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6)
- 2023(7343)
- 2022(6044)
- 2021(5390)
- 2020(4495)
- 2019(9914)
- 2018(9389)
- 2017(17381)
- 2016(9639)
- 2015(10422)
- 2014(9899)
- 2013(9794)
- 2012(9184)
- 2011(8259)
- 2010(7941)
- 2009(7230)
- 2008(7022)
- 2007(6173)
- 2006(5361)
- 2005(4700)
- 学科
- 济(35814)
- 经济(35764)
- 管理(26171)
- 业(25355)
- 企(19317)
- 企业(19317)
- 方法(17404)
- 数学(15627)
- 数学方法(15452)
- 学(11464)
- 财(10911)
- 农(10906)
- 中国(9422)
- 贸(8711)
- 贸易(8710)
- 易(8514)
- 业经(7963)
- 农业(7746)
- 制(6263)
- 技术(6128)
- 环境(5869)
- 务(5708)
- 财务(5701)
- 地方(5694)
- 财务管理(5687)
- 企业财务(5422)
- 收入(5333)
- 银(5180)
- 银行(5125)
- 划(5105)
- 机构
- 大学(142513)
- 学院(140591)
- 研究(55465)
- 济(54655)
- 经济(53708)
- 管理(49414)
- 理学(43758)
- 理学院(43191)
- 管理学(42146)
- 管理学院(41940)
- 农(41019)
- 科学(40142)
- 中国(38955)
- 农业(33298)
- 业大(31724)
- 所(31315)
- 京(30835)
- 研究所(29404)
- 中心(23844)
- 财(22694)
- 农业大学(21993)
- 江(20633)
- 院(20281)
- 省(19367)
- 北京(19079)
- 财经(18682)
- 室(18575)
- 科学院(18227)
- 业(18048)
- 实验(17248)
- 基金
- 项目(106319)
- 科学(81335)
- 基金(78220)
- 家(74944)
- 国家(74389)
- 研究(64401)
- 科学基金(60557)
- 自然(43933)
- 自然科(42937)
- 自然科学(42915)
- 自然科学基金(42218)
- 基金项目(41590)
- 省(41360)
- 社会(41170)
- 社会科(39034)
- 社会科学(39022)
- 划(36565)
- 资助(31891)
- 教育(28531)
- 重点(24979)
- 计划(24666)
- 科技(22762)
- 部(22517)
- 发(22495)
- 创(22287)
- 编号(22075)
- 科研(21956)
- 创新(20981)
- 业(20933)
- 农(19150)
共检索到196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帆 康俊梅 赵忠祥 杨青川 张铁军
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行距、播种量对黄淮海平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产量及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0cm的行间距具有最高产量18.32t·hm-2;播种量差异对产量的影响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行间距对粗蛋白和相对饲用价值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20cm的行间距具有最高粗蛋白含量和最高相对饲用价值。随着播种量增大、行间距减小,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下降,每平米枝条数增加。单株枝条重、株高、直径、干鲜比和茎叶比等指标在不同播种量间具有显著差异,在不同行距间的差异并不显著。7.5kg·hm-2的播种量具有最大单株枝条重、株高和直径。产量和每平米枝条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每平米枝条数与单株枝条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锦山 贾春林 杨秋玲 吴波 盛亦兵
在轻盐碱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从美国引进紫花苜蓿品种WL323和ARRIBA在不同播量条件下生育情况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两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植株发育影响显著;随公顷播种量的增加,两品种均在播种量30.0 kg/km2时第一茬干草产量达到最高值,但播量进一步增加导致产量显著下降,ARRIBA减产幅度高于WL323。回归分析表明:在盐碱地种植条件下,WL323和ARRIBA获得理论最高产量的播种量分别为28.9 kg/hm2和29.4 kg/hm2。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播种量 植株生育 产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梦雨 王斌 王腾飞 兰剑
为探讨宁夏半干旱区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种子田高效生产的最佳播种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种量(S_1:1.2 kg·hm~(-2),S_2:1.8 kg·hm~(-2),S_3:2.4 kg·hm~(-2),S_4:3.0 kg·hm~(-2),S_5:3.6 kg·hm~(-2))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性能和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紫花苜蓿株高、一级分枝数、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花序结荚数、单位面积生殖枝条、每荚种子数、千粒重、实际种子产量和表现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每荚种子数及千粒重均在S_4播量下达到最高,分别为177.09、23.35、12.56、6.16和1.88 g;株高和每花序小花数在S_2播量下达到最大,分别为87.81 cm和18.18;以上指标均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均在S_4处理下最大,分别为5 993.39和630.68 kg·hm~(-2),较S_1处理提高了180.25%和38.41%。相关性分析表明,每生殖枝花序数与每花序小花数和种子产量间均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主成分分析显示,每生殖枝花序数和实际种子产量的贡献率最大,每荚种子数次之,株高的贡献率最小,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为S_4> S_3> S_2> S_5> S_1。建议在宁夏半干旱区紫花苜蓿种子田生产的最佳播种量为3.0 kg·hm~(-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永鹏 南丽丽 于闯 付双军
以甘肃省主栽品种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3)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甘肃荒漠灌区播种量(12,16,20和24kg·hm-2)和行距配置[3种等行距10、15和20cm,2种宽窄行距6行×10cm(窄)+40cm(宽)和6行×10cm(窄)+30cm(宽)]对其干草产量、茎叶比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行距处理中,20cm行距的苜蓿干草产量显著高于15、10cm和两种宽窄行距(P<0.05);不同的播种量处理中,播种量为16kg·hm-2的苜蓿年总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舒朝成 刘彤 王倩 于成 庞晓攀 郭正刚 刘慧霞
