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5)
- 2023(10082)
- 2022(9068)
- 2021(8709)
- 2020(7299)
- 2019(16909)
- 2018(16752)
- 2017(32569)
- 2016(17678)
- 2015(19512)
- 2014(19355)
- 2013(19028)
- 2012(17240)
- 2011(15348)
- 2010(15066)
- 2009(13668)
- 2008(13219)
- 2007(11270)
- 2006(9714)
- 2005(8316)
- 学科
- 济(66478)
- 经济(66395)
- 管理(51388)
- 业(50641)
- 企(41330)
- 企业(41330)
- 方法(33270)
- 数学(28748)
- 数学方法(28457)
- 农(20080)
- 财(18052)
- 中国(16449)
- 业经(15042)
- 学(14636)
- 农业(14101)
- 地方(13540)
- 务(12147)
- 财务(12088)
- 财务管理(12066)
- 制(11684)
- 企业财务(11521)
- 理论(11467)
- 和(11233)
- 环境(10866)
- 贸(10729)
- 贸易(10725)
- 技术(10442)
- 易(10394)
- 划(9703)
- 银(9563)
- 机构
- 大学(243042)
- 学院(241172)
- 管理(101064)
- 济(92021)
- 经济(89942)
- 理学(88505)
- 理学院(87566)
- 管理学(86148)
- 管理学院(85721)
- 研究(77516)
- 中国(56521)
- 京(51203)
- 科学(49290)
- 财(41891)
- 农(37961)
- 所(37907)
- 业大(37063)
- 中心(35265)
- 研究所(34836)
- 财经(34208)
- 江(32917)
- 北京(32197)
- 范(31869)
- 师范(31607)
- 经(31163)
- 农业(29657)
- 院(28430)
- 州(27561)
- 经济学(26657)
- 商学(25798)
- 基金
- 项目(173097)
- 科学(136066)
- 研究(127106)
- 基金(125979)
- 家(109470)
- 国家(108535)
- 科学基金(93606)
- 社会(79295)
- 社会科(74990)
- 社会科学(74969)
- 基金项目(67849)
- 省(67375)
- 自然(61610)
- 自然科(60096)
- 自然科学(60086)
- 自然科学基金(59001)
- 教育(57864)
- 划(56677)
- 编号(52334)
- 资助(51303)
- 成果(41922)
- 重点(38355)
- 部(38060)
- 创(35901)
- 发(35889)
- 课题(35311)
- 创新(33436)
- 科研(33185)
- 教育部(32712)
- 项目编号(32593)
共检索到334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志雄 崔超
扶贫资产的衍生主要与扶贫行为和扶贫资金投入相关。根据资金投入领域的不同,扶贫资产进一步分化为政府资产、村集体资产、贫困户家庭资产及组合型资产等。由于资产类型的多样化,"差异化治理"成为实现扶贫资产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应从晰化产权主体、细化责任主体、优化管理方式、活化资产使用、具化收益分配入手,推进扶贫资产差异化治理,确保治理有效。
关键词:
扶贫资产 差异化 管理 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帅兵 郝亚光
消除绝对贫困之后,相对贫困是贫困治理的重点。过渡期贫困治理的实质是防止相对贫困或非贫困向绝对贫困的逆向转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推动农村发展、助力国家现代化的两大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关键在于建立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机制。因此,过渡期的贫困治理应探索"巩固—拓展—衔接"型贫困治理路径,在脱贫的基础上巩固绝对贫困治理,防止规模性返贫;在巩固的基础上拓展相对贫困治理,防止贫困的逆向转化;在拓展的基础上衔接乡村振兴,统筹治理贫困与非贫困;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可持续的减贫防贫机制,顺利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衔接过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晓娟 周晓兰
本文利用因果树分析方法,对江西省移民扶贫移民过渡期贫困风险发生的四大因子(搬迁风险、生产风险、生活风险和社会边缘化风险)及其深层因子进行了非结构性的定性分析,并提出应从提升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实行"同伴压力"小额贷款、制定为移民创造脱贫增收机会的政策及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引入移民参与决策机制等方面来弱化移民过渡期贫困风险。
关键词:
过渡期 贫困风险 移民扶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广洲 付少平
基于“风险-适应能力-敏感性”框架,文章通过对陕西省两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人口的生计状况进行量化研究,科学地评价了脱贫人口生计脆弱性,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脱贫人口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因素,描述了脱贫人口的生计现状,为衔接过渡时期扶贫政策的制定和脱贫人口生计状况的改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孔祥民
新员工由于性格特征、工作方式、业务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原因,在新岗位上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某企业老板刚招了一名新职员,板凳还没坐热,就急着向人家要业绩,甚至还责问:"这些问题为啥还没解决呢?""下滑的绩效指标为啥还没改观呢?"失望感随之而来,匆忙扔下一个"不能胜任"的结论,便决定放弃使用。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出在新职员身上,而是恰恰出在了老板身上,是他不知道新员工都有一个"过渡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郑炯 童晓光 张林军
随着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稳步攀升,中国油气公司不断走出国门。在金额庞大的国际油气资产交易中,过渡期利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将对投资效益和公司利益产生影响。本文从过渡期利息的背景和缘起、签约前及签约后的过渡期利息策略分析这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采用博弈论、逻辑演绎、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结论:买方在确保交易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利率水平并延后起息时间以促成过渡期利息的最小化。此外,买方应适当考虑利率博弈的均衡问题,争取实现"有益均衡",减少潜在纠纷,尽快顺利完成交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梁永丰 雷小玲
