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6)
- 2023(13942)
- 2022(11744)
- 2021(10864)
- 2020(9052)
- 2019(20710)
- 2018(20245)
- 2017(39141)
- 2016(20494)
- 2015(22755)
- 2014(22422)
- 2013(22028)
- 2012(20288)
- 2011(17941)
- 2010(17720)
- 2009(15860)
- 2008(15506)
- 2007(13398)
- 2006(11602)
- 2005(10385)
- 学科
- 济(84008)
- 经济(83922)
- 业(57447)
- 管理(56327)
- 企(45375)
- 企业(45375)
- 方法(35699)
- 数学(31515)
- 数学方法(31136)
- 中国(27052)
- 银(26069)
- 银行(25923)
- 行(24494)
- 制(23157)
- 财(22524)
- 农(22384)
- 地方(21973)
- 融(20279)
- 金融(20278)
- 业经(19730)
- 农业(15276)
- 贸(15236)
- 贸易(15216)
- 务(14789)
- 财务(14745)
- 财务管理(14702)
- 易(14606)
- 企业财务(14050)
- 学(13628)
- 度(13259)
- 机构
- 学院(274084)
- 大学(271909)
- 济(115093)
- 经济(112756)
- 管理(108232)
- 理学(91961)
- 理学院(91002)
- 研究(90108)
- 管理学(89536)
- 管理学院(89025)
- 中国(79784)
- 财(57578)
- 京(56746)
- 科学(52843)
- 中心(45027)
- 财经(44872)
- 农(44325)
- 所(43408)
- 江(41693)
- 经(40986)
- 研究所(39009)
- 业大(37891)
- 经济学(35805)
- 北京(35488)
- 农业(34590)
- 范(34105)
- 州(33932)
- 财经大学(33794)
- 师范(33707)
- 院(33007)
- 基金
- 项目(185375)
- 科学(148144)
- 基金(136707)
- 研究(136455)
- 家(117906)
- 国家(116909)
- 科学基金(102543)
- 社会(88512)
- 社会科(84083)
- 社会科学(84065)
- 省(72545)
- 基金项目(72313)
- 自然(66020)
- 自然科(64543)
- 自然科学(64530)
- 自然科学基金(63361)
- 教育(62245)
- 划(60928)
- 资助(55072)
- 编号(54466)
- 发(43906)
- 成果(42784)
- 重点(41734)
- 部(41103)
- 创(39552)
- 课题(37159)
- 国家社会(37100)
- 创新(37025)
- 科研(36121)
- 教育部(35895)
- 期刊
- 济(125328)
- 经济(125328)
- 研究(86045)
- 中国(57015)
- 融(46582)
- 金融(46582)
- 财(45257)
- 农(40891)
- 管理(40668)
- 学报(38840)
- 科学(37146)
- 大学(30638)
- 学学(29218)
- 农业(26383)
- 教育(25896)
- 技术(24242)
- 财经(22097)
- 业经(21873)
- 经济研究(20315)
- 经(18777)
- 问题(16003)
- 理论(14243)
- 业(13880)
- 实践(12995)
- 践(12995)
- 商业(12976)
- 技术经济(12822)
- 贸(12543)
- 财会(12131)
- 现代(12129)
共检索到423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李福 邱凯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和基础载体,发挥着引导资金流通与实现资金余缺调剂的重要职能。然而,融资困境一直是市场参与主体发展的瓶颈,"钱荒"问题日益凸显与蔓延,遏制了投融资活动的资金需求。同时,民间"钱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基于此,商业银行表外事项迅猛发展,发挥了创造利润与缓解流动性压力的双重作用,但其膨胀的杠杆效应,重构了银行风险结构,加剧的风险更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以表外事项为载体,以表外风险监管为目标,以表外负债风险监管为核心,构建商业银行业务收益——风险博弈模型,完善商业银行表外事项运作与信息披露机制,逐步提高风险监管效率,从而确保其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表外负债 表外事项 表外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庆 苏薪茗
随着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的变化,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资产流动性降低等问题。本文结合"新办法"对流动性风险监管升级作出详细阐述,对于当前我国银行业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李福 邓菊香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并未真正打破"分业经营"的监管限制,但许多商业银行已经悄然开展了混业经营。随着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然而已践行的渐进式混业经营模式产生了大量的表外业务,其巨大的杠杆风险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以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实践为背景,深刻分析混业经营所产生的表外业务以及由此给银行治理带来的挑战,进而以完善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与强化风险监管为重点,提出商业银行实施表外业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谭诤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监管在1995年巴林银行事件后开始引起高度重视,至今已有十余年。本文系统整理了国际银行业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日趋完善、与国际银行业逐步接轨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与监管要求之差距所在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卉冉 孙英隽
通过对比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4年资本监管新标准颁布前后的数据,研究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承担行为产生的动态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实施资本监管新标准之前,资本监管对资本不足和资本缓存不足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且这种积极影响在实施资本监管新标准之后持续发挥作用。而资本缓存充足的银行在实施新政策之前倾向于投资高风险资产,但在实施新政策之后为了向监管机构展示其良好的经营状况,会继续提高资本水平。资本约束对于降低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资本监管 银行资本 风险承担 资本充足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震 孙莎
银行表外理财业务渐成银行规避监管和宏观调控的内生动力,并逐步异化为"表外信贷",成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较多,各个金融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杠杆行为。其中,银行表外理财业务正是这种加杠杆行为的产物,也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隐患。根据《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截至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表外理财资产超过2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增速比同期贷款增速高约20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震 孙莎
银行表外理财业务渐成银行规避监管和宏观调控的内生动力,并逐步异化为"表外信贷",成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较多,各个金融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杠杆行为。其中,银行表外理财业务正是这种加杠杆行为的产物,也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隐患。根据《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截至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表外理财资产超过2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增速比同期贷款增速高约20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从国际经验看,综合经营理论上有很多好处,但要把这些理论上的好处变成良好的、可持续的财务回报,绝非易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试点逐步推进,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综合经营对于商业银行改善高度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结构、分散经营风险、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风险管控的难度也在增加,不审慎的综合化经营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从国际经验看,综合经营理论上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毅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中南财经大学熊毅表外业务是指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业务活动。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是贷款承诺,它包括透支便利、承兑票据、信贷限额、回购协议和承销证券等;第二类是担保,包括正式担保、跟单信用证和备用信用证、保证与赔偿以及背书等;第三类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颖 井淼
目前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表外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应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视角 ,结合国际银行业的实践经验 ,寻求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的有益启示 ,构建合理、有效的表外业务的监管框架。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监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净稳定融资比率是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推出的用于测量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监管指标。本文基于2012~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41家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率,进而从银行业整体和同业比较的角度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期限转换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净稳定融资比率 流动性监管 期限转换风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继红 周仁俊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监管风险与审计定价的关系。我们利用2001—2006年的30个有效样本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单一客户集中度高,资产敏感性缺口大,资本利润率高,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审计费用高;而前十名客户贷款比例体现了贷款风险分散的程度,其比例越大审计费用越低;对于需要维持较高水平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审计师收取了更多的费用。总的来说,审计费用与监管机构认为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强烈相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投贷联动作为商业银行"股权+债权"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创新,呈现出风险复杂度高、风险关联程度强、风险投资期限长等风险特征。为有效管控投贷联动中各类风险,防止风险交叉传染衍生出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坚持风险和收益相平衡的核心原则,贯彻组合风险管理理念,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监管层面要建立符合金融创新规律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综合化协同监管体系,并对投贷联动实施全流程"穿透式监管",坚守不触碰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底线。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投贷联动 风险管理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