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8)
- 2023(7461)
- 2022(6443)
- 2021(5693)
- 2020(4949)
- 2019(11636)
- 2018(11531)
- 2017(21969)
- 2016(12461)
- 2015(14158)
- 2014(14209)
- 2013(14357)
- 2012(13845)
- 2011(12609)
- 2010(12703)
- 2009(11807)
- 2008(12056)
- 2007(11052)
- 2006(9456)
- 2005(8343)
- 学科
- 济(51624)
- 经济(51581)
- 管理(31190)
- 业(30674)
- 方法(25926)
- 企(23422)
- 企业(23422)
- 数学(23290)
- 数学方法(23056)
- 学(16288)
- 农(15159)
- 财(12681)
- 中国(12201)
- 地方(10391)
- 环境(10088)
- 农业(10034)
- 贸(9540)
- 贸易(9537)
- 业经(9391)
- 易(9230)
- 制(8691)
- 和(8615)
- 务(7511)
- 财务(7495)
- 财务管理(7473)
- 银(7443)
- 银行(7395)
- 融(7260)
- 金融(7257)
- 划(7162)
- 机构
- 大学(188351)
- 学院(187620)
- 济(72133)
- 经济(70506)
- 研究(69711)
- 管理(66497)
- 理学(57211)
- 理学院(56480)
- 管理学(55200)
- 管理学院(54888)
- 中国(50827)
- 科学(48987)
- 农(46245)
- 京(40721)
- 所(38859)
- 农业(37155)
- 业大(36715)
- 研究所(36094)
- 财(32139)
- 中心(31809)
- 江(29095)
- 财经(25804)
- 北京(25607)
- 范(24710)
- 院(24634)
- 师范(24368)
- 农业大学(24274)
- 省(23587)
- 经(23343)
- 科学院(22846)
- 基金
- 项目(130012)
- 科学(99247)
- 基金(92917)
- 研究(85844)
- 家(85605)
- 国家(84985)
- 科学基金(69127)
- 社会(51737)
- 省(51666)
- 基金项目(49853)
- 社会科(48861)
- 社会科学(48840)
- 自然(48214)
- 自然科(46978)
- 自然科学(46960)
- 自然科学基金(46098)
- 划(44895)
- 教育(38889)
- 资助(38185)
- 编号(33485)
- 重点(30935)
- 发(28800)
- 计划(28114)
- 部(27903)
- 成果(26950)
- 创(26100)
- 科技(26088)
- 科研(26059)
- 创新(24644)
- 课题(23903)
共检索到268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陈盛彬 陈志阳 林仲桂
以典型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不同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裸荒地、草地、灌木林和森林基本相似的4个植被恢复阶段,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探索了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以及同一恢复阶段不同层次上土壤理化特征的时空变化,与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特性变化的内在联系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恢复演替的进行,土壤各层黏粒含量增加显著(p<0.01或p亚表层>下层;土壤容重减小明显(p<0.05),随土壤深度而呈递增趋势,具体表现为表层<亚表层0....
关键词:
土壤理化特征 不同恢复阶段 紫色土 衡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付美云 林仲桂 赵林峰
【目的】探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规律,探明研究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机制,为构建该区域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方法,在研究区域内选择立地基本相似的裸荒地、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与乔木群落4种典型的植被类型表示恢复的4个阶段,运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对4个阶段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显著升高(P灌木群落>草本群落>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对湖南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其生物量具有以下特点:1)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平均总生物量为5133.6kg/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936.7、1624.7、1400.8和171.4kg/hm2,分别占其坡地群落平均总生物量的20.9%、24.1%、50.6%和4.4%.2)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分别占乔木总生物量、灌木总生物量和草本总生物量的80.2%和19.8%,52.4%和47.6%,43.6%和56.4%.3)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在不同立地条件其大小顺序依次为:乔木层只在下坡存在;中...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生物量 衡阳盆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杨满元 付美云 雷玉兰 林仲桂 赵林峰
土壤微生物直接参与养分循环、有机质分解等诸多生态过程,尤其在陆地生态系统C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ascual et al.,2000;Harris,2003;Schipper et al.,2001)。由于微生物对外界胁迫的反应要比植物和动物敏感,因此,微生物群落的大小、组成和活性在不同的管理措施之间差异明显(Bossio et al.,1995;Panikov,1999)。土壤微生物指标已经用来评价退化生态系统中生物群系与恢复功能之间的联系,并能为退化土地恢复提供有用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采用数学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应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空间位置的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1)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植物群落可分为3种群丛类型,分别为Ⅰ.马尾松+杉木—牡荆+六月雪—野菊花+夏枯草群丛;Ⅱ.糯米条+紫薇—野菊花+蒲公英群丛;Ⅲ.须芒草+狗尾草群丛,它们分别位于紫色土丘陵坡地的下坡、中坡与上坡。(2)通过分析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物种多样性可知:①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其大小顺序均为:草本层>灌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正发 史东梅 谢均强 张兵
【目的】研究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侵蚀过程的影响。【方法】利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与土壤团聚体特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4种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侵蚀过程影响进行研究。【结果】(1)快速湿润使大部分团聚体崩解为细小的团聚体,慢速湿润和湿润振荡2种处理对5—2 mm大团聚体的影响最大,崩解后集中分布在2—0.5 mm范围内。(2)4种土地利用类型团聚体稳定性大小为桑园地>苜蓿地>荒草地>菜地,快速湿润作用下4种土地利用类型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都较小,慢速湿润处理的MWD和GMD总体较大,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团聚体崩解机制主要是快速湿润时孔隙内...
