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0)
- 2023(13905)
- 2022(11547)
- 2021(10365)
- 2020(8421)
- 2019(18848)
- 2018(18397)
- 2017(33486)
- 2016(18851)
- 2015(20898)
- 2014(20582)
- 2013(20066)
- 2012(19023)
- 2011(17254)
- 2010(17490)
- 2009(15781)
- 2008(15481)
- 2007(13985)
- 2006(12574)
- 2005(11456)
- 学科
- 济(76414)
- 经济(76322)
- 管理(50157)
- 业(47739)
- 企(36216)
- 企业(36216)
- 方法(26352)
- 中国(25040)
- 农(23749)
- 数学(22553)
- 数学方法(22299)
- 地方(21921)
- 学(19486)
- 业经(18489)
- 财(17657)
- 农业(16255)
- 制(15593)
- 贸(14559)
- 贸易(14546)
- 银(14199)
- 银行(14125)
- 易(14034)
- 融(13970)
- 金融(13963)
- 行(13664)
- 环境(13212)
- 技术(12667)
- 发(12546)
- 地方经济(12015)
- 体(11631)
- 机构
- 学院(268280)
- 大学(266648)
- 济(105320)
- 研究(104730)
- 经济(103051)
- 管理(93300)
- 理学(79389)
- 理学院(78306)
- 中国(77523)
- 管理学(76658)
- 管理学院(76204)
- 科学(69570)
- 农(63159)
- 京(59101)
- 所(56866)
- 研究所(52030)
- 农业(50126)
- 业大(48734)
- 财(47681)
- 中心(46269)
- 江(43299)
- 院(38429)
- 北京(37425)
- 财经(36780)
- 范(36393)
- 省(36123)
- 师范(35732)
- 州(33915)
- 经(33372)
- 技术(33159)
- 基金
- 项目(182985)
- 科学(141548)
- 基金(129755)
- 研究(125554)
- 家(118741)
- 国家(117722)
- 科学基金(97305)
- 社会(77834)
- 省(74517)
- 社会科(73612)
- 社会科学(73594)
- 基金项目(68234)
- 自然(65253)
- 自然科(63713)
- 自然科学(63691)
- 划(63512)
- 自然科学基金(62543)
- 教育(57042)
- 资助(52260)
- 编号(48901)
- 发(45120)
- 重点(42734)
- 成果(39432)
- 创(38508)
- 部(38112)
- 计划(37573)
- 课题(36778)
- 创新(36100)
- 科研(35754)
- 发展(34428)
- 期刊
- 济(122587)
- 经济(122587)
- 研究(79064)
- 中国(63700)
- 农(58393)
- 学报(57138)
- 科学(48423)
- 大学(41259)
- 农业(39499)
- 学学(39313)
- 财(35842)
- 管理(35762)
- 教育(32942)
- 融(26446)
- 金融(26446)
- 技术(22236)
- 业经(21912)
- 业(21174)
- 经济研究(20295)
- 财经(18034)
- 业大(16228)
- 问题(15901)
- 经(15617)
- 版(15366)
- 科技(14671)
- 农业大学(13595)
- 贸(12392)
- 商业(12306)
- 技术经济(12164)
- 世界(12150)
共检索到419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滨 李美玲 夏国良 吕忠显 郭勇 谢辉蓉
表皮生长因子 (EGF)是参与卵巢功能调节的一个重要肽类因子。关于 EGF对小鼠胚胎期卵巢卵泡发育和类固醇激素发生的作用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单个卵巢的总卵泡数、生长卵泡数和 5个最大卵母细胞的平均直径为卵泡发育优劣的衡量指标 ,利用我们早期研究建立的无血清培养体系研究了 EGF对胎鼠卵巢卵泡发育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的作用。结果发现 :1EGF处理组胎鼠卵巢总卵泡数、生长卵泡数和卵巢内 5个最大卵母细胞平均直径从培养第 7天起即显著高于 ITS对照组直至培养结束 ;2 EGF在培养后期显著促进胎鼠卵巢分泌睾酮 ,但对雌二醇的基础分泌无影响 ;3EGF处理组胎鼠卵巢在培养过程的后期引起贴壁的卵巢边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倪娜 柳学周 徐永江 赵明 曲建忠
采用组织学方法、形态测量法、放射免疫法(RI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条斑星鲽雌性亲鱼卵巢发育成熟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条斑星鲽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卵母细胞按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依据其形态特征可划分为相应的6个时期。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发生变化,表现出与性腺发育协同一致的变化规律。统计分析表明,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GSI和HSI值与CF值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SI值的变化与水温调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亲鱼血浆中雌二醇(E2)在6月份开始升高,9月份达到年周期中的第1个小高峰,翌年2月...
