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9)
2023(4762)
2022(3878)
2021(3614)
2020(3045)
2019(6789)
2018(6748)
2017(12683)
2016(6753)
2015(7515)
2014(6672)
2013(6497)
2012(6075)
2011(5200)
2010(5521)
2009(5107)
2008(4966)
2007(4493)
2006(3984)
2005(3497)
作者
(18092)
(14910)
(14807)
(13845)
(9568)
(7096)
(6737)
(5598)
(5482)
(5275)
(4916)
(4846)
(4823)
(4782)
(4629)
(4618)
(4419)
(4384)
(4316)
(4206)
(3624)
(3551)
(3483)
(3372)
(3366)
(3356)
(3355)
(3278)
(3027)
(3005)
学科
管理(23140)
(22295)
(20554)
企业(20554)
(19116)
经济(19087)
技术(10747)
(10174)
银行(10162)
(9755)
(9602)
技术管理(8770)
(8649)
金融(8649)
(7829)
方法(6921)
中国(6821)
(6334)
贸易(6328)
(6223)
业经(5751)
(5275)
(5223)
制度(5218)
数学(4977)
数学方法(4895)
业务(4766)
体制(4759)
(4706)
财务(4703)
机构
大学(83851)
学院(83317)
(34909)
经济(34213)
管理(31414)
研究(29644)
中国(27128)
理学(26045)
理学院(25741)
管理学(25403)
管理学院(25229)
(18965)
(17702)
科学(17111)
(14841)
中心(14554)
财经(14016)
(13572)
(13229)
研究所(13131)
(12790)
业大(11156)
北京(11141)
(11104)
(10877)
经济学(10743)
农业(10646)
财经大学(10538)
(10502)
银行(9903)
基金
项目(53853)
科学(43165)
基金(39665)
研究(39530)
(34952)
国家(34682)
科学基金(29928)
社会(25239)
社会科(24073)
社会科学(24068)
(21191)
基金项目(20716)
自然(19150)
自然科(18780)
自然科学(18776)
自然科学基金(18446)
(17977)
教育(17447)
(14862)
资助(14782)
编号(14775)
创新(14184)
成果(12554)
重点(12426)
(11667)
(11523)
国家社会(10904)
课题(10865)
(10838)
(10743)
期刊
(38009)
经济(38009)
研究(27779)
中国(20463)
(16167)
金融(16167)
(15848)
管理(13920)
学报(13389)
(12217)
科学(11800)
大学(10132)
学学(9491)
教育(8661)
农业(7812)
国际(7713)
财经(6801)
技术(6733)
经济研究(6522)
(6355)
(5834)
科技(5703)
(5376)
业经(5288)
会计(5053)
问题(4655)
世界(4530)
财会(4508)
(4224)
论坛(4224)
共检索到140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宇灵  
如何加强表外业务的监管成为危机之后各国监管当局的关注重点,而如何结合我国银行业表外业务的实际状况实施监管更是我国监管当局的主要任务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次级贷款被不断卖出、拆分、重组成不同的金融衍生产品,在层层包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述琴  
支付业务融合的国际监管普遍将支付业务融合纳入现有监管框架,及时调整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不同监管机构的具体权限,实现行业自律与企业自治相互补充,并始终把消费者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我国现行支付监管体系在法规制度、监管框架和信息化监管能力等方面仍有不足,为此应坚持规范发展与促进创新并重,从构建支付风险量化评级、信息披露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入手,构建我国支付业务融合监管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喻国平  邹达川  
投资基金的监管可分为一般性管理和专门性管理,我国应注重对基金的专门 性管理;基金的监管有两种代表性体系一英国体系和美国体系,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集中 而又相对自由、并注重立法监管应是我国建立投资基金监管体系的方向;行业组织的自我监 管是有效监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层次,目前我国基金行业自律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应引起足 够的重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翔  
完善信用交易监管,是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信用交易监管制度基础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监管依据的信用交易余额公布、信用交易监管工具以及信用交易监管部门等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监管经验,以为国内推出信用交易、完善做空机制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长江  
当今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各国银行为应付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纷纷致力于金融创新,使得国际金融创新呈现出金融工具多样化,金融市场一体化,融资方式证券化以及表外业务多样化的新特点。中国金融业要参与国际竞争,也必须进行金融创新,这其中的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长江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表外业务王长江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各国银行为应付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纷纷致力于金融创新,使得国际金融创新呈现出金融工具多样化、金融市场一体化、融资方式证券化及表外业务多样化的新特点。中国金融业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俊清  王佃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各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欧美主要国家银行业的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40%,成为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利率市场化的深化,表外业务由于具有形式灵活多样、资金占用较少、具有较高的综合收益等优势,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近年来异军突起增长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模式。同时,伴随着商业银行表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俊清  王佃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各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欧美主要国家银行业的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40%,成为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利率市场化的深化,表外业务由于具有形式灵活多样、资金占用较少、具有较高的综合收益等优势,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近年来异军突起增长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模式。同时,伴随着商业银行表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晓朴  陈璐  毛竹青  
