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1)
- 2023(17607)
- 2022(15268)
- 2021(14226)
- 2020(12198)
- 2019(27379)
- 2018(27216)
- 2017(51426)
- 2016(28524)
- 2015(31850)
- 2014(31532)
- 2013(31101)
- 2012(28314)
- 2011(25372)
- 2010(25335)
- 2009(23310)
- 2008(22727)
- 2007(19577)
- 2006(17186)
- 2005(15024)
- 学科
- 济(105547)
- 经济(105390)
- 管理(83619)
- 业(77151)
- 企(64477)
- 企业(64477)
- 方法(50045)
- 数学(43400)
- 数学方法(42753)
- 农(30011)
- 财(29276)
- 中国(27071)
- 学(25556)
- 业经(24609)
- 制(23318)
- 地方(20830)
- 农业(20171)
- 理论(19157)
- 贸(19014)
- 贸易(18999)
- 易(18455)
- 务(18438)
- 财务(18358)
- 财务管理(18320)
- 技术(17668)
- 企业财务(17296)
- 和(17274)
- 环境(17201)
- 银(16484)
- 银行(16414)
- 机构
- 大学(398493)
- 学院(396169)
- 管理(154264)
- 济(149208)
- 经济(145759)
- 理学(134376)
- 理学院(132793)
- 研究(131966)
- 管理学(130039)
- 管理学院(129330)
- 中国(97205)
- 科学(86157)
- 京(84775)
- 农(73528)
- 财(69973)
- 所(67069)
- 业大(65881)
- 研究所(61479)
- 中心(60407)
- 江(58637)
- 农业(57993)
- 财经(55773)
- 北京(52841)
- 范(52412)
- 师范(51734)
- 经(50596)
- 院(47804)
- 州(47428)
- 经济学(43946)
- 技术(43510)
- 基金
- 项目(278887)
- 科学(217720)
- 基金(201590)
- 研究(197977)
- 家(178428)
- 国家(176961)
- 科学基金(150881)
- 社会(122915)
- 社会科(116302)
- 社会科学(116274)
- 省(110242)
- 基金项目(107327)
- 自然(101146)
- 自然科(98774)
- 自然科学(98748)
- 自然科学基金(96935)
- 划(93156)
- 教育(91910)
- 资助(82455)
- 编号(80771)
- 成果(65288)
- 重点(62641)
- 部(60233)
- 创(58233)
- 发(58065)
- 课题(55632)
- 创新(54342)
- 科研(53836)
- 计划(52320)
- 大学(51531)
- 期刊
- 济(159584)
- 经济(159584)
- 研究(110721)
- 中国(78366)
- 学报(72359)
- 农(66479)
- 科学(62547)
- 管理(55068)
- 财(54177)
- 大学(53572)
- 学学(50475)
- 教育(45761)
- 农业(44922)
- 技术(34324)
- 融(31650)
- 金融(31650)
- 业经(26555)
- 财经(26536)
- 经济研究(24921)
- 业(23297)
- 图书(22641)
- 经(22574)
- 版(21152)
- 问题(21079)
- 科技(20644)
- 业大(19636)
- 理论(18486)
- 技术经济(18101)
- 资源(17101)
- 实践(17020)
共检索到572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冉 崔遵康 刘园园 任宗强
为探究表情包使用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基于情绪即社会信息理论,构建了一个双中介模型,以IT类线上知识型实践社区用户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有效样本293份。研究表明:表情包使用能正向促进接收者对发送者的情感共鸣和对发送者寻求支持动机的认知推断;对发送者的情感共鸣及认知推断能正向提升接收者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情感共鸣及认知推断在表情包使用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间起到了中介作用。此外,社区控制性氛围负向调节了对发送者寻认知推断与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间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春阳 徐岩 丁堃
根据幸福人假设,从社会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两个视角构建了一个多重中介模型;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拔靴法等对350名知识型员工的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交互关系对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贡献意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会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均在社会交互关系对隐性知识贡献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两者的中介效应没有明显差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赖文娣 白雪
沿用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气氛维度研究的成果,将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作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的一个新的维度,并结合另外三个维度:参与保障、目标认同、创新追求与支持,更有效地描述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同时,根据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探讨创新气氛各维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最后,根据概念模型,从创新气氛的各维度出发,提出增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加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高校科研团队 创新气氛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柏洲 赵健宇 苏屹
在建立团队知识共享意愿、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与知识创造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个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组合化和知识内隐化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社会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明显;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非正式隐性知识虚拟对话交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的两个方式分别是团队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创造4个流程的中介变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燕 钱慧池 王楠
在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内外环境变革的双重压力,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机制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隐性知识是影响企业知识演进的关键基础,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知识文化的载体和创新升级的源泉,具有强烈的内在激励响应动机,越轨创新则是员工在内在积极心理动机驱动下产生的主动创新行为,因此,研究隐性知识共享是否以及如何促进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是值得现代管理者关注的重点问题。运用社会认知理论,结合“认知—动机—行为”传导机制,探讨隐性知识共享、角色宽度自我效能、工作繁荣与越轨创新的作用边界,采用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法,基于494份知识型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隐性知识共享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繁荣在二者内在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角色宽度自我效能和工作繁荣在隐性知识共享与越轨创新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雁凌 胡发刚
文章主要研究隐性知识如何在企业内捕捉和共享,以及知识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构建隐性知识捕捉与共享的力场模型。通过对菲律宾快餐巨头快乐蜂(Jollibee)的厨师进行访谈,并结合实地调研和现场观测,提出企业有效的隐性知识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力场模型 捕捉 共享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怀超 卢彦丞 丛贞 芮雪琴
员工与客户隐性知识共享关系到知识型服务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给予更多关注。本文以知识型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在依据理性行为理论明晰员工与客户隐性知识共享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双方隐性知识共享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了检验,并分别调整员工自我效能、预期收益、互惠责任感和利他主义的数值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性行为理论适合于分析员工与客户的隐性知识共享;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知识型服务企业员工与客户隐性知识共享的实际情形;双方的隐性知识共享对员工自我效能、预期收益、互惠责任感和利他主义有着较高灵敏度,且这四个因素分别通过共享意愿对双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影响;员工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会对客户的共享行为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知识型服务企业员工与客户隐性知识共享提供建议,进而推动知识型服务企业的创新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东升 朱雪东 周健明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隐性知识越发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本文选取我国环渤海经济区213个高科技企业研发部门员工为调查对象,使用逐步多元回归法探讨了人际信任与员工隐性知识分享意愿的关系,以及知识分享动机如何对其产生干扰效应。
