型 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林 陆亮亮
“互联网+”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智能化战略成为制造企业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重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以美国GE、德国Siemens、日本Toyota与中国Haier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复杂系统理论进行多案例分析,构建“资源要素-核心能力-系统创新”智能化战略转型综合模型,明确不同国家制造企业因资源、能力和系统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模式,在转型出发点、落脚点以及目标、路径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区别。结论不仅从微观动态层面为理解制造企业智能化战略转型提供了基本信息,也有利于从系统论角度构建制造企业智能化战略转型发展框架,对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洁 宋梦莹 李彩霞
"互联网+"背景下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实施,可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有效融合。通过对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结构的分析,指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具有传导效应、价值增值效应、可控效应和优化效应,这些效应对先进制造业发展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博弈分析,得出该模式下先进制造业企业愿意积极开展融资活动,而金融机构对实施信贷活动的意愿也更为强烈,有助于供应链金融实现整体稳定、价值增值和风险可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