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2)
- 2023(14084)
- 2022(12178)
- 2021(11437)
- 2020(9716)
- 2019(22199)
- 2018(22260)
- 2017(42151)
- 2016(23442)
- 2015(26419)
- 2014(26704)
- 2013(25845)
- 2012(23653)
- 2011(21314)
- 2010(21323)
- 2009(19705)
- 2008(19088)
- 2007(16971)
- 2006(14849)
- 2005(13157)
- 学科
- 济(83909)
- 经济(83733)
- 管理(70472)
- 业(63062)
- 企(53922)
- 企业(53922)
- 方法(36942)
- 数学(31275)
- 数学方法(30875)
- 财(24701)
- 农(23168)
- 中国(23063)
- 学(21755)
- 制(21202)
- 业经(19994)
- 地方(16604)
- 理论(16103)
- 务(15317)
- 体(15242)
- 财务(15223)
- 财务管理(15187)
- 贸(14832)
- 贸易(14825)
- 农业(14776)
- 和(14410)
- 易(14408)
- 银(14389)
- 企业财务(14364)
- 银行(14323)
- 环境(14292)
- 机构
- 大学(330250)
- 学院(327399)
- 管理(126904)
- 济(121796)
- 经济(118808)
- 研究(110238)
- 理学(109906)
- 理学院(108572)
- 管理学(106459)
- 管理学院(105881)
- 中国(81098)
- 京(71380)
- 科学(71335)
- 财(59809)
- 农(57594)
- 所(56181)
- 业大(52522)
- 研究所(51224)
- 中心(49671)
- 江(48886)
- 财经(46953)
- 农业(45483)
- 北京(44710)
- 范(43602)
- 师范(43077)
- 经(42547)
- 院(40200)
- 州(39146)
- 技术(36876)
- 经济学(35674)
- 基金
- 项目(226866)
- 科学(177320)
- 研究(164289)
- 基金(163446)
- 家(143471)
- 国家(142259)
- 科学基金(121453)
- 社会(101167)
- 社会科(95530)
- 社会科学(95508)
- 省(89803)
- 基金项目(86871)
- 自然(80493)
- 自然科(78577)
- 自然科学(78557)
- 自然科学基金(77139)
- 教育(75928)
- 划(75553)
- 编号(67276)
- 资助(66757)
- 成果(55812)
- 重点(50935)
- 部(49208)
- 发(47321)
- 课题(47236)
- 创(47096)
- 创新(43925)
- 科研(43513)
- 制(43026)
- 大学(42063)
- 期刊
- 济(136151)
- 经济(136151)
- 研究(95686)
- 中国(68386)
- 学报(58304)
- 农(53279)
- 科学(51102)
- 管理(47540)
- 财(46449)
- 大学(43631)
- 学学(41084)
- 教育(40892)
- 农业(36597)
- 技术(27927)
- 融(27016)
- 金融(27016)
- 财经(22825)
- 业经(22485)
- 经济研究(20786)
- 经(19331)
- 业(18141)
- 图书(17717)
- 问题(17381)
- 科技(16840)
- 版(16687)
- 理论(16116)
- 业大(15777)
- 实践(14837)
- 践(14837)
- 技术经济(14329)
共检索到482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巍元 张锐 马海田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衣康酸二甲酯(Dimethyl itaconate, DMI)对小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衣康酸二甲酯作为一种生理调节剂用于防控畜禽因线粒体功能障碍引发的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小鼠肝细胞系(AML-12细胞)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分为对照组(NC),0.5 mmol·L~(-1) DMI处理组,150 μmol·L~(-1) H_(2)O_(2)处理组和0.5 mmol·L~(-1) DMI+150 μmol·L~(-1) H_(2)O_(2)处理组。分别检测AML-12细胞中ATP含量、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线粒体活性氧(m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0~0.5 mmol·L~(-1)的DMI和0~150 μmol·L~(-1)的H_(2)O_(2)对细胞无毒副作用。DMI处理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AML-12细胞中mROS水平的升高以及MMP的异常下降;同时,DMI处理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AML-12细胞中ATP含量和mtDNA拷贝数的下降(P < 0.01)。此外,DMI处理可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小鼠肝细胞中p-AMPK、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蛋白水平的降低(P < 0.01),而AMPK抑制剂Compound C预处理则可逆转这一效应。[结论]DMI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缓解H_(2)O_(2)诱导的AML-12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丽梅 陈琰 王冬梅
【目的】采用具有激发子活性的感染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刺激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探讨细胞感受激发子刺激引发的H2O2迸发情况及其产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以及荧光探针DCFHDA、HE来研究H2O2的迸发以及NADPH氧化酶的活化。同时借助药物学试验探讨Ca2+和活性氧的关系。【结果】IWF-260可以引起悬浮细胞H2O2爆发,其在IWF-260刺激诱发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质膜NADPH氧化酶的激活以及胞外钙离子的内流与H2O2爆发有密切关系。【结论】IWF-260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质膜NADPH氧化酶和胞外钙离子内流参与了活性氧爆发过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新颜 黄磊 崔云 张翠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盛钰 李达 赵玉娟 张雪 黄丽 赵玉鉴 杨贞耐
【目的】文章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0.1mmol·L-1和0.2 mmol·L-1浓度H2O2连续处理Caco-2细胞12—48 h造成氧化损伤,通过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和细胞裂解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物酶活性,评价植物乳杆菌C88对Caco-2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氧化损伤模型组相比,植物乳杆菌C88在1011CFU/mL浓度下,能显著提高细胞裂解液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和总抗氧化(T-AOC)能力(P<0.05);以及细胞裂解液的羟自由基清除率(P<0.05)、谷...
