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
- 2023(646)
- 2022(551)
- 2021(519)
- 2020(454)
- 2019(1017)
- 2018(927)
- 2017(1668)
- 2016(906)
- 2015(1117)
- 2014(1103)
- 2013(1079)
- 2012(1039)
- 2011(963)
- 2010(927)
- 2009(791)
- 2008(770)
- 2007(647)
- 2006(596)
- 2005(535)
- 学科
- 济(4557)
- 经济(4555)
- 地方(3523)
- 地方经济(1773)
- 农(1547)
- 学(1524)
- 管理(1520)
- 贸(1312)
- 贸易(1309)
- 易(1245)
- 业(1205)
- 农业(1194)
- 环境(1182)
- 生态(1054)
- 方法(821)
- 资源(806)
- 中国(752)
- 业经(720)
- 土地(698)
- 数学(690)
- 对外(689)
- 数学方法(679)
- 和(659)
- 关系(631)
- 划(597)
- 外贸(561)
- 对外贸易(559)
- 发(547)
- 农业经济(535)
- 生态学(519)
- 机构
- 学院(13420)
- 大学(12731)
- 研究(6605)
- 科学(5053)
- 济(4599)
- 经济(4473)
- 中国(4378)
- 管理(4053)
- 农(3657)
- 所(3568)
- 研究所(3355)
- 理学(3286)
- 理学院(3203)
- 管理学(3099)
- 管理学院(3072)
- 京(3035)
- 业大(2861)
- 中心(2815)
- 农业(2776)
- 院(2670)
- 环境(2588)
- 科学院(2512)
- 资源(2419)
- 省(2413)
- 范(2226)
- 师范(2213)
- 室(2120)
- 江(2078)
- 研究院(2049)
- 北京(2044)
共检索到20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宝安区城管办(执法局)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为核心,深化机构改革为动力,推行“五化”(领导人性化、制度透明化管理责任化动作市场化、队伍专业化)管理机制为基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将民心工程为践行“三个代表”具体行动摆上议事日程,开展市容环境“梳理行动”,狠抓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建设、宝安公园开发、新圳河整治、城区交通渠化、停车场建设等市政公用设施各项工程,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城管行改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团结、勤政、务实、高效”的干事创业氛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二○○三年至二○○四年,我办(局)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为核心,开展市容环境"梳理行动",狠抓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建设、宝安公园开发、新圳河结合整治、城区交通渠化、停车场建设等市政公用设施各项工程,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城管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城管办(局)的总体工作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今年初,宝安区委区政府以1号文形式出台了《关于促进"农转居"居民创业就业的决定》,近半年多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彦 陆伟 齐昊聪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内涵,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有明晰的思路作为依据。本文以提高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水平为目标,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特征,确定法律基础、政府角色、公众参与、规划工具和财政保障是重要的保护因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美国、法国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因子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保护因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云兰
概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发达国家在历史街区保护的立法、行政管理、公众参与及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城市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的,处理好这一关系,城市将得以协调发展。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历史建筑 保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蔡辉 段希莹
我国传统商业街区的形成源于居住区,更依赖于街区内居民的消费支撑而发展壮大。商住混合的空间形态为各种规模的业态生存提供土壤。前店后舍(宅)的建筑格局,充分体现出小农经济背景下的城市社会空间特征。历经上千年的积淀,传统商业街区结晶出独特的空间系统,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间艺术范式。本文力求揭示那些传统且以商业功能为主并历经流变的城市商业街区在景观、文化价值以及城市肌理、空间范式方面的形态演进。
关键词:
传统商业街区 商业街 街区 空间系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滕有平 过伟敏
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化热潮中,历史街区的保护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以往的保护经验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的需求。针对再建与保护历史街区的双重需要,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整体保护、功能置换、多元与共生、回归街道的再生性保护策略。
关键词:
城市历史街区 再生性保护 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恺 周均清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复兴是当今关乎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和合作。但是在市场机制下,由于各方追求的利益不同,导致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本文引入利益相关者与合作博弈理论,在具体识别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博弈机制以促进城市历史街区的真正复兴。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复兴 利益相关者 合作博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放 竺越 沈济黄
"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街区类型的研究是其效果评价研究中的基础与核心内容。通过对美国近十几年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街区类型分类方法的梳理,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五种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其特征和分类原则,借鉴其多维观察视角(环境、社会、经济)与分类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成效评价框架,以期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决策、规划、建设有所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健 王勇
后现代主义时空观提出了介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异托邦"空间。基于"异托邦"空间内涵的理解,可以认为历史街区本质上就是一种城市"异托邦"空间,因而拓展了其保护的意义。基于城市"异托邦"的历史街区保护应重在其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同构特征的解读,并从生活空间的回归、矛盾空间的并置、公共空间的叠合、市民主导的营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历史街区作为"异托邦"空间的营造策略。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异托邦 城市空间 营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谭有为 千庆兰
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场所质量评价相关研究上,构建以使用&活动、可达&连接、舒适&意象、社交性四个维度的创新街区场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取SPSS因子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并以李克特量表五点法作为满意度判别标准;在评价基础上构建创新街区场所需求研究框架,将创新街区场所需求分为空间需求、设施需求及活动需求。以高新南街区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高新南街区的总体场所质量还没能达到让知识型员工满意的地步。
关键词:
创新街区 场所质量 质量评价 场所需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勇 夏健
基于"异托邦"空间概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历史街区是作为城市社会真实场所存在的城市"异托邦",并对历史街区的城市"异托邦"特质进行详细解读。并指出,为城市发展提供"反身之镜"和特殊空间实践基地是历史街区的城市使命,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使历史街区回归,同时保持历史空间和创造生活空间的"异托邦"。
关键词:
异托邦 城市空间 历史街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