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8)
2023(9496)
2022(7668)
2021(7001)
2020(5977)
2019(12889)
2018(12620)
2017(23998)
2016(12693)
2015(14057)
2014(13122)
2013(13163)
2012(11761)
2011(9999)
2010(10427)
2009(9812)
2008(10100)
2007(9314)
2006(8109)
2005(7563)
作者
(34025)
(28607)
(28447)
(26424)
(18369)
(13438)
(12655)
(10935)
(10722)
(10273)
(9591)
(9550)
(9335)
(8869)
(8689)
(8540)
(8487)
(8236)
(8219)
(8023)
(7022)
(6850)
(6795)
(6515)
(6496)
(6283)
(6265)
(6137)
(5737)
(5440)
学科
(76757)
(73691)
企业(73691)
管理(59209)
(55124)
经济(55058)
业经(26269)
(22295)
方法(22221)
(20061)
技术(19205)
(18593)
财务(18582)
财务管理(18573)
企业财务(17600)
农业(15074)
数学(14491)
数学方法(14385)
(14317)
技术管理(13443)
(13095)
中国(13017)
理论(12895)
(12615)
企业经济(12211)
经营(11535)
(11324)
(10350)
体制(9272)
决策(9207)
机构
学院(180570)
大学(173974)
(79852)
管理(79027)
经济(78336)
理学(67584)
理学院(67049)
管理学(66409)
管理学院(66063)
研究(52916)
中国(43005)
(37953)
(35554)
财经(29592)
(29316)
(27641)
科学(27471)
(26926)
(24408)
中心(24278)
商学(23735)
商学院(23535)
业大(23447)
经济学(23119)
(22567)
北京(22023)
财经大学(21639)
经济管理(21463)
农业(21441)
研究所(21311)
基金
项目(114392)
科学(93885)
研究(89366)
基金(83980)
(70512)
国家(69783)
科学基金(63766)
社会(59169)
社会科(56262)
社会科学(56252)
(47622)
基金项目(44499)
教育(40644)
自然(39610)
自然科(38834)
自然科学(38826)
自然科学基金(38299)
(37068)
编号(35547)
资助(32230)
(31951)
(31833)
创新(28605)
成果(26879)
(25264)
(25249)
(25195)
重点(25080)
课题(24541)
国家社会(24364)
期刊
(95160)
经济(95160)
研究(55289)
中国(41119)
管理(37038)
(34497)
(26555)
教育(21207)
科学(21147)
技术(19501)
农业(18556)
学报(18550)
业经(18208)
(17113)
金融(17113)
大学(15990)
财经(15492)
学学(15199)
经济研究(14249)
(13555)
(13189)
技术经济(12555)
问题(11226)
财会(11146)
科技(10273)
现代(10209)
商业(9957)
会计(9589)
世界(9195)
经济管理(9015)
共检索到278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雅萍  孙光国  
本文从衍生品市场经济功能角度考察了企业参与衍生品交易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参与衍生品交易能够显著增加企业创新能力。衍生品交易通过两种机制促进企业创新:一是发挥资源配置效应,帮助企业维持研发投入的持续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产出效率;二是发挥风险管理效应,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维持创新环境的稳定性,提升企业对创新风险的相对承受能力,促进企业创新。调节效应分析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增强衍生品交易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更高的分析师关注度可能抑制这种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资本市场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及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据,同时为企业如何应对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经营风险,保持创新活动的持续和高效提供思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于凤芹  邢天才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的前提下,验证了衍生工具的使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衍生工具的使用显著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其中,场外衍生品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场内衍生品的使用则降低了企业价值。因此,有针对性地发展我国的衍生品市场,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风险管理工具显得非常必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小舟  黄燕飞  
随着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深入,各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盟、日本等)的经济增长步入下行轨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从大涨、暴跌再到小幅回升,各国金融管理当局频繁降低利率、主要货币之间汇率变动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一鹤  吴庆念  
通过分析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总结各渠道存在的不足,归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背后的三个基本原因。综合考虑三个基本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应用金融工程的思想,提出了通过信用衍生品创新,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以"可转债加看跌期权"的捆绑形式,设计了具体的融资模式,并论证了该模式的优越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琦  顾纪生  
国外研究表明,外汇衍生品是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工具,而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外汇衍生品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风险管理需求。对企业来说,更存在着交易成本高、受到严格限制等不利因素,一些企业宁可承担汇率风险而放弃运用衍生品避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张可佳  
债务税盾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在资金上提供保障。北京市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节点城市,对外投资逐年增加,汇率波动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很多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风险,那么衍生品使用能提高债务税盾吗?首先,以20072016年北京跨境投资企业为例,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使用能使企业的债务税盾平均提高约34%,若企业选择“四大”提供的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能增强外汇衍生品使用与债务税盾的正向关系,而股权集中度的适度提高也有助于增强它们之间的正向关系。然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使用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凤芹  
