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4)
- 2023(9741)
- 2022(8110)
- 2021(7264)
- 2020(6062)
- 2019(13432)
- 2018(12745)
- 2017(24047)
- 2016(13454)
- 2015(14492)
- 2014(13907)
- 2013(13780)
- 2012(12787)
- 2011(11481)
- 2010(11201)
- 2009(9936)
- 2008(9832)
- 2007(8608)
- 2006(7425)
- 2005(6478)
- 学科
- 济(48651)
- 经济(48583)
- 管理(36127)
- 业(35691)
- 企(28075)
- 企业(28075)
- 方法(24136)
- 数学(21442)
- 数学方法(21203)
- 学(14872)
- 农(14369)
- 财(14109)
- 中国(12454)
- 业经(10894)
- 贸(10724)
- 贸易(10722)
- 易(10472)
- 农业(9722)
- 制(9219)
- 务(9093)
- 财务(9085)
- 财务管理(9063)
- 企业财务(8756)
- 技术(8634)
- 银(8103)
- 银行(8039)
- 环境(7984)
- 融(7821)
- 金融(7820)
- 行(7598)
- 机构
- 大学(193302)
- 学院(190960)
- 济(74800)
- 经济(73444)
- 研究(73009)
- 管理(67375)
- 理学(59748)
- 理学院(58947)
- 管理学(57586)
- 管理学院(57285)
- 农(52747)
- 中国(51988)
- 科学(51845)
- 农业(42740)
- 京(40827)
- 所(40518)
- 业大(40515)
- 研究所(37847)
- 财(32478)
- 中心(31894)
- 江(28093)
- 农业大学(27923)
- 财经(26675)
- 院(26121)
- 经(24658)
- 北京(24608)
- 省(24524)
- 室(24001)
- 科学院(23635)
- 经济学(23370)
- 基金
- 项目(142040)
- 科学(110496)
- 基金(105666)
- 家(99400)
- 国家(98646)
- 研究(88857)
- 科学基金(81615)
- 自然(58260)
- 社会(57225)
- 自然科(56959)
- 自然科学(56934)
- 基金项目(56097)
- 自然科学基金(55994)
- 省(55476)
- 社会科(54368)
- 社会科学(54349)
- 划(48541)
- 资助(42765)
- 教育(40378)
- 重点(33295)
- 计划(31706)
- 编号(31166)
- 部(30444)
- 创(29856)
- 发(29707)
- 科研(29153)
- 科技(28454)
- 创新(28105)
- 业(27470)
- 国家社会(25004)
共检索到269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梦婷 李斌 田静
为探究绿茶和红茶中的代表性组分对秀丽隐杆线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作用效果及机制,试验设置0.25、2.5、25μmol/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茶黄素(theaflavin,TF1),测定线虫在4℃和35℃条件下的存活率,进而测定在4℃、20℃和30℃条件下经25μmol/L EGCG和TF1孵育后线虫体内脂肪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显示,25μmol/L EGCG将热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提高了8.15%、22.44%,将冷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降低了20.25%、17.94%。25μmol/L TF1对热应激线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将冷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提高了9.43%、19.01%。在4℃条件下,EGCG和TF1孵育均提高了线虫体内的脂肪含量,TF1孵育降低了线虫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在20℃条件下,EGCG和TF1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长时间孵育可显著提高衰老线虫线粒体活性。在30℃条件下,EGCG和TF1提高了线虫体内的脂肪含量。以上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TF1通过促进线粒体产热而非脂肪动员提高了线虫的存活率,而EGCG孵育可诱导线虫死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业伟 高晨 颜平 张蒙 张冬英 吴晓云
【目的】通过对EGCG是否会影响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检测,探究喝茶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中胰岛素药效和血液水平检测是否造成影响。【方法】使用EGCG灌胃的方法对胰岛素治疗后的糖尿病大鼠进行短时间干预,并进行血糖测试。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体外研究发现,各个浓度的EGCG组对胰岛素检测值没有差别,而高浓度的EGCG会引起胰高血糖素检测值升高。在动物实验上,EGCG联合胰岛素实验组与胰岛素单独治疗组在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以及血液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检测结果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饮茶不会影响糖尿病病人血液中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对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无影响。
关键词:
EGCG 降血糖 血液激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传奇 王瑶珺 陈娅娜 余泽恩 字成庭 王娅 盛军
【目的】茶多酚是茶叶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而儿茶素含量占茶多酚总量70%以上。EGCG是儿茶素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但其稳定性较差,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发生氧化。目前,对其氧化产物的化学结构没有详细的报道。【方法】本研究使用ESI-MS、NMR等方法,鉴定EGCG的自然氧化产物,并检测不同反应条件(如时间、温度、pH值)下,EGCG主要自然氧化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鉴定得到了2个主要的EGCG自然氧化产物:C-4位与C-8″连接的EGCG二聚化合物1;B-B″环间氧化的化合物2。