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0)
2023(3821)
2022(3231)
2021(3034)
2020(2359)
2019(5553)
2018(5196)
2017(10246)
2016(5205)
2015(5702)
2014(5532)
2013(5386)
2012(4870)
2011(4093)
2010(3928)
2009(3555)
2008(3278)
2007(2618)
2006(2169)
2005(1863)
作者
(12134)
(10513)
(10215)
(9866)
(6612)
(4931)
(4711)
(4027)
(3983)
(3576)
(3514)
(3506)
(3286)
(3149)
(3134)
(3124)
(3031)
(2968)
(2937)
(2881)
(2431)
(2370)
(2335)
(2318)
(2313)
(2208)
(2163)
(2105)
(2047)
(1981)
学科
(21019)
经济(21000)
管理(14507)
(12790)
(10732)
贸易(10731)
(10640)
(10634)
(10237)
企业(10237)
方法(7995)
出口(7759)
出口贸易(7759)
(7759)
土地(7655)
(7146)
数学(6942)
数学方法(6904)
(5935)
中国(5522)
(5119)
业经(4336)
经济学(3971)
问题(3776)
农业(3742)
财政(3710)
(3537)
(3454)
技术(3372)
(3357)
机构
大学(67732)
学院(67267)
(31328)
经济(30865)
管理(27427)
理学(23895)
理学院(23655)
管理学(23421)
管理学院(23294)
研究(20521)
中国(16935)
(15077)
(13669)
财经(12274)
(11385)
经济学(11252)
科学(10806)
经济学院(10415)
中心(10412)
(9601)
财经大学(9376)
(9042)
业大(8878)
(8737)
(8275)
师范(8239)
(8203)
北京(7869)
研究所(7719)
商学(7627)
基金
项目(48752)
科学(39884)
研究(37577)
基金(37543)
(32114)
国家(31874)
科学基金(28106)
社会(26517)
社会科(25309)
社会科学(25304)
基金项目(19939)
(17534)
自然(16750)
教育(16515)
自然科(16367)
自然科学(16364)
自然科学基金(16071)
(14959)
编号(14534)
资助(14065)
(11886)
国家社会(11883)
成果(11100)
(11087)
(10675)
重点(10650)
教育部(10606)
人文(10515)
(10358)
创新(9963)
期刊
(31841)
经济(31841)
研究(19753)
中国(14710)
(11572)
科学(8986)
管理(8834)
(8427)
学报(8195)
大学(6891)
(6544)
学学(6488)
财经(6017)
业经(5798)
农业(5692)
经济研究(5686)
(5449)
金融(5449)
(5302)
国际(5298)
问题(5049)
教育(5019)
国土(4554)
土地(4240)
技术(4062)
资源(3517)
世界(3479)
(3132)
贸易(3132)
商业(3047)
共检索到97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旭华  
新的《行政诉讼法》实施后,法院以公法调整为主、私法调整为辅原则审查土地出让合同,因此有必要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合同》示范文本作相应调整和修改。土地出让合同要明确实现公共利益或行政管理目标的合同目的,明确合法、信赖利益保护的行政协议原则。土地出让合同内容除将公开招拍挂文件及相关的审批材料作为合同的必要条款外,还要体现民事契约中双方之间权利义务的平等关系;要明确规范行使行政优益权条件及程序,完善行政司法救济途径,以体现行政性和协议性兼容的特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澄  
按照现行《民事诉讼法》和2015年5月1日前实行的《行政诉讼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出让合同")的争议一般都通过民事诉讼方式来解决,而当涉及出让人与出让合同有关的行政行为时,受让人只能单独就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且行政诉讼中法院只能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不能处理相关的民事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隆基  彭贵才  
行政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是行政诉讼制度的核心问题。《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为行政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行政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仍然需要完善审查技术,因此应当运用《行政诉讼法》第64条,扩大行政裁量司法审查的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裁量行为的程序审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忠  
依法缴纳土地出让金是土地使用权人的法定义务。有关法律规定:出让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必须缴纳出让价款50%的首付款,余款要按合同约定及时缴纳,最迟付款时间不得超过一年。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并未严格执行法规文件的要求,未按时收缴出让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国家土地督察公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已督促有关地方政府追缴土地出让收入282.37亿元、耕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霁霞  