表外业务的监管与表内业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表外业务的监管要求及操作实践来看,各国现有的监管体系对传统表外业务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对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等复杂表外业务的监管也是"轻触式"的。危机后,国际上开始反思表外业务的监管,但主要也是从加强功能监管角度入手,对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本身的监管认识和进一步的监管要求还不够充分。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防范监管套利、确认表外业务交易的风险实质、提高监管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表外业务监管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  
<正>一、引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对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高度重视。国际清算银行、各国中央银行将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营机构——清算机构的监管作为关注的重点,并基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采取了一系列监管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国通过制定专门制度规范等方式建立健全清算机构监管框架,在防控支付清算风险、优化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监管依据法律位阶偏低、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规则、监管科技应用不足等问题,有必要借鉴国际监管经验,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党鸿钧  
现金贷最初起源于美国"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通常由借款人给放贷人提供一张包括本金和利息的远期支票,约定贷款人在借款人的发薪日持支票向银行兑付完成还款,是一种面向次贷人群,期限为一至四周,金额一般在100~1000美元,具有无抵押、无担保、无消费场景、无指定用途、高利率等特点的小额现金贷款。近年来,我国现金贷业务发展迅猛,经营粗放、烂放贷款、畸高利率、暴力催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汪莉霞  
分享经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基于共享闲置物品或服务的新的商业模式,是基于大众网络化广泛参与、巨额分享资源和良好的信用机制的支撑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多层级、交叉性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成功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兴经济模式,分享经济以势不可挡的速度迅速成长,但存在监管立法滞后、监管方式有待进一步发展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英美发达国家的共享经济监管经验进行研究分析,以探索我国共享经济监管的新型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岱松  
2006年起实施的修订后的证券法明确规定,上市交易由证券交易所依法审核。由此,证券交易所将逐步承担证券上市的审核工作。我国现行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和证券发行上市一体化的事实说明,中国证监会仍然是把握证券发行及其上市的重要因素。当然,本届发审委程序公开透明的审核方式也向我们预示着,非实质审查正在行进中。随着法律的修改完善,上市监管的责任将落在交易所的身上。这也正是顺应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倩  
金融科技天然具有强大的数据"基因",强大的数据获取、汇集、分析、处理及应用能力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竞争优势,但相伴而生的数据风险也成为了金融科技发展的瓶颈和风险聚集区。金融科技的数据风险由数据开放与数据保护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风险维度构成,由此也给数据风险监管带来了显著挑战。一方面,支持数据开放的监管政策存在用户隐私泄露、数据不当使用以及危害金融安全等监管挑战。另一方面,支持数据保护的监管政策同样具有成本增加、竞争限制及效率损害等风险挑战。对此,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规则》、英国的"开放银行"倡议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近期对脸书公司数据侵权的处罚从不同层面为金融科技数据风险监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对于中国而言,应当从加强市场主体自身数据风险管理框架、完善金融领域监管规则并积极推进国家数据保护基本立法等三个层面来加强金融科技的数据风险监管,以此推动中国金融科技的有序、稳健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王宏杰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及其监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监管当局在宽严相济强化监管履职、拓展边界创新监管手段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梳理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金融科技国际监管经验及其最新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监管认识上的两种误区,即过度关注金融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而放松监管、只关注国内金融稳定而与国际监管合作不够。对我国而言,应坚持合理适度监管原则、借鉴"监管沙箱"有益经验、推出金融助推工具、坚持市场导向推动金融改革、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监管趋同,以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