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3)
2023(10294)
2022(9175)
2021(8654)
2020(7214)
2019(16750)
2018(16708)
2017(32620)
2016(17805)
2015(19909)
2014(19960)
2013(19831)
2012(18030)
2011(16325)
2010(16111)
2009(14613)
2008(13980)
2007(11733)
2006(10288)
2005(8818)
作者
(50805)
(41854)
(41488)
(39549)
(26804)
(19923)
(18931)
(16522)
(16035)
(14792)
(14437)
(13896)
(13007)
(12999)
(12945)
(12572)
(12465)
(12408)
(11912)
(11777)
(10328)
(9957)
(9922)
(9507)
(9343)
(9316)
(9194)
(9122)
(8332)
(8218)
学科
(69451)
经济(69369)
管理(50900)
(45429)
(38314)
企业(38314)
方法(32252)
数学(27701)
数学方法(27367)
中国(20100)
(16701)
(16357)
(16129)
地方(15690)
业经(14789)
环境(12771)
理论(12388)
(11756)
(11434)
贸易(11429)
农业(11233)
(11013)
(10806)
(10662)
(10624)
财务(10603)
财务管理(10587)
技术(10399)
企业财务(10038)
教育(9557)
机构
大学(249062)
学院(245427)
管理(101115)
(93469)
经济(91103)
理学(88401)
理学院(87369)
管理学(85902)
管理学院(85463)
研究(82527)
中国(58661)
(54359)
科学(52653)
(41166)
(40537)
研究所(37185)
业大(37087)
中心(36658)
(36585)
北京(34267)
财经(33896)
(33848)
(33831)
师范(33572)
(30987)
(30909)
农业(28660)
(28076)
师范大学(27565)
经济学(27015)
基金
项目(175257)
科学(137714)
研究(127793)
基金(127260)
(110524)
国家(109632)
科学基金(94764)
社会(79219)
社会科(75023)
社会科学(75002)
基金项目(68994)
(67580)
自然(62916)
自然科(61410)
自然科学(61398)
自然科学基金(60246)
教育(57741)
(57656)
编号(52489)
资助(51810)
成果(42003)
重点(38531)
(38045)
(36750)
(35982)
课题(35515)
创新(33505)
科研(33438)
大学(32618)
教育部(32537)
期刊
(99074)
经济(99074)
研究(73100)
中国(42736)
学报(38136)
科学(36023)
管理(35426)
(32248)
(29291)
大学(28602)
教育(27832)
学学(26670)
农业(23005)
技术(20365)
(16860)
金融(16860)
业经(15711)
经济研究(15090)
财经(15086)
图书(15001)
问题(14447)
理论(12802)
(12718)
科技(12511)
实践(11914)
(11914)
现代(11898)
资源(11763)
(11362)
(11283)
共检索到346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纪武  张晨  冯余军  
对城市街道峡谷(街谷)空气污染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问题的内涵和结构为基础,提出街谷空气污染问题的求解应答域及街谷空气污染防治未来所需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公共安全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建立"污染源管控、扩散途径优化、污染受体保护"的街谷空气污染防治策略,设计由街谷污染机制、风险预警与防治模型、规划设计与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等共同构成的科学行动框架。在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街谷空气污染防治的城市规划对策研究是对城市问题中关键领域的重要问题的积极应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宏  周雪帆  戴菲  管毓刚  
如今,50%以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城市由于其特殊下垫面及人类活动影响存在一些特有的环境与气候问题,其中最为严重和明显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城市尺度着手的调节策略:城市通风道。在城市中设计通风道,有助于打破城市热岛环流帮助城郊凉爽气流渗入,提高城市内空气的流动性,增加城市绿化率,分割大面积城市空间,消除热岛的规模效应及叠加作用。本文浅析了城市通风道建立的必要性,对城市环境、气候的调节作用,给出了通风道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策略,最后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案例开拓研究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洪礼  李怀宇  郭嘉良  
文章以城市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马尔可夫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来研究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策略。以北京市为例,运用马尔可夫法建立北京空气质量的转移概率模型,并引入排污强度和环保投资两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拟合转移概率矩阵与排污强度和环保投资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为到达不同的污染治理目标而需付出的空气污染治理投资和须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为城市空气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邱巧玲  王凌  
现代城市中,由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部分,这部分污染空气主要集中在城市中街道及其两边高楼组成的街道峡谷中。论文探讨了在污染源一定的情况下,街道的几何结构、街谷外部环境即周围建筑布置和植被与街道峡谷中污染浓度变化的关系,得出合理的街道几何结构理论,并尝试提出理想状态下的城市街道布置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田达睿  周庆华  
分形现象是客观世界大量复杂巨系统自组织构成的内在规律,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引介分形理论及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分形模型,结合半径分维、网格分维等维数计算方法,从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形态、城市空间等方面对国内城市规划应用分形理论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分形理论在复杂地貌区城市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做出了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凌燕  
文章基于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央地政府的有限理性,采用演化博弈探索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互动过程及演化方向,确定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而,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剖析现阶段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制度环境及央地政府相应的策略选择,借助MATLAB软件对其进行数据仿真。研究发现,央地两级政府的行为选择源于参与治理的成本与收益比较,中央-边缘的政治结构、现代主义的文化系统和孱弱的市民社会等制度环境对两级政府的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茂直  