教育管理法治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澳门进入过渡期后,教育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教育管理推行法治化。本文在简要介绍澳门过渡期制定教育法规情况的基础上,对澳门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动因、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澳门 过渡期 教育管理 法治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毅彪
2005年,我国进入了履行“入世”承诺的后过渡期。研究分析“入世”后过渡期对海关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对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稳健发展,切实提高海关把关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后过渡期 海关 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欣 陈群博
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我国入世过渡期消费政策的目标取向以及消费政策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消费政策 适度消费 扩大内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皓 豆书龙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具有逻辑关联性,适合构建二者的衔接机制。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制度供给与改革对象明确化的需求,而精准扶贫在制度典范、数据共享、产能化解以及内向监控方面可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形成具体的衔接领域。同时,农业供给侧改革也为精准扶贫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机遇空间。农业供给侧改革中配置型资源和权威型资源的下移使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发生明显变化,而因农业供给侧改革市场化原则的引入,扶贫治理规则也发生变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衔接机制的建立,表明政府应在双方协同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治理",以此克服碎片化的制度和政策对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扶贫治理时机的延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兆芳 程斌 赵东辉 王军永 程陶朱
通过结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接替实施的未来工作安排,提出了 "后脱贫攻坚时代"健康减贫制度框架,即健康保障、医疗保障和生活保障的多种保障机制防止农村低收入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改善其健康状况的目标。健康减贫制度的目标人群由贫困人口转变为相对贫困人口,防止因病返贫成为了新的工作重点,并提出了建立保障投入机制、部门分工协作机制、自付封顶机制和健康管理监测系统以减轻贫困人口就医压力,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新时期健康减贫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健康扶贫 乡村振兴 衔接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皓 豆书龙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具有逻辑关联性,适合构建二者的衔接机制。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制度供给与改革对象明确化的需求,而精准扶贫在制度典范、数据共享、产能化解以及内向监控方面可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形成具体的衔接领域。同时,农业供给侧改革也为精准扶贫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机遇空间。农业供给侧改革中配置型资源和权威型资源的下移使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发生明显变化,而因农业供给侧改革市场化原则的引入,扶贫治理规则也发生变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衔接机制的建立,表明政府应在双方协同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治理",以此克服碎片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红涛 谢婷
数字经济不断向农村产业渗透,加快农村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可促使农村产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巩固拓展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基于201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耦合协同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衔接中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耦合协同度基本处于低度协同与中度协同之间,且多数省份产业振兴滞后于产业扶贫;数字经济能巩固拓展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且产业数字化的促进作用强于数字产业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衔接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因此,为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毅炜
"营改增"是国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而过渡衔接期管理是企业实施"营改增"的起点和必经之路,本文拟对"营改增"企业在过渡衔接期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营改增 过渡衔接期 若干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