2010年10月29日,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之际,中国正式推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信用衍生品——人民币信用缓释工具(Credit Risk Mitigation,CRM),这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CRM推出后的三年中,市场的参与热情比较高。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已有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罗旭峰  
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运营面临融资难、价格风险大等诸多难题,场外衍生品的发展可以有效熨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这些"痛点"。本文介绍了场外衍生品服务企业的具体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企业运营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风险也相应增大。尤其对于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小企业,其议价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飞  马瑞  
人民币汇改以来,不少中国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的外汇风险。但企业因公司治理缺陷进行衍生品投机而发生重大损失的情况常常发生。文章对外汇衍生品使用能否增加企业价值,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对外汇衍生品风险对冲效果的影响等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为我国在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樊鹭  
以2013~2016年中证800指数样本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治理、外汇衍生品使用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使用能够显著增加企业价值,使用外汇衍生品管理外汇风险的企业,其企业价值要比未使用的企业高出5.7%;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企业越倾向于使用外汇衍生品;而公司治理水平低的企业,外汇衍生品使用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不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颜忠宝  张甜甜  
以"法与金融学"思想为基础,选取2007~2018年中国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手工构建"金融衍生品监管指数"作为监管法律的代理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衍生品监管政策能促进我国企业的跨境投资水平提升,即存在"激励效应";长期来看,金融衍生品监管对民营企业跨境投资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大,但短期内金融衍生品监管对国有企业的正向作用更大;股权过于集中,会促使金融衍生品监管对跨境投资产生抑制作用,而股权制衡可促进衍生品监管对跨境投资发挥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衍生品监管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缓解融资约束这两条渠道来最终影响企业跨境投资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燕  陈庭强  王冀宁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分散、转移和对冲信用风险的创新型金融工具,既具有信用风险缓释功能,也是信用风险传染的媒介和载体。基于信用衍生品创新设计理念、市场交易需要和投资者需要等阐释信用衍生产品创新机制与交易对手风险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从财务关联、信息不对称以及经济发展周期扰动等视角剖析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机理,深入剖析信用衍生品市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的原因和影响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玉珊  
以2008-2010年应用过衍生品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企业衍生品应用中的投机行为与以管理层权力为代表的代理关系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会驱使管理层推动企业实施衍生品投机行为;企业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实施衍生品投机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证据还表明:更多的样本公司应用衍生品是为了套期保值,但如果实施投机行为的话,则其投机行为非常显著;在管理层权力更大的情况下,企业应用衍生品的行为就会从套保转化为投机;衍生品投机行为的主要结果是实现管理层自身的利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玉珊  
以2007-2011年应用过衍生品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应用衍生品及其投机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担心企业应用衍生品尤其是应用衍生品的投机行为会损害其自身的利益,并且这种担心超出了机构投资者通过积极的监督来保障自身利益的意愿,因此,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减少对那些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投资,大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此外,证据还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并不普遍,份量也较轻;衍生品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亦不普遍并且应用的程度很低,大多数应用衍生品的公司是为了套保,但一旦投机则非常严重;机构投资者较为看重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成长性,而反感其业绩与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玉珊  
以2007-2011年应用过衍生品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应用衍生品及其投机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担心企业应用衍生品尤其是应用衍生品的投机行为会损害其自身的利益,并且这种担心超出了机构投资者通过积极的监督来保障自身利益的意愿,因此,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减少对那些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投资,大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此外,证据还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并不普遍,份量也较轻;衍生品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亦不普遍并且应用的程度很低,大多数应用衍生品的公司是为了套保,但一旦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