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4)
2023(4165)
2022(3353)
2021(3072)
2020(2486)
2019(5598)
2018(5007)
2017(9790)
2016(4979)
2015(5491)
2014(5242)
2013(5358)
2012(5017)
2011(4432)
2010(4855)
2009(4934)
2008(3776)
2007(3409)
2006(3113)
2005(3111)
作者
(13481)
(11127)
(10741)
(10396)
(6965)
(5308)
(5026)
(4507)
(4169)
(3932)
(3802)
(3733)
(3630)
(3578)
(3429)
(3420)
(3297)
(3121)
(3110)
(3009)
(2797)
(2737)
(2610)
(2602)
(2483)
(2451)
(2378)
(2365)
(2303)
(2234)
学科
(24604)
金融(24604)
(21175)
银行(21159)
(20654)
(17830)
经济(17815)
(14480)
中国(13788)
管理(12651)
(12610)
企业(12610)
中国金融(10873)
(9539)
(8192)
地方(6362)
方法(6341)
(6243)
财务(6231)
财务管理(6224)
企业财务(6037)
数学(5733)
数学方法(5702)
(5452)
制度(5448)
业经(5015)
教育(4944)
(4738)
贸易(4727)
(4630)
机构
大学(65388)
学院(64212)
(29817)
经济(28931)
中国(24923)
研究(23863)
管理(22367)
理学(18468)
理学院(18241)
管理学(17964)
管理学院(17837)
(15872)
(14906)
银行(14429)
(14213)
金融(13946)
(13460)
(13353)
中心(13094)
财经(12267)
人民(11395)
(11155)
(10832)
科学(10741)
经济学(10494)
国人(10331)
中国人(10277)
中国人民(10211)
(10109)
经济学院(9501)
基金
项目(39609)
研究(31351)
科学(30938)
基金(28446)
(23773)
国家(23541)
科学基金(20399)
社会(20002)
社会科(19203)
社会科学(19200)
(16023)
教育(14553)
基金项目(14517)
编号(12927)
(12851)
资助(11963)
自然(11750)
自然科(11511)
自然科学(11507)
自然科学基金(11326)
成果(10852)
(10318)
课题(9493)
(9395)
重点(9309)
(9179)
(8807)
(8736)
创新(8610)
国家社会(8400)
期刊
(32430)
经济(32430)
(26085)
金融(26085)
研究(25342)
中国(17387)
(12721)
教育(9463)
(8388)
管理(8226)
学报(7713)
科学(6977)
财经(6512)
大学(6491)
(6419)
学学(6099)
(5502)
经济研究(5314)
中国金融(4707)
农业(4630)
技术(4480)
理论(4466)
国际(4277)
业经(4197)
实践(4046)
(4046)
(4013)
问题(3499)
(3270)
卫生(3270)
共检索到113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邸慧清  刘晶  
衍生金融商品交易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可能带来巨大损失,无论国内国外,还是各行各业,只要参与相关交易,就很难避免出现损失。本文归纳出20世纪末造成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损失的“十三大陷阱”,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一、有赢必有输,衍生金融商品的原罪 衍生金融商品虽然是附着在股价、利率与汇率之上的金融商品,但是它不象股票会发放股利,不象债券与外汇会有孳息,尤其是到期日通常比标的资产短,因此,不适合长期投资。在无法分散投资期间的前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剑波  
衍生商品是作为回避风险的手段开发出来的,但是交易者受损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种金融商品;并对加强交易中的风险认识和风险管理以及完善交易法规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拟就日本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的现状作一考察,并就日本金融界有关衍生商品的认识,作些介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林根  马俊  王晓非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金根  
全球金融衍生商品交易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美]约翰·哈夫勒,潘金根编译全球全融衍生商品交易高速增长1995年底,国际清算银行(BIS)组织了一项关于全球金融衍生商品市场的调查。该项调查由26个国家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具体参与,调查结果表明:截止到199...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管理的经验与教训──从巴林银行事件看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管理[编者按]1995年初,巴林银行倒闭事件震惊了世界。此后,世界新闻界对这一事件做了大量报道。至1995年底以前,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关于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官委清盘人的稽查报告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仁山  姚元坤  
管理衍生金融商品的新举措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黄仁山,姚元坤近年国际金融界因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而造成巨额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各国纷纷推出加强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管理的新举措。美国:1994年10月下旬,美国负责督导全国各大银行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侯庆轩  
日本的金融衍生商品市场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侯庆轩近几年,在日本金融市场上流行着“金融之炊”的说法。这是对金融衍生商品之重要性的比喻,意味着金融衍生商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金融衍生商品市场(简称衍生市场)的发展,将对日本金融市场乃平日本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泽荣  谢韬  
金融衍生交易市场是一个风险不断增大的市场。这一点往往被理论工作者,新闻媒介关于其高盈利的研究和宣传所掩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人们应该冷静地思考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上的风险向题。也就是说,在这一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交易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时,是否潜藏着某些特殊的风险?如果有,风险的种类又有哪些?风险程度有多大?金融衍生交易既然有不同于基本资产交易(例如外汇买卖交易等)的特殊结构,因此,对这一市场的交易风险管理就应有其特殊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士华  
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今天,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或称金融期权期货市场)正打破金融市场的传统分类方法,成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及黄金市场平行的市场,然而又须臾不离于这些市场的交易中,与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丽  樊学礼  
金融衍生交易及我国的现实选择西南财经大学田丽西北政法学院樊学礼70年代以来,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世界金融领域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而又影响深远的金融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各种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金融衍生交易,近年来...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陶修明  
国际掉期和衍生工具协会(ISDA)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积极组织全球范围内市场相关机构,编制了一整套交易文本架构,并持续修订,给交易活动提供了巨大方便。另外,由于衍生品的杠杆交易特性及场外交易的一对一特点,使得市场主体特别关注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风险的控制,由此产生了两项特色交易制度,即终止净额结算和信用支持安排制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辉   黄英  
巨石击水起狂澜 1995年2月27日,具有233年历史的最老牌的银行——英国巴林银行从金融界的顶峰倾倒了!这一事件犹如巨石击水,使来已是多事之秋的金融危机浪潮又起波澜,令人心惊。巴林银行这家被称为英国“皇家银行”的金融骄子,在出卖客户的同时也出卖了自己,昔日风采失尽,只好默默坐在拍卖席上静候发落。3月初,国际荷兰集团以6.6亿英镑(合约10.7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巴林银行,这是金融史上的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卓  
国际衍生金融交易风险管理的新动向武汉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李卓8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相关交易的发展倍受关注,成为金融研究的一大重点。而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界接二连三地出现因操作衍生金融工具不当而遭致巨额损失的报道,因而如何控制风险、加强管理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名目众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为投资银行开辟了广阔的投资盈利空间,投资银行因此发展到了巅峰状态,华尔街的知名投行年营业收入达数百亿美元,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