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3)
2023(5110)
2022(4209)
2021(3694)
2020(3088)
2019(6932)
2018(6940)
2017(13436)
2016(7641)
2015(8708)
2014(8828)
2013(8537)
2012(7803)
2011(6952)
2010(6818)
2009(6348)
2008(6050)
2007(5643)
2006(4980)
2005(4620)
作者
(21579)
(17736)
(17691)
(17202)
(11185)
(8509)
(8027)
(6975)
(6804)
(6395)
(6324)
(6025)
(5960)
(5921)
(5741)
(5437)
(5304)
(5212)
(5185)
(5042)
(4678)
(4477)
(4416)
(4295)
(4135)
(3972)
(3922)
(3900)
(3749)
(3690)
学科
(23796)
经济(23752)
(21572)
管理(21312)
税收(20144)
(19980)
(18635)
(14818)
企业(14818)
(13095)
中国(10104)
方法(9283)
数学(8221)
数学方法(8145)
(8017)
(7001)
(6352)
(6287)
财政(6076)
(6005)
财务(5986)
财务管理(5980)
企业财务(5713)
农业(5287)
(5095)
业经(5093)
银行(5076)
(5031)
金融(5024)
(4999)
机构
学院(100104)
大学(98641)
(38760)
经济(37856)
研究(35423)
管理(33572)
理学(28407)
理学院(28079)
管理学(27511)
管理学院(27319)
中国(27294)
(26604)
科学(22076)
(21210)
财经(18836)
(18722)
(18615)
(17051)
(16795)
研究所(16554)
中心(15703)
业大(15089)
农业(14545)
财经大学(13741)
(13649)
北京(13432)
(12889)
(12735)
经济学(12365)
(12149)
基金
项目(64579)
科学(49684)
研究(47639)
基金(45703)
(40560)
国家(40224)
科学基金(33456)
社会(29450)
社会科(27821)
社会科学(27817)
(25527)
基金项目(23497)
教育(21942)
(21497)
自然(20705)
自然科(20256)
自然科学(20246)
编号(19968)
自然科学基金(19870)
资助(19028)
成果(17606)
重点(14645)
课题(14270)
(13965)
(13577)
(13568)
(13486)
项目编号(12778)
创新(12683)
国家社会(12514)
期刊
(43662)
经济(43662)
研究(35624)
中国(23825)
(21692)
学报(19390)
(16941)
(15154)
(15097)
科学(14439)
大学(14165)
学学(13550)
教育(13482)
税务(13442)
管理(12474)
农业(11101)
财经(9030)
(8946)
金融(8946)
技术(8158)
经济研究(7801)
(7736)
业经(6521)
问题(5618)
(5592)
财会(5346)
(5333)
国际(5090)
业大(4916)
会计(4905)
共检索到163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仁杰  张子尧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不仅是“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和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研究针对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分析发现:税收优惠会显著促进企业雇用残疾人,提高残疾人工资和雇用概率,该效应主要体现在轻度残疾人群体中;税收优惠的激励效应仅存在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企业中,对非纳税企业无显著影响,对政策实施前税负越高的企业影响越大,在轻工业行业、私营企业以及社保遵从度较高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安置残疾人就业有助于降低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税负,并且未对一般员工就业与企业产出造成负向影响。本文不仅为理解税收政策对促进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也表明实施税收激励、提高残疾人持证率与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的多维帮扶机制对促进助残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凤轩  高硕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组织了系列专题笔谈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本期从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角度展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斌开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了很大冲击。2020年一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2.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478元,实际下降13.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34元,实际下降10.7%。居民消费下滑对中国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消费不足将导致企业开工不足、产能过剩,持续时间过长可能造成企业退出市场,生产能力下降,进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海峰  葛立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税收在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大以后,税收还要进一步加大调节力度,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曾军平  
税收究竟该如何助推共同富裕?由于关注收入差距,已有研究整体上是结果导向的:税收的作用在于促进共同富裕理想分配结果的实现。但事实上,共同富裕的理想分配结果不可能事先得以确定。与此同时,由于幸福、富裕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给个体的自由选择留下应有的空间,理论上也不应该事先去确定共同富裕的具体结果。在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税收政策选择及其制度安排应以公平规则的构建为核心使命:基于公平规则的构建来实现富裕,基于公平规则的构建来保障富裕的共同性、公平性。鉴于此,作为结果导向型思路的理论替代,本文从公平规则构建的角度就税收推动共同富裕的规范方式进行了研究。由于关系到税收助推共同富裕作用方式的方向性调整,公平规则构建视角的研究对于切实发挥税收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云南省财政部门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切实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努力补齐社会保障设计、资金管理、基础工作等方面短板,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不断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千方百计稳就业。2018年,云南省财政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以提升就业创业者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创业就业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和优化就业资金支出结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成文  