关键词:
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抗氧化活性 益生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举 鞠雪 罗莎 陈玉柯 董晓庆 刘洪键 张东鸣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L-肉碱对氧化应激状态下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athead minnow muscLe ceLL Line,fhm)细胞活力、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以fhm细胞为研究对象,以h_2o_2为氧化应激因子,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L-肉碱(0.001、0.01、0.1、0.5、1.0和5.0 mmoL·L~(-1))预处理6 h分别对0.2和0.6 mmoL·L~(-1)h_2o_2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活力的影响,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L-肉碱预处理对氧化应激fhm细胞中脂质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0.2和0.6 mmoL·L~(-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斌凤 高兴 孙乃岩 仇亚伟 张金秋 苗晋锋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感染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为S. aureus引起的乳腺炎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EpH4-Ev)、S. aureus(ATCC 29213)为研究对象,细胞试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STING抑制剂C-176单独处理和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单独处理)、感染组(S. aureus)、处理组(C-176+S. aureus和Mdivi-1+S. aureus)。分别检测乳腺上皮细胞中STING通路的激活、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线粒体活性氧(m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线粒体形态的变化等。动物试验分为对照组(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C57BL/6 STING基因敲除STING KO小鼠)、感染组(WT+S. aureus和STING KO+S. aureus),分别检测肝脏组织和乳腺组织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 Beta-D-Glucosaminidase,NAGase)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生化指标。[结果]S. aureus感染乳腺上皮细胞导致STING通路激活,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Ser616位点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on 1,Mfn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on 2,Mfn2)表达量降低(P<0.05),C-176和Mdivi-1处理均降低了Drp1 Ser616的磷酸化水平(P<0.01),恢复了Mfn1和Mfn2的表达量(P<0.05),缓解S. aureus引起的线粒体碎片化。同时,C-176和Mdivi-1处理均显著抑制S. aureus感染诱导的乳腺上皮细胞中mROS水平升高和MMP的异常下降(P<0.05),以及mtDNA拷贝数的下降(P<0.05)。此外,缺失STING基因可以恢复S. aureus感染引起的小鼠肝脏和乳腺中T-AOC水平(P<0.01),降低NAGase活性与MDA含量(P<0.05)。[结论]抑制STING可以改善S. aureus感染乳腺上皮细胞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缺失STING基因可以缓解S. aureus感染引起小鼠肝脏和乳腺的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嘉曼 傅俊范 周如军 严雪瑞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锈腐病是由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引起的根部病害之一,在我国东北人参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将茉莉酸甲酯(MeJA)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为了明确MeJA对人参锈腐病菌和病害严重度的影响,测定了0~800μg.mL-1不同浓度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菌丝生长量和菌落直径的影响,利用筛选的浓度(200μg.mL-1)处理2年生人参移栽苗,处理后2d接种人参锈腐病菌(1×106conidia.mL-1),测定参根内防御酶系活性,调查人参锈腐病的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结果表明:低浓度MeJ...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人参 人参锈腐病 诱导抗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美玲 李晓灿 王晓东 詹亚光 范桂枝
以产白桦酯醇的白桦悬浮细胞系为试材,利用药理学试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显微镜技术,探讨过氧化氢(H2O2)在拟茎点霉属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酯醇积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H2O2降低了细胞的活力和干质量的积累量,却提高了白桦酯醇的含量。其中,1mmol·L-1H2O2处理12h,白桦酯醇的含量比对照增加89.45%,0.1mmol·L-1H2O2处理24h,白桦酯醇的含量比对照增加73.72%。真菌诱导子促进了白桦悬浮细胞中H2O2和白桦酯醇的生成,在处理24h时,分别比对照增加391.67%和185.22%。H2O2的清除剂过氧化氢酶减弱真菌诱导子对H2O2和白桦酯醇的诱导效应。由上述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莉 安志兴 张涌
分别用5,10和15μg/mL二甲基苯蒽(DMBA)的完全培养液处理体外培养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36, 24和12 h,再以25 ng/mL佛波酯(TPA)作用2周,研究DMBA和TPA对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诱导转化作用,确定最佳诱导转化条件,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15μg/mL DMBA的完全培养液培养12 h,再用TPA连续作用4 d,几乎无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存活,10μg/mL DMBA培养24 h转化效果较差,5μg/mL DMBA培养36 h转化效果最佳;转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体积增大、核浓缩、生长排列紊乱、无规则并出现转化灶; DMSO对细胞生长有抑制...