【结论】确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晓娜 缪中纬 朱志明 李丽 章琳俐 黄勤楼 辛清武 郑嫩珠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热应激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400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金定鸭240只,随机分为4组(NT、HS0、HS300、HS60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蛋鸭,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NT组为对照组(环境温度(25±2)℃),饲喂基础日粮;HS0、HS300组和HS600组为热应激组(环境温度(35±2)℃),HS0组饲喂基础日粮,HS300和HS600组分别饲喂添加300和600 mg/kg EGCG的日粮。正试期分别测定各组蛋鸭生产性能(产蛋率、总蛋质量、平均蛋质量、料蛋比)、蛋品质(蛋黄质量、蛋壳质量、蛋黄比率、蛋形指数、蛋黄颜色、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肝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和肝脏抗氧化基因(SOD、HSP70、CAT、GSH-PX)表达水平。【结果】与NT组相比,HS0组蛋鸭产蛋率、总蛋质量和平均蛋质量均极显著降低,料蛋比显著升高;与HS0组相比,HS300和HS600组蛋鸭产蛋率、总蛋质量、平均蛋质量极显著提高,而料蛋比显著降低。与NT组相比,HS0组蛋鸭蛋壳质量极显著降低,蛋黄质量、蛋壳厚度均显著降低。与HS0组相比,HS300组蛋鸭蛋黄质量、蛋壳质量、蛋黄比率、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厚度均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HS600组蛋壳质量、蛋黄质量、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与NT组相比,HS0组蛋鸭血清SOD活性极显著降低,CAT活性显著降低,GSH-Px活性和MDA含量差异不显著。与HS0组相比,HS300组蛋鸭血清CAT活性显著提升;HS600组蛋鸭血清SOD活性极显著提高,CAT活性显著提高,GSH-Px活性无显著差异,MDA含量极显著降低。与NT组相比,HS0组蛋鸭肝脏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MDA含量极显著升高,SOD和CAT活性无显著差异。与HS0组相比,HS300组蛋鸭肝脏MDA含量极显著降低,GSH-Px活性显著升高,SOD和CAT活性无显著差异;HS600组蛋鸭肝脏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SOD、CAT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无显著差异。与NT组相比,HS0组蛋鸭肝脏SOD和CAT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GSH-PX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与HS0组相比,HS300组蛋鸭肝脏SOD基因表达量极显著提高,CAT和GSH-PX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HS600组蛋鸭肝脏SOD基因表达量极显著提高,CAT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GSH-PX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EGCG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对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其添加水平以600 mg/kg为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本英 宋维希 马玲 段志芬 蒋会兵 孙雪梅 黄玫 矣兵 汪云刚 王平盛
以勐海国家种质茶树资源圃中的121个云南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茶叶中的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结果表明,GA含量变幅为0.210%~1.902%,平均0.834%,在茶树中含量较低。C含量变幅为0.069%~8.865%,平均1.916%;EC含量变幅为0.126%~2.865%,平均1.112%;EGC含量变幅为0.00%~3.709%,平均0.954%;ECG的含量变幅为0.739%~8.957%,平均4.063%;EGCG含量变幅为0...
关键词:
云南 茶树资源 没食子酸 儿茶素 差异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湘新 林亲录 施兆鹏 许建平 孙志良 谭超
为了发掘儿茶素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对经不同途径进入小白鼠体内的儿茶素及经同一途径进入 ,但不同种类的儿茶素对高血脂小白鼠血清中各种脂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无论是采用灌胃法 ,还是静脉注射法 ,经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处理 ,每只小白鼠 1.5mg/d的各试验组均具有明显降低高血脂小白鼠血清TC ,TG ,LDL C ,升高HDL C的效果 ,且儿茶素效果优于表儿茶素 .
关键词:
儿茶素 表儿茶素 血脂 小白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星桃 王桂堂
从3个方面总结了秀丽隐杆线虫在抗性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秀丽隐杆线虫的先天性免疫系统在抗病原菌、抗氧化应激等方面至关重要,它主要是通过MAPK、DAF-2、TGF-β三条信号途径发挥作用;另外,含TIR区蛋白和抗菌多肽也是秀丽隐杆线虫抗微生物感染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秀丽隐杆线虫的抗药性基因研究方面,发现了许多抗药性相关蛋白,如P-糖蛋白和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RP在抵抗多种药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抗驱虫剂相关蛋白也在专门针对各种驱虫剂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被发现;转录因子SKN-1、信息沉默调节蛋白SIR2、谷胱甘肽转移酶等在抗百草枯等药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遍在蛋白Phb-2等对特定药...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抗性 信号途径 应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书琴 汤一 刘莉
【目的】研究茶渣对酯型儿茶素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为获得脱咖啡碱的高纯度儿茶素类产品及茶渣的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一次浸提、二次浸提、乙醇处理和酸碱处理共4种方式处理茶渣,比较咖啡碱及酯型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儿茶素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儿茶素酸酯(Catechin gallate,CG))吸附量的大小,选择茶渣最佳处理方式;测定乙醇处理后茶渣对茶汤中相关成分的动态吸附过程;分析比较茶汤质量浓度分别为2,5,...