关键词:
条斑星鲽 卵巢发育 组织学 性类固醇激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鹏飞 剧世强 罗碧平 郝元斌 王利勤 芮荣 靳亚平
【目的】研究猪有腔卵泡发育和闭锁中颗粒细胞凋亡与卵泡液类固醇激素的变化,为了解猪有腔卵泡发育与闭锁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从猪卵巢分离完整有腔卵泡,按质量分为健康卵泡、早期闭锁卵泡和晚期闭锁卵泡3类;再按卵泡直径大小分为大卵泡组(>5 mm)、中卵泡组(3~5 mm)和小卵泡组(
关键词:
猪 有腔卵泡 颗粒细胞凋亡 孕酮 雌二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明坤 赵金良 Thammaratsuntorn Jeerawat 李传阳 魏继海 赵永华
通过组织切片、酶联免疫吸附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卵巢发育过程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卵黄蛋白原(Vtg)含量及Vtg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性腺指数(GSI)与卵巢成熟发育间呈同步性变化,Ⅴ期达到峰值。血清中E2含量自卵巢Ⅱ期开始显著升高,Ⅳ期达到峰值,Ⅴ期后显著下降;血清P含量自卵巢Ⅱ期开始不断升高,Ⅴ期达到峰值,Ⅵ期显著下降;E2、P分别在卵巢成熟发育前期与后期发挥作用。肝中Vtg含量先升、后降,Ⅳ期达峰值;血清、卵巢中Vtg含量均自Ⅱ期开始增加,Ⅴ期达峰值,Ⅵ期显著降低;不同组织中V...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丹 吴国云 丁威 邢军 魏全伟 石放雄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甲状腺素对猪卵巢卵泡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功能以及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甲状腺素受体(TRα/β)在猪卵巢组织的表达情况,随后体外培养猪卵巢原代颗粒细胞,选取低(10-8mol·L(-1))、中(10-7mol·L(-1))、高(10-6mol·L(-1))3种浓度的甲状腺素(T4)孵育24 h,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孕酮(P4)和雌二醇(E2)水平,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颗粒细胞内激素合成相关酶蛋白(3β-HSD、CYP19)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检测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怀森 钱庄 杨东风 刘洪林 鲍恩东
[目的]为了探讨应激对断奶母猪繁殖障碍的影响机制,本试验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注射所致的应激模型来研究应激对断奶母猪卵泡液中类固醇激素合成及卵泡促黄体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0头苏淮断奶母猪进行颈静脉插管手术,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ACTH处理组(n=5)。手术第3天开始以每次间隔8 h给ACTH处理组母猪注射ACTH(1 IU·kg-1),对照组母猪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 d。利用ELISA方法检测受试母猪卵泡液中类固醇激素及血浆中皮质醇的含量变化;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王清印 赵明 王妍妍 曲建忠
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亲鱼血浆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及其与卵巢发育成熟及温光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圆斑星鲽卵巢发育属非同步分批发育模式,一年一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可见5个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卵巢发育可化分为4个成熟阶段,6个发育时期。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在亲鱼的年周期发育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亲鱼血浆中雌二醇(E2)在产卵期达峰值;排卵结束后,E2表达水平降至较低水平。血浆中睾酮(T)含量在10月达峰值,并在产卵期间保持相对较高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表明,血浆E2水平与GSI和HSI值的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安文 邓治邦 王乃东 许道军 薛立群
【目的】探索外源促性腺激素对卵巢在雄性受体内生长、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与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日龄小鼠卵巢移植到7~12周龄雄性小鼠肾囊下,回收前用促性腺激素对受体进行处理或不处理,同龄雌性小鼠用促性腺激素进行处理后作为对照。移植21d后回收移植卵巢,观测移植体的回收率及生长和卵泡发育;对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体外受精,观察2-细胞胚和囊胚发育率。【结果】移植21d后,未处理组移植体回收率为85.4%,与处理组(90.7%)差异不显著(P>0.05)。未处理组移植体卵泡发育至成熟阶段,回收卵母细胞均处在GV期,平均每枚移植体回收卵母细胞数为(41.4±25.8)枚,2-细胞胚胎发育率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玉兰 王树迎
目的研究泰山螭霖鱼(Varicorhinusmacrolepis)卵巢和卵母细胞在年周期中的发育变化规律,以及性激素在卵母细胞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解剖学、组织学、组织化学以及放射免疫的方法对泰山螭霖鱼卵巢和卵母细胞的解剖学、组织学、组织化学以及性激素水平在年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2~4月份,卵巢由Ⅳ期发育至第v期,4月份进入繁殖期;4~6月份,为第v期;6月下旬~7月份为第vi期,是排卵后退化阶段;8月份,为Ⅱ期卵巢(休整期);9月份~翌年的1月份为第Ⅲ期,以Ⅲ期卵巢过冬。泰山螭霖鱼血清17β-雌二醇(E2)自1月份开始升高,排卵前即3月份达到高峰(53.6pg.ml-1左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小峰 党文庆 秦小伟 王锴 吕丽华
