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4)
- 2023(15830)
- 2022(13505)
- 2021(12692)
- 2020(10991)
- 2019(25438)
- 2018(24695)
- 2017(46495)
- 2016(25222)
- 2015(28386)
- 2014(28293)
- 2013(27893)
- 2012(25677)
- 2011(22984)
- 2010(22583)
- 2009(21239)
- 2008(21231)
- 2007(18504)
- 2006(15625)
- 2005(13950)
- 学科
- 济(99508)
- 经济(99395)
- 业(74189)
- 管理(73937)
- 企(60794)
- 企业(60794)
- 方法(53300)
- 数学(47928)
- 数学方法(47405)
- 财(31472)
- 中国(27034)
- 银(25079)
- 银行(24932)
- 制(24818)
- 农(24614)
- 行(23387)
- 务(21981)
- 财务(21939)
- 财务管理(21887)
- 贸(21048)
- 贸易(21034)
- 企业财务(20876)
- 业经(20802)
- 易(20386)
- 学(20203)
- 融(19506)
- 金融(19503)
- 地方(16696)
- 农业(16394)
- 技术(14870)
- 机构
- 大学(356863)
- 学院(353391)
- 济(144101)
- 经济(141293)
- 管理(140310)
- 理学(121461)
- 理学院(120182)
- 管理学(118040)
- 管理学院(117411)
- 研究(115136)
- 中国(97000)
- 京(73916)
- 科学(72397)
- 财(69476)
- 农(67154)
- 所(58044)
- 业大(57173)
- 中心(56761)
- 财经(55717)
- 农业(53723)
- 研究所(53022)
- 江(52156)
- 经(50874)
- 北京(45694)
- 经济学(44525)
- 财经大学(41933)
- 范(41711)
- 州(41658)
- 师范(41086)
- 院(41081)
- 基金
- 项目(244296)
- 科学(192134)
- 基金(181281)
- 研究(167996)
- 家(160601)
- 国家(159331)
- 科学基金(136964)
- 社会(107700)
- 社会科(102310)
- 社会科学(102282)
- 基金项目(96297)
- 省(94363)
- 自然(93103)
- 自然科(91062)
- 自然科学(91033)
- 自然科学基金(89476)
- 划(80763)
- 教育(77718)
- 资助(74862)
- 编号(65783)
- 重点(55188)
- 部(54041)
- 成果(51848)
- 创(50943)
- 发(50068)
- 科研(49007)
- 创新(47776)
- 计划(47266)
- 教育部(46216)
- 大学(45610)
共检索到51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韬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不仅可以增加营收,而且进行对冲交易也能降低银行风险。本文以2010-2017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表外业务对银行的风险、盈利能力、杠杆和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表外业务可以显著地提升银行的股本回报率和股票收益,与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非系统风险成不显著负相关,但也提高了银行自身的系统性风险;表外业务活动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动性与杠杆率所起到的作用较小。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国内金融市场环境,加快银行体制和机构的改革,使商业银行合理科学地发展自身表外业务,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以增强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风险 盈利能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蔡寿松 顾晓敏
以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选取15家商业银行2009—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定量分析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不太明显。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最大的是第一大股东性质,而GDP增长率则与它负相关。研究还发现,国有控股银行的平均盈利水平远远高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上高于另两类银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结构 盈利能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曼舒 刘晓芳
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利息收入业务对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有限,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积极拓展服务,开辟非利息收入来源。本文基于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0年季度数据,定量分析了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和净息差对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商业银行在优化收入结构时必须控制成本费用才能使银行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国有控股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要远远高于其它商业银行,且与盈利性成正向关系。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业务还很不完善,收入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宏观经济表现出一致的增长性。适...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收入结构 盈利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伟 蒋敏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发挥商业银行市场主体作用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但也对其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带来了挑战。本文基于我国8家上市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存贷利差收窄的角度,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和风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存贷利差收窄导致样本银行盈利能力减小、不良贷款率即信用风险提高。但是,银行对信贷资产谨慎定价、业务和收入多元化等可以降低破产风险。资本充足率、成本费用、资产规模、非利息收入、宏观经济增长也对银行的盈利和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季家友 吴金友 龚晶
税收负担对银行业盈利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银行规模不同,影响程度也会有差异。本文实证分析了税收负担对不同规模银行的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与银行业盈利性和安全性负相关,且对中小银行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税收负担制约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改善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本文认为,我国一方面应将银行业纳入"营改增"范围,以发挥税收鼓励银行业务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推进银行业累进制所得税税制改革,适度降低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整体税负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伟涛 董雅洁
收入多元化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以我国45家银行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多元化不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水平,非利息业务盈利与利息业务盈利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收入多元化不能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收入多元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商业银行实施收入多元化战略,应综合考虑自身因素,选择最有利的发展路径,将非利息业务发展控制在合理边界内,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确保稳定经营和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洁莉 汤佩 夏喆
以中国上市银行2007~2011年均衡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输入与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得出中国上市银行表外业务与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正相关,与银行当期基本每股收益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第二期基本每股收益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与第三期、第四期(即两年、3年后)银行基本每股收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等结论,揭示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输入即时性、业绩提升波动性与滞后性的诸多特征,为中国银行业表外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思考,并为相关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银行表外业务 不良贷款率 基本每股收益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静 阿拉腾苏道 尹宇明
