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1)
- 2023(4029)
- 2022(3586)
- 2021(3292)
- 2020(2980)
- 2019(6870)
- 2018(6586)
- 2017(13660)
- 2016(7426)
- 2015(8862)
- 2014(8671)
- 2013(9028)
- 2012(8826)
- 2011(7791)
- 2010(8011)
- 2009(7306)
- 2008(7305)
- 2007(6295)
- 2006(5408)
- 2005(4793)
- 学科
- 济(38132)
- 经济(38081)
- 方法(23773)
- 数学(21795)
- 数学方法(21692)
- 业(20710)
- 管理(20629)
- 企(16286)
- 企业(16286)
- 财(10066)
- 贸(9169)
- 贸易(9168)
- 易(8943)
- 中国(8066)
- 融(7861)
- 金融(7861)
- 农(7452)
- 制(7157)
- 教育(6200)
- 务(5933)
- 财务(5932)
- 财务管理(5918)
- 地方(5824)
- 银(5810)
- 银行(5798)
- 企业财务(5709)
- 业经(5529)
- 行(5474)
- 农业(5112)
- 学(5008)
- 机构
- 大学(116265)
- 学院(110540)
- 济(53494)
- 经济(52477)
- 管理(43938)
- 理学(38347)
- 理学院(37995)
- 研究(37804)
- 管理学(37570)
- 管理学院(37352)
- 中国(27831)
- 财(25118)
- 京(23546)
- 财经(20562)
- 经(18938)
- 经济学(18492)
- 科学(18025)
- 所(17460)
- 中心(17061)
- 经济学院(17027)
- 江(15853)
- 财经大学(15640)
- 研究所(15545)
- 农(15381)
- 北京(15045)
- 业大(14101)
- 院(13859)
- 范(13481)
- 师范(13347)
- 商学(12977)
- 基金
- 项目(72771)
- 科学(58149)
- 基金(55093)
- 研究(54887)
- 家(46743)
- 国家(46396)
- 科学基金(40385)
- 社会(36758)
- 社会科(35109)
- 社会科学(35104)
- 基金项目(28415)
- 教育(27225)
- 省(26138)
- 自然(24633)
- 资助(24539)
- 自然科(24117)
- 自然科学(24111)
- 自然科学基金(23729)
- 划(22541)
- 编号(20819)
- 部(18606)
- 成果(17798)
- 教育部(16851)
- 重点(16365)
- 国家社会(15987)
- 人文(15833)
- 大学(15323)
- 创(15184)
- 发(15128)
- 课题(14991)
共检索到164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凤元
随着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逐渐兴起,投资机构、交易所和证券监管部门等将面临越来越复杂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问题。目前国际上各交易所广泛使用的两大保证金系统是SPAN系统和TIMS系统。本文对这两大系统的计算原理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就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期对国内金融衍生品的保证金设计和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轶鸣
2008的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市场双边交易和清算的巨大风险。除推行强制集中清算政策外,G20匹兹堡峰会宣言就"对未纳入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品合约应给予更高的资本要求以增加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风险"达成共识。对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颁布并修订了《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我国目前尚未对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要求做出相关规定。本文对《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的规定进行了分析,结合欧美各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推行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非中央对手 清算 保证金 场外衍生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雪静
次贷危机后,为避免对手方风险,各国及地区加快了场外衍生品市场引入中央对手方进行中央清算的步伐。目前,国际上对中央清算机制的保证金模式主要有基准模式、实体隔离模式、完全法律隔离模式、有追索权的法律隔离模式、可选择模式五种。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中央清算应以上海清算所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在结合各品种的具体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场内期货交易所的成熟经验,并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以实体隔离模式为主的可供选择的保证金模式。
关键词:
场外衍生品市场 中央清算机制 保证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轶鸣
2008的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市场双边交易和清算的巨大风险。除推行强制集中清算政策外,G20匹兹堡峰会宣言就"对未纳入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品合约应给予更高的资本要求以增加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风险"达成共识。对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颁布并修订了《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我国目前尚未对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要求做出相关规定。本文对《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的规定进行了分析,结合欧美各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推行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非中央对手 清算 保证金 场外衍生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清 徐东君 张译方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提高衍生品交易透明度、切实加强投资者保护成为监管共识。在国际监管改革的实践中,双边清算初始保证金要求能够有效缓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但其实施难度较高。文章深入分析初始保证金要求对信用风险的缓释作用,聚焦其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并给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谈华君
