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8)
- 2023(8447)
- 2022(7054)
- 2021(6496)
- 2020(5221)
- 2019(11814)
- 2018(11345)
- 2017(21767)
- 2016(12092)
- 2015(13024)
- 2014(12699)
- 2013(12413)
- 2012(11445)
- 2011(10361)
- 2010(10241)
- 2009(9351)
- 2008(9166)
- 2007(7976)
- 2006(7105)
- 2005(6076)
- 学科
- 济(42644)
- 经济(42591)
- 管理(35248)
- 业(33983)
- 企(26672)
- 企业(26672)
- 方法(19336)
- 数学(17548)
- 数学方法(17348)
- 农(14041)
- 财(13669)
- 贸(12452)
- 贸易(12447)
- 易(12220)
- 中国(11671)
- 制(10201)
- 业经(9838)
- 银(9520)
- 银行(9483)
- 农业(9174)
- 学(9151)
- 行(8955)
- 策(8934)
- 务(8283)
- 财务(8270)
- 财务管理(8256)
- 企业财务(7827)
- 地方(7514)
- 环境(7270)
- 技术(7188)
- 机构
- 学院(167424)
- 大学(165796)
- 济(70532)
- 经济(69203)
- 管理(63844)
- 研究(58668)
- 理学(55497)
- 理学院(54900)
- 管理学(53948)
- 管理学院(53673)
- 中国(46497)
- 科学(37424)
- 农(36832)
- 京(33568)
- 财(33248)
- 所(30668)
- 农业(29515)
- 业大(29372)
- 研究所(27952)
- 中心(27374)
- 财经(26027)
- 江(25012)
- 经(23765)
- 经济学(21508)
- 院(20932)
- 北京(20659)
- 经济学院(19622)
- 州(19572)
- 范(19567)
- 财经大学(19331)
- 基金
- 项目(115687)
- 科学(91047)
- 基金(85822)
- 研究(78426)
- 家(77362)
- 国家(76716)
- 科学基金(64953)
- 社会(50573)
- 社会科(48144)
- 社会科学(48134)
- 基金项目(45147)
- 省(45010)
- 自然(44455)
- 自然科(43462)
- 自然科学(43447)
- 自然科学基金(42720)
- 划(38980)
- 教育(35441)
- 资助(34844)
- 编号(29985)
- 重点(26243)
- 部(25153)
- 发(24727)
- 创(24581)
- 成果(23410)
- 计划(23330)
- 创新(23025)
- 科研(23015)
- 业(21314)
- 国家社会(21194)
共检索到246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波 唐滔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快速发展,其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大量的表外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隐患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中,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尤其是衍生产品交易发展迅猛。但是,由于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启通
本文在深入分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于不同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在紧缩性货币政策背景下,表外业务扩张迅速,其业务扩张会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扩张性货币政策背景下,表外业务发展缓慢,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不明显。为此,本文对实施货币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雄兵 邓伟
表外业务的兴起与壮大是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研究表外业务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并且考察这种关系是否随着银行特征的不同而变化。使用2002-2014年中国24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和双向固定面板数据模型,我们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大。另外,表外业务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强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而且这种关系在小规模、低资本和低流动性的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表外业务 货币政策传导 银行信贷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刘柳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检验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双重效应,即表外业务发展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直接效应)以及表外业务通过强化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间接效应)。理论分析表明,表外业务高复杂性、高杠杆率、低透明度和流动性期限错配风险直接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表外业务对利益搜寻效应的强化和对央行沟通和反应函数的改变则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利用2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两步法规避货币政策与表外业务的内生性影响的前提下,本文实证检验发现:表外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且表外业务确实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本文探讨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异质性,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的响应更为稳健与审慎。本文的研究为理解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防范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发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调整收入结构与开展业务创新的着力点。根据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监测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31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加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烈 南钦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表现出增长速度快、合作范围广、品种多样化等特征,但也存在干扰货币政策和扰乱金融秩序等问题。本文在概括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2005-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同业业务的发展干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结果显示,同业业务的发展,会削弱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向抑制作用,并加强狭义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得到更为规范的监管。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烈 南钦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表现出增长速度快、合作范围广、品种多样化等特征,但也存在干扰货币政策和扰乱金融秩序等问题。本文在概括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2005-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同业业务的发展干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结果显示,同业业务的发展,会削弱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向抑制作用,并加强狭义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得到更为规范的监管。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松奇
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活动能从不同的方向上影响货币需求,中国货币政策的“名义锚”可以综合考虑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业务活动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正>随着数据资产入表在全国广泛深入推进,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产生了广泛影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开始构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数据市场推进的“四梁八柱”。文件中明确提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而要实现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并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关键就是要落实数据资产入表,即将数据资源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价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三大经济背景基本面变化是触发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近期全球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拐点有三大背景:一是全球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态势。经济增长方面,全球经济出现多年未见的共振复苏。美国今年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均在2%以上;二季度欧元区GDP同比上涨2.3%,为2011年二季度以来最快增速;截至今年二季度,日本经济连续六个季度扩张,创金融危机后最长扩张纪录。除三大经济体外,中国经济运行稳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小安
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钱小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资产(股票和房地产,以下简称资产)存量日益增大,致使货币需求规律发生了变化,因此,各国货币政策也相继作出了调整,有的扩大货币数量的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陈蔚宁
通过梳理十余年来中美货币政策变迁,我们发现两国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受其国内环境的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国内长期利率的影响远大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目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似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美、欧央行逐渐转鹰,日本由于通胀水平长期低迷,退出QE底气不足。在各国央行政策转折的分岔道上,中国央行将如何行动?中美货币政策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陈蔚宁
通过梳理十余年来中美货币政策变迁,我们发现两国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受其国内环境的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国内长期利率的影响远大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目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似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美、欧央行逐渐转鹰,日本由于通胀水平长期低迷,退出QE底气不足。在各国央行政策转折的分岔道上,中国央行将如何行动?中美货币政策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尧
20世纪90年代金融自由化推进至今的20年时间里,主要的工业国家通过实施较为严格的控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保持了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根据IMF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仅为3.5%,2002~2008年进一步下降到2.6%。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