关键词:
人际信任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珂 吴价宝
对知识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组织的发展。隐性知识共享是与组织相关的伴随着大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流动和交换的复杂行为,一般会受到组织特征的影响。而组织承诺作为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其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流动的视角,通过对组织承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说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成正比,持续承诺则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反比关系,且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程度较大。
关键词:
组织承诺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知识流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时昭 林德荣 丁玲
目前学术界关于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增加,但关于酒店业一线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还较为少见。文章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以心理安全感为中介和人际敏感性为调节,基于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索了职场负面八卦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在3个时间段分别对9家五星级酒店的一线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351份有效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1)职场负面八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员工心理安全感在职场负面八卦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员工人际敏感性在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即员工人际敏感性越高,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强;(4)员工人际敏感性对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通过心理安全感的间接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即员工人际敏感性越高,这种负向的间接关系就越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志柱 周叶玲
隐性知识共享是增进高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组织行为。要想让高校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隐性知识共享活动,首先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共享意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思路,文章提出了一个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整合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影响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态度因素包括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知识感知价值;主观规范因素包括领导支持感和创新型校园文化,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和条件便利性感知。
关键词:
大专院校 教师 隐性知识共享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云梅 张见欢 刘巧
本研究从资源保护角度出发,分析了辱虐管理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联性,从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义、韧性四个层面探寻辱虐管理如何影响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研究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存在负向效用;心理资本在辱虐管理和隐性知识共享中存在完全中介效果;辱虐管理在心理资本中介的基础上,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间接作用。因此,改善企业领导行为,减少辱虐管理的发生,增强心理资本水平可以较好的提高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并帮助企业提高整体效能和竞争优势。
关键词:
辱虐管理 心理资本 隐性知识共享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娟 徐媛媛 袁潇
在目前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企业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文章基于11家企业184名被试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探索员工不同的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证明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回避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同时,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起间接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目标取向和员工创新行为中间接作用的研究领域,也为创新驱动型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照军 王富强 张玲玲
[目的/意义]探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并存的双元压力情境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并检验情绪耗竭、工作—家庭增益与冲突在两类压力源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关系中的多重中介效应。拓展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前因机制的理解,解析双元压力源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过程机制,对知识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方法/过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结合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情感事件理论,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纪检监察系统的718位审查调查业务骨干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并考察情绪耗竭与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增益在其中的作用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挑战性压力源与阻碍性压力源均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负相关;挑战性压力源和阻碍性压力源均与情绪耗竭正相关,在监察调查情境下,挑战性压力源和阻碍性压力源会带给监察调查人员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监察调查人员情绪耗竭;情绪耗竭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负相关;情绪耗竭在挑战性压力源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而情绪耗竭在阻碍性压力源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与挑战性压力源相比,阻碍性压力源对监察调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负面作用更大,不仅可以直接降低监察调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也可以通过减少工作家庭增益,增加工作家庭冲突和情绪耗竭来间接阻碍监察调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刘博
作为典型的员工自愿行为,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这对构念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其字面含义一样相互对立是本研究拟解答的关键问题。笔者选取24家企业的320位知识型员工为调研对象,以诺莫网络为主导逻辑,从隐性知识、知识主体和组织三个视角筛选出五个前置因素,并选择知识溢出这一后果变量,运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构念。就前置因素而言,在隐性知识层面上,知识黏性会促进员工沉默而抑制隐性知识共享;在知识主体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