本文将影响银行盈利的因素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采用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对1997~2010年中国144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除了与银行特征有关,还与金融市场结构和宏观经济变量相关。其中,不良贷款率、坏账存量和破产概率等风险指标与利润率显著负相关,银行存款份额和经营效率与利润显著正相关;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存贷款基准利差等外部宏观环境也会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中国银行业应在发展利息收入的同时,进一步开拓非利息收入业务和提高经营水平,构建多渠道盈利的模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志洋 李风鹏
本文使用2007~2014年16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研究利率水平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非线性关系。实证分析表明,银行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资产收益率与短期利率正相关,且相关性具有凹的特点;银行净利息收入、银行资产收益率与利率曲线斜率的相关性为负,且具有凹的特征;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利率曲线斜率的相关性显著为负,且具有凸的特性;利率水平不影响银行拨备与资产的比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宁 朱广印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的行为,得出结论:商业银行并不是一定会贷款给节能环保产业,是否贷款取决于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相对大小。然后运用20092015年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两高一剩"贷款清退比和绿色信贷比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比的估计系数为正,但是该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贷款进行清退会降低盈利能力,但是实施时间越长,负向作用越小。主要因为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不大,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现仍是银行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博弈论 盈利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宁 朱广印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的行为,得出结论:商业银行并不是一定会贷款给节能环保产业,是否贷款取决于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相对大小。然后运用2009~2015年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两高一剩"贷款清退比和绿色信贷比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比的估计系数为正,但是该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贷款进行清退会降低盈利能力,但是实施时间越长,负向作用越小。主要因为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不大,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现仍是银行贷款的主流,但是从长期预测来看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会提高盈利能力。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博弈论 盈利能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波 周宁 霍永强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既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产生了消极的"竞争效应"。为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2009-2017年我国13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的来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负向影响,即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竞争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第二,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农村商业银行次之,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尽管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应积极面对金融科技的调整,按照互联网"开放、共享、简约、极致"的特征,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服务模式,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竞争力,进而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雄
本文从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出发,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冒险行为、破产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直接持股作为一种次优手段,抑制了银行资产配置过程中的冒险行为,风险偏好更趋于保守;第2-10股东或持股超过5%的股东持股对银行的冒险行为和破产风险关系不显著,中小股东对大股东没有起到制衡作用;外资股东的存在对银行的冒险行为不存在稳定性影响;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增大了银行的冒险行为,促使银行在作投资决策时会比较大胆激进;银行总资产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鉴于此,本文提出:一是健全和完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二是注意政府持股可能产生的"软约束问题",规范政府行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股权结构 冒险行为 破产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研 魏文臻杰
本文运用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数据,通过联立方程组模型以及内生转换模型探讨去除商业银行存贷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内生性影响。结果发现,净息差与表外业务的关系与传统理论吻合,为负相关。联立方程组模型并不能挖掘出导致样本发生选择性偏误的内生因素,而内生转换模型通过将表外业务的发达程度分为高、低两个体制,Ho-Saunders的净息差定价方程在高体制中更显著,并要求更小的风险回报,说明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的扩展,不仅平滑了利润,而且对冲净息差定价中的非系统性风险。但是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在运营抉择时所产生的样本自选择性偏误对净息差定价方程的影响不一。
关键词:
净息差 表外业务 内生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智 姚舜达 何雅婷
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的挑战,综合化经营日趋明显。本文使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4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多元化战略对商业银行盈利和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转移了表内业务的风险,表外业务多元化会减少银行的风险水平;贷款比例过高,地域多元化并不能真正实现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反而会减少银行盈利能力和增加违约风险水平;资源不合理的使用,收入结构多元化减少了市场数据下的盈利能力和增加银行的风险水平;多元化指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说明存在溢出效应。
关键词:
多元化 盈利 风险 交互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收入结构和融资模式对商业银行盈利和风险的影响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商业银行“三性”对其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基于16家上市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巴塞尔协议Ⅲ、风险厌恶与银行绩效——基于中国商业银行2004~200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公司治理结构、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融资结构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基于面板数据的经验与证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实证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实证分析
银行业竞争是否导致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基于15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