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6)
- 2023(16298)
- 2022(13910)
- 2021(13035)
- 2020(10856)
- 2019(24860)
- 2018(24365)
- 2017(46816)
- 2016(25305)
- 2015(28370)
- 2014(27972)
- 2013(27350)
- 2012(24637)
- 2011(21917)
- 2010(21991)
- 2009(20743)
- 2008(19983)
- 2007(17579)
- 2006(15709)
- 2005(14114)
- 学科
- 济(95315)
- 经济(95197)
- 业(90533)
- 企(88166)
- 企业(88166)
- 管理(86306)
- 方法(44754)
- 数学(35129)
- 数学方法(34683)
- 财(32650)
- 银(31448)
- 银行(31407)
- 业经(30480)
- 行(30026)
- 融(29564)
- 金融(29562)
- 中国(29179)
- 制(26008)
- 务(25168)
- 财务(25098)
- 财务管理(25070)
- 企业财务(23864)
- 理论(22784)
- 农(22642)
- 技术(19441)
- 地方(18871)
- 和(18504)
- 学(17874)
- 贸(16863)
- 贸易(16846)
- 机构
- 学院(348058)
- 大学(345424)
- 管理(142251)
- 济(133906)
- 经济(130794)
- 理学(121563)
- 理学院(120322)
- 管理学(118389)
- 管理学院(117741)
- 研究(106980)
- 中国(90802)
- 京(72951)
- 财(66319)
- 科学(64780)
- 财经(52906)
- 所(52333)
- 江(52274)
- 中心(51926)
- 农(50155)
- 业大(48146)
- 经(47806)
- 研究所(47342)
- 北京(45993)
- 范(43827)
- 州(43651)
- 师范(43427)
- 经济学(39848)
- 财经大学(39333)
- 农业(39237)
- 院(38880)
- 基金
- 项目(232367)
- 科学(183037)
- 研究(173741)
- 基金(167333)
- 家(143796)
- 国家(142459)
- 科学基金(124487)
- 社会(107888)
- 社会科(102275)
- 社会科学(102249)
- 省(92588)
- 基金项目(88881)
- 教育(80918)
- 自然(80899)
- 自然科(79092)
- 自然科学(79075)
- 自然科学基金(77655)
- 划(76505)
- 编号(72956)
- 资助(68915)
- 成果(58812)
- 重点(51398)
- 部(50330)
- 创(50081)
- 课题(49382)
- 发(48511)
- 项目编号(46627)
- 创新(46451)
- 科研(44206)
- 教育部(43958)
- 期刊
- 济(147865)
- 经济(147865)
- 研究(102952)
- 中国(67972)
- 管理(56364)
- 财(54803)
- 学报(50570)
- 融(49762)
- 金融(49762)
- 科学(46490)
- 农(44458)
- 教育(42041)
- 大学(38325)
- 学学(35862)
- 技术(32779)
- 农业(29315)
- 财经(26305)
- 业经(25171)
- 经济研究(23026)
- 经(22372)
- 图书(20097)
- 理论(18823)
- 问题(17793)
- 技术经济(17621)
- 实践(17276)
- 践(17276)
- 财会(17262)
- 业(16712)
- 现代(16471)
- 科技(16033)
共检索到524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景秀眉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标志,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社会急需一大批水利信息高技能人才。水利信息人才是复合型人才,集合了水利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对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以水利行业为依托,以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学院水利信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邵清东 苏兆河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对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运行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运行的总体目标和建设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沈云慈
我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培养理念与机制滞后、创业实践环节难以真正落实、高素质师资不足、创业教材和课程欠缺等问题。校企深度融合创业人才培养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注重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借鉴国外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探索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校企深度融合 创业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盈盈 熊智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途径,对实践要求较高的会计专业尤其重要。如何让校企合作做到真正的"无缝对接",已经成为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E通电商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例,分析如何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同打造具有"三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优化课程考核方法,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会计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丽敏
新时代呼唤新型旅游人才,我国出境游的增长对导游团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分析影响校企深度合作的因素基础上,运用差异分析模型和学习模块模型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培养高职导游人才的路径,提出校企深度合作的举措。为旅游职业培养优秀导游人才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导游人才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黎修良 沈言锦 张坤
复合型、创新型及具有环保意识、国际意识的技能型人才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特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现代制造业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必须要对传统的订单模式加以提升、优化,拓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斌成
由于国内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毕业生不能与物流企业无缝对接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有效解决该问题,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深入分析本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北京络捷斯特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制定了基于长风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莉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如何适应区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财务技能型人才,通过深化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的形式来推进会计专业群建设应该是一个较好的途径。要以会计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完善"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组建由行、企、校共同参与的"混编"师资团队,创建共享、开放、互动的教学资源库,优化集成、共享、开放、创新的实训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包华林 刘良华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学院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企深度融合、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情况。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业模拟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丽 殷凡
从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需求出发,研究高职iOS移动开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iOS移动开发人才的规格及职业岗位能力。结合院校建设实际,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从课程置换、集中实训、创业孵化等环节分析iOS移动开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案;从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工程能力培养、企业真实项目改造、创新创业孵化环境构建等角度探索iOS移动开发人才培养的保障,实现校企双主体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耕 颜学华 曹诚仲 杨祖荣 谭昌藩 叶洪 邓平 冉伟 侯发耀 卢万明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职业院校向前发展的战略引擎。本文总结了"园校互动,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果、产生的效果,提炼出"十大"融合形式、"十共"运行模式、"八化"教学模式以及运行机制,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奎武 边巍 孙铁波
根据食品设备自动化专业群的服务域,确定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专业群"校企融合五对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一线五岗,岗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与企业的全方位对接,学校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为企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企业为培养学生提供资源和实践就业岗位,从而达到校企共同育人的目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大威
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博彦软件测试班为例,设计了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校企融合、共建共管、后置订单、为区域经济服务"。这种模式克服了以往订单式培养的弊端,较好地将学生、合作企业和高职院校三方利益统一起来。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海林 王继山
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好特色专业群的基础上,建立"校中厂"产教融合平台。通过制定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教学培养标准、打造双师教学团队和开发新型课程体系,探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校中厂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彬
产业融合和技术融合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在高技术产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产业融合改变了原有技术体系的标准,多种技术融合与生成,需要跨学科专业、理论与技能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改革教学环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技术融合 产业融合 综合化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