文章介绍了金融衍生品在一些主要国家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应用状况,总体而言,基金运用金融衍生品的广泛程度仍相对较小,决定基金是否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主要因素包括基金规模、收取管理费的水平、以及基金的投资风格等因素。金融衍生品对基金绩效并没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功能更多地是应用于基金对申购和赎回引发的现金流进行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
衍生品 共同基金 现金流管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婧 王光明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一项备受瞩目的金融创新。然而,在次贷危机后,信用衍生品也备受争议。本文以国际市场上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历程为脉络,探讨了信用衍生品发展的内在逻辑、优势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境内银行业的信用衍生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凤元
随着国内金融衍生市场的兴起,是否对衍生品交易进行征税以及如何征税的问题提上了日程。本文对全球成熟市场衍生品课税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对国内衍生品的税收设计和管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衍生品税收 衍生品交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明 于渤
各国和地区的衍生品市场法律法规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衍生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全球各衍生品市场也在修订其法律法规,最明显的特征为:很多国家将衍生品同其他金融产品(现货产品)置于同一监管机构的管辖范围内;市场需求是推动衍生品监管立法的最主要动力;证券与其他衍生品(包括商品衍生品、金融衍生品)的法律适用范围得到明确界定。本文综合比较了各主要衍生品市场的法律构架,期望有所借鉴。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市场监管 法律架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乔娇 董义军
2008年以来,伴随着金融风暴的发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速度加快,频频创下历史新高。对于出口业务较多的企业,负面影响甚大。如青岛海尔2008年度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16.08%,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币升值带来汇兑损失的增加。因此,防范外汇风险是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在众多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中,外汇衍生品的作用不可小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远 冉鹏
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或称OTC市场,泛指期货交易所之外从事商品远期、商品互换、商品期权等衍生品交易,交易标的有贵金属和基础金属、原油和其他石油产品、天然气、海运费、天气指数等。场外衍生品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差别主要在于多为非标准化合约,用以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主要采用协议转让等交易方式。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永 石凤 姜志堂
空间基差风险削弱了天气衍生品对天气风险的规避效果,需要结合数据特征对不同的对冲方法效果比较选择。以气温期权空间基差风险对冲理论为依据,选取山东潍坊、江苏南京1978—2015年日平均气温数据,分别选取线性组合、反距离加权方法构建气温期权空间组合,比较检验了空间基差风险的对冲效果。研究发现,气温期权空间组合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时,线性组合法和反距离加权法下RMSE均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存在最优购买组合;两种方法均可降低天气衍生品的空间基差风险,然而反距离加权法下RMSE变化的波动较小,并随着幂指数增大对冲效果波动减小,更易于确定购买组合数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于凤芹 邢天才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的前提下,验证了衍生工具的使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衍生工具的使用显著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其中,场外衍生品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场内衍生品的使用则降低了企业价值。因此,有针对性地发展我国的衍生品市场,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风险管理工具显得非常必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乔兆容 李自然
目前,我国众多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不仅经营传统意义上的现货,还引入了大量合同交易,如中远期合同交易、现货递延合同交易等业务。按照国际惯例,这些合同都属于衍生品。衍生品交易,特别是在部分标准化产品引入集中交易机制后,具有金融属性。它虽然对地方集聚金融资源、促进商品价格发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时有发生被非善意机构或个人利用,进行投机和价格操纵,侵吞客户资金、携款潜逃等情况,极易
关键词:
衍生品市场 清算所 交易场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川
清算机制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次贷危机后,国际组织和美欧都在致力推广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集中清算制度。基于不同的原因,美欧关于场外衍生品交易清算的立法和监管制度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这些制度的发展变化首先是基于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的考虑,也是美欧各国增强本国金融机构和市场吸引力的需要,更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基于长期利益的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