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2)
2023(10597)
2022(8723)
2021(7910)
2020(6317)
2019(14237)
2018(13610)
2017(26250)
2016(14045)
2015(15352)
2014(15395)
2013(15273)
2012(14692)
2011(13387)
2010(13937)
2009(13012)
2008(12146)
2007(10931)
2006(9840)
2005(9481)
作者
(41613)
(34525)
(34286)
(32695)
(22099)
(16723)
(15602)
(13309)
(13280)
(12485)
(11888)
(11589)
(11246)
(11209)
(11018)
(10800)
(10180)
(10128)
(9886)
(9831)
(8954)
(8539)
(8410)
(7938)
(7931)
(7879)
(7684)
(7546)
(7113)
(6885)
学科
(65078)
经济(65024)
(40433)
管理(36739)
(31625)
企业(31625)
(26925)
金融(26925)
中国(26906)
(24877)
银行(24858)
(24205)
地方(22348)
方法(21003)
数学(18258)
数学方法(18098)
(18025)
(17128)
(16163)
业经(15892)
农业(12826)
(12463)
地方经济(11598)
(11436)
贸易(11421)
中国金融(11356)
(11276)
财务(11247)
财务管理(11226)
(11032)
机构
学院(200643)
大学(197453)
(87152)
经济(85296)
研究(75329)
管理(70687)
中国(63359)
理学(59348)
理学院(58587)
管理学(57613)
管理学院(57239)
科学(44681)
(42716)
(42234)
(38990)
(35762)
中心(35354)
研究所(35125)
财经(32706)
(31392)
(29631)
经济学(28091)
业大(27975)
农业(27676)
北京(27631)
(27102)
(27011)
师范(26762)
(26234)
经济学院(25285)
基金
项目(128068)
科学(101002)
研究(94158)
基金(91918)
(80306)
国家(79581)
科学基金(67668)
社会(60808)
社会科(57951)
社会科学(57939)
(51566)
基金项目(47832)
(42840)
教育(42209)
自然(42076)
自然科(41107)
自然科学(41097)
自然科学基金(40389)
资助(38148)
编号(36950)
(34049)
成果(30495)
重点(29833)
(27806)
发展(27487)
课题(27316)
(27063)
(27036)
(25734)
创新(25414)
期刊
(102278)
经济(102278)
研究(66169)
中国(45898)
(37998)
金融(37998)
(34432)
(31884)
学报(31517)
科学(29191)
管理(27958)
大学(23924)
学学(22771)
农业(22710)
教育(21948)
业经(17544)
经济研究(17345)
财经(16857)
技术(16516)
(14530)
问题(13226)
(11664)
(10168)
商业(9907)
国际(9640)
技术经济(9591)
世界(9547)
理论(9313)
现代(9189)
(8976)
共检索到325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章彰  
区域经济增长为区域金融发展创造了条件,区域金融的发展又可以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改善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助推经济转型。在中央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下,围绕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需要认真分析衡阳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加积极地创造和完善条件,为衡阳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加有效和更加针对性的金融供给。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章彰  
区域经济增长为区域金融发展创造了条件,区域金融的发展又可以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改善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助推经济转型。在中央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下,围绕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需要认真分析衡阳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加积极地创造和完善条件,为衡阳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加有效和更加针对性的金融供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洪波  
在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应用进入新阶段,社交媒介可以帮助用户沟通、分享,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尤其是社交网络与金融的融合在给人们的投融资行为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对传统的金融机构构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银行在信贷风控方面的投入较高,因而对于成本相对较高的小额贷款一般缺乏兴趣。而社交金融的借贷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蒋淑玲  
产业融合是促进产业创新和竞争力提高的增长方式,是促使低端产业成为高端产业组成部分的新产业经营模式,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党的“三农”理论政策的创新与发展,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动能。文章对湖南省衡阳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推进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简要阐述湖南省衡阳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着力点,进一步明确衡阳市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合发展战略步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阳冬发  
本文从衡阳市资源现状出发,分析了衡阳市参加"3+5"城市群建设的障碍,明确衡阳市参加"3+5"城市群建设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思路,提出衡阳市在"3+5"城市群发展中的金融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斌  
2009年,作为武汉市主要科技型企业集聚地的东湖开发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2年,武汉市被批准为国家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立足自身科技资源和各项相关政策的优势,武汉市大力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形成了金融支持科技、科技推动经济的良好局面。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斌  
2009年,作为武汉市主要科技型企业集聚地的东湖开发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2年,武汉市被批准为国家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立足自身科技资源和各项相关政策的优势,武汉市大力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形成了金融支持科技、科技推动经济的良好局面。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修颖,顾朝林  
本文以衡阳市为实证 ,回顾了市域农业结构的形成、演变过程 ,指出目前的市域农业结构存在市场适应、组织构筑和动力机制等三方面的主要问题。文章提出了市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三大原则和四个调整方向 ,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两点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威  盛继明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业与制造业缺乏深度融合,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呈现出多重失衡特征,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金融供给配置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期限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方式结构失衡、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失衡、金融供给阶段结构失衡和金融供给政策衔接失衡。进入新发展阶段,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和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愿和能力,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四维  谭波  
自2016年,党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以来,重点解决企业供给侧结构性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历经多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管理会计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根据企业发展合理进行需求供给,优化供给结构,在企业“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实施中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而且,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对管理会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良性循环发展。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管理会计在衡阳企业中“三去一降一补”的实际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创新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秦川  
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集中体现为需求、供给、城乡和区域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需求结构不够协调、不够均衡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外需制约日益明显,投资结构和效力偏弱,消费被满足的品质偏低。产业结构偏低端、不配套、不协调等问题比较严重,工业内部核心技术不足导致结构总体偏低端,服务业中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占比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结构扭曲风险加大,农业内部生产、经营、流通结构仍偏粗放。城乡差距和贫困问题依然严重,二元分化突出。区域、城乡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城市体系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突出,并正转为"南北分化"新矛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姚余栋  王赓宇  
发展养老金融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其直接回应了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涉及国家宏观经济金融体系的发展;其次,养老基金投资本身就是证券投资基金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看,发展养老金融需要有多种模式和产品的有效供给;还需要贯彻创新理念,需要政府和市场的通力合作;养老金融需要被纳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工程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晓求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竞文  
本文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村金融机构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金融中介机构与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指出合作金融的社区性和独特的产权特征在发展关系型贷款、同辈监督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结合起来,农村要对信用社、资金互助社、企业联保贷款机构等合作金融机构给予更多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