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9)
2023(11319)
2022(9515)
2021(8555)
2020(7008)
2019(15633)
2018(15294)
2017(28803)
2016(15670)
2015(17527)
2014(17641)
2013(17447)
2012(16738)
2011(15309)
2010(15871)
2009(14938)
2008(15010)
2007(13750)
2006(12497)
2005(12057)
作者
(46575)
(38646)
(38352)
(36600)
(24763)
(18429)
(17455)
(14993)
(14917)
(13926)
(13430)
(12958)
(12588)
(12497)
(12302)
(12031)
(11435)
(11307)
(11081)
(11045)
(9838)
(9468)
(9390)
(8805)
(8733)
(8715)
(8714)
(8635)
(7775)
(7582)
学科
(68147)
经济(68045)
管理(47683)
(46232)
(36646)
企业(36646)
中国(24717)
(21658)
方法(20711)
地方(19495)
(19060)
(18911)
(17790)
银行(17773)
业经(17481)
数学(17162)
(17063)
数学方法(17010)
(16358)
金融(16356)
(12663)
农业(12501)
(12262)
贸易(12246)
(11796)
(11785)
制度(11778)
(11221)
(11192)
(11171)
机构
学院(226826)
大学(226766)
(97632)
经济(95228)
研究(84928)
管理(82930)
中国(69687)
理学(68140)
理学院(67356)
管理学(66363)
管理学院(65927)
(51592)
(49988)
科学(46622)
(42711)
中心(38979)
财经(38190)
(37735)
研究所(37611)
(36109)
(34404)
北京(32760)
(30955)
(30173)
(30117)
经济学(29937)
师范(29831)
业大(28954)
财经大学(28133)
(27508)
基金
项目(138668)
科学(109589)
研究(106054)
基金(99432)
(85022)
国家(84242)
科学基金(72397)
社会(68415)
社会科(64820)
社会科学(64809)
(54788)
基金项目(51315)
教育(48647)
(45582)
自然(43782)
编号(43006)
自然科(42716)
自然科学(42705)
自然科学基金(41943)
资助(40745)
成果(36818)
(34828)
课题(31791)
重点(31700)
(31271)
(31171)
(29119)
发展(28457)
国家社会(28249)
(27995)
期刊
(122685)
经济(122685)
研究(82141)
中国(58653)
(40334)
(35184)
(35106)
金融(35106)
管理(34565)
学报(30546)
教育(30142)
科学(29768)
大学(24490)
农业(23196)
学学(22747)
财经(19621)
业经(19546)
技术(19513)
经济研究(18757)
(16748)
问题(15101)
(12558)
(12060)
国际(11603)
理论(11277)
世界(11199)
现代(10785)
技术经济(10606)
改革(10243)
(10243)
共检索到383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肖文  李黎  
信用风险控制对于衍生工具交易的顺利进行和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十九世纪中期以来期货交易所和期货清算所的产生和完善 ,反映了场内市场衍生工具信用风险控制的历史演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衍生产品公司” ,在母公司的支持下 ,依靠“抵押”制度以及信用评级机构和风险评估模型的作用 ,实现了场外市场衍生工具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 ,同时也保持场外交易的灵活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丽媛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量增长速度惊人,交易对象的选择越来越广泛,使用者不断增加,使用目的也多种多样,其交易的增长主要发生在OTC市场。本文认为,人们本想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或获利,然而这些工具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风险,有时甚至是更大的风险。本文将这些风险分为7类,并分析了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建平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适度会计控制●唐建平近年来国际、国内曾连续发生多起大机构因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造成巨额亏损事件,使许多投资机构对投资衍生金融工具望而生畏。但分析其原因,问题不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身,而是在具体操作时,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不够。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瑛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具有规避风险和引发风险的两重性。我国入世后,该市场必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扩张,其隐含风险不可忽视。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法律,在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同时注重稳定金融市场秩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苏哲  
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汇率风险,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关注核心经营业务;另一方面,过度的衍生业务投资又会在企业内部积聚巨大的风险。加强对衍生工具投资的风险管理和外部监控已成为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雷  吴兴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春枝  陈超惠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信用衍生工具成为金融界关注的对象。它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静态特征,使之表现出动态管理的发展趋势;它使信贷机构只需改变其贷款头寸的风险收益特性就能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并转移出去,从而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变为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在已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利用该项新技术转移分散信用风险,从而改变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高的现状,达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鹏飞  
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在带来套期保值转移风险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金融风险。我国正面临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而降低和防范风险的冲击是至关重要的。强化会计信息披露,尽早制定适合我国现实经济环境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是应对风险的明智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粟勤  
一、动因金融衍生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推动的:(一)各国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和跨境证券交易的上升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在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先后放松了金融管制,开放了国内金融市场,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种种限制,在很大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果   李本金  
近年来 ,随着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逐步完善 ,信用衍生工具开始逐渐被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使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信用衍生工具的概念以及主要的几个种类 ,同时也分析了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过程中的几类风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夏云  吴小婷  
衍生金融工具为满足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要而产生,在企业投融资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审计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对于防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的含义与构成要素,将其特点归纳为普遍性、复杂性与可控性,并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定量分析,提出如何有效降低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的若干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裕  朱林  
航运企业衍生品交易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越来越受到航运界的青睐,合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化危机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成为航运企业而今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航运业常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针对航运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特有的风险,采取内部预警、外部监督和会计控制三方面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明辉  
衍生工具是一种用以避险的重要工具,但其本身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尤其是加强内部控制。我国在发展衍生产品时,应当借鉴BCBS和COSO关于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指引,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并保证相关控制的贯彻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