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8)
2023(15288)
2022(13017)
2021(12511)
2020(10529)
2019(23944)
2018(23516)
2017(45362)
2016(24313)
2015(27118)
2014(26526)
2013(26192)
2012(24035)
2011(21073)
2010(21530)
2009(20032)
2008(18906)
2007(16591)
2006(14402)
2005(12723)
作者
(66117)
(54533)
(54128)
(51489)
(34751)
(26021)
(24661)
(21237)
(20810)
(19463)
(18620)
(18334)
(17247)
(17071)
(17010)
(16703)
(16181)
(15884)
(15536)
(15460)
(13350)
(13217)
(13136)
(12438)
(12422)
(12109)
(12077)
(12052)
(10932)
(10725)
学科
(85573)
经济(85474)
管理(77734)
(76441)
(65569)
企业(65569)
方法(39780)
(37869)
数学(33999)
数学方法(33641)
中国(32105)
(29482)
金融(29481)
(29188)
银行(29147)
(27930)
(25115)
(22603)
(22016)
财务(21954)
财务管理(21890)
业经(21398)
企业财务(20943)
地方(20158)
技术(19708)
(17472)
理论(17440)
(15343)
农业(15071)
(15010)
机构
大学(323947)
学院(322223)
管理(132052)
(127834)
经济(124753)
理学(113397)
理学院(112244)
管理学(110521)
管理学院(109936)
研究(103077)
中国(88066)
(70741)
(68454)
科学(61477)
财经(52650)
(50191)
中心(49852)
(47921)
(47803)
(45230)
研究所(44989)
业大(44166)
北京(43491)
(39703)
师范(39363)
财经大学(39344)
(39294)
经济学(38488)
(37945)
商学(35355)
基金
项目(218909)
科学(172786)
研究(163783)
基金(158959)
(136453)
国家(135266)
科学基金(117996)
社会(103327)
社会科(98006)
社会科学(97982)
(85918)
基金项目(84759)
自然(75750)
教育(74551)
自然科(74022)
自然科学(74006)
自然科学基金(72703)
(71282)
编号(66950)
资助(64848)
成果(54620)
(49623)
重点(48339)
(48092)
课题(45741)
创新(45602)
(45552)
项目编号(42667)
国家社会(42152)
教育部(41937)
期刊
(138337)
经济(138337)
研究(102919)
中国(69045)
(58538)
管理(48696)
(47140)
金融(47140)
学报(46341)
科学(42867)
(40029)
教育(36136)
大学(35976)
学学(33769)
技术(27179)
农业(27050)
财经(25721)
经济研究(22042)
(21683)
业经(21213)
理论(17482)
问题(16489)
科技(16427)
财会(16154)
实践(16122)
(16122)
图书(15953)
技术经济(15561)
会计(15352)
现代(14405)
共检索到490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霞  
衍生金融工具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金融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财务风险。本文从监管视角出发集中于以下问题研究:如何从总体层面把握衍生金融工具创新的财务风险控制点。如何在技术层面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创新风险的监管,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模型,识别并规避风险。如何通过建立信息传输机制,形成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地掌握被监管对象的金融风险状况,从而在制度层面实现对衍生金融工具创新风险的防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志东  王立杰  
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影响的加深,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创新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对金融与经济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国际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变化趋势,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衍生金融工具创新风险监管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施  
随着"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衍生金融工具的需求与风险与日俱增。文章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外部监管要素进行梳理,并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外部监管要素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效应及其影响。研究表明,作为外部监管要素的政府监管、市场监管和审计监管对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风险的制约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其中审计监管的风险制约作用最为显著,而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管发挥的作用有限。研究还发现,政府监管、市场监管和审计监管具有协同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完善外部监管、防范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风险的策略,以期为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明良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猛,但也因此而引发了许多交易风险事件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以重创,这些事件的发生因会计监管制度安排不当而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会计监管实质是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一项制度安排,具体由正式规则、实施机制、非正式约束三者组成,共同决定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因此,笔者基于制度安排的视角,提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控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必须建立和谐均衡的会计监管制度,通过创新正式规则、完善实施机制和培植非正式约束等措施,使欲违规者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为,最终达到有效控制和减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事件的目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辉  
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性在国内外一系列金融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衍生金融工具正愈行愈近。为此,从我国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必须大量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吸取试点工作中的教训,正确认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全方位地构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监管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胜先  
刍议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监管●宫胜先由于英国巴林银行两百多年的基业倾刻间灰飞烟灭,日本大和银行与日本住友银行合并,以结束该行的金融丑闻和危机。一时间,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颇有谈虎色变之感,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监管的呼声更是此起彼伏。何为衍生金融工具?它为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涛  
金融衍生工具的高风险性不仅体现在交易过程,而且体现在交易后。对交易后风险监管不足会导致风险的产生、积聚和蔓延,甚至可能引发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监管不足的结果。及时修正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进行专门立法,明确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的新型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保护金融衍生工具投资者的利益,降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邱琼  顾晓安  李文卿  
本文以2010-2014年期间123家连续5年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和812家没有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反映资本结构的负债比例和Z值计分法衡量财务风险,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能否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发现:使用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总负债水平和短期负债水平比未使用的上市公司高,而Z值却比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大。这表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虽然会增加企业资本结构中的总负债比例和短期负债比例,从而在表面上加大了财务风险,但实际上却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这将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已经使用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的财务风险做出更为准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施  
文章以我国2012年-2014年度非金融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财务压力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财务压力越大的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概率越高。同时研究表明成长性越好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从而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施  
文章以我国2012年-2014年度非金融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财务压力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财务压力越大的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概率越高。同时研究表明成长性越好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从而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施  
文章以我国2012年-2014年度非金融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财务压力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财务压力越大的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概率越高。同时研究表明成长性越好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从而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苏哲  
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汇率风险,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关注核心经营业务;另一方面,过度的衍生业务投资又会在企业内部积聚巨大的风险。加强对衍生工具投资的风险管理和外部监控已成为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维兰  
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带来了会计确认、计量、报表披露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了相应的会计创新。我国应借鉴国际惯例做法,及早出台中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