【目的】探究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对体外培养的牛卵泡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增殖及其类固醇合成与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性成熟荷斯坦奶牛卵巢组织,分离卵泡GCs,使用免疫荧光对其进行鉴定。用不同质量浓度(10,30,50,70和90μg/m L)的PC对牛卵泡GCs作用不同时间(12,24和48 h)后,测定GCs存活率。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10,50和90μg/m L PC对牛卵泡GCs周期相关基因(CCND1和CCND2)、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和Bim)以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9A1、CYP11A1、STAR和3β-HSD)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和孕酮(P4))的浓度。【结果】分离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牛卵泡GCs。当PC质量浓度为50μg/m L且培养24 h时,牛卵泡GCs的存活率最高。当PC质量浓度为50μg/m L时,牛卵泡GCs周期相关基因CCND1和CCND2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caspase-9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Bim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E2和P4浓度均极显著增加(P<0.01);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9A1、CYP11A1、STAR和3β-HSD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当PC质量浓度为10μg/m L时,牛卵泡GCs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4浓度显著增加(P<0.05);CYP19A1和3β-HSD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CYP11A1和STAR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当PC质量浓度为90μg/m L时,E2浓度显著增加(P<0.05),P4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CYP19A1、CYP11A1、STAR和3β-HSD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50μg/m L PC通过促进牛卵泡GCs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牛卵泡GCs的增殖。10~90μg/m L PC通过促进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促进了牛卵泡GCs合成和分泌类固醇激素,进而影响牛卵泡GCs类固醇激素合成与分泌功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涛 章龙珍 赵峰 庄平 王斌 冯广朋 黄晓荣
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定了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aerii)不同性别和卵巢发育时期血浆中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利用活组织取样的方法,根据性别和卵子颜色及大小将实验鱼分为成熟雄鱼(M)、雌鱼Ⅲ期、Ⅳ期和Ⅴ期共4个组。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血浆T含量雄鱼高于雌鱼(P<0.01),且雄鱼与雌鱼Ⅲ期和Ⅴ期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E2含量除与雌鱼Ⅳ期有极显著性差异外(P0.05),雄鱼表现为T含量和T/E2比值高,而E2含量低。雌鱼随卵巢的发育T和E2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邱弈树 丁小雨 李振通 段鹏飞 王心怡 黎琳琳 王林娜 刘阳 马文辉 庞尊方 李胜忠 田永胜
为了探究杂交种“金虎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Epinephelus tukula ♂)和母本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的卵巢发育和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变化,对10、18、24、36月龄的金虎石斑鱼和棕点石斑鱼进行了卵巢组织切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中的雌二醇(E2)、11-酮基睾酮(11-KT)、睾酮(T)、孕酮(P)含量。结果显示,杂交种金虎石斑鱼卵巢正常发育,没有出现卵母细胞萎缩、退化的现象,且36月龄时金虎石斑鱼卵巢发育至Ⅲ期早期,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体积明显增大,核仁多位于核膜外侧。棕点石斑鱼卵巢发育较快,36月龄时卵巢已发育至Ⅲ期末期,卵母细胞与核体积进一步增大。卵膜外又形成了一层滤泡膜,形成双层滤泡膜结构。金虎石斑鱼与棕点石斑鱼血清中E2、11-KT、P的水平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24月龄时达到最大,但棕点石斑鱼高于金虎石斑鱼。金虎石斑鱼血清中T的水平与其他性类固醇激素变化一致:在24月龄时达到最大,在36月龄时显著下降,而棕点石斑鱼血清中T在36月龄时依然维持和24月龄相似的高水平。棕点石斑鱼血清中E2、T、P的水平在24月龄时显著高于金虎石斑鱼(P<0.05)。结果表明,杂交种金虎石斑鱼在36月龄前的卵巢可正常发育,但较同期母本棕点石斑鱼卵巢发育慢,金虎石斑鱼各发育时期血清中E2、11-KT、P、T水平略低于或显著低于棕点石斑鱼。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种金虎石斑鱼在细胞学上具有良好的育性基础,可为石斑鱼杂交种性腺发育及可育性研究提供细胞和血清学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安文 薛立群 向建洲 唐红星 王水莲
为探明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发育及体外排卵的特征和规律性 ,为利用卵巢资源奠定基础 ,采用机械方法分离未成熟小鼠腔前卵泡进行体外培养 .以 α- MEM加亚硒酸钠、维生素 C,L-谷氨酰胺、丙酮酸钠为基础培养液 ,分组添加 10 %的 2种不同来源的血清和 1μg/ m L FSH.在多卵泡培养体系中 ,培养 9~ 10 d,每天观察其体外发育情况 ,测定卵泡和卵母细胞大小 .培养结束时 ,用 h CG进行体外诱导排卵 .结果表明 :体外培养过程中 ,腔前卵泡贴附培养皿底 ,相互聚集粘附形成团状结构 ,在细胞铺层微滴培养中 ,卵泡呈单个生长 ,并发育形成卵泡腔或腔样结构 ;经9d体外培养 ,小鼠腔前...
