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9)
2023(10360)
2022(8892)
2021(8166)
2020(7288)
2019(16465)
2018(16058)
2017(30922)
2016(16614)
2015(18674)
2014(18644)
2013(18423)
2012(17520)
2011(15677)
2010(15924)
2009(15075)
2008(15042)
2007(13756)
2006(11744)
2005(10693)
作者
(48062)
(40447)
(40257)
(38586)
(25676)
(19300)
(18661)
(15615)
(15106)
(14181)
(13789)
(13649)
(12902)
(12534)
(12500)
(12465)
(12439)
(11783)
(11736)
(11704)
(9832)
(9799)
(9743)
(9278)
(9207)
(9168)
(8938)
(8873)
(8018)
(7948)
学科
(70475)
经济(70376)
(48577)
管理(45002)
(36436)
企业(36436)
方法(35503)
数学(30892)
数学方法(30648)
中国(20515)
(20165)
(20119)
(15855)
业经(14777)
(13858)
贸易(13854)
农业(13775)
(13450)
(13449)
银行(13427)
(12757)
地方(12652)
(12607)
金融(12605)
(12513)
(12395)
财务(12378)
财务管理(12340)
企业财务(11750)
(11210)
机构
大学(242043)
学院(240235)
(102463)
经济(100334)
管理(94185)
理学(80456)
研究(79982)
理学院(79581)
管理学(78294)
管理学院(77829)
中国(65053)
(51324)
(50559)
科学(47171)
财经(40604)
(39910)
(39223)
中心(38562)
(37025)
(36089)
研究所(36059)
业大(33057)
经济学(32646)
北京(32312)
(31609)
师范(31315)
农业(30789)
财经大学(30403)
经济学院(29787)
(28533)
基金
项目(157747)
科学(124635)
基金(116940)
研究(115003)
(101954)
国家(100730)
科学基金(86360)
社会(75007)
社会科(71071)
社会科学(71051)
基金项目(61855)
(59957)
自然(55272)
自然科(53993)
自然科学(53975)
自然科学基金(53059)
教育(51955)
(50523)
资助(49233)
编号(46197)
成果(37276)
(35988)
重点(35047)
(33677)
(32236)
国家社会(31679)
教育部(31172)
科研(31018)
人文(30677)
课题(30491)
期刊
(113413)
经济(113413)
研究(72228)
中国(46193)
(39476)
学报(35863)
(35162)
科学(32887)
管理(30974)
大学(27339)
(26904)
金融(26904)
学学(25680)
农业(23559)
财经(19832)
教育(19722)
经济研究(18348)
业经(18103)
技术(17856)
(16921)
问题(14400)
(13403)
理论(12219)
(12027)
商业(11900)
统计(11870)
(11731)
技术经济(11621)
世界(11276)
图书(11194)
共检索到359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任明丽  孙琦  
文章就医疗保险,尤其是补充医疗保险对老年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以此探讨医疗保障对发展型消费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利用倾向值匹配估计、随机效应模型解决样本选择性偏差及遗漏变量带来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补充医疗保险对老年家庭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基本医疗保险及商业医疗保险的作用并不显著,这种促进作用不仅表现为未参保者转变为参保者所带来的正向旅游消费促进,还体现在参保者转变为未参保者所带来的旅游消费降级。从降低未来不确定性风险视角所做的机制分析发现:老年人自评健康、主观预期寿命及子女的经济支持均在补充医疗保险对老年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关系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具体为参保组与未参保组的老年家庭旅游消费只在自评健康好及主观预期寿命乐观的情况下表现出差异,在自评健康差及主观预期寿命悲观的情境下则不显著,而参保组与未参保组的老年家庭旅游消费水平在子女经济支持高与低两种情境中则表现出反向加强的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甘犁  刘国恩  马双  
本文就目前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问题,首先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疏理。立足于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比政府投入的成本与效率,结果显示投资于基本医疗保险的政府资金的使用是有效率的。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上的投资将撬动约2.36倍的农村居民消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带动了其4.16倍的城镇家庭消费,全国城镇家庭也因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而新增消费2190亿元。以农村居民、城镇就业居民、城镇未就业居民的人口比例将医疗保险所带动的消费量进行折算,基本医疗保险约带动全国7%的消费。2007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37.94%,那么这意味着我国居民储蓄率将下降约4.34个百分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丛洋  胡苏云  
目的:研究多重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匹配权重法,研究多重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分析城乡异质性。结果:多重医疗保险能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并存在城乡差异。但与商业健康保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促进家庭消费,需推进城乡二元医疗保险制度融合,提高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水平,扩大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并增加居民收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伟  
在21世纪发展的今天,医疗保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实现了全面覆盖。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和实例两方面研究分析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日常消费的影响。然后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城镇家庭消费支出的现状深入研究,最后对其展开实证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袁艳霞  
医疗服务消费是"生产"健康而投入的必要成本。从资金流来看,卫生经费筹资主要有财政税收补偿、医保缴费和个人现金付费等途径;资金最终流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部门,转化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作为供方的各类医疗机构通过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事业收入获得成本补偿和合理收益。供需双方在医疗保险等第三方偿付模式下,都有过度医疗机会主义行为。来自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结算费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证明,医疗保险报销金额、报销比例等制度因素促进了医疗消费数量和医疗费用增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薄海  张跃华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基线调查数据,选取个人健康风险有关变量,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Logit模型、Probit模型以及biavairate Probit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患有慢性病与购买保险存在微弱正相关关系;拥有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群体集中于高学历人群;没有发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促进医疗服务利用的证据。本文认为我国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但逆向选择的效应十分微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芸  冯秋北  
