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1)
2023(5931)
2022(4980)
2021(4650)
2020(3998)
2019(8729)
2018(8435)
2017(15786)
2016(8930)
2015(10046)
2014(10005)
2013(9990)
2012(9308)
2011(7978)
2010(8305)
2009(8016)
2008(8317)
2007(7445)
2006(6505)
2005(6126)
作者
(24590)
(20643)
(20399)
(19666)
(13071)
(9740)
(9280)
(7855)
(7745)
(7501)
(7042)
(6822)
(6786)
(6745)
(6703)
(6273)
(6093)
(6067)
(5926)
(5840)
(5197)
(5108)
(4876)
(4669)
(4606)
(4605)
(4588)
(4558)
(4139)
(4103)
学科
管理(37052)
(30656)
(28445)
经济(28373)
(27933)
企业(27933)
(27848)
(15596)
(13944)
财务(13927)
财务管理(13875)
财政(13269)
企业财务(13267)
方法(10607)
(10538)
中国(9944)
(9781)
数学(8907)
数学方法(8829)
体制(8683)
(8591)
制度(8588)
(8090)
业经(7661)
(7425)
银行(7412)
(6986)
(6814)
税收(6555)
(6513)
机构
大学(125227)
学院(122548)
(50614)
经济(49304)
管理(44912)
研究(42368)
(37867)
理学(37854)
理学院(37450)
管理学(36952)
管理学院(36720)
中国(32496)
(26174)
财经(24940)
科学(22543)
(22389)
(20727)
(20666)
中心(18625)
财经大学(18147)
研究所(17683)
(16889)
北京(16494)
经济学(16356)
(15637)
(15459)
(15238)
业大(15234)
经济学院(14653)
(14445)
基金
项目(76062)
科学(60236)
研究(58406)
基金(55774)
(47437)
国家(47035)
科学基金(40820)
社会(37952)
社会科(35996)
社会科学(35987)
(29494)
基金项目(28935)
教育(27728)
自然(24815)
(24325)
自然科(24212)
自然科学(24204)
自然科学基金(23778)
编号(23487)
资助(22393)
(21293)
成果(20860)
(17880)
重点(17543)
课题(17221)
(16702)
(16226)
国家社会(15993)
教育部(15893)
创新(15294)
期刊
(61754)
经济(61754)
研究(45666)
(37303)
中国(32476)
管理(17661)
学报(17533)
教育(15926)
(15547)
科学(15337)
大学(14490)
财经(13681)
学学(13572)
(13565)
金融(13565)
(11560)
会计(9936)
财会(9877)
农业(9838)
经济研究(9733)
技术(8936)
(8794)
(8279)
财政(8279)
(8153)
业经(7967)
问题(7436)
通讯(6718)
会通(6706)
(6438)
共检索到203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连舒婷  
金融衍生品能够"复制"财务报表中的大部分项目,影响企业业务和经营业绩,绕过法律约束进行财务舞弊。目前对财务舞弊的研究多集中在应计项目,对通过影响现金流进行舞弊的衍生品交易较少涉及,本文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对我国建设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善衍生品会计准则有一定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苏哲  
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汇率风险,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关注核心经营业务;另一方面,过度的衍生业务投资又会在企业内部积聚巨大的风险。加强对衍生工具投资的风险管理和外部监控已成为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杰  
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当前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在本文中,笔者在认识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分析现有财务会计体系在揭示衍生工具交易风险局限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上海宝钢变革财务管理理念,在国际业务中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的作法,并为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平  向梅芳  
金融衍生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高风险、高利益,且为未来交易事项的特点,由此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给传统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三个方面。本文旨在揭示金融衍生工具对上述三个方面产生的冲击,并提出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施  
文章以我国2012年-2014年度非金融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财务压力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财务压力越大的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概率越高。同时研究表明成长性越好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从而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施  
文章以我国2012年-2014年度非金融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财务压力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财务压力越大的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概率越高。同时研究表明成长性越好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从而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马颖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的角色分析,利用基础财务理论支持,对其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因进行财务透视,发现动因集中在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方面:通过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增加业务收入、避免投资不足、进行风险管理等提高商业银行价值;也有的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达到管理者利益最大化。同时,本文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经济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施  
文章以我国2012年-2014年度非金融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财务压力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财务压力越大的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概率越高。同时研究表明成长性越好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从而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家澍  
一、引言 财务会计近年来一系列新发展引发人们对要素的定义、确认与计量等概念的重新思考。如何确认商誉、衍生金融工具及与此有关的计量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 1、如何定义资产与负债?传统的定义应否更改、如何更改? 2、确认资产与负债的基本标准是什么?FASB提出的四项标准是缺一不可,还是有所侧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葛家澍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是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程序所组成,并且由公认会计原则或会计制度加以规范,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但又比较固定而不够灵活的模式。我是这样来认识和描绘当前的会计模式的:全世界流行的财务会计,其基本模式的主要部分有些在九十年、一百年甚至几百年前就形成了。这种模式不论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丽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模式的冲击 ,国际会计界试图为衍生金融工具制定统一的准则以规范指导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实务工作 ,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国会计界也应在借鉴西方有用经验基础上 ,积极探索 ,结合我国实际 ,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霞  
衍生金融工具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金融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财务风险。本文从监管视角出发集中于以下问题研究:如何从总体层面把握衍生金融工具创新的财务风险控制点。如何在技术层面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创新风险的监管,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模型,识别并规避风险。如何通过建立信息传输机制,形成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地掌握被监管对象的金融风险状况,从而在制度层面实现对衍生金融工具创新风险的防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邱琼  顾晓安  李文卿  
本文以2010-2014年期间123家连续5年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和812家没有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反映资本结构的负债比例和Z值计分法衡量财务风险,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能否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发现:使用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总负债水平和短期负债水平比未使用的上市公司高,而Z值却比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大。这表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虽然会增加企业资本结构中的总负债比例和短期负债比例,从而在表面上加大了财务风险,但实际上却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这将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已经使用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的财务风险做出更为准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元元  
90年代后期衍生产品的发展已经逐步超出了过去以商品和货币为对象的模式。经济金融活动始终伴随着风险,理论上说各类风险都可以形成一类衍生产品。天气衍生产品的出现表明了这一趋势,并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金融衍生交易的功能也正在从风险防范向风险管理与风险配置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