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6)
- 2023(11513)
- 2022(8965)
- 2021(8275)
- 2020(7170)
- 2019(15967)
- 2018(16380)
- 2017(32017)
- 2016(17725)
- 2015(19799)
- 2014(20176)
- 2013(19645)
- 2012(17920)
- 2011(15687)
- 2010(16427)
- 2009(15992)
- 2008(16308)
- 2007(14981)
- 2006(13947)
- 2005(13321)
- 学科
- 业(80018)
- 济(76749)
- 经济(76562)
- 企(73389)
- 企业(73389)
- 管理(69041)
- 财(30193)
- 方法(28959)
- 业经(28691)
- 农(26992)
- 中国(24321)
- 制(22983)
- 数学(21018)
- 数学方法(20851)
- 务(19636)
- 财务(19579)
- 财务管理(19542)
- 农业(18511)
- 企业财务(18483)
- 体(17159)
- 技术(16963)
- 策(15878)
- 划(14909)
- 体制(14544)
- 和(14303)
- 理论(14302)
- 银(14256)
- 银行(14249)
- 行(13736)
- 地方(12988)
- 机构
- 学院(254427)
- 大学(249951)
- 济(111831)
- 经济(109609)
- 管理(101764)
- 理学(85128)
- 理学院(84379)
- 管理学(83468)
- 管理学院(82979)
- 研究(80804)
- 中国(68095)
- 财(60831)
- 京(53154)
- 财经(45428)
- 科学(42772)
- 江(42322)
- 经(40951)
- 所(39838)
- 农(37394)
- 中心(37391)
- 研究所(34592)
- 北京(34224)
- 经济学(33867)
- 州(33209)
- 财经大学(33030)
- 业大(30959)
- 范(30784)
- 师范(30563)
- 经济学院(30560)
- 商学(28968)
- 基金
- 项目(148079)
- 科学(118301)
- 研究(117227)
- 基金(107281)
- 家(89706)
- 国家(88783)
- 科学基金(77976)
- 社会(76545)
- 社会科(72394)
- 社会科学(72375)
- 省(58421)
- 基金项目(55850)
- 教育(53472)
- 编号(48897)
- 划(46937)
- 自然(45897)
- 自然科(44785)
- 自然科学(44772)
- 自然科学基金(44060)
- 资助(42864)
- 成果(41385)
- 课题(33821)
- 部(33799)
- 业(33636)
- 创(33452)
- 发(32600)
- 重点(32580)
- 制(32207)
- 国家社会(31580)
- 性(31468)
- 期刊
- 济(139280)
- 经济(139280)
- 研究(85748)
- 中国(56253)
- 财(51689)
- 管理(44913)
- 农(36550)
- 融(31313)
- 金融(31313)
- 教育(30048)
- 科学(29501)
- 学报(28283)
- 业经(24963)
- 技术(24390)
- 农业(24237)
- 财经(23751)
- 大学(23570)
- 经济研究(21757)
- 学学(21736)
- 经(20526)
- 问题(18892)
- 贸(14804)
- 技术经济(14715)
- 业(14480)
- 现代(13706)
- 财会(13408)
- 商业(13332)
- 经济管理(12863)
- 世界(12562)
- 理论(12509)
共检索到414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建平 朱克朋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一个竞争性市场,在这个竞争性市场上,民营企业具有较国有企业更高的效率,那么,在实践中民营化改革何以依旧争议不断,阻碍重重?改革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从直观上看,只要效率提高了,就可以实现对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使各利益相关者都能从中受益,共同利益空间越大,改革的阻力就越小。但是,帕累托改进要求原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得到完全补偿,这抬高了新所有者收购价格的下限,而政府的多重目标又使改制的利益空间收缩。文章从补偿和政府职能目标对改制的利益空间产生影响这一角度,来分析民营化的障碍,指出补偿要求和多重政府职能会影响改制的利益空间,从而阻碍了...
关键词:
民营化 补偿 政府目标 利益空间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茅铭晨
自然垄断行业的民营化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业的法律障碍,从消除法律障碍、修改现行宪法、取消行政机关对民营企业的限制权及推动国家对自然垄断行业民营化改革立法等层面,对消除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民营化改革的法律障碍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自然垄断 改革 民营化 法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昌黎
国有制并非公有制唯一的实现形式, 更不是公有制永恒的存在方式, 而只是国家存在时期内的公有制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 如何找到一种既能保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又能体现民营化优点、吸收私有制长处、克服国有制的弊端的适合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乃是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 笔者在肯定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方向的同时, 提出了适合于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公有民营的概念, 并把它视为具有中国式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有企业民营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有民营化 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坤章
论国有企业民营化于坤章一、国有民营是世界性大趋势(一)民营化潮流的形成国有企业民营化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当时的联邦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就指出,必须采用民营化的手段将国家与其企业分离,使前者返回其应有的期能范围,将后者推向市场,,并置于众多股东的监督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应宜逊
公有资产﹃民营化﹄私人资产﹃社会化﹄对国有企业改革道路的战略思考○应宜逊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多年来,花的力气不小,但实际进展却不理想,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观。个中的重要原因便是思想还不够解放,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绵勇
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根本原因,是观念问题,即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国有企业古已有之,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是国家职能的延伸。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把国有制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国有化的弊端。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有企业也主要履行国家的职能,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种实现形式,但是,是特殊的实现形式,其公有性质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原则,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性质在所有制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劳动者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所构成的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丝毫不会损害社会主义,相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 公有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宁
市场、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但我国过去超越社会发展阶段通过国家以行政干预的方式配置资源,加大了交易费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今要克服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使市场和企业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关键词:
市场 企业 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凌 熊艳艳
本文旨在通过评述有关国外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理论研究、政策分析和实证研究,阐明私有化的概念、原因、进程和方式以及其实施的效果,尤其是私有化措施对政府财政、企业业绩和员工行为的影响。有关国外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理论和政策分析也为我们审视、比较和分析中国国有企业的改制提出了合适的分析框架与参照体系,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渐进式改革与发展的得与失。
关键词:
私有化 改制 国有企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廷求 崔龙
以2003~2008年间进行民营化改革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经营绩效和负担两类指标对比分析,来判断当前政府推动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动机,并对可能影响民营化效果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支持改革提高经营绩效的动机。同时,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民营化 政府动机 经营绩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克中
家族化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家族化民营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家族化民营企业在跨越转型期的过程中存在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障碍。要使家族化民营企业顺利转型需要从企业外部与企业内部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关键词:
家族化民营企业 转型期 制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童英华 钱钧炎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14年的历程中,从开始讨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到取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识,从而在党的十四大会议上确立这个机制,历经了许多曲折,并在实践上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在10多年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曾引发众多的理论,也出现许多的改革模式,都试图回答和解决一个问题:怎样使我国传统的以政府指令性计划推动、并带有浓厚平均主义色彩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经营者(企业)为市场主体的并以竞争为推动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冒天启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直接障碍:政企不分冒天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尽管“十五大”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新的具体部署,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有很大的障碍,其中最重要的是政企不分。政企分开,在70年代末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搞了近20年,政企分开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