促进共同富裕,医疗保障不可或缺。本文聚焦北京市流动劳动力,运用计量回归方法探究医疗保险对其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北京市流动劳动力家庭消费倾向远低于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北京市流动劳动力的医疗保险参与情况显著影响其家庭消费水平且影响关系逐年显著。相对于参加公费医疗的北京市流动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其家庭消费水平更高,而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其家庭消费水平更低;在流入地参保的比在户籍地参保的家庭消费水平高。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设置专人专管、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等举措提升流动劳动力医疗保险参保率,以挖掘流动劳动力家庭消费潜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何敏  
随着人口老龄化,失能老人照护问题日益凸显,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保障失能老人基本生活权益、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11~2018年CHARLS数据,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对老年人口家庭照护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挤出家庭照护。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期护理保险的挤出效应因失能等级与照护者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对处于重度失能、接受来自子女及孙辈提供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口而言,长期护理保险对其家庭照护的挤出效应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向下”代际经济分担是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家庭照护的重要传导渠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亚青  王子龙  向彦霖  
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新时代,要实现全民健康,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基于CHARLS数据,本文以精神抑郁和认知健康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对农村中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医疗保险对农村中老年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显著体现在男性、60岁及以上老人和低收入群体。居住在农村的中老年人比居住在城镇的更显著受益于医疗保险;(2)分位数回归和更换被解释变量回归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3)机制分析表明,医疗保险通过提高农村中老年人的安全预期和生活满意度来提升其精神健康水平。为此,应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参保覆盖面,增进制度公平以提升农村居民的安全预期,并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和加强健康教育,打破农村精神卫生服务"供需双冷"的困境,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健康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邦昌  韩静舒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CFPS调查2010、2012年两期平衡面板数据,以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法构造了反实事分析框架,估计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医保政策对于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医保带动农村消费的同时也加重了农村家庭医疗支出负担;从分收入层次看,医保对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正向影响显著且大于城镇低收入家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杰  雷晓燕  刘国恩  
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是各国的主要卫生政策,其巨额支出能否有效促进人们健康成为全球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本文利用2007—2010年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各城市对参保人群的政府补助比例作为工具变量,利用相关模型估计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显示,医疗保险有利于促进参保个人的健康,且对社会经济状态较差的人群影响更大。另外,对影响机制的分析,证实了城居保提高人们卫生服务利用但并未增加个人的经济负担。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医疗保险制度可以促进参保居民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对弱势群体有相对更大的优势,这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文,应晓华,胡善联,罗力,孙国桢,汤文巍  
根据上海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框架,我们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4个补充医疗保险方案,并调查了职工对这些补充医疗保险方案的意愿支付,分别建立了需求模型。结果显示:4个补充医疗保险方案各具特性,其需求不仅取决于各个方案的属性(其所覆盖的医疗费用风险损失及其发生概率)、价格与职工家庭收入,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职工本人的保险意识、态度与信息。补充医疗保险方案需求的平均价格弹性在-0.59~-3.84之间。对补充医疗保险的政策推动与市场监管应充分考虑到不同补充医疗保险方案的本质属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邓玉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现行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 ,必须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 ,应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形成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相结合的医疗保险体制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良军  
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是我国的既定方针,是社会保险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但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是什么样的关系?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医疗保健制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补充”的含义是什么?究意怎样“补充”?“补充”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家林  傅虹桥  
医疗保险对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利用地级市层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时间差异,运用双重差分法估计大病医疗保险对老年人死亡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病保险使老年人月死亡率显著降低了0.22个百分点,相当于使得死亡人数下降15%左右。并且,这一效果在起付线较低的城市,在子女数少、未与配偶居住和年龄较大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在大病保险可能影响死亡率的渠道中,我们发现大病保险能够改善参保者的心理状态,改善身体健康,并且增加医疗服务利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中国医保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