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9)
- 2023(6493)
- 2022(5617)
- 2021(5350)
- 2020(4434)
- 2019(9891)
- 2018(9869)
- 2017(18868)
- 2016(10858)
- 2015(11767)
- 2014(11710)
- 2013(11488)
- 2012(11153)
- 2011(10117)
- 2010(10612)
- 2009(9768)
- 2008(9749)
- 2007(9167)
- 2006(8519)
- 2005(7824)
- 学科
- 济(39812)
- 经济(39753)
- 管理(33705)
- 业(29608)
- 企(23041)
- 企业(23041)
- 农(14966)
- 方法(13506)
- 财(12576)
- 地方(12185)
- 中国(12170)
- 数学(11650)
- 数学方法(11399)
- 制(10415)
- 农业(9913)
- 策(9513)
- 业经(9186)
- 贸(7964)
- 贸易(7956)
- 银(7881)
- 银行(7866)
- 学(7727)
- 易(7706)
- 行(7559)
- 税(6862)
- 及其(6779)
- 务(6764)
- 财务(6743)
- 融(6738)
- 金融(6737)
- 机构
- 学院(147098)
- 大学(145791)
- 济(61621)
- 经济(60126)
- 管理(56952)
- 研究(52675)
- 理学(47566)
- 理学院(47025)
- 管理学(46291)
- 管理学院(46000)
- 中国(41908)
- 财(32364)
- 京(31155)
- 科学(29962)
- 所(26471)
- 江(26078)
- 中心(25662)
- 农(25353)
- 财经(23713)
- 研究所(23409)
- 经(21301)
- 范(20746)
- 师范(20584)
- 州(20369)
- 北京(19919)
- 业大(19787)
- 农业(19567)
- 院(18975)
- 省(18967)
- 经济学(17847)
- 基金
- 项目(91551)
- 科学(72598)
- 研究(69949)
- 基金(66194)
- 家(57489)
- 国家(56974)
- 科学基金(48554)
- 社会(44048)
- 社会科(41688)
- 社会科学(41680)
- 省(34825)
- 基金项目(34182)
- 教育(32521)
- 自然(30850)
- 划(30158)
- 自然科(30141)
- 自然科学(30129)
- 自然科学基金(29585)
- 编号(29473)
- 资助(27700)
- 成果(25727)
- 课题(20973)
- 部(20896)
- 重点(20628)
- 发(20421)
- 性(18310)
- 创(18282)
- 国家社会(17923)
- 教育部(17911)
- 人文(17592)
共检索到244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赐琪 刘志林
研究引入"政策行为从众"的概念,并通过实证证明,作为超常规政治激励手段的行政问责制,会在不同类型的政策执行主体中产生"政策行为从众"的行为模式,而不能在整体上提高所有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水平。具体的来说,政策实施初期执行进度较慢的省份将在行政问责的压力下强化政策实施力度以实现赶超,但初期执行进度较快的省份将在后期主动弱化实施力度。不同执行的主体的"从众"行为将在整体上减弱行政问责制的政策效果,并在客观上导致节能约束性指标打折扣。本文建议应在完善问责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财政与税收奖励等激励性手段,提高地方对节能减排等国家政策的"自发性"实施意愿,构建自我强化的政策实施长效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戴彦德
"十一五"期间,我国前4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按照目前的进展状况,可以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节约能源约6亿多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以上。"十二五"时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平
"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工程、推动技术进步、强化政策激励、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全民行动等措施,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到去年底,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鄢一龙 王亚华
主要目标实施进展情况"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9个目标,从实施情况来看,进展良好的有4个:宏观经济运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进展正常的有3个: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新凤
山西省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山西节能潜力和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可达性,对完成全国节能目标、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山西节能潜力和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可达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实现节能目标的措施。
关键词:
山西 节能潜力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利政 高昌林 刘树梅 杨起全
R&D与GDP的比值是反映科学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该指标要达到2%。"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多来,R&D经费投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R&D经费与GDP的比值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达到规划目标所要求的平均增速。本文对该指标目前实现的进度、完成五年目标的趋势进行判断,对影响目标完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现目标所需采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研究开发投入 目标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地所课题组 卢伟
一、"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回顾(一)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分析单位GDP能耗。我国单位GDP能耗呈现长期下降、局部反弹的趋势。199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每万元2.31吨标煤,2009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陈佳贵 黄群慧
本报告研究表明,"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3年来(即2006~2008年),22个主要指标大多数达到了预期的进度要求。预计到"十一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单位GDP能耗等4个指标完成难度大以外,其他指标都有望完成,完成率至少应该能够达到82%。单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这22个指标看,"十一五"规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十一五"规划实施3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经济增长目标远远超过了预期,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二是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指标达到预期,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成绩显著;三是资源环境目标多数达到要求,可...
