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6)
2023(9640)
2022(8232)
2021(7723)
2020(6072)
2019(13986)
2018(13895)
2017(25561)
2016(14530)
2015(16852)
2014(17164)
2013(17013)
2012(16567)
2011(15083)
2010(15594)
2009(14447)
2008(14706)
2007(13650)
2006(12682)
2005(12025)
作者
(44537)
(37052)
(37019)
(35048)
(24069)
(18021)
(16879)
(14297)
(14197)
(13929)
(12761)
(12701)
(12105)
(11976)
(11787)
(11369)
(11055)
(10854)
(10840)
(10768)
(9601)
(9158)
(9114)
(8689)
(8671)
(8365)
(8270)
(8251)
(7744)
(7564)
学科
(64453)
经济(64373)
管理(39077)
(37844)
(27248)
企业(27248)
(22698)
中国(22182)
地方(22016)
方法(18265)
业经(16248)
农业(15234)
数学(14688)
数学方法(14358)
(13763)
(13561)
(13494)
(12174)
银行(12157)
(11955)
(11755)
(11650)
金融(11649)
地方经济(11393)
(11367)
贸易(11353)
(10841)
理论(10746)
环境(10344)
(9450)
机构
学院(211826)
大学(206581)
(82432)
经济(80261)
研究(79493)
管理(72197)
中国(64237)
理学(58510)
理学院(57700)
管理学(56414)
管理学院(56026)
科学(49480)
(48084)
(42630)
(41298)
(40358)
(38103)
研究所(37573)
中心(37266)
(32882)
(32193)
师范(31870)
农业(31814)
北京(31716)
业大(31156)
财经(29461)
(29269)
(28344)
(26205)
技术(26036)
基金
项目(123544)
科学(94601)
研究(94554)
基金(83120)
(72256)
国家(71479)
科学基金(59367)
社会(56264)
社会科(52934)
社会科学(52919)
(51109)
教育(43438)
基金项目(42879)
(42207)
编号(41069)
自然(36544)
自然科(35589)
自然科学(35581)
资助(35245)
成果(35103)
自然科学基金(34897)
(32910)
课题(30659)
重点(28371)
发展(26652)
(26204)
(25862)
(25344)
(24966)
(24325)
期刊
(113549)
经济(113549)
研究(71507)
中国(57934)
(40935)
教育(34236)
学报(32656)
(31925)
科学(30059)
管理(29744)
农业(28118)
(25737)
金融(25737)
大学(24660)
学学(22628)
技术(21632)
业经(20312)
经济研究(16119)
(14866)
问题(14804)
财经(14514)
图书(13159)
(12697)
(11223)
世界(10871)
(10866)
论坛(10866)
(10775)
资源(10766)
技术经济(10699)
共检索到366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富周  吴润荣  吕燕萍  陈健民  
本文分析衢州市粮食生产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粮食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订特殊政策、应用现代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鹏  
根据锦州市自然概况,粮食生产条件及近5年来粮食生产发展趋势,分析粮食发展前景,探索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兰玉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依然是粮食问题。随着中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化的趋势加快,中国粮食的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在人类即将迈向21世纪之际,要使粮食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不断满足人们的有效需求,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选择、技术扩散等环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久先  
90年代前期,我国粮食生产未能在较高起点上解决好徘徊不前的问题,年度间增减起伏较大。1990年至1994年的5年间,只有1年跨上4500亿公斤大关,次年又令人沮丧地回落到4400多亿公斤。令人欣喜的是1995年和199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刷新历史最高记录,分别达到4666亿公斤和4900亿公斤,提前4年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到2000年的低线目标(4900-5000亿公斤)。在这欣喜之余,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这4900亿公斤的高产并不代表我国粮食生产已达到了这样的生产能力,并不标志我国粮食生产已走出徘徊的阴影。事实上,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相当脆弱,发展环境十分严峻,稍有不慎,又可能步入徘徊的窘况。要巩固和保持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必须调整发展策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是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俊辉  王艳霞  郭造强  张素娟  陈旭东  
河北粮食生产主要受到社会重大变革、政策调整、农业生产条件、农资投入、科技进步、价格变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单产比播种面积对总产的影响更大。分析了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成本、效益限制。分析粮食增产潜力,文章认为应以农用水资源为主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确定河北省粮食生产品种结构与布局以及粮食产量目标。提出应在基本粮田保护区设立、中低产田、水利建设与节水、优良品种及农业科技等方面着力加强。同时在耕地流转、政府投入、种粮补贴等方面也应配套政策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2003年以来央行一系列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相继出台和后续效应的不断扩大,欠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常山县济受宏观政策因素影响更为明显,少数商业银行贷款出现负增长,中小企业资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金融部门如何与政府、企业形成合力,寻找破解“融资难”良方,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长运  
文章论述了南阳市土地生产潜力,并分别预测了耕地面积、人口、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及2000年至2030人口承载量情况,提出了实现粮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铁斌  
本文对国内外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典型实例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区域粮食生产持续发展需研究的课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巧军  
应用浙江省11个市(地)的1991—1994年水稻生产投入产出资料,采用生产函数模型作分析。结果认为,要保持耕地面积相对的稳定的同时,要增加科技投入,主攻单产;在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推广适用农业机械,实现粮食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建仓  王戈  
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需要长期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影响我国粮食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和制约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保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以期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健  
本文应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1983-1995年广西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折纯)、农业劳动力及农田成灾面积5个主要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广西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红菱  
社会保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保险问题,把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社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海平  张明鑫  王欢  纪秀美  
对宁南山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区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在详细分析该区人口现状、各年份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变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开发宁南山区和解决贫困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实施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基础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抓好生态移民工作、开发人力资本、加快地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及转变和提高人们思想观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亚荣  
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而如何实施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范围广、学科多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有许多种方法。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 ,在可持续发展中能发挥其工程性的作用。本文就这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璋  许越先  吴凯  
2004年我国中部地区以占全国37.7%的耕地产出占全国42.6%的粮食、41.2%的小麦、38.9%的玉米和47.9%的稻谷,该区粮食生产对全国粮食安全有其重要的贡献。文中应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拟合优度k-s检验法等方法分别研制了该区粮食总产、人均粮食等要素的拟合模型。分析资料表明:2020年前该区粮食总产年均增长可达1.5%,人均粮食年均增长可达0.7%。文中还对该区优势粮食作物的区域布局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