盐渍化土地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的潜在土地资源。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土壤盐浓度条件下播种量对紫花苜蓿建植、生物量及其茎叶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出苗率、存活率及越冬率在土壤盐浓度为0.3%和0.5%的生境内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在土壤盐浓度大于0.7%时极显著降低(P<0.01)。而播种量对紫花苜蓿出苗率、存活率及越冬率没有明显影响。紫花苜蓿植株密度、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均随土壤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茎叶比则随土壤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紫花苜蓿植株密度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万里强 李向林 何峰
研究了单播和混播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草地生物量、分蘖变化及种间竞争的动态。结果表明,单播扁穗牛鞭草的生物量在后3次测定时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P<0.05);B混播组合的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之间既存在共生关系又存在拮抗关系,而在C和D混播组合中,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拮抗关系;B混播组合的扁穗牛鞭草竞争率均大于紫花苜蓿竞争率,说明扁穗牛鞭草的竞争力强于紫花苜蓿,而D混播组合中两种牧草的竞争情况正好与之相反;总之,以扁穗牛鞭草75%+紫花苜蓿25%的混播组合表现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启林 王小军 王金兰 刘文辉 马金秀 李俄仁措 李文
【目的】为探讨不同行距和播种量对高寒区老芒麦饲草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青藏高原地区老芒麦饲草生产的最佳种植行距和播种量,并揭示种植行距和播种量对老芒麦饲草产量的影响过程及其路径系数,从而为青藏高原地区饲草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Qingmu No.1)和青牧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Qingmu No.2)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3个行距,分别为R1:15 cm、R2:30 cm、R3:45 cm;副因素为3个播种量,分别为S1:15.0 kg·hm-2、S2:22.5 kg·hm-2、S3:30.0 kg·hm-2。9个处理,3次重复,各品种27个小区,共54个小区,小区面积15m2(3 m×5 m),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大田试验于2022—2023年在青海省共和县开展。分析不同行距和播种量处理对老芒麦农艺性状、饲草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行距和播种量对老芒麦饲草产量的影响过程及其路径系数。【结果】行距和播种量均对茎粗、生殖枝数、分蘖数、茎叶比和饲草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在同一行距下,青牧1号和青牧2号的株高和茎粗随播种量的增加而降低,分蘖数和生殖枝数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同一播种量下,青牧1号和青牧2号的株高、茎粗、茎叶比和干鲜比随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分蘖数和生殖枝数随行距的增加而降低。在行距15 cm、播种量22.5 kg·hm-2时,青牧1号和青牧2号的饲草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最大,青牧1号饲草产量为12 668.16 kg·hm-2,经济效益为13 731.97元/hm2;青牧2号饲草产量为12 180.94 kg·hm-2,经济效益为13 064.03元/hm2。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表明饲草产量与分蘖数和生殖枝数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行距和播种量主要通过影响老芒麦的分蘖来影响饲草产量。【结论】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分析表明,行距15 cm,播种量22.5kg·hm-2不但可显著提高饲草产量,还可获取最高经济效益,是适宜于研究区及类似高寒区黑钙土上老芒麦饲草生产的最佳种植行距和播种量。
关键词:
老芒麦 行距 播种量 饲草产量 经济效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玉敏 庞良玉 张庆玉 张冀 冯文强 曹卫东
通过裂区设计试验,以播期为主处理,播种量为副处理,对5个播期(9月10日,9月25日,10月10日,10月25日和11月10日)和3个播种量(30、60和90 kg/hm2)的光叶紫花苕鲜草产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生产鲜草为目的的光叶紫花苕,在川中丘陵区适宜播期是9月,最佳播期是9月25日左右,此播期鲜草产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播期。适宜播种量为30~60 kg/hm2。
关键词:
光叶紫花苕 播期 播种量 生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华锋 介晓磊 郭孝 刘世亮 鲁剑巍 董县中 肖金帅 化党领 刘芳
研究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配施肥料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饲草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饲草产量增幅为13.70%~28.71%,且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氮磷钾肥和微肥,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磷、锰、钼、硼、钴、硒的含量,促进紫花苜蓿粗脂肪、铁、铜、锌含量的提高,且氮磷钾肥、微肥、有机肥三者配施效果最好,显著优于未施肥处理,导致了紫花苜蓿无氮浸出物含量显著降低。在肥力水平不高的土壤上,对初种植的紫花苜蓿应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微肥和有机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华锋 马闯 介晓磊 刘世亮 化党领 张炳运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钼水平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矿质元素含量和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钼肥能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适量则效果显著,以施钼400 mg.kg-1(Mo2处理)效果最好,草产量比CK提高562.79 kg.hm-2;喷施钼肥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锌、钼的含量和吸收量,降低了钙、硒的含量和吸收量,但未能显著影响钴的含量和吸收量,且喷施钼肥也未显著影响紫花苜蓿铜的含量,但提高了吸收量,适量则效果显著,喷施钼肥也促进了紫花苜蓿硼、铁、锰、磷含量和吸收量的增加,适量则效果显著;且紫花苜蓿钼、硼含量与施钼量呈正相关,钴、锰、锌、铜、磷含量与施钼量呈负相关,其吸收量均随施钼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玉惠 张春荣 夏立江 王金利 丁晓辉
