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9)
2023(6774)
2022(5068)
2021(4618)
2020(3754)
2019(8342)
2018(8549)
2017(16183)
2016(8932)
2015(10156)
2014(10786)
2013(10124)
2012(8822)
2011(7838)
2010(8064)
2009(7551)
2008(7823)
2007(7344)
2006(6590)
2005(6357)
作者
(25481)
(20649)
(20598)
(19868)
(13278)
(9849)
(9722)
(8162)
(8046)
(7651)
(7105)
(7009)
(6820)
(6534)
(6518)
(6422)
(6202)
(6145)
(6083)
(5929)
(5179)
(5152)
(4861)
(4856)
(4833)
(4716)
(4666)
(4639)
(4212)
(4045)
学科
(31733)
经济(31688)
(26069)
管理(23977)
(19451)
企业(19451)
中国(14224)
(14028)
(12455)
银行(12447)
(11489)
方法(11107)
(10950)
保险(10859)
(10641)
业经(9595)
(9527)
(9203)
制度(9201)
数学(8997)
数学方法(8888)
(7939)
金融(7938)
理论(7233)
农业(6902)
业务(6650)
(6594)
财务(6572)
地方(6554)
财务管理(6545)
机构
学院(123089)
大学(120896)
(47104)
经济(45646)
管理(44572)
研究(37635)
中国(36845)
理学(35893)
理学院(35524)
管理学(34826)
管理学院(34600)
(27206)
(26221)
(21837)
科学(21550)
财经(20418)
中心(19116)
(18698)
(18385)
(18153)
(17905)
北京(16994)
研究所(16277)
(15559)
(15549)
师范(15388)
财经大学(15066)
业大(14977)
银行(14885)
经济学(14847)
基金
项目(71748)
研究(55936)
科学(55478)
基金(49966)
(41994)
国家(41583)
科学基金(36096)
社会(34563)
社会科(32437)
社会科学(32427)
(28805)
教育(26019)
基金项目(25697)
编号(24859)
(23256)
自然(21961)
自然科(21445)
自然科学(21441)
自然科学基金(21066)
成果(20730)
资助(20725)
课题(17527)
重点(16005)
(15242)
(15111)
(15069)
项目编号(14963)
(14789)
(14470)
大学(13915)
期刊
(59952)
经济(59952)
研究(42680)
中国(30860)
(24061)
金融(24061)
(22423)
(17744)
管理(17454)
教育(16895)
学报(15958)
科学(14714)
大学(12770)
学学(11732)
技术(11431)
农业(10824)
业经(10418)
财经(9970)
经济研究(8713)
(8406)
问题(7366)
财会(6967)
图书(6846)
理论(6818)
现代(6436)
商业(6314)
实践(6309)
(6309)
(5898)
论坛(5898)
共检索到204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群  李经纬  
补充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对某一主体医疗保险的补充形式。补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都符合保险"互助共济"的理念,是风险转移的不同形式,但两者在覆盖人群、筹资模式、保障范围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一、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化运营的意义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化运营发展迅速。对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险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传俭  
承民工医疗保险社会化运作面临农民工的高度地区流动性、工作单位转换频繁、农民工的双重身份和农民工特殊的医疗保险需求等的难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这些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商业健康保险特点,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可以解决农民工高度流动性所带来的保险赔付的及时性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民工医疗保险之间模式兼容等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郝天军,许凤娟,马丽,滕惠杰  
1998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国发[1998]44号),规定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通过几年的医疗保险运行,我们认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尤其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才能促进基本医疗保险的健康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邓玉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现行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 ,必须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 ,应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形成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相结合的医疗保险体制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良军  
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是我国的既定方针,是社会保险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但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是什么样的关系?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医疗保健制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补充”的含义是什么?究意怎样“补充”?“补充”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立宇,肖玉梅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在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金额原则上,如何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超最高支付限额医疗费用,是全国各地医改实施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厦门市的做法是:商业补充医疗保险。1 职工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趋势逐年上升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和大病的高发。自1997年7月医保启动以来到1998年12月,厦门市第一医院和中山医院共诊治医保住院病人7426人,超万元的1489人,占20.05%。二是医疗技术的进步。职工对医疗需求和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消费的支出呈迅猛增长的势头,个人和家庭在经济上难以负担,单位特别是企业不堪重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文,应晓华,胡善联,罗力,孙国桢,汤文巍  
根据上海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框架,我们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4个补充医疗保险方案,并调查了职工对这些补充医疗保险方案的意愿支付,分别建立了需求模型。结果显示:4个补充医疗保险方案各具特性,其需求不仅取决于各个方案的属性(其所覆盖的医疗费用风险损失及其发生概率)、价格与职工家庭收入,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职工本人的保险意识、态度与信息。补充医疗保险方案需求的平均价格弹性在-0.59~-3.84之间。对补充医疗保险的政策推动与市场监管应充分考虑到不同补充医疗保险方案的本质属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增镳  
保险业参与补充医疗保险,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社会管理,有利于群众保险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保险业自身的发展。当前,保险业参与补充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是,数据积累和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政策多变或缺乏持续性,医疗过程风险可控性偏低,部分公司经营行为缺乏理性。要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参与补充医疗保险,在参保人员方面应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在保险公司的选择上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保费、保额、起付线的确定上应坚持"三兼顾"原则;国家应加快出台补充医疗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补充医疗保险的管理、制度创新与政策扶持力度;保险公司应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强化对参与补充医疗保险的认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欧水生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主体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通过各种形式对主体医疗保险起补充作用。在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如何采取各种补充医疗保险形式,解决主体医疗保险没有覆盖的范围、项目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文巍,程晓明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有关原则精神,目前,政府的责任是保障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其余层次的保障则有待于多种补充保障形式的迅速成长和合理定位。商业医疗保险由于其内在的优势可能成为未来补充保险发展中最为活跃的行业,同时,由于我国商业保险发展尚不完善,正期待着进行前瞻性发展研究。以下结合上海实际,对上海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作一方案设计,以期有助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亦为商业保险公司发展医疗保险产品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洪波  
本文利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以全国六个省份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的影响因素。已参保人群的示范效应、用人单位的推动、补充医疗保险灵活的管理方式、补充医疗保险现实的保障能力、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诱导需求对补充医疗保险参保有正向显著性影响。在抑制医疗服务供给者诱导需求道德风险的前提下,增加居民对补充医疗保险的认知程度、提高用人单位推动员工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积极性、加强补充医疗保险生产者的业务能力建设有利于提升补充医疗保险的参保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复新,张扬,刘晓滨,张桂芝  
目前,我国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越来越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主要是医疗保障覆盖率低。我省享受公费医疗人数只占全省总人口的2.8%;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低;缺乏有效的费用约束机制,致使公费医疗经费支出年年大幅度上涨。如:省直实行医疗统一管理的享受公费医疗人员,1991年人均支出比1990年增长31.1%;1992年比1991年增长12.7%;1993年比1992年增长28.3%。因此,改革现行公费医疗制度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鸿  
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在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开始,一个主要的客观原因是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造成公费医疗出现“严重超支”的现象。通过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随着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公费医疗与医疗保险对接有关问题的探讨已逐步被人们关注。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以理论探讨,在分析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根本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公费医疗与医疗保险的互补理论,并在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洪波  
世界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主要包括以英国为代表的全民医疗服务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以及建立在储蓄制基础上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模式。英国、德国、美国和新加坡各自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下其补充医疗保险的内容即参保对象、资金筹集、基金管理和待遇支付各不相同。英国、德国、美国和新加坡各自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下其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