关键词:
团聚体稳定性 侵蚀过程 旱坡地 紫色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希旺 张玉珍 马涛 马景永 武鹏艳
利用LI-8100开路式土壤呼吸仪对陇西县现有梯田和自然坡耕地温室气体CO2通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梯田低于坡地1℃左右,土壤呼吸速率,梯田低于坡地0.67μmOL·m-2·s-1,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土壤水分在温度最高时,梯田土壤含有较高的体积含水量达0.224%,而坡地处在较低的0.153%,差值为0.071%。土壤呼吸速率在单因子模型下拟合程度不高(R2=0.1~0.5),但是双因子模拟下R2达到0.9以上,表明该区土壤呼吸速率受到这2个因子的共同影响;梯田的土壤呼吸特征更适应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气候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超 刘国彬 薛萐 宋籽霖 张昌胜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不同植被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的分形特征,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分析,运用分形理论,研究黄土丘陵区墩山小流域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人工灌木等6种植被根际土壤微团聚体以及颗粒组成的分形特征。【结果】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不同植被对土壤微团聚体以及颗粒组成影响不同。无论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天然草地0.25—0.05 mm、0.05—0.01 mm微团聚体含量以及土壤团聚状况、团聚度均高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而0.25—0.05 mm、0.05—0.01 mm土壤颗粒含量以及分散系数、分散率低于人工灌木和人...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根际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秋龙 焦菊英 寇萌
为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极端强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与植被之间的关系,对2013年7月极端强降雨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5种主要植物群落,即刺槐(Robinia psendoacacia)、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长芒草(Stipa bungean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n)群落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极端强降雨下,植被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素;2草本群落的土壤水分明显好于人工林,其中长芒草群落的土壤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和土壤有效贮水量均最高,分别为17.8%、961.2 mm和691....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
紫钯土丘岗地是衡阳盆地的主要土地类型之一,面积约500万亩,占盆地面积的25%。该地是衡阳市粮、棉、油、果、牲猪、家禽、鲜鱼的主要产地。综合开发利用紫色土区的上地资源,对发展衡阳盆地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振兴地方经济,对全省紫色土丘岗地的综合开发,有重要意义。一、优势与劣势 1.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衡阳盆地处在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文娟 焦菊英 张振国
为了探讨土壤种子库对植被恢复的影响,该文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典范变量分析,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土壤水分和养分、地形因子以及退耕年限对植物群落变化的影响,量化了土壤种子库对植被恢复的贡献。结果表明:影响植物群落变化的因子有土壤水分、速效磷、土壤种子库和坡向;仅用土壤种子库只可解释植物群落变化的32.1%;由于退耕地土壤种子库的优势种主要为猪毛蒿,其植被恢复潜力与速度比较小。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需要适度的人为干预,有必要适当引进一些演替后期物种,如白羊草、铁杆蒿、长芒草等物种,以缩短演替时间,加速退耕地植被恢复进程,促进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的防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萐 刘国彬 戴全厚 党小虎 周萍
为了解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典型侵蚀环境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30年植被长期定位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参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熵及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09.01%~144.22%、34.17%~117.09%和31.79%~79.94%,微生物呼吸强度增加26.78%~87.59%,代谢熵降低57.45%~77.49%,微生物量的增大和活性增强进一步促进了土壤性状的改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量碳、磷、呼吸强度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极为密切,显然,土壤微生物量可...
关键词:
侵蚀环境 植被恢复 微生物量 土壤质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波 朱雪梅 刘倩 徐小婵 黄金龙 徐建洪
根据川中丘陵区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进行的土地利用调整,对6种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梨树-蔬菜复合系统、核桃-油菜复合系统、核桃-花生复合系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全钾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有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的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油菜>核桃-花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氮: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核桃-油菜>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磷: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核桃林>核桃-油菜>柏树林;土壤全钾:核桃-油菜>柏树林>核桃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尹忠东 苟江涛 李永慈
以农作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轻度以上侵蚀土地占地率与平耕地、坡耕地、有林地、其它林地、荒草地、其它用地占地率无截距模型,以及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与不同侵蚀强度土地占地率无截距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侵蚀模数、土壤流失率、土壤流失比、土壤流失面积比,不同侵蚀强度土地侵蚀模数、土壤流失比。结果表明:①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及其以上侵蚀土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397.78t/km2·a、1639.95t/km2·a、5000.00t/km2·a、9119.12t/km·2a,土壤流失比分别为:-7%、6%、34%、67%,在不同小流域变幅为:-3%--23...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廖晓勇 张先婉 朱波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该文采用典型调查法对坡坎生态系统的光热、水土与植被等生境条件予以调查分析,综合评价其资源组合特征。结果表明紫色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的坡坎生态系统,其小气候、土壤及植被等资源特征不同。逆倾陡坡坡坎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状较差,雨后径流水分易于泄去,植被类型较为单一;顺倾缓坡坡坎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高,雨后径流入渗快而易于保蓄,光热资源利用充分,对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温湿调节作用,植被组合结构完整,类型丰富;梯地边坡与田边地埂坡坎生态系统,受人为耕作影响大,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能得到梯地、稻田连续的水分供应,可利用的光热资源充足,覆地植物种类多,鲜生物量大。
关键词:
坡坎生态系统 紫色丘陵区 资源组合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