研究了镉锌交互污染的土壤中,不同镉锌含量对紫花苜蓿吸收镉的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紫花苜蓿中镉含量随土壤中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锌抑制紫花苜蓿对镉的吸收,紫花苜蓿含镉量与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低浓度镉对紫花苜蓿蛋白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高浓度镉对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在土壤受到低浓度镉污染的情况下,种植紫花苜蓿是可行的。
关键词:
镉 锌 紫花苜蓿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改英 高腾云 傅彤 蒋士传 郭永国
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的糖蜜(0%、5%、10%)对麸皮调节水分的苜蓿青贮品质和发酵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糖蜜明显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品质,缩短了青贮时间。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氨态氮和总氮的比值均为试验Ⅰ组(0%)>试验Ⅱ组(5%)>试验Ⅲ组(10%);重量损失变化有波动,但7d后试验Ⅲ组始终最低;随着时间的延长,3个组的pH值、可溶性糖分均呈下降趋势,氨态氮与总氮的比值、重量损失均呈上升趋势,粗蛋白(CP)则是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综合感官变化,试验Ⅲ组变化最快,青贮发酵时间最短,试验Ⅰ组青贮发酵时间最长,青贮品质较差。
关键词:
糖蜜 苜蓿 青贮品质 发酵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惠竹梅 李华 刘延琳 任玉巧
研究了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对葡萄果实与葡萄酒总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Vc含量及葡萄酒理化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使葡萄与葡萄酒中总氮含量降低,葡萄果皮和葡萄酒中氨基酸总含量降低,而葡萄汁中氨基酸总含量升高;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和清耕(对照)葡萄汁、葡萄果皮中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2.66%~35.22%,其次是精氨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23.48%~27.17%,葡萄酒中也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分别占氮基酸总含量的82.78%及86.81%;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使葡萄汁中Vc含量升高,葡萄酒中总酸含量极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花色素苷含量及pH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武慧娟 张榕 耿小丽 李德明 付萍 周栋昌 高占琪 刘乾
2020-2021年,本研究分析比较了甘肃省通渭县不同播种量(7.5、15、22.5和30 kg·hm~(-2))和行距(30、60、90和120 cm)对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实际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为当地甘肃红豆草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行距是影响红豆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行距60和90 cm时,种子产量显著高于行距30和120 cm (P <0.05),播种量则对种子产量影响不显著。受二者交互作用影响,在行距60 cm+播种量22.5kg·hm~(-2)组合时红豆草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1 423.81 kg·hm~(-2)。同时,行距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的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每花序荚果重、千粒重具有显著影响(P <0.05),播种量对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每花序荚果重、每株荚果重和千粒重同样影响显著(P <0.05)。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每花序荚果数、每花序饱满荚果数、空瘪率、每花序空瘪荚果数、每株荚果重、分枝数和千粒重是种子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综上,红豆草种子实际生产中,以行距60 cm+播种量22.5 kg·hm~(-2)组合最佳,同时可通过减少每花序空瘪荚果数,降低空瘪率,增加每花序荚果数、分枝数以及提高每株荚果重和千粒重等方式来提高种子产量,但要注意协调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玉竹 胡鸿晴 玉永雄 张朝鹏 范紫薇
为分析苜蓿花叶病(alfalfa mosaic virus)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光合、生长和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发生该病不同严重度的植株,对饲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感染苜蓿花叶病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分别降低了35.16%、93.3%、65.4%和40%,胞间CO_2浓度(C_i)比健株高42.52%;生物量、株高、叶宽和叶长呈现下降趋势,较健株分别减少了29.50%、28.74%、39.84%和26.27%,与病害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95、–0.98和–0.87;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下降极显著(P <0.05)相关性;生长和品质指标与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P_n、T_r、C_i)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说明苜蓿花叶病影响光合作用,导致苜蓿生长和草品质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