关键词:
小鼠 腔前卵泡 体外发育 体外排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忻 张育辉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隆肛蛙不同发育时期卵泡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进行了定位检测。结果表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主要在卵黄合成和卵黄合成后期的滤泡细胞中表达;3种激素受体在各期卵母细胞胞质中均有表达,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卵黄合成和卵黄合成后期表达强烈;3种类固醇激素受体在卵母细胞核膜中都有表达。这些结果说明,在隆肛蛙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主要调控卵黄合成及合成后期雌二醇和孕酮的合成与分泌,其受体可能通过基因组和非基因组两种机制发挥作用。
关键词:
隆肛蛙 性类固醇激素受体 免疫细胞化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静 张姬越 岳永起 赵丹 范依琳 马妍 熊燕 熊显荣 字向东 李键 杨丽雪
【背景】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能力对卵泡发育及成熟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关键的调控因子尚不完全清楚。笔者前期的研究表明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基因参与细胞的脂类代谢,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与脂类代谢密切相关,并且有研究结果亦显示LKB1敲除可引起小鼠卵巢早衰,表明LKB1对维持卵巢的功能很关键,其在颗粒细胞的确切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LKB1在牛卵泡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生成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为母牛繁殖生理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LKB1蛋白在卵泡中进行定位研究;同时分离培养牛原代颗粒细胞,并以促卵泡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FSHR)蛋白作为标记基因,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颗粒细胞及纯度;然后以原代颗粒细胞为模型,采用siRNA沉默LKB1的技术,利用qRT-PCR方法检测LKB1功能缺失对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另一方面采用腺病毒过表达LKB1,qRT-PCR和ELISA技术验证LKB1对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雌二醇分泌。【结果】1) LKB1蛋白在卵泡中的细胞均表达,但颗粒细胞的染色信号强于膜细胞,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显示颗粒细胞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膜细胞。2)分离培养的牛原代卵泡颗粒细胞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多呈圆形,能被颗粒细胞标志基因FSHR抗体标记。3) RNAi技术能显著抑制LKB1的表达。与对照相比,siRNA1和siRNA2干扰LKB1的效率分别为48%(P<0.05)和52%(P<0.01)、CYP11A1(P<0.05)的表达,进一步研究显示LKB1基因功能获得促进颗粒细胞雌二醇的分泌(P<0.05)。【结论】LKB1在卵泡颗粒细胞中高表达,促进类固醇激素生成基因STAR、CYP11A1和CYP19A1的表达和雌二醇的分泌。本研究将为LKB1调控牛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功能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LKB1 牛 颗粒细胞 类固醇激素 卵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LHRH-A缓释剂促进雄性赤点石斑鱼性类固醇激素分泌和精巢发育与排精的研究
不同发育时期雄性鳗鲡精巢和GtH分泌细胞的结构观察及相关组织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变化
外源17β-雌二醇对中华绒螯蟹Ⅲ~Ⅳ期卵巢发育以及内源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条斑星鲽精巢年周期发育规律和血液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变化
3种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在北方山溪鲵卵母细胞发育中的分布
17α-甲基睾酮对草鱼性腺发育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
养殖银鲳性腺发育规律和性类固醇激素变化
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母猪断奶后新生黄体的发育及类固醇合成的影响
施氏鲟不同年龄性腺发育与性类固醇激素浓度关系
饲料中花生四烯酸对发育前期大菱鲆亲鱼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