民生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关键一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就意味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遵循"十七大"报告关于民生建设目标"五有"提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两个目标,将"五有"拓展到了"七有",从而使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斯琳芷  杜学文  
人力资本是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职业教育是产出和提升人力资本的渠道,因此职业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力。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特征凸显,成功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职业教育投资仍然面临着投资总量不足、资源质量不高、投资分配不均、投资效益不高等问题。基于人力资本论,职业教育助推共同富裕应遵循整体性、长期性、差异性原则,通过改进投资机制、分类提高资源质量、加强资源再分配、立足实际需求投资等措施改善职业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奚哲伟  史婵  王小林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本文采用AF方法,从经济设施、社会事务和人居环境3个维度10个指标,以2020年县域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短板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燃气供给、用水供给、排水管网和交通路网四个指标短板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间短板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间十分不平衡,薄弱县问题较为突出。基本公共服务薄弱县由高到低依次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牧区县、陆地边境县、民族县、脱贫县和生态县,粮食主产县、棉花主产县、一类革命老区县的公共服务短板问题不突出。本文建议:开展全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估;实施公共服务薄弱县提升工程,对牧区县、陆地边境县和民族县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给予重点帮扶;实施东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振兴工程;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引导市场与社会多元供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优化供给与需求匹配;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效应,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建设“城乡数字大脑”,推动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获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敏   洪亚军  
财政定向激励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定向激励不仅直接推动共同富裕,还可通过促进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共同富裕产生间接推动作用;在人力资本赋能下,财政定向激励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财政定向激励与人力资本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表现出门槛效应;财政定向激励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为了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应完善财政定向激励机制,建立技术融合式创新平台,构建人力资本长期投资体系,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新春  王君  
近年来,甘肃省金塔县财政局下大力气补足民生事业发展的短板,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一是教育优先促发展。依托"全面改薄"工程,投资1.34亿元,新建、维修校舍1.6万平方米,改造体育运动场面积2.5万平方米,购置教育教学设备400余件。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普惠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更加均衡,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本科上线率达到了74.59%。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新审批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大连)课题组   郭江   王鸿君  
第三次分配作为构建分配新格局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将在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初次分配的“无形之手”和再分配的“有形之手”在制度体系上已经较为完善,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第三次分配也到了全面推动的最佳时机。现阶段,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与我国第三次分配相关的税收制度和政策还有一些急需完善之处。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等在促进第三次分配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颖鹿   宋凤轩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税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税收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健全的税收征管制度予以助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丽生  蔡超梅  季拓  占泽英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议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税收在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中都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国家的统一制度安排下,浙江省结合省情和自身特色,运用税收力量,作出了浙江成绩。本文总结了浙江省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在以调节收入分配为目标的情况下,提出目前我国税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思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税收政策支持。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蒋震  
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基础和前提是要深入研究共同富裕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消费和投资、基础性制度安排和精准施策、传统产业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关系。税收制度在初次分配环节应注重改进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再分配注重促进公平、强化调节,三次分配环节应注重鼓励高收入群体更多回报社会。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从根本上应依赖于全面深化改革,注重建立内生动力体系,稳定宏观税负,深化间接税改革,健全直接税体系,有效激发制度红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