世界卫生组织(本文简称"世卫组织")2014年5月7日发布的全球城市空气质量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在世卫组织监测的城市中,超过半数城市的空气污染超过了世卫组织设定的健康标准的2.5倍,我国有北京、兰州、西宁、济南等城市上榜,全球只有12%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符合世卫组织健康标准。显然,世卫组织的监测统计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全球城市空气污染已非常严重,而我国更是如此,大大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国高  陈庭富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迫切需要寻找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引擎。基于2004—2019年中国22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其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互联网发展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降低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能够降低邻近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互联网发展对中西部、城镇化水平较高和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降低作用更强。上述研究结论不仅能为中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经济效应提供经验证据,还能为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强化区域间环境协同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供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学义  何兴邦  
文章使用四川、重庆两地6个城市1 620份居民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空气污染问题对城市居民政府信任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主观感受及对政府空气污染治理的尽责评价是空气污染问题影响城市居民对政府信任的两种机制,感受到的空气污染问题越严重,对政府治理尽责程度评价越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也越低;空气污染问题对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信任度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主观感受和政府治理尽责负向评价对地方政府信任负向冲击程度较大,对中央政府信任影响较小;空气污染问题对不同群体的政府信任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高等教育组、居住在大城市组居民的政府信任度受空气污染影响更大。文章认为,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措施既要强调治理成效,让公众对"结果"有直观感受,也要注重宣传,让公众对政府治理"过程"充分了解,才能有效提升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宏兵   郑庆彪   李震   孙丽棠  
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据和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PM_(2.5)排放浓度数据,利用2SLS、空间计量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水平,这一效应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财政支持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以及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且在地理区位特征上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同时,上述影响主要通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提升的机制实现。基于SAR与SDM模型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也发现城市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减污效应具有双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空气污染的地理相关性使其减污效应被低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萍  
本文基于2007—2017年城市一级PM2.5及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大气污染对企业营业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大气污染越严重的地区,企业营业收入越大,城市pm2.5每增加1%,当地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加9.46%。说明大气污染会使得死亡凸显效应显现,导致企业做出更多亲社会的行为,减少企业违规,专注于经营,企业营业收入越高。通过分组检验,发现没有违规的企业受到大气污染对企业营业收入的正向影响更大。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大气污染对企业违规的作用仅存在于民营企业,且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更为显著。实证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和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学义  何兴邦  
文章使用四川、重庆两地6个城市1 620份居民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空气污染问题对城市居民政府信任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主观感受及对政府空气污染治理的尽责评价是空气污染问题影响城市居民对政府信任的两种机制,感受到的空气污染问题越严重,对政府治理尽责程度评价越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也越低;空气污染问题对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信任度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主观感受和政府治理尽责负向评价对地方政府信任负向冲击程度较大,对中央政府信任影响较小;空气污染问题对不同群体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庆先  师华定  张时煌  吕连宏  陈东升  杜吴鹏  付加锋  
本文总结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气候中心共同承担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研究"课题有关研究成果。包括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趋势、空气质量模拟及应用、区域气候模拟及应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及对污染物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污染物防控措施和效果的研究进展。主要阶段性成果包括:建立了基准年典型空气污染物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并分区域和行业综合评估了我国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趋势;利用区域气候模型对全国近十年气候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开展了典型地区的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典型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城市群)空气污染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鹏  
互联网发展究竟对实体城市产生多大影响,是近30年来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回溯了国内外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城市发展的研究进展,对互联网时代下城市空间结构、功能组织和规划理念变革等方面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综述发现,互联网对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既有去中心化和扁平化,也有集成化与再中心化;居住、就业、游憩、交通等城市功能区边界愈加模糊,土地利用变得混合兼容;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及其城镇化理论亟待重构,互联网发展带来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更新,有利于规划行业变革。总体上看,已有研究还存在作用机制不清晰、实证依据不充分、新增需求不明朗、其他因素未剥离等不足,建立长效研究机制,构建从互联网信息技术到实体城市的理论推演、实证考察与应用实践技术框架,成为学术深化的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磊  陈吉宁  张天柱  
在城市层次上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新的实践。本文以贵阳市为例探讨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框架。贵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分析充分表明 ,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是贵阳市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机遇。在这一战略指导下 ,本文构建了“一个目标、两个环节、三大核心系统、八大循环体系”的规划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