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5)
2023(5395)
2022(4541)
2021(4006)
2020(3194)
2019(7210)
2018(6389)
2017(11875)
2016(6981)
2015(7838)
2014(7415)
2013(7372)
2012(6954)
2011(6087)
2010(6158)
2009(5712)
2008(5923)
2007(5423)
2006(4877)
2005(4607)
作者
(21889)
(18015)
(17974)
(17039)
(11673)
(8759)
(8204)
(7120)
(7059)
(6455)
(6240)
(6170)
(5961)
(5955)
(5949)
(5622)
(5497)
(5483)
(5434)
(5372)
(4708)
(4623)
(4414)
(4274)
(4196)
(4041)
(3998)
(3975)
(3800)
(3730)
学科
管理(28042)
(26927)
(24981)
企业(24981)
(23749)
经济(23704)
(14692)
(12441)
财务(12435)
财务管理(12414)
企业财务(12112)
方法(11976)
数学(10253)
数学方法(10159)
(8360)
中国(6544)
(6270)
教育(6260)
业经(6037)
(5896)
(5407)
公司(5238)
体制(4593)
研究(4569)
(4537)
理论(4311)
(4291)
农业(4170)
(3862)
制度(3856)
机构
大学(103185)
学院(99087)
研究(37278)
管理(37249)
(36911)
经济(35906)
理学(32133)
理学院(31804)
管理学(31241)
管理学院(31086)
中国(27046)
(22655)
科学(22087)
(20551)
(19587)
(19055)
研究所(17024)
财经(15992)
中心(15959)
业大(15946)
(15597)
农业(15563)
(14663)
(14402)
北京(14372)
财经大学(12177)
(12144)
(12130)
(11952)
师范(11710)
基金
项目(66191)
科学(51612)
基金(48334)
研究(45609)
(44033)
国家(43680)
科学基金(36828)
社会(28507)
社会科(26987)
社会科学(26977)
自然(25492)
(25325)
基金项目(24959)
自然科(24878)
自然科学(24866)
自然科学基金(24452)
教育(22398)
(22255)
资助(20356)
编号(17311)
重点(15807)
(15219)
成果(14789)
(13635)
(13367)
科研(13313)
课题(13167)
计划(12915)
教育部(12861)
创新(12799)
期刊
(42043)
经济(42043)
研究(32097)
中国(24608)
学报(20137)
(19387)
(17146)
科学(16803)
大学(15271)
管理(14932)
教育(14656)
学学(14364)
农业(11760)
(9099)
金融(9099)
财经(8475)
(7142)
(7082)
技术(6892)
会计(6885)
财会(6855)
(6846)
经济研究(6596)
(5969)
业大(5534)
业经(5353)
农业大学(4757)
问题(4746)
通讯(4529)
会通(4526)
共检索到155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晓珂  黄世忠  
衍生工具在国内外日益受到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3年间具有潜在风险敞口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应用衍生工具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及公司治理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衍生工具企业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增加,并且市场做出负向反应,盈余反应系数显著下降,可能的原因包括管理层的投机行为及套期保值会计制度的影响;进一步检验公司治理的作用,发现衍生工具对盈余质量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这一结果说明公司治理差的企业应用衍生工具更倾向于投机,或者在套保认定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晓珂  黄世忠  
衍生工具在国内外日益受到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3年间具有潜在风险敞口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应用衍生工具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及公司治理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衍生工具企业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增加,并且市场做出负向反应,盈余反应系数显著下降,可能的原因包括管理层的投机行为及套期保值会计制度的影响;进一步检验公司治理的作用,发现衍生工具对盈余质量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这一结果说明公司治理差的企业应用衍生工具更倾向于投机,或者在套保认定为无效的情况下操纵盈余,对盈余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慧婷  董南雁  
以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衍生工具应用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应用衍生工具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大,特别是在衍生工具经济复杂性较高时;衍生工具应用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财务风险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应用衍生工具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小,且在衍生工具经济复杂性较高的公司中更明显。这一结论从侧面验证了应用衍生工具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施  
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可操纵性总应计利润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以2012—2014年度我国非金融类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研究发现财务压力、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为研究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施  
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可操纵性总应计利润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以2012—2014年度我国非金融类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研究发现财务压力、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为研究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施  
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可操纵性总应计利润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以2012—2014年度我国非金融类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研究发现财务压力、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为研究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政策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时昌  
衍生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因具备披露模糊、高杠杆性等特点又能实现对报表数据的调整,因此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衍生工具影响盈余管理的理论依据,以国电电力为例分析公司衍生工具的运用、计量模式以及财务后果,研究发现,衍生工具对企业盈余的影响可正可负,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宏  于冰冰  侯德帅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复杂性和风险性,可能会对财报信息使用者形成制约,而随着2019年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践,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可理解性会发生怎样改变仍缺乏理论探索。研究发现,相比于未使用衍生工具的公司,使用衍生工具降低了分析师预测准确性;但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相比于执行之前,显著抑制了使用衍生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信息透明度低和会计稳健性弱的公司更加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使用了套期会计的公司中,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会更加显著的提升分析师预测准确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沈玉清  戚务君  曾勇  
通过利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出的异常应计的绝对值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用选取的九个公司治理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的公司治理指数来度量公司治理总体水平,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与审计任期对盈余质量的联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盈余质量的提高,在好的治理环境下审计任期的延长会提高盈余质量,在差的治理环境下审计任期的延长对盈余质量没有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伊闽南  陈国辉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以2012~2016年发布盈余预测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CEO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盈余预测质量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CEO过度自信程度越大,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的偏离程度越大,相应的预测质量就越低;公司治理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盈余预测质量会越高,但由于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以及股权集中度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公司治理在抑制CEO过度自信对于盈余预测质量负面影响方面并不显著;国有产权性质会对盈余预测的质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且强化了CEO过度自信对于盈余预测质量的负面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忠  陈登彪  张红艳  
本文在考虑代理冲突程度、业绩表现与公司内部治理的内生关系基础上,分析并检验了代理冲突程度和业绩表现两个表征治理效率的公司特征因素对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质量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公司代理冲突程度较高和业绩表现较差时,公司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显著改善了盈余质量;相对于代理冲突程度的影响而言,业绩水平在影响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质量相关关系中起主导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质量的相关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霞  
本文选取2009~2013年度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质量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较好的内部控制确实为高质量的盈余提供了保证。引入公司治理相关变量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升高时,盈余质量呈下降趋势;独立董事没有起到预期的监督作用,并未降低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展斌  张兆慧  李庆德  
本文选取2004年至2011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过度投资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投资金额越大,盈余质量越差。债务融资比例的增加能够削弱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增强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两职分离能够削弱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自由现金流的增加能够增强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债务融资比例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自由现金流对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面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衍生金融工具的需求与风险与日俱增。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考察内部治理要素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效应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作为内部治理变量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和管理层治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其中控制人性质、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二职分离、高管持股比例的制约作用比较显著。研究还发现,上述内部治理要素具有协同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玲莎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3年财务数据,研究公司治理对管理者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制度背景,深入分析和检验企业产权、政策监管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管理者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存在重要影响,公司治理水平越高,管理者越倾向于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避免财务困境风险;相反,管理者越倾向于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薪酬风险。研究还发现,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会受到所有权性质的影响,国有控制属性会弱化公司治理效应,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政策监管差异是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