关键词:
“十一五”规划 实施情况 “十二五”规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志军,李邢西
“十一五”时期,我国必须把加快技术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优先地位,努力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一五”时期,我国技术进步的重点是产业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十一五”时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惠民 马丽 齐晔
目标责任制作为我国"十一五"期间节能的主要管理制度,在"十一五"节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节能目标责任制的内涵,并着重对节能目标责任制在"十一五"节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不足进行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节能 目标责任制 “十一五”规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裴长洪
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成效,证明这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未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把继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作为重要政策目标。作者分析了在国内经济方面出现的若干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还分析了在国际方面跨国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出现的新机遇。针对未来的新形势、新任务,作者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认识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政策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志刚
"十一五"期间人民币汇率应继续保持基本稳定,通过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适当增加汇率波 动的弹性,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币恰当的汇率形成制度, 本文还认为"十一五"期间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宏观调控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邢斐 雷启振 张建华
政府提供公共研发既可以发挥杠杆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私人研发投入,也可能缺乏有效性而挤出私人研发。本文以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公共研发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政策效果产生的原因做出了解释。
关键词:
公共研发 私人研发 促进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治国 车帅 王杰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作为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环境治理手段之一,能否兼顾环境治理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红利是考察其实施效果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8年省级样本数据和2011年设立的碳交易试点,采用双重差分法综合考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具有较为显著的“双重红利”,即能够有效实现试点地区碳减排的“绿色红利”和产业升级的“蓝色红利”;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具有即时性和逐渐强化的典型特征,从长期来看,减排效应始终显著且保持不断提升,而其产业升级效应则存在时滞性,在短期内难以奏效;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邻地溢出效应,在空间维度上对周边地区的碳减排和产业升级呈现阻碍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晓雨
基于"十一五"期间中央对地方下达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控制计划,构造环境规制的政策实验,用三重差分法估计了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计划实施后,要完成更高COD减排目标的省份,COD排放密集型产业产值和就业的相对比重都比其他产业减少更多,即存在环境规制更严格的省份向环境规制更弱省份的污染转移,该结论在一系列检验下均稳健。并且这种转移行为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中期评估和期末考核年份更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存在为考核达标而突击减排的情况。进一步考察污染转移的方向发现,转移既发生在东中西部大区域之间,也发生在大区域内部不同省份之间,其中大区域之间以东部到中西部的转移为主,区域内部以东部地区内部不同省份之间的转移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于中国轿车业量化效果的再考察——政策工具与外国政府行为对政策实施的影响
对湖北省恩施州“十一五”时期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
民族地区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政策建议——基于2006~2014年财政转移支付数据的考察
民族地区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政策建议——基于20062014年财政转移支付数据的考察
中外货币政策目标考察和选择
关于退耕还林“十一五”政策建议——川贵两省退耕还林调研思考
向关联产业多元投资倾斜——我国“十一五”期间利用外资与引进技术的政策思考
日本“入关”政策措施的考察与启示
政策执行的地区差异是如何发生的——意义建构视角下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