关键词:
二甲基苯蒽 细胞转化 山羊 乳腺上皮细胞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浩 曹郁 雷明 ZAHID Kashif Rafiq 吴雪 刘珂 刘艳丽 刘金林 杨继红 赵浩斌 祁超
木糖醇亚硒酸酯是一种新合成的化合物,其能够引发人肝癌细胞系SMMC-7221细胞凋亡并且其引发SMMC-7221细胞凋亡伴随着谷胱甘肽的消耗.为了提供更多关于木糖醇亚硒酸酯的抗癌机制研究,该实验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经该化合物处理后的SMMC-7221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这3个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在经0.5mg/L或1mg/L木糖醇亚硒酸酯分别处理SMMC-7221细胞12、24、36、48h后,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从124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涵芳 张林 陈孟姣 李烨青 王泽栋 奚雨萌 李莲 韩兆玉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PS)对H_2O_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氧化损伤及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用H_2O_2(600μmol·L~(-1),2 h)诱导建立乳腺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试验分组:空白对照组、H_2O_2组、H_2O_2+APS组(8 mg·mL~(-1)APS)。[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_2O_2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与H_2O_2组相比,H_2O_2+APS组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的活性氧(RO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APS降低了H_2O_2诱导细胞凋亡率。[结论]APS能够提高H_2O_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并减缓氧化损伤引起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昊 李曼曼 薛洋 姜志洋 茆达干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毛喉素(FSK)对体外培养的猪卵泡颗粒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猪原代卵泡颗粒细胞,预培养24 h。应用FSK(10 nmol·L~(-1))处理细胞48 h,检测细胞形态、脂滴积聚、标记基因和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处理96 h检测孕酮(P_(4))水平及类固醇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SK改变了细胞形态,增大了细胞直径,并使细胞内脂滴含量增加(P < 0.01);FSK降低了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的表达水平(P < 0.01);FSK降低了颗粒细胞标记基因促卵泡素受体(FSHR)mRNA的表达水平,提高了黄体细胞标记基因前列腺素受体(PTGFR)和促黄体素受体(LHCGR)mRNA的表达水平(P < 0.01);FSK促进了P_(4)分泌,提高了类固醇合成相关蛋白StAR、P450scc和3β-HSD的表达水平(P < 0.01);从细胞周期看,FSK降低了细胞周期素B1(CCNB1)、细胞周期素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 (CDK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基因的表达(P < 0.01),而使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B(P21~(cip1)/P27~(kip1))基因表达上调(P < 0.01),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结论]FSK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增强脂滴积聚和孕酮合成代谢、退出细胞周期来促进颗粒细胞向黄体细胞转化。
关键词:
毛喉素 猪 颗粒细胞 分化 细胞周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红梅 朱买勋 邓小龙 徐登峰
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0、50、25 μg/mL的黄连生物碱(ACC)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猪睾丸细胞(ST)进行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硝酸还原酶法和比色法检测NO、TNOS和iNOS,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IL–6、IL–10等炎症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100、50 μg/mL 的ACC处理可极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的存活率,25 μg/mL 的ACC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存活率。TGEV感染后NO含量急剧升高,质量浓度为100、50 μg/mL 的ACC处理可极显著降低TNOS和iNOS酶活力,25 μg/mL显著降低TNOS和iNOS酶活力。ACC可极显著下调TNF–α、IL–1β、IL–6、IL–10 mRNA的表达水平。表明黄连生物碱可以降低TGEV诱导的ST细胞的炎症反应,缓解病毒对细胞的损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红梅 朱买勋 邓小龙 徐登峰
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0、50、25 μg/mL的黄连生物碱(ACC)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猪睾丸细胞(ST)进行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硝酸还原酶法和比色法检测NO、TNOS和iNOS,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IL–6、IL–10等炎症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100、50 μg/mL 的ACC处理可极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的存活率,25 μg/mL 的ACC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存活率。TGEV感染后NO含量急剧升高,质量浓度为100、50 μg/mL 的ACC处理可极显著降低TNOS和iNOS酶活力,25 μg/mL显著降低TNOS和iNOS酶活力。ACC可极显著下调TNF–α、IL–1β、IL–6、IL–10 mRNA的表达水平。表明黄连生物碱可以降低TGEV诱导的ST细胞的炎症反应,缓解病毒对细胞的损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文敏 孙嫚嫚 蒋明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甘草酸二钾体外诱导感染MDV鸡胚成纤维细胞凋亡发挥抗病毒作用
2’-岩藻糖基乳糖缓解LPS诱导的细胞炎症应答和屏障损伤的功能研究
lncRNA RRAS2-AS1在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中的功能
热应激诱导猪肾小管上皮(LLC-PK1)细胞线粒体凋亡相关因子的时效表达
外质体H_2O_2和木质素积累在镍诱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系统抗性中的作用
乙酰乙酸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
褪黑素对HT-2毒素诱导的牛卵巢颗粒细胞内质网应激与自噬的影响
miR-let-7a对脂磷壁酸诱导炎性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广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对t-BHP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