关键词:
茶渣 酯型儿茶素 脱咖啡碱 吸附性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娜 任长虹 刘虎岐 张成岗
秀丽隐杆线虫具有受机械接触、温度、化学物质、离子、外激素等多种环境刺激产生敏感反应的能力,其已被证明是研究行为可塑性的理想模式生物。文章阐述了秀丽隐杆线虫非联合型学习和联合型学习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型和相关分子遗传机制,为了解高等动物学习过程、机理及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英英 吉宝丽 张树武 徐秉良
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T6(T6)菌株作为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之一,尤其发现其对植物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本试验基于线虫形态和生理等指标评价了不同浓度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行为毒性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50 μg/mL、100 μg/mL、150 μg/mL、200 μg/mL和250 μg/mL 的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不同程度杀线活性,其中250 μg/mL蛋白粗提液影响最为显著(P<0.05)。显微观察发现,浓度为250 μg/mL蛋白粗提液处理后,其可导致线虫体壁透明、溶解、内含物渗出、虫体破裂。同时,与对照相比,其处理后可导致线虫头部摆动频率、身体弯曲频率、向前运动频率、向后运动频率、觅食能力和生殖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较对照降低76.00%、79.21%、48.21%、46.15%、63.78%和30.47%,但是其对线虫Omega/U型摆动频率无显著影响。因此,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觅食和繁殖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宏芬 赖志勇 李建光 黄炳雄 肖维强 王晓容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黄皮、杨梅果肉中的绿原酸、表儿茶素和芦丁的含量。色谱柱为Nucleosil C18反相柱(250 mm×4 mm),流动相为20%的甲醇(A),30%乙腈(B),pH 3.2,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结果表明:3种标准品的线性范围为0.390 6~50.000 0μg/mL,相关系数r=0.999 9。标准品在0~48 h内经多次测定,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8%~0.91%和0.67%~0.95%;回收率和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3.21%~103.50%和2.77%~3.94%;仪器最低检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涛 高丽萍 刘亚军 王云生 刘莉 赵磊 蒋晓岚 钱玉梅
茶树酯型儿茶素对于茶叶加工产品品质的影响及人类健康的药理功效均高于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合成及水解途径及分子调控机理,既是长期困扰茶业界的重点难题,也是富含原花青素(PAs)或缩合单宁(CAs)植物如葡萄、柿子的未解科学问题之一。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茶树酯型儿茶素合成及水解途径研究上取得的进展,儿茶素的没食子酰基化过程与水解单宁合成具有相似性;没食子酰基葡糖糖(βG)是它们合成的酰基供体,与葡萄糖基转移酶(UGGT)和没食子酰基转移酶(ECGT)等有关;在茶树中酯型儿茶素很容易被水解酶(GCH)水解为没食子酸和非酯型儿茶素。此外,还综述了国际上有关flavan-3-ols的合成、聚合、糖苷化和甲...
关键词:
茶树 酯型儿茶素 生物合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智达 谢笔钧 胡慰望
茶叶未经80%乙醇浸提,浓缩浸提液,用Y型树脂柱层析分离茶多酚和叶绿素。茶多酚与叶绿素的提取率分别为80%和74.6%,同时研究了在加压条件下添加CO2脱除咖啡因的新方法,并探讨了此法脱除茶多酚中所含咖啡因的机理。
关键词:
茶叶末 茶多酚 柱层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左涛 包海 陈慧 苏衍修 常聚普 郭利民 贺伟 王延伟
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基因,为了验证杨树中Lar的功能,明确Lar基因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本实验以接种后第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树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Lar基因的oFr序列,并构建Lar的过表达载体P caMBia1301-Lar。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了转Lar基因的烟草6株。用q rt-Pcr检测转基因烟草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转基因植株中,Lar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转基因植株中的儿茶素含量,结果显示,6株转Lar的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韦珊 黄林旺 吕欣欣 毛积鹏 冯志恒 刘天颐 黄少伟
【目的】松针为松科植物松属植物的针形叶,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化学活性物质,其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抑菌、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在食品、医学等领域研究广泛。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高效测定湿加松针叶儿茶素(Catechin)和表儿茶素(L-Epicatechin)总量的模型,为湿加松高含量活性成分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1份湿加松松针粉为试验材料,用瑞典波通仪器公司的型号为DA7200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收集光谱范围在950~1 650 nm的湿加松松针粉样本的光谱数据,其中随机选取96份样品作校正集,利用The Unscrambler软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预处理及剔除异常值,得到最优模型。剩下的15份样品作外部验证集,对已建立的近红外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湿加松针叶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总量预测的最佳模型预处理方法为Smoothing S.Golay+Derivatives S.Golay,当主成分数为16时,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总量预测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2为0.935 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2.145 8,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_(cv)~2=0.754 5,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V)为4.313 4。对已建立的近红外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总量验证相关系数外部验证集测定值和模型预测值之间相关系数R为0.833 9,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3.739 1,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NIRS模型校正和交互验证相关系数均较大,校正和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均较低,说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建立的模型有助于湿加松高含量活性成分的筛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