2015年新《行政诉讼法》出台后,高校教育行政诉讼正式进入法院可以直接进行校规附带性审查的阶段。通过对40起涉及高校校规合法性问题的高校教育行政诉讼案件的分析,高校校规司法审查实践存在审查方式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审查结果相互矛盾、司法克制过度等问题。应当区分不同类型、不同权力来源进行不同进路的审查:与学术、学位证相关校规的审查进路以形式审查和合目的性审查为主,并按离学术核心事项的远近区分不同密度的审查;处分、学籍管理等非学术性校规的审查进路遵循合法性审查原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学泉  
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从立法目的、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完善证据制度、加大司法审查力度、强化执行等方面作了诸多实质性修改,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功能导向明确,价值指引清晰。税务机关应当适应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的新要求,在理念思维、实施决策、出台制度、内外管理、行政执法、税收服务、化解争议以及诉讼应对等方面谨守权责边界,坚守法治底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英秀,胡学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制定与施行,开辟了我国行政诉讼的新纪元。从此,各类行政诉讼日渐增多,统计行政诉讼也不例外。这样一来,有些统计执法机关就被人告到人民法院,要与那些在统计执法过程中因被认为有严重统计违法行为而受到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对簿公堂,而且是坐在被告席上。有的甚至一场官司下来,原来给统计违法当事人的行政处罚决定,有的被撤销了,有的被部分撤销了,有的被变更了。于是,不少统计执法机关及统计执法人员就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因害怕当被告而不敢进行统计执法。有的甚至将统计执法与统计行政诉讼对立起来,并因此而不愿进行统计执法。无论是因有畏惧心理而不敢进行统计执法也好,还是因有对立情绪而不愿进行统计执法也罢,都是十分错误的、十分有害的,都会给统计执法工作带来严重的损失、都会使统计法规的贯彻施行失去强有力的保障。为了端正认识、澄清思想、解除顾虑、大胆执法,各级统计执法机关与全体统计执法人员都有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宿辉  周楠  
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协议争议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但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造成双重困境。以政府特许经营协议为样本,结合我国目前积极推进的PPP模式,分析其通过行政诉讼救济途径存在困难的原因,指出在行政契约当事人对于行政主体优益权达成合意内化合同条款的基础上,采用行政诉讼方式进行救济是不必要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茂平  吕俊玺  
一起土地行政诉讼案件的判决及思考杨茂平,吕俊玺土地管理机关能否代表政府行使用地批准权?此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实践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今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原告王付田状告苍山县人民政府向苍源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商贸公司)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一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庆友  
行政诉讼对我国民主制度有独特补充作用,它是行政相对人积极主动发起的制度内诉求,能将民意化整为零具体处理,能将民意平缓导入公权力视野。改善国家治理,应该充分发挥行政诉讼的潜在民主功效,以期达成疏浚这一辅助民主管道的良性循环状态。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秀玉  沈霁  
审计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那么,被审计单位在提起行政诉讼时,应该向哪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呢?对地市级审计机关来说,有的同志认为被审计单位应该向地市级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在审计决定中告知被审计单位。笔者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昌瑞  
价格认定是行政确认性质工作。价格认定结论可以作为提出机关办案依据,间接影响价格认定当事人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才能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现有裁判案例表明,价格认定无法满足行政诉讼受案条件。本文既从行政诉讼法律文本出发,结合司法实践,分析价格认定能否被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从理论探讨角度,分析价格认定应否被纳入行政诉讼司法审查范围。最后,对